回覆列表
  • 1 # 川鄉九哥

    我對這個很有興趣。我教的學生中有不少在美國,我和他們中有一些還常交流,說一下粗淺看法。

    華裔在美國約400多萬,印度裔約300多萬,但是在美國公司的高管圈群中,印度高管人數比例可比華人高多了,矽谷三分之一的高管是印度人。印度人為何就比華人更容易融入白人職場,是勤奮?是語言優勢?還是別的什麼?

    1)在國外,印度人喜歡抱團,但華人凝聚力不強

    印度的每個州就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語言、種族或信仰,派別非常多且雜亂,也會經常發生衝突,但神奇的是,這些印度人到了國外之後卻變得非常團結。如果在一個公司有一個印度高管,幾乎可以肯定,他下面一定有幾個同為印度人的心腹。同時,印度人也非常善於在企業內部將資訊流轉起來,比如,公司一有好的職位被髮布,很多印度人便會互相轉告,讓自己的同胞在第一時間知道,公司內部如果有一些新的變化,他們也會馬上互通訊息。

    很多華人員工個人能力很強,他們升職,進入了管理層,會認為那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很少會想到去幫一下其他的華人同事。不但如此,有些人甚至還會忌憚那些和他一樣有能力的華人,故意不讓他們升遷。

    2)印度人更易融入美國,華人則派系林立

    第一,印度以前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他們對西方的理念非常熟悉,能更容易地融入美國;第二,印度會帶來一些東方理念,這對公司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第三,公司裡有那麼多的印度籍工程師,那就一定會需要一名印度籍的高層。

    而在美國公司裡,華人員工在社交時會劃分成為很小的派系,比如臺灣人是一派,香港人是一派;北方人是一派,南方人是一派;老移民是一派,新移民是一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華人在美國本來就是“少數派”,這麼小的圈子裡,還要人為地去分成這麼多派系,各個派系之間還沒有太多往來。

    3)中印文化傳統不同

    印度缺乏民族企業家精神,印度的商業文化更多的是買辦文化,就是替外國服務的文化。這大概和印度長期被英華人殖民有關。印度的IT與國際的接軌甚至比中國還早,但是印度並沒有產生哪怕一個像樣的IT公司。印度人喜歡在美國的IT企業打工,做美國的IT產業的一個關聯者,而不是有力的競爭者。這種文化背景下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很適合做職業經理人。

    反觀華人,因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多有出人頭地的想法,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不是他們比印度人差。特別優秀的人才,普遍不屑於為別人打工,就算做到高管,對華人的吸引力也不大。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在公司幹得有些出色,又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技術,就想創業。這就是華人獨角獸企業很多的原因。

  • 2 # 歷史檔案館

    在中國的南邊有一個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大國,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和中國一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恆河是印度人的母親河,也是他們文化的發源地,形成了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恆河文明。印度在外界眼中就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國內活動五花八門,特別是印度的閱兵更是博人眼球。

    隨著社會的發展,印度在亞洲也成為一個實力比較強的國家,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國,印度的班加羅爾更是有“印度矽谷”之稱。據統計,印度人在美國矽谷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在逐步增多,在中高層任職的領導遠超華人。這也導致了很多在裡面的華人為了和上層領導溝通順暢,還要去學習帶有印度口音的英語。印度人在美國擁有那麼高的地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印度人非常勤奮刻苦,在高新技術領域功底是比較紮實的,他們在專案參與上比較積極,並且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這一點與華人類似,甚至超過華人。在合作方面,他們往往會採取抱團模式,這和中國一貫提倡的舉賢避親差別很大。還有一點比較關鍵的,一個公司只要有一個印度人,可能這個公司就會有幾十上百個印度人,人數基數大,上升高層的比例和機會也會變多。

    其次,印度是受英國長期殖民統治的國家,在這期間對西方觀念還是有相應掌握和了解,這在工作中也會形成優勢。這有利於一些高情商的印度人能隨時揣摩到上層領導的心思,感受上面情緒的變化,對自己的定位很精準,這也使得印度人經常能受到領導的青睞和重用。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印度人的思想負擔比其他國家的人都要沉重。華人就算在美國發展前景不好,還有一條後路就是回國發展,依舊能風生水起。但是印度人就完全不一樣,他們會在工作上更加拼搏,不斷尋求往上爬的機會。這種精神是世界上很多歐美國家,包括中國都不能比擬的,所以這也成為了印度人在美國為什麼會比華人地位還高的一個原因。

