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者55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堅主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他揮師北伐,先後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按照民間的說法,岳飛是被秦檜在風波亭秘密殺害的。一個人是私塾教師出身,一個是兵將出身,原本是虎牛馬不相及,秦檜為什麼要殺岳飛,根據歷史考證原因有以下:1.岳飛阻礙秦檜升官 2.岳飛兒子岳雲殺害了秦檜兒子秦熹 秦檜因此懷恨在心,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岳飛。然而事實遠不止於此,殺害岳飛還有一個更大的幕後黑手,那麼那個幕後黑手是誰,就是趙構。岳飛一度表明自己的夙願是一舉滅盡迎會二聖,而趙構身為當時的皇帝,心裡第一想到的不是能否抗金,而是若二聖歸來,自己的皇位將受到威脅,自古權力就是難以分享的,趙構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才勾結秦檜或是說借秦檜的手殺害岳飛。

  • 2 # 大黃扯點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深度,以下我來簡單說下自己的看法。

    岳飛和于謙的相同點

    雖然岳飛和于謙一文一武,但這兩個人從性格到經歷再到結局有著許多相同點:

    性格上剛毅不屈,對國家、對君王恪盡職守,忠貞不二;

    功績上都是力挽狂瀾,拯救陷於困境中的國家,尤其是于謙,說他多延續了大明二百年的統治一點不過分;

    都是民族英雄,岳飛抗擊的是入侵的金人,于謙保衛了北京和大明免於蒙古人的蹂躪;

    二人結局都是被君王猜疑,而被殺害。

    岳飛和于謙的站隊不同

    雖然結局都是被皇帝所殺,但秦檜一直替宋高宗背了一部分的黑鍋;而徐有貞、石亨等“還鄉團”成員雖然也對於謙落井下石,但後人更多的還是歸咎於明英宗朱祁鎮。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在於岳飛和于謙的經歷中還有著很多差異。

    兩個人被殺的最直接原因都是因為在皇位人選的站隊,岳飛一直想要迎回“徽欽二帝”,因而被宋高宗所猜忌,當然殺岳飛還有其他原因,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岳飛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喊的口號,更是一直力主北伐,但實際上岳飛並沒有迎回二帝就被殺害了。所謂“莫須有”的罪名,其實也是可以指這件事,岳飛不過是喊喊口號激勵一下軍心而已,並沒有真的迎回二帝,就此殺了他實在太冤枉。

    反觀于謙,在明英宗被俘之後,力主景泰帝朱祁鈺繼位,即使朱祁鎮被放回來後也沒有要復立他的意思,因此朱祁鎮復辟之後,于謙肯定要被歸到清算的一類人裡。如果套用在岳飛的故事裡,就是于謙一直站隊宋高宗趙構,但是宋徽宗回國重新當皇帝了,於是對他進行了清算。

    簡單來說,岳飛站隊老皇帝,但是並沒有太過越界的行為;于謙擁立了新皇帝,老皇帝復辟了,于謙有實際上的越界行為。因此,後世對於岳飛的同情會更多一些,並就此遷怒秦檜;而於謙的政敵徐有貞、石亨他們站隊了朱祁鎮,對於謙的攻擊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利益之爭,因此他們基本不用替皇帝背鍋。

    岳飛和于謙的敵人性質不同

    直接出面造成岳飛被冤殺的秦檜是什麼人?著名的賣國賊,大漢奸,這種人本身就具備招黑的性質,因此攻擊秦檜的人多了,自然就替宋高宗趙構擋了一部分子彈。

    而構陷於謙的徐有貞雖然也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沒有賣國投降、議和的言論,他只是建議避敵鋒芒,遷都南京,最多說他膽小而已。此外徐有貞這個人也不是什麼貪官汙吏,搬倒于謙不過是除去政敵,自己當政後也是兢兢業業的地幹活。石亨更是在北京保衛戰中浴血奮戰,並因功封侯,同於謙一樣都是民族英雄。這樣的人構陷於謙,我們只能說是政治鬥爭,上升不到民族大義上,自然也就沒有多招黑了,既然臣子不招黑,那就只能明英宗親自背鍋了。

    綜上,同樣殺人的主謀是皇帝,岳飛由於沒有實際越界行為,且秦檜本身就是招黑的賣國賊,因此替宋高宗背了一部分的黑鍋;而於謙實實在在地擁立了朱祁鈺,構陷於謙的人又不怎麼招黑,因此就把主謀朱祁鎮現顯出來了。最後,岳飛、于謙都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萬世楷模,用一句詩作為結尾:賴有於嶽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 3 # 歷史飛凡觀

