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一名在不是很好的二本大學的學生,學的是財務管理專業,將來想考會計研究生。但是聽說專業研究生比學術研究生難考,那專業型研究生競爭也很大麼?有什麼推薦和建議麼?謝謝
4
回覆列表
  • 1 # 溫難吶

    我不太清楚題主是從什麼渠道得知的專業型碩士要比學術型碩士難考的訊息,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單論應試難度的話,學術型碩士的難度應該是很大的。

    會計專業的學術型碩士需要考數學三,數學三的內容是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數理統計,既然是財務管理專業,那麼這三門課程應該是大一大二的必修課,如果你在校期間掌握的不錯,那麼就可以嘗試一下學術型碩士。

    首先,我要先更正一個誤區:學術型和專業型沒什麼區別,只要考上碩士就行。

    這個觀點也是我的許多學長學姐的普遍看法,相當多的人一看到學術型碩士報考的人數少就一哄而上,結果往往不盡如意。

    學術型碩士,主要偏向於學術研究,在研究生期間所使用的教材也往往是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簡單來說,學術型碩士今後只會供給打算繼續讀博士的學術型人才做中間跳板用。

    在這一方面國家已經作出了相當大的調整,比如增加專業型碩士的名額,減少學術型碩士的名額等等,所以在考研究生之前,先想好自己的未來道路規劃,如果比較喜歡學術氛圍濃郁的環境,並且有考取博士的意願的話,那麼考取學術型碩士是最為理想的。

    而什麼是專業型碩士呢?其實就是培養專業性強的社會緊缺的人才。

    這一點從專業碩士的學制也可以看得出來,專業型學制只有兩年,而學碩有三年,對於已經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具備進入社會的能力的人而言,這一年的學制差別是很大的。

    早一年進入社會,就意味著多一年的社會歷練。

    瞭解完兩者的區別,我再來說一下所謂的學碩專碩難究竟難在哪裡。

    學碩考試的科目是政治,英語,數學三,加上專業課。

    政治、外語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分,總分合計500分。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學術型碩士中的專業課部分各個學校所出的題目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考試之前需要先學習歷年你心儀的高校的教材。

    在學碩中,難度最大的應該是數學。

    而偏偏數學所佔的分值又是150分,而且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的各科分數如果沒有到達國家標準線的話,那麼其他科目再高也是沒有用的。

    這也是我所接觸到的歷年考研生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嚴重的偏科。

    如果題主沒有偏科現象,數學的基礎也比較紮實的話,那麼報考學碩的優勢是很大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在許多高校都會將相當一部分的學碩名額留給本校學生作為保研資格。

    保研比例各個高校不盡相同,但是大致是四比六左右,這也就導致了許多熱門專業競爭壓力非常之大,好多成績很優秀的同學因此沒能進入心儀的大學。

    而專碩的難度主要在人數競爭方面。

    專碩的名額比例越來越大,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好多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備戰專碩,而專碩的考試科目又是統一命卷,只考一個管理類聯考加上英語二。

    管理類聯考的內容是邏輯,數學加寫作,這其中的數學難度最難的也不過是高中難度,雖然題量大,但比起學碩的數學三還是簡單許多,而英語二的難度介於英語四六級之間。

    種種原因導致了在初試階段入選的人數非常之多,所以造成了看上去專業碩士競爭非常之大的現象。

    但是仔細一想大家就會明白,初試階段刷不下來人,在複試階段各個高校肯定會刷下大部分的學生。

    複試階段考試科目是政治和專業課,由各高校自主命題,初試和複試之間留給我們的備考時間很短。這也就導致專碩的備考時間很緊張,大多數人因為初試只考兩門所以放鬆了心情,一不小心就會在複試階段被刷。

