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竇禹鈞出身於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費盡心機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竇禹鈞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
在一個夜晚,他夢到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並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於勞苦大眾,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竇禹鈞醒來,歷歷在目,於是決定重新做人。
後來,有個僕人偷了他很多錢,就自己寫了賣女契約,系在幼女背上,說:"永賣此女,以償還所偷的錢。"然後就逃跑了。竇公可憐他,燒了契約,養育這個女孩,養大後還為她擇婿出嫁。
他家鄉有不少窮人,娶不起媳婦,女兒因為沒有錢買嫁妝而嫁不出去,竇禹鈞就把自己的銀兩送給他們幫助他們。親戚當中有不能辦喪事的,他就出錢幫助辦喪事;有無錢嫁女兒的,他就出錢幫助嫁女兒。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開支,全部用來救濟別人。
同時,竇禹鈞還在家鄉設立學堂,收集上千卷書,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自己家裡則節儉樸素,沒有金玉飾品,也沒有華麗衣服。竇禹鈞如此賙濟貧寒,克己禮人,因此隨之積了大陰德。
此後一個晚上,竇禹鈞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也是一個夢。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
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於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竇家終於發達了。當五個兒子均金榜題名時,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竇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禹鈞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最後,竇禹鈞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無病而卒。
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竇禹鈞出身於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費盡心機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竇禹鈞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
在一個夜晚,他夢到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並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於勞苦大眾,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竇禹鈞醒來,歷歷在目,於是決定重新做人。
後來,有個僕人偷了他很多錢,就自己寫了賣女契約,系在幼女背上,說:"永賣此女,以償還所偷的錢。"然後就逃跑了。竇公可憐他,燒了契約,養育這個女孩,養大後還為她擇婿出嫁。
他家鄉有不少窮人,娶不起媳婦,女兒因為沒有錢買嫁妝而嫁不出去,竇禹鈞就把自己的銀兩送給他們幫助他們。親戚當中有不能辦喪事的,他就出錢幫助辦喪事;有無錢嫁女兒的,他就出錢幫助嫁女兒。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開支,全部用來救濟別人。
同時,竇禹鈞還在家鄉設立學堂,收集上千卷書,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自己家裡則節儉樸素,沒有金玉飾品,也沒有華麗衣服。竇禹鈞如此賙濟貧寒,克己禮人,因此隨之積了大陰德。
此後一個晚上,竇禹鈞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也是一個夢。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
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於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竇家終於發達了。當五個兒子均金榜題名時,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竇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禹鈞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最後,竇禹鈞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無病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