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愛腎網

    您沒有看錯,兒童時期肥胖也是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腎病家族史、尿蛋白陽性、尿沉渣檢查異常,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但您可能還不知道低出生體重兒、兒童時期肥胖,也是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並且排名比較靠前!

    低出生體重,我們俗稱為“早產兒”,他與腎臟病的關係,我們留待以後再聊,今天先聊一下:兒童時期肥胖。

    寫這篇短文時,我不知道讀者們的年齡段是多少,不過請讀者們一定要提醒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家裡的老人們,看看這篇短文。

    記得去年夏天,門診上來了一位面帶愁容的中年男士,帶著一位體型略顯肥胖的十一二歲小男孩,小男孩臉上也寫著一個愁字,顯然不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令人一陣揪心。因為是部隊醫院,總會有一些少見病、疑難病患者來看門診,並不奇怪。“小朋友有什麼不舒服嗎?”我問,孩子的家長、那位中年男士,半天才猶猶豫豫的說“孩子夾不住尿……”,我說那小朋友咱們來檢查一下唄。小男孩極不情願的褪下褲子,由於下腹部脂肪太厚,“翻”了半天才露出只有小拇指大小的小雞雞。。。什麼話都不需要再說,診斷是明確的。沒辦法,對於這樣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減肥!並且必須立即馬上趕快科學減肥,否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長髮育、特別是生殖器的發育!並且只能透過飲食調整結合運動來減肥,絕對不能使用藥物或手術減肥。那位中年男士,嘆了口氣說“唉,爺爺奶奶帶的”然後悵然若失的離開了診室……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吶,必須要理解。

    不過,感情歸感情 ,現實歸現實,現實是殘酷的。現在不管是富裕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超重與肥胖都廣泛流行。

    而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發病率及增速,更加令人擔憂,這其中爺爺奶奶們的溺愛要負上很大的一部分責任啊!

    兒童時期肥胖不僅對生長髮育有影響,而且與成年期的代謝綜合徵關係密切,近期研究顯示青少年肥胖個體有更高的糖尿病風險。

    再看看腎臟,2013年的一篇文獻指出,兒童時期肥胖是成年時期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科學家們對1946年出生在英國的4340名參與者進行跟蹤調查,發現青春期開始的肥胖以及整個兒童時期都肥胖,與他們在60歲至64歲時患慢性腎臟病危險性增加相關(CKD定義為eGFR<60ml/min/1.73m²或白蛋白尿) 。

    “1946年出生”、“兒童期”、“青春期”,這幾個敏感詞,對於我們華人民來說內心感覺五味雜陳。現在的爺爺奶奶們,大多都是一九四幾年、五幾年出生的吧,青春期正趕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別說吃胖,能吃飽肚子就算萬幸了,“飢餓”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每個經歷者腦海裡,多少人間慘劇啊不堪回首。好了,現在生活改善了,至少吃飽飯是不成問題了(在此深深地感謝小平同志),自己吃過的苦、受過的罪可千萬不能再讓寶貝孫子、寶貝孫女再受一遍、再經歷一次。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其實是害了孩子們。

    眾所周知,肥胖對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巨大,除了大家有所耳聞的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癌症有關以外,提幾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細節。

    與正常體重個體相比,肥胖個體全因死亡率增加50%~100%,中等肥胖的個體預期壽命將減少2~5年,而體重指數大於45kg/m²的20~30歲男性壽命縮短13年!

