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瀾若微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經歷多個朝代和帝王,可稱作為名相的人我認為有:一,狄仁傑,字懷英,是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為武則天偵破了很多大案要案,被武則天尊稱為“國老”。我對這位丞相瞭解較多,可能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吧,放在第一位。

    二,蕭何,西漢開國名相,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劉邦死後,他輔佐幼帝,於公元前193年去世,諡號“文終侯”。三,魏徵,千古諍臣,以“直言進諫,不惜冒犯天威”聞名於世,被唐太宗稱為“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人。

    四,寇準,北宋著名丞相,政治家,詩人,屬於主張抗遼派系。他為人剛正,做官清廉,被皇帝所重用。後被奸臣陷害,鬱鬱而終。五,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這個大家應該都熟悉。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劉備三顧茅廬後出山,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六,曾國藩,我認為曾國藩算在歷史名相中應該是綽綽有餘,我看過《曾國藩家書》,言辭懇切,主張凡事勤儉廉勞修身律己。曾國藩主張洋務,是湘軍的建立者和統帥。在他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翻譯出版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的留學生等。曾國藩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 2 # 青言論史

    如果硬要從每個朝代/時期都只能推舉一人的話,這是我的名單:

    1、漢朝:蕭何

    蕭何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他不僅在楚漢爭霸期間擔任劉邦集團的大本營總管,更為西漢立國制定了一整套規範,後世的丞相只需按照他的模式來工作就能成為賢相,所以有“蕭規曹隨”之說。

    2、三國:諸葛亮

    考慮到曹操名為丞相實為曹魏集團的老大,因此孔明先生是三國時期無可爭議的第一名相。他的能力和功績實在是不用多說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3、兩晉:謝安

    其實我在他和王猛之間是難以取捨的,但考慮到王朝的正統性以及其名氣程度,毫無疑問指揮了淝水之戰的謝安是更加出彩的那一位。

    4、南北朝:崔浩

    南北朝是個武將輩出而文臣相對闇弱的時代,因此想要挑選一位名相比較困難。儘管宇文護和高歡也都頂著丞相的頭銜,但是論及真正惠及蒼生的文臣,還是要屬崔浩。

    5、隋朝:楊素

    整個隋王朝短短的歷史之中,楊素都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儘管身後有諸多非議,但他對隋朝的建立還是有很大功勳的,因此隋朝第一名相當推楊素。

    6、唐朝:房玄齡

    有唐一朝,最賢之相要屬房、杜、姚、宋四人,但其中名氣最大、功勳最多者當屬房玄齡。在他任上,相權和皇權獲得了最完美的和諧,中國古代權力制衡體系也達到了最完美的平衡。

    7、五代十國:馮道

    選他既有調侃,也有為他翻案的意味。長樂老確實換主子換的勤,他和柴榮的關係也確實不愉快,但他絕不僅僅只是個圓滑世故的老頭。對他的評判,大多數時候都有失公允。

    8、宋:范仲淹

    兩宋三百年間,道德、能力綜合第一之人,有他的慶曆新政,宋仁宗才當得起“仁”這個廟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將永遠鐫刻在岳陽樓和每一個正直的人心中。

    9、元:耶律楚才

    如果沒有他,中原及南方地區的各族人民不知還要蒙受多少恥辱。這位契丹族的貴族宰相,幫助蒙古大汗建立了大元帝國,其施政綱領直到蒙古人返回大漠,都在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統治者。

    10、明:張居正

    對於他的評價,向來譭譽參半。但我認為當年明月對他的評價是比較中肯的: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最優秀的內閣首輔!

