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眼看數碼
-
2 # 雷科技
在很多心目中,谷歌是一家非常酷的科技公司,推出過無數優秀產品。不過實際上,它也有很多產品最終被證明是失敗的。
Google WaveGoogle Wave是一款2009年釋出的產品,主要功能為個人通訊和協作,具有自動翻譯、字詞自動糾錯等強大功能。
然而,2010年,谷歌就停止了這款產品的開發;2012年,Google Wave伺服器宣佈關閉。
Google TVGoogle TV 寄託著谷歌佔據消費者客廳的雄心壯志,在它2010年釋出時,也的確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並獲得了索尼等電視廠商的支援。
然而,Google TV 缺乏內容和第三方應用,並且受到Apple TV的衝擊。當安卓系統開始興起後,谷歌自然而然地用Android TV取代了它。
Nexus Q這款產品釋出於2012年,是一款流媒體播放裝置。它的外觀非常有意思,是一個圓球。
Nexus Q可以和手機、電視等裝置連線,即有音訊介面,也支援藍芽。
然而,最終這款產品還沒正式開售就被谷歌取消了。
相對而言,谷歌是一家工程師氛圍濃厚的公司,推出過很多炫酷、極客的產品。但這些產品未必適合普通消費者。另一方面,這些產品失敗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技術問題。以Nexus Q為例,它其實已經初具智慧音箱的雛形,但在當時來說,這種產品太過超前了。
-
3 # 只說科技
說起I/O大會上釋出的失敗產品,我第一個想到了模組化手機Project Ara。
雖然早在2013年就有Project Ara的訊息,但是真正的釋出卻是在2014年的I/O大會上。
模組化,顧名思義,就是和組裝電腦一樣組裝手機。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更新硬體,晶片可以單獨升級,螢幕可以單獨升級,記憶體可以單獨升級,攝像頭可以單獨升級。
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谷歌在2014年的I/O大會上宣佈,Project Ara將於2016年底向手機開發者開放,2017年正式開售。然而,現在都2018年了,我們還沒看到Project Ara的影子。原來,在2016年9月,谷歌便宣佈將無延期推遲Project Ara計劃。
所以說,聽起來美好,但是不一定能實現。這是為什麼呢?第一,沒有廠商生產模組。如果Project Ara真的要可行,那要大量廠商生產模組,有哪家廠商願意去做吃螃蟹的人呢。第二,更換模組價格高,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按照目前的狀況,消費者單獨購買模組可能比直接買手機還貴。第三,各個模組之前相容比較難。各個模組要相容,就需要各個廠商合作,如果相容不好的話,體驗也不好。
Project Ara大概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最好例子了吧。
-
4 # 少年老承
2012年穀歌釋出了一款增強現實(AR)裝置Google Glass,一時聲名大噪。但是至2014年正式發售後,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停止發售。原因是當時的還沒有與AR相匹配的互動技術,人們操作的時候,就如下圖
強大的谷歌公司,有不少人們還不太瞭解的失敗產品。
模組化手機 Project Ara
Project Ara 把傳統的智慧手機分割成多個相對獨立的板塊,根據需求購買相對應的板塊,來滿足更加個性化的需求。當時,這款手機被認為是能夠與iPhone相競爭的,因為其開啟一個新生態系統和帶來更多硬體合作伙伴的鑰匙。可是到2016 年 9 月 2 日Google 向媒 體確認,已經暫停了 Project Ara 專案,最後胎死腹中。
Nexus Q
