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念不放心魔不滅
-
2 # 月光59072
今天去看了
個人認為還是很不錯的一部電影
特效也還行 中國產科幻能做到這種程度很不容易了
-
3 # 圈子g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在春節檔可謂是火了一把,上映初期拍片和票房都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憑藉著良好的口碑,後期實現逆襲。要論這部電影的意義是什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一、從電影內容層面來看,《流浪地球》講述了關於親情、英雄、故鄉、家國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核心情感是家庭,凸顯的是父親的責任感。它的核心價值就是體現著在面臨災難時華人的那種捨我其誰的愛國精神
二、從電影的製作技術層面來看,《流浪地球》確實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先驅,甚至達到好萊塢電影的水平。這說明了中國近年在科技領域的顯著進步。
三、從觀眾的觀影品味上來看,《流浪地球》的賣座說明觀眾對電影的欣賞水平已經有所提高,中國電影市場不再是依靠高人氣無演技的流量明星就能得到高票房的狀態。品質還是至上的
最後,還是希望中國電影有更多的突破,中國電影加油!
-
4 # 大王NICKY
買票看流浪地球最開始是衝著劉慈欣去的。
小說很早就讀過,對其中的太空描寫,地木將要相撞的描寫印象很深。說實話觀看之前內心是不報什麼幻想的。市場上到處充斥著幾毛錢特效的影片糊弄觀眾。但這次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尿點,節奏緊湊,特效逼真宏大,劇情無太大bug。可以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真正意義上第一部硬科幻。故事情節、視覺特效、價值觀與中國觀眾的認知相統一。流浪地球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在故事性、視覺效果、電影世界觀等方面全部能打到7分,也是非常難得了。
流浪地球對中國電影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樣對於中國科幻迷們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國導演也能拍出優秀的科幻電影;我們華人也能夠做出媲美好萊塢的視覺特效,也讓投資者看到中國科幻電影也能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不缺觀眾和市場,我們也願意為用心做的電影花錢買單,甚至會主動推薦給親朋好友去觀看,因為我們終於可以大聲向世界說這是我們的科幻,我們中國的科幻!!!
-
5 # 沈珞0
這些年我們一直看國外的科幻片,也一直盼望著什麼時候能看到真正的中國產科幻片,盼了這麼多年,終於盼到了,還真有點有生之年的感覺。作為一個開頭,《流浪地球》肯定不會完美,但是如果它足夠精彩,請記得給它個掌聲。
-
6 # 目子娛樂
該片上映後很多人都讚歎不已,稱《流浪地球》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了。外國媒體也特意開專欄將《流浪地球》稱讚了一番,並稱“中國電影終於進入了太空時代”,這是外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肯定,也是中國電影發展行業的一次重大突破。《流浪地球》將太空文化以及真正的科幻感受傳播給觀眾,著實是一場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
7 # Xyzli
拍好電影把中國老百姓的票子賺足,能夠讓國際主流媒體認可,能夠跨界合作,最大限度利用民族自尊效應,明星效應,媒體效應讓投資者每一分錢利潤最大化。
-
8 # 電影小豬
《流浪地球》的意義個人認為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於中國科幻的電影的啟示;一個是引發人類對於地球環境以及人類文明及未來命運的思考。
個人認為,《流浪地球》的意義在與開啟了中國真正科幻電影的源頭,今年春節一共上映了兩部科幻電影,《瘋狂外星人》和《 流浪地球》,這兩部電影的都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只是編劇改編的角度不一樣而已,《流浪地球》完全是科幻片的拍攝手法,是一部純正的中國造科幻片
影片定位於幾十年後的世界,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意外發現太陽極速老化,即將吞沒地球,為了拯救整個人類,他們決定帶著地球去流浪!
影片中,由於地球脫離太陽系,地面溫度極速下降,達到了零下84度,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人們被迫遷入地下城,成為了一群不見天日的“地下人”,影片中有一個鏡頭,小編記憶深刻:上海的標誌性建築物——東方明珠塔屹立在海平面之上,成為了一個巨型冰錐,板塊運動造成的地震將人類文明破壞殆盡。
和地面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地下城,地下城裡,人們竭盡所能的保護僅存的文明,春節舞獅,北京城特色的擼串也有一個鏡頭出現在影片中,從中可以看出導演的良苦用心。
-
9 # 思未
《流浪地球》:給了中國影迷對中國科幻電影產生了希望
春節越來越提不起興趣,沒有炮仗,也沒有小時候對壓歲錢和禮物的渴望,看電影成了我春節重要活動!今年賀歲檔猶如春運般熱鬧,各種題材,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我卻對搞笑片不動於心,選擇了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原因有三,一是對劉慈欣的崇拜,二是預告片裡的特效效果,三是對中國電影的熱愛,於是預售剛開始就鎖定了最佳位置!