    這個問題要分兩面來看,因為對應的背景不同,而且當事皇帝和大臣的身份背景也不盡相同。

    要殺岳飛其實也不完全是趙構的意思,當然並不否認因為岳飛迎回二聖的提議讓趙構很反感動了殺心,但是在當時最主要還是金華人的意思,只不過趙構為了儘快儘早地完成議和,默許了秦檜對岳飛的迫害。

    岳飛在當時畢竟只是一名武將,在文官政治的宋朝,哪怕南宋時期武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岳飛也稱不上權柄有多大,在宋朝時期,武將殺了也就殺了,只要不是東華門唱名而出的好男兒儘可殺之。

    迫害岳飛的秦檜則可稱得上權傾朝野,在秦檜的逼迫下,軍方大將之一的張俊做出了妥協,協同秦檜構陷岳飛,另一員大將韓世忠責問秦檜只得到了“莫須有”三個字,有人說“莫須有”是“大概可能有”的意思,其實以秦檜當時的權勢怎麼可能那麼低調,更何況人家是奉旨辦事,那應該是“何必要有(證據)”的意思才對。

    所以剖析岳飛之死真正的源頭來說,金國的完顏宗弼是主謀,宋高宗趙構是幫兇,秦檜則是執行人,按照小弟為大哥背鍋的習俗來看,殺岳飛之案秦檜背鍋很正常,所以西湖邊跪著秦檜夫婦、張俊、万俟禼等四人。

    而明英宗殺于謙又有所不同,第一當時蒙古人並沒有說要殺于謙,于謙只是在蒙古人抓走明英宗朱祁鎮之後,力主立朱祁鈺為皇帝,放棄了營救朱祁鎮,雖然最後他也同意將朱祁鎮接回來,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與明英宗肯定是不可能再同殿理政了。

    第二則是于謙的地位太高,並不次於殺岳飛時期的秦檜的權柄,明朝內閣首輔大學士與宋朝的宰相相比權柄可能會略小,但是也要看是具體什麼人執掌權柄,以當時于謙的威望如果不是皇帝對他動了殺心,光靠徐有貞和石亨是殺不了于謙的。

    第三于謙在奪門之變發生時就料到了自己可能性命不保,畢竟在“金刀案”他沒有替英宗說什麼好話,當然在那種案子裡他也說不上話,在明代宗對明英宗的逼迫中於謙也沒有過多幹涉,而是盡心的當他代宗朝首輔的角色,所以英宗復辟成功于謙自然難有好下場。

    但是為了國家大計,于謙並沒有調兵遣將做負隅頑抗,而殺了他之後的英宗也多少有點愧疚,畢竟於謙雖然有負於他但是對大明王朝是有功的,所以在成化帝繼位之後就為于謙進行了平反。

    巧合的是,岳飛與于謙、張蒼水並稱西湖三傑,三人都埋葬在西湖畔,當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4 # 隱者康超萬

    于謙和和岳飛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材是大忠臣,南宋皇宮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國迎父親和哥哥還朝到那時自己就得退位,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岳飛——秦檜只是個替罪羊;而於謙是過多的參與了皇帝家裡內部事情才落得最後慘死的下場——說明於謙太耿直不懂政治!

  • 5 # 倚天利劍佑中華

    這位提問者還是認為秦檜在背鍋!

    岳飛與秦檜,一忠一奸,千古定論。無端網路卻起波瀾,爭論起兩個的是非來。若不是吃飽了撐的,便一定是別有用心了。

    岳飛與秦檜,已經不是簡單的歷史上的兩個人物,而是代表了兩種精神:精忠報國和賣國求榮。

    以岳飛為偶像的人,他們心中充滿的是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為秦檜狡辯的人,他們都有一顆禍國殃民的心。把秦檜扶正了,以為他們現在或將來賣國找到開脫的理由。

    岳飛已成為一種愛國符號,打倒岳飛,就是熄滅華人的愛國情感,使華人離心離德一盤散沙,成為砧板魚肉任人宰割。一個國家的強盛靠的是民族凝聚力,靠的是億萬國民的同心愛國。若人心離散,再大的國家也是聚沙的堡壘,一擊即潰。

    精忠報國,是山河在下日月在上的鞺韃正氣之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種!妄圖熄滅這顆火種的,只能是包藏禍心的敵人!而為賣國賊鳴冤叫屈的,一定也是賣國求榮的漢奸賊子!一一一佩劍無邪評忠奸!

  • 6 # 景東影業

    于謙被吹噓過頭,土木堡之變的歷史影響被放大了。也先進京是想和談,開放貿易,結果被于謙擋駕。英宗氣憤不已說:犬猶認主人。北京保衛戰也名不副實,明軍就轟了兩炮,也先就撤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腫瘤醫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看慣了生死?對生命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