    所以個人認為專碩適合備考時間充足,邏輯和英語方面沒有大硬傷的同學選擇。

    某校專碩招生資訊

    總結下來的話就是:學碩初試難,但只要進了初試就有很大機率被錄取。而專碩複試難,就算過了初試,複試還是有很大機率被刷。

    說完了這兩者的差別,再來說一說目標學校的選擇。

    說到會計碩士,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中南財大財經政法等等985,211名校。

    確實,我接觸過的許多備考的學長學姐也都是以這些牛氣哄哄的名校作為自己的目標的。

    有這樣宏大的目標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認為大家還是要現實一點。

    我知道好多人在網上搜索考研相關的資訊時,會看到某某985碩士現身說法,自己如何從三本逆襲到985名校的,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是,實在是太少見了。

    舉個例子吧,我所在的學校是某不知名二本院校,學校小的可憐。

    我們財經本系的考研人數不足全系學生的15%,而考上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大四畢業,大部分學生的首要選擇是:考公務員,考事業編,考教師資格證,最後才是考研。

    這一點我個人的理解是:學歷不行,那就不要再想學歷的事,先進入社會再彌補學歷缺陷也可以。

    這種想法其實也對。畢竟人各有志。

    剩下的15%認為,我要彌補高考的失誤,決定利用研究生來當跳板,於是開始考研。

    但是大約有5%的學生在考研期間放棄了,為什麼?

    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同齡人已經在實習拿著工資了,而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備考時間,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場賭注。

    剩下的10%,有的沒有選好自己的專業,有的定的目標太高,有的準備不充分。

    拋去這些人,去年我們學校的研究生,只有一名進入了某985高校。

    對了,這個985高校位於邊遠地區,交通很不方便,所以報考人數少,競爭壓力相對小了很多。

    我不清楚題主的學校的考研名額,但是我認為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所以,放棄熱門學校,轉而選擇不那麼有競爭壓力的學校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或者,不那麼的執著於985,211,退而求其次,你的心理壓力會小很多。

    考研只是一個跳板,考上了,對你的人生會有幫助。但是就算考不上,你的人生究竟怎樣,還是看你自己的努力。研究生不是一切,你自己的努力才是一切。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已經下定決心要考研的話,我認為你最起碼應該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第一點:堅持。

    聰明在現在這個社會,其實並不罕見。

    絕頂聰明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人在智力上的差別實在很小,這些差別完全可以靠個人努力來彌補。最重要的個人努力,就是堅持。

    既然去了考研教室,那就收起手機認認真真的做一套模擬試卷,哪怕掌握了一個知識點就是收穫。

    還有,不要盲目的追求在手機軟體上打卡什麼的。那個幾乎一點用處都沒有,軟體對你的監督作用還不如一個靠譜的學習夥伴。

    第二點:不要心急。在你備考的這段時間裡,你的室友可能會出去實習,大四的時候,寢室裡基本上沒什麼人,你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忙於自己的事情。

    這個時候千萬彆著急,你的人生道路不應該和別人有所比較,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不盡相同,考上研究生之後,你有大把的時間來進行道路規劃,別在備考的時候因為著急而錯失了它。

    第三點:提前做好考研失敗的準備。

    別覺得我喪氣。我認為考研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好多人分享自己二戰甚至三戰的經歷,寫的是很熱血,但是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按照普遍的入學年齡來計算,考研的那年,大部分人的年齡是22,23歲,可以說是人生的黃金階段。

    花費這麼寶貴的時間來考取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需要仔細的考慮清楚。

    更何況,會計專業,我認為學歷作用其實很其次,這幾年四大也有不少應屆三本進入事務所的例子。

    如果你個人能力過關的話,執著於一個研究生學歷反而不是明智之舉,研究生期間所學的知識,踏入社會後你也可以透過個人努力來獲得。

    所以建議題主在備戰研究生之前,先把畢業必須的證件考下來。

    這些證件包括但不限於: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初級會計證,應試類的考試都會有規律可循,在大三上半學期題主拿到這些證書不算困難,有了證書備考研究生的時候心裡也會更踏實一些。

    最後,我是稅務專業的大二學生,明年的這個時候就要面臨研究生的備考。

    所以,在這裡提前與題主共勉,願你考取自己心儀的高校,早日登上人生巔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肥胖盡顯醜態怎麼辦?產後要做好哪些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