要說這部電影首先不得不說劉慈欣,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的扛霸子,領頭羊,可以說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小說帶入了世界領先行列!曾幾何時讀三體時,自己甘心拜服在大劉的想象力之下,同時也因為那些物理、天文的詞彙而苦惱,畢竟作為一個文科生理解這些專業詞彙還是非常痛苦,不得不查詢理解消化,十分感謝大劉為我們奉上的科幻盛宴。
《流浪地球》是大劉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的短篇小說
那一年我讀小學三年級
那一年周杰倫還沒有火
那一年《駭客帝國》第一部剛剛上映了一年,《獨立日》上映了4年,好萊塢用這些科幻電影證明著自己電影工業的強大,證明自己對未來的想象方面的先進
那一年,我們的地球確已經在大劉的小說裡開始了流浪
那一年,那些年,這一年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真正的科幻電影,他像一根火柴劃破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夜空,成為最耀眼的火種。
既然是流浪地球,那麼我們就要搞清楚為啥要流浪,小說裡交代的很清楚,就是天文物理學家預言太陽在將來400年內會發生氫閃爆炸,到那時地球就會被氣化,為了拯救人類自己,於是採取星際移民計劃,也就是流浪地球計劃,目標就是4.3光年外的半人馬座比鄰星,歷時兩千五百年一百代人,故事發生的時候是已經過了350年了,電影雖然只是以小說為藍本和主基調進行故事再創作,但是完整度和可信度都很不錯,比小說的主題更可歌可泣和具有希望,可以說改編的非常成功,算是一個範本,科學方面有劉慈欣和天體物理學家把控,為電影增加了可信度。
從三個方面說一下本片成功的原因:
一是特效。因為是科幻片,那麼特效肯定是多的,實體景比如空間站、地下城等近景,因為是未來需要專業才能讓人相信,據說電影的特效由8家公司製作,有中國、美國、紐西蘭和南韓的公司!插一句,不理解的是南韓特效公司為啥能在亞洲吃得開,中國不乏特效從業人員,但是還是不能獨當一面,不得不說我們的路還是很長!但是流浪地球從道具、實景搭設還有數字特效都非常良心,場面宏達,真實,實屬不易,也證明了只要認真做我們也可以做的很好!最起碼超過南韓所有的科幻災難電影!只希望這部電影能整合一下中國產的特效及道服化產業,同時流程化製作方式,為以後科幻電影提供開山鋪路的作用!最後能實現道具實景的迴圈利用,避免浪費,也為後面電影節省成本!
二是故事。故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電影的頑疾,比如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大導演近些年都被影迷嫌棄,連個故事都講不好,猶如科技行業的缺芯少屏。還好,只導了兩部電影,一部真人版李獻計歷險記和青春片同桌的你的郭導在講故事方面沒有讓我們失望,典型的三幕式結構,轉承啟合都不錯,科幻電影容易重視特效忽略故事,但是本片故事不是短板。
三是電影主題,我們先不說這部,先看看美國的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兩部對比一下,星際穿越講的是地球環境惡化,人類危在旦夕,為了生存,人類開始尋找可以居住的星球就行移民,除了精彩太空冒險外,父女之情也令人動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則講的是太陽極速老化膨脹,地球會在400年內被太陽吞沒,為了拯救地球,人類開始駕駛地球逃亡!相比來說,其中流浪地球沒有人類的黑暗面,有的是絕望和希望,冷漠和溫情,肩負都是地球的重大命運,可以說方向不同但不分伯仲!比那些有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來說更真實,主題更宏大!
對於中國電影,我選擇希望,因為還有越來越多像郭帆這樣的導演具有工匠精神,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打磨自己的作品,感謝他們,也感謝越來越多識貨的觀眾,總有一天中國的電影能走出大陸,走向港澳臺,走向世界,而不是靠黑我們自己或者用功夫片。
回覆列表
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篇章,開篇之作,絕不是今年什麼剛果騷騷猴和送外賣的老孃們可以比的,人家拍了四年,你拍了兩個月,有可能一樣嗎?哎,中國電影市場和足球一樣,總有一群該死的狗比在哪叫喚,真想宰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