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X說電影
-
2 # 指尖的精靈
延時攝影設定間隔多長時間拍攝一張照片,基本上是由所要拍攝照片時長以及最終影片長短決定的。 比如:拍攝4小時照片,壓縮為三分鐘延時影片,以每分鐘25幀計算,你需要拍攝的照片數為3×60×25=4500張照片,4個小時為14400秒,那麼間隔時間為14400÷4500=3.2秒。取整數4秒也需要照3600張照片。 根據以往拍攝經驗,時間間隔越長影片畫面越卡頓,時間越短影片畫面越流暢。拍攝時根據拍攝環境靈活設定拍攝引數,通常使用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拍攝,你也可以用其它模式嘗試拍攝,這就是攝影的魅力。
-
3 # 老妖的行攝生活
根據拍攝場景的不同間隔時間肯定是不同的
但是你相機記憶體卡夠大,有外接電源
每秒拍一張最後在合成,也沒人說你啥
好了說正經的
白天拍攝雲的運動的話,間隔根據運動的速度快慢可以調整到2秒-10秒左右
20秒左右可以晚上拍攝星星的移動軌跡
10秒左右可以拍攝日落
拍攝街道上的人流的話可以2秒左右,畫面相對比較流暢
拍攝夜景,車的執行軌跡的話 2-5秒左右比較合適
這些呢只是各位老師們總結出來的經驗
但實際上你要根據你需要的素材時間長短和內容來控制的
1080p 30幀來計算
你需要一分鐘的延時素材 就得拍攝1800張照片
根據拍攝內容的不同 按照2秒拍一張,也得需要一個小時拍能拍出1分鐘的素材
根據拍攝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需求,簡單地說時間間隔越短,最後合成的影片越流暢,時間間隔越長,最後合成的影片越卡頓。流暢和卡頓不是指播放,是指畫面中的動景的移動軌跡。
大概的時間有人總結過,但是這個時間間隔有很多限制因素,你瞭解相機的引數和延時的原理就能掌握了。近期我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可以翻看我的歷史回答
僅供參考:
大風天快速移動的雲層:1-2秒慢速的雲:5-10秒太陽在地面上移動的影子:10-20秒太陽在晴朗天空的軌跡:20-30秒星星在天空中執行的狀態:10-60秒日落時對太陽的特寫:1-2秒城市的人群:1-2秒植物生長的狀態:5-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