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⑴ 本文選自《歸田錄》卷一(中華書局1981年版),有刪節。
⑵〔陳康肅公〕陳堯諮,諡號康肅,北宋人。公,舊時對男子的尊稱。
#p#副標題#e#
⑶〔善射〕擅長射箭。
⑷〔自矜(jīn)〕自誇。
⑸〔家圃(pǔ)〕家裡(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裡指場地。
⑹〔釋擔〕放下擔子。釋,放。
⑺〔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⑻〔但微頷(hàn)之〕只是微微對此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讚許。但,只、不過。頷之,就是”對之頷”。頷,點頭。之,指陳堯諮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⑼〔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⑽〔但手熟爾〕不過手熟罷了。熟,熟練。爾,同“耳”,相當於”罷了。
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藉射箭的本領自誇。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裡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諮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氣憤地說:“你怎麼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透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裡,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溼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麼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走了。
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賣油翁第一段:寫陳堯諮善射,賣油翁略表讚許。文章開頭就對陳堯諮作概括介紹,他”善射”,”當世無雙”並”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論,定然是人人讚賞,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這就為下文做了伏筆。但是,賣油老頭對其”發矢十中八九”,卻只”但微頷之”。這裡以極其精練的筆墨提出了矛盾在讀者心中產生了懸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賣油翁第二段: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康肅公一貫”自矜”,對賣油老頭對其箭術所表示的不以為然的態度,是不會輕易放過的,自然要追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老頭回答:”無他,但手熟爾。”這一問一答,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肅公一時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認為是”輕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賣油老頭只好現身說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體事實證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
作了這一番表演之後,賣油老頭為解除康肅公的疑慮,說道:”我亦無他,惟手熟爾。”這個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並非”輕吾射”,又再次說明道理。康肅公心中豁然開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結束了全文。本文以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溼的這件小事,說明了”熟能生巧”這個普通的道理。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⑴ 本文選自《歸田錄》卷一(中華書局1981年版),有刪節。
⑵〔陳康肅公〕陳堯諮,諡號康肅,北宋人。公,舊時對男子的尊稱。
#p#副標題#e#
⑶〔善射〕擅長射箭。
⑷〔自矜(jīn)〕自誇。
⑸〔家圃(pǔ)〕家裡(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裡指場地。
⑹〔釋擔〕放下擔子。釋,放。
⑺〔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⑻〔但微頷(hàn)之〕只是微微對此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讚許。但,只、不過。頷之,就是”對之頷”。頷,點頭。之,指陳堯諮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⑼〔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⑽〔但手熟爾〕不過手熟罷了。熟,熟練。爾,同“耳”,相當於”罷了。
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藉射箭的本領自誇。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裡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諮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氣憤地說:“你怎麼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透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裡,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溼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麼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走了。
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賣油翁第一段:寫陳堯諮善射,賣油翁略表讚許。文章開頭就對陳堯諮作概括介紹,他”善射”,”當世無雙”並”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論,定然是人人讚賞,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這就為下文做了伏筆。但是,賣油老頭對其”發矢十中八九”,卻只”但微頷之”。這裡以極其精練的筆墨提出了矛盾在讀者心中產生了懸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賣油翁第二段: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康肅公一貫”自矜”,對賣油老頭對其箭術所表示的不以為然的態度,是不會輕易放過的,自然要追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老頭回答:”無他,但手熟爾。”這一問一答,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肅公一時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認為是”輕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賣油老頭只好現身說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體事實證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
作了這一番表演之後,賣油老頭為解除康肅公的疑慮,說道:”我亦無他,惟手熟爾。”這個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並非”輕吾射”,又再次說明道理。康肅公心中豁然開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結束了全文。本文以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溼的這件小事,說明了”熟能生巧”這個普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