    眾所周知,印度擁有亞洲最強的高新技術中心班加羅爾,在高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強於中國,但是由於印度本國工業基礎太差,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美國的高待遇也讓許多印度人才留在美國,印度許多人才最終卻成為了美華人才,這也正是美國的聰明之處。

  • 3 # 探為觀指

    這個問題曾經在某平臺被提了很多次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就三點: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中國市場巨大,而且已經成長出一批國際巨頭級別的大企業,因此頂尖留美人才,除了做科研的比較適合留在美國,做企業的和自主創業的頂級人才,大多選擇回國;第二,印度人確實非常抱團,在大公司裡面相互幫襯和提拔;第三,軟體相關產業印度高管確實多於華人,這裡既有印度自身產業優勢,也有華人技術人員自身的特點造成的高管不多的現象。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最重要的。恰恰是我們現在的國內市場的成長,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注意,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長量是兩個概念!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佔比還不高。但是,世界每年的經濟增長量,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中國的增量貢獻達到30%,也就是說,全世界的GDP,每增長10塊錢,就有3塊錢來自我們增長量的貢獻。

    這一點決定了中國是全世界成長性最好的市場,也成為了世界上技術變現、產品變現、商業模式變現、人才資源變現能力最好的市場。因此,這樣廣闊的一個成長性市場,只要沒有特別專業不對口的,回來發展的想象空間,總比你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己慢慢摸索要好得多。

    對於非美籍華人而言,什麼人最適合留在美國?就是普通中產階級水平,實力又達不到競爭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士。這部分人在美國,做一份大公司的技術人員或者中層幹部,拿著一份國內同胞非常羨慕的薪水,住著獨棟大房子,開著國內很貴的汽車,這種生活才叫美好。

    但是,對於有能力、有機會競爭金字塔頂尖的那群華人,比如有本事做到微軟董事長位置的,那麼大機率不如自己回國創立一個公司,說不定就成長為下一個阿里、騰訊呢。哪怕只有阿里、騰訊的百分之一,那也不得了吧!

    反觀印度,無論是其國內的工業化水平,還是內部市場容量,還是勞動力素質水平,和今天的我們都差了一個、甚至幾個檔次。換句話說,印度國內的市場,各種要素的變現能力都差得太遠。印度出國的頂尖留學生回他們國內反而難有用武之地。因此,他們都願意留在美國。

    第二個原因,確實比較重要。印度人在美國企業裡面是非常抱團的。他們喜歡搞小圈子,互相提拔、互相照應。因此,美國高科技企業裡面,做軟體和網際網路的,都是印度幹部居多。而且他們非常瞭解華人的實力,肯定要進一步加強對華人的排擠。而且印度管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和與人打交道的意願都比較強,這是做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第三個原因,印度本身擁有超強的軟體外包服務產業,也有幾所不錯的理工大學,所以印度上層人除了當醫生,比較好的出路就是搞軟體產業。因此,他們很多很多的優秀軟體人才就去到美國留學,然後落地生根。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優秀軟體人才,除了頂級的回國以外,留在美國的大多以技術人員為主。他們自身的性格特徵就不太喜歡頻繁與人打交道,更喜歡鑽研技術。

    我們都能理解,鑽研技術的人一般都坐得住,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人一般都不太靜得下來,這本身就是比較矛盾的一對性格特徵。因此,真要說技術水平,印度高管不一定強於華人,但是他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更勝一籌,因此美國大廠就青睞印度裔高管。

    最後還要補充一點,不是所有美國高科技企業都是印度高管為多。晶片產業裡面,反而是華人高管多,印度人很少。比如英偉達的老闆就是華人,而德州儀器公司的前高管叫張忠謀,做得太牛就自己單幹了,創立了一家企業叫臺積電。

    所以,千萬不要被美國高科技公司的印度高管多,而覺得他們如何。反而正是由於他們國內市場太弱,才導致他們不得不留在美國尋求更好的發展。否則,難不成是印度國內人才飽和,溢位到美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演員宋洋的資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