    多麼觸目驚心冷冰冰的數字,還有更恐怖的。

    在男性與女性中,肥胖都與生殖內分泌紊亂有關。脂肪組織增加與男性性腺功能減退相關,有些患者出現男性乳房發育的表現。在女性中,肥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與女性月經異常相關,特別是在明顯肥胖的女性中。

    甚至,高蛋白、高鹽和高糖飲食可能會增加某些型別的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尤其是高鹽飲食。體型肥胖、較高的體重指數、大腰圍和體重增加與腎結石風險增加有關。

    溺愛孩子最終害了孩子的例子舉不勝舉,“機場捅母親九刀”的極端事件應該引起所有為人父母的人反思。從營養角度講,科學飲食的真諦在於均衡,雖說飢餓所造成的匱乏已經遠離我們,但過多地攝入,人就那麼小小一個胃,喜歡吃的多吃,不喜歡吃的就不吃,除了造成脂肪堆積、肥胖,更深層次上說,一樣也能造成另一種方式的匱乏疾病。

    開學季到了,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優異、未來考上名牌大學。那麼,請先靜下心來想一想,修車修電腦修手錶是個技術活,蒸饃炸油條攤煎餅是個技術活,開車開飛機開商店是個技術活,那麼,怎麼就不想想孩子去學校上學在大家一樣時間裡,學得多、學得快、記得牢,怎麼就不是一門“技術”呢??作為醫生,告訴您醫學真相,碳水化合物食物(麵食)能夠提高大腦中促進情緒穩定的化學物質濃度,早餐吃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容易昏昏欲睡。

    是不是很扎心?!為什麼沒早點知道!悔之晚矣,那麼,現在請您記住,兒童時期肥胖也是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因因素素素!不要讓無知再傷害孩子!

    這一期先寫到這兒,下一期將重點聊聊,低收入階層為什麼反而更容易患“富貴病”。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這些小文章有點兒意思,好像觸碰到了什麼,請不要吝惜輕輕動一下手指享一下,在此先表示感謝了。請持續關注軍醫大學畢業的醫生團隊後續推文。

    參考文獻:

    1.Silverwood RJ, Pierce M, Hardy R, et al:Early-life overweight tra- jectory and CKD in the 1946 British birth cohortstudy. Am J Kidney Dis 62:276–284, 2013.

    2.Wang Y, Chen X, Klag MJ, et al: Epidemic ofchildhood obesity: implications forkidney disease. Adv Chronic Kidney Dis 13:336–351, 2006.

  • 2 # 湖南醫聊

    2012年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成人慢性腎病的總人數約1.2億。其中腎臟病患兒約200餘萬,其中慢性腎衰竭正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

    研究顯示,與男性相比,女性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更高。目前全球大約有1.75億女性患有慢性腎臟病,是女性死亡的第8大主要原因,每年導致近60萬女性死亡,而成人女性的腎病很多來源於兒童時期

    由於多種慢性腎臟病的源頭實質是在兒童期,女童由於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更容易得腎臟病,因而防治女性慢性腎臟病和關愛女性腎臟健康須從娃娃做起。

    歸納8大危險訊號,要警惕兒童腎臟出問題:排尿異常(如尿量變化等)尿色異常,泡沫尿;不明原因的眼瞼或下肢水腫 ;不明原因的貧血 ;乏力,易疲勞,食慾減退;不明原因血壓升高;胎兒產檢有泌尿系統異常;有腎臟疾病家族史;小孩個小,長不高。

    “六個不要”是保護患兒腎臟的六大法寶:即不要感染,不要受傷,不要劇烈運動,不要過敏,不要亂吃,不要亂吃藥。上述六點,在防止腎病復發、病情加重,延緩疾病進展,保護腎臟等能發揮重要作用。

  • 3 # 石頭醫生講腎

    有關係,肥胖會直接增加對腎臟的負擔,使腎小球長期的處在腎小球濾過率高、腎血流量高一級腎小球濾過分數高的狀態下,會破壞腎小球的濾過屏障。肥胖也會導致血脂高歡、血壓高、血糖高、尿酸高等疾病的發生,這些都是導致腎臟病發生的危險性疾病。所以,兒童不能過於肥胖,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切記暴飲暴食,病情要多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

  • 4 # 腎病醫生陳文志

    你好,兒童肥胖與腎病有關係

    指導意見:

    (1)腎上腺皮質醇增加會導致肥胖,因此肥胖的孩子會檢查血漿皮質醇

    (2)如果有腎病的孩子需要服用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因此也會導致肥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雲如何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