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07387717188

    【原文】

    周彬不治財產,服膺儒學。其妻讓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穡,囊箱豐盈,汝之不調,無思悔。畢向何如?”先主鎮金陵,彬囊文往謁,錫賚頗厚。歸,以所錫金帛陳於庭前,謂婦曰:“吾今與伯叔何如優勝?”婦曰:“男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譯文】

    周彬不置辦家產,衷心信奉儒家學說。他的妻子責備他說:“你們家兄弟都能努力種田,糧食裝滿了布袋箱子,你沒本事(或:不成器),還不思悔改。你覺得改變志向怎麼樣?”先主鎮守金陵(即南京),周彬裝了一布袋文章去拜見他,先主給他的賞賜很豐厚。回到家,把先主所賞賜給他的金錢和布帛擺在院子前面,對他妻子說:“我現在和你那些大伯子和小叔子們誰更勝一籌啊?”他妻子說:“(看來)男人的事情,不是女子所能理解的啊。”

    【註釋】

    1、服膺:銘記在心;衷心信奉。《禮記·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集註:“服,猶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言能守也。”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歲遙遙兮難極,冤悲痛兮心惻;腸千結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宋周煇《清波雜誌》卷八:“願郎君捐有餘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訓迪後進,拳拳如此,為後進者,得不服膺而書紳。”《兩般秋雨盦隨筆·袁趙蔣》引清程原湘詩:“平生服膺止有兩,江左袁公江右蔣。”郁達夫《沉淪》四:“他從小服膺的‘身體髮膚’‘不敢毀傷’的聖訓,也不能顧全了。”

    2、讓:形聲字。從言襄(xiāng)聲。本義:責備。《說文》:“讓,相責讓也。”《小爾雅》:“詰責以辭謂之讓。”《廣雅》:“讓,責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且讓之。”《國語·周語》:“讓不貢。”《史記·齊世家》:“魯人以為讓。”明高啟《書博雞者事》:“眾知有為,因讓之曰:‘……’”

    3、稼穡:耕種和收穫。泛指農業勞動。《書·無逸》:“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史記·貨殖列傳》:“好稼穡,殖五穀。”唐薛存誠《膏澤多豐年》詩:“候時勤稼穡,擊壤樂農功。”

    4、不調:猶言不才。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時京城不調少年相效,謂之拍彈。”宋王禹偁《謝賜侄男大理評事表》:“伏以法寺美官,聖朝好爵,凡雲選授,必擇器能。豈期不調之材,遽忝起家之命。”宋范仲淹《與中舍書》:“如子弟不調,或在襄邑作過逃來,即發遣他去,恐相負累,請仔細相度。”

    5、畢向:改變志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房宮賦詞類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