Nexus Q是一個流媒體的中轉裝置,你可以使用智慧手機建立一個流媒體列表,併發送至Nexus Q上,讓其他人進行訪問,其理念跟我們熟識的機頂盒差距並不是特別大。不過當時有很多帶有應用,內建流媒體服務的“智慧電視”,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雞肋。且售價299美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災難。
Google TV
Google TV,將網路和電視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套新的娛樂系統內建,但很普通,並非是改變娛樂生活的產品。其第三方應用幾乎沒有,而且娛樂世界,內容稱王,Google TV 在這方面非常缺乏,除了各平臺都有的 Netflix 以外,有很多影片網站都遮蔽了 Google TV 的觀看許可權。最後,這款產品也不了了之,消失在了人們眼中。
當然,谷歌不止在硬體方面有許多失敗品,軟體也有。 如瀏覽器擴充套件軟體Google Gears;個人通訊和協作工具的oogle Wave ; 集成於 Gmail 功能之中的Google Buzz。
-
5 # 穿越時空的阿寬哥
google glass確切的說不是失敗的產品,而是一個被封禁的可怕的超前產品,這點在沒有佩戴過的人看了是不可思議的。我有幸試戴過一會兒,那感覺簡直太棒了。
谷歌眼鏡可以在視野中投放一個虛擬螢幕,完全懸浮的透明的巨大螢幕,可以顯示你想要的任何資訊,完全可以取代手機的存在,可以隨時手動或語音控制拍照或錄影,所見既所得。只是由於前幾年硬體所限,顯示清晰度不是很完美,語音AI不算完美,續航不足,但這些都只是開發版的暫時問題,隨著科技發展都能解決。
但是由於隱私問題(可以隨時直播,別人可能無法預知,所以很多場合被排斥)和潛在的安全問題(走路開車容易分心看螢幕),出於谷歌不作惡的想法,暫時封禁了這個專案。
設想一下,一個可以隨時佩戴的電子裝置,能解決電力續航問題,顯示問題,能語音操作甚至將來腦電波操作,可以隨時聯網調出需要的資訊,可以雲計算,可以無線控制其他智慧電子裝置,可以聽歌打電話,甚至可以數字化增強視力,基本所有隨身電子裝置都被取代了,還要啥腳踏車啊,手機電腦都得被淘汰,簡直是太可怕了。
回覆列表
谷歌在I/O大會上釋出的失敗產品並不少,硬體產品除了谷歌眼鏡之外,還有同樣在2012年I/O大會上釋出的社交流媒體伺服器Nexus Q。這款裝置從釋出到下架僅用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s甚至於根本就沒有正式發售過。
谷歌Nexus Q的作用是成為使用者家中的媒體中心,它可以用網線或者WiFi網路與路由器相連,並且支援使用手機、智慧電視、平板電腦訪問,並共享照片和音樂。也可以透過Google Play商店購買影視節目,就好像是一臺加強版的電視盒子。
雖然Nexus Q並沒有正式上市,但是一些國外評測媒體曾經拿到過這臺裝置的原型機。從可以查詢到的新聞資料來看,媒體對這款裝置的評價還是非常正面的,因為它的造型的確很酷炫,比當時常見的電視盒子要好看的多。不過Nexus Q只能播放谷歌系的影片和音樂,比如Youtube、Play Music、Play Video,而無法直接將手機中的影片投影到電視上。這就大大限制了Nexus Q的應用場景。而且由於硬體最佳化等問題,在播放一些高畫質影片時,偶爾會出現卡頓的現象,影響觀影體驗。
其實Nexus Q初期被發現的一些問題都是可以被糾正的,但谷歌很快就放棄了這款產品。在2012年7月,也就是Nexus Q釋出一個月之後,這款產品就被谷歌回爐再造。或許是因為後續的開發並不令人滿意,在2012年11月谷歌在Nexus產品列表中下架了Nexus Q,也讓它成為了谷歌唯一一款從未正式銷售的已釋出產品。
分析Nexus Q失敗的原因,價格可能是主要因素。由於Nexus Q是一款完全在美國本土製造的產品,導致它的價格達到了299元,雖然不算很貴,但相比Apple TV等同類產品並沒有明顯的競爭力。另外它的功能限制太多,比如只能播放谷歌提供的影音影片服務,軟體最佳化也沒有做到位。最關鍵的還是谷歌並沒有足夠的信心來打造這款產品,導致Nexus Q儘管獲得了一些好評,卻草草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