    11、清:李鴻章

    清朝沒有丞相,內閣也不過是撐門面,軍機處不過是一群唯唯諾諾之徒,大權全在皇帝手裡。如果說還有一個人能有名相的樣子,那就是李鴻章,只可惜,他實在是譭譽參半。

  • 3 # 可汗說事

    相這個官名在春秋末出現,齊景公置左右相,相為官名始此。名相,在我看來就是指有名的宰相或丞相,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傑出大臣。

    中國歷史悠久,名臣名相輩出,按歷史功績大小,其中以下十人可稱為一代名相:李斯、蕭何、諸葛亮、房玄齡、魏徵、趙普、耶律楚材、李善長、于謙、張居正。

    一、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是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李斯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他上《諫逐客書》、倡導郡縣制,幫助秦始皇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創“小篆”一統文字。他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一代權謀大師腰斬於咸陽,可悲可嘆,他才高八斗,人品一般。

    二、功冠群臣--蕭何

     蕭何最大歷史功績就是輔佐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他最初為秦末小吏,卻能乘勢而起,幫助劉邦起義,他獨具慧眼,月下追韓信,使“漢興三傑”歸於高祖一人,並駕齊驅,輔佐劉邦建立帝國。在楚漢相爭時,蕭何留守後方,為劉邦提供充足支援。漢朝建立後,他安邦治國,頒法立規,贏得“蕭規曹隨”之譽。

    三、千古良相--諸葛亮

    諸葛亮經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他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實現興復漢室,數次北伐,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最後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但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為後人所敬仰和懷念。

    四、貞觀名相--房玄齡

    房玄齡為初唐名相,早先為秦王李世民幕府屬官,為其出謀劃策,典管書記,常從征伐,參與機要,是李世民的得力謀士。後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等五人並功第一。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

    五、千古諫相--魏徵

    魏徵自幼喪父,生活孤貧,雅好讀書,深通學術,胸懷大志,富有良謀。魏徵一生以諫諍為己任,前後向唐太宗進諫兩百餘事,大到朝廷方針政策,小至皇帝私生活,都無所迴避。魏徵所諫,匡正了唐太宗的許多失誤,對“貞觀之治”的出現起了重要作用。由於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令太宗又敬又畏,以至於在他死後,被李世民掘墓洩憤。

    六、半部論語--趙普

    趙普北宋著名政治家。960年輔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北宋,後趙普又獻計“杯酒釋兵權”,削奪了朝中諸將兵權。趙普幾次罷相入相,宦海浮沉,全賴一部《論語》,趙普富有遠見,但缺卓識,一生哀榮功過,實堪回味。後人常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性。

    七、北國臥龍--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出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自幼精通漢文,博覽群書,天文、地理、律歷、術數無所不涉。 他常隨成吉思汗出征,以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他主張“以儒治國”,實施改革措施,為蒙古政權的立國和恢復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人稱“神人”。在窩闊臺時,他上諫針砭時弊的十八條,發展帝國經濟,終使“武功”盛極的蒙古統治者收到“文治”之效,他採取的各種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八、開國首功--李善長

    李善長自幼好讀書,富有智謀,後輔佐朱元璋,跟隨南征北戰,功勞頗多,被朱元璋譽為明初蕭何。朱元璋曾評價李善長,傾心協謀,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留守國中,轉運糧儲,供給器械,從未缺乏,並善於治理後方,和睦軍民,使上下相安,這是上天將此人授朕。朱元璋還說,與李善長相比,蕭何未必過也。

    九、救國宰相--于謙

    于謙是明朝名相、民族英雄,在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明軍也全軍覆沒,天下震動,值此國家危亡之際,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全權主持京師防務,成為大明朝的最後一道防線,拯救大明朝於危難,避免成為第二個北宋。土木堡之後,面對朝務繁雜,于謙獨運徵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後遭奸臣陷害,一代忠臣名相,死得冤屈,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正是于謙的寫照。《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十、宰相之傑--張居正

    機巧善謀,治世有方,在任內閣首輔十年中,推行“一條鞭法”,創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土地,治黃整淮,修整邊防,功在社稷,名垂後世。張居正簡直是bug般的存在,以一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硬生生的為大明續命數十年,被稱為救時宰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級的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