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ETRA:技術成熟,應用廣泛
TETRA(Trans EuropeanTrunked Radio )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制定的開放性無線數字叢集標準,它採用TDMA制度,工作頻段在400 MHz,2000年中國確定採用TETRA標準後,按信產部的要求工作於800 MHz頻段。2004年6月工作於350 MHz頻段的TETRA系統標準由中國公安部正式頒佈。
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①資料+語音,頻譜利用率較高:TETRA支援資料與語音併發,其TDMA 調製機制使用頻寬為25KHz(4 通道),是普通頻分調製系統(2 通道)頻譜利用率的2 倍。TETRA 版本1 的數率傳輸速率最高僅為28.8kb/s,為進一步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TETRA 版本2採用TEDS(TETRA 增強的資料服務)技術,可以在50KHZ 頻寬下,實現100Kbps 的速度,覆蓋半徑為4KM。
②支援大規模組網:最大的優勢是適合於大網路和多使用者。理論上不論是 TETRA 單基站的使用者數還是TETRA 聯網基站數都沒有限制,可以擁有無限多使用者和覆蓋無限大區域,但是成本相對較高。
④保密性高:支援高達128bit 資料位的加密金鑰。
⑤補充業務豐富:例如偵聽(DL)、環境監聽(AL),另外也主要關注一般商業應用,強調通訊或電話連線特性。
中國在公安、武警、安全、鐵路、港口、機場、水利、輕軌地鐵和電站等行業和部門都先後建了一些大小不等的TETRA網路,其中北京市800 兆無線政務網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的城市級數字叢集網路。
雖然TETRA系統較成熟且應用泛,但是TETRA 在中國公安“模轉數”中並沒有實現廣泛推廣與應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小區制、成本造價高:主要是小區制,系統的覆蓋能力較模擬系統差,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相比模擬系統和終端,價格都比較貴(系統為8-10 倍,終端為2-3 倍)。
*系統互聯互通性差:各廠家網路側的介面定義不一致。
*加密介面不開放:目前TETRA 主要的供應商都為國外企業,受政治原因影響,對中國
*不開放加密介面,存在加密和使用安全性的問題
*專利壁壘較高:標準和專利主要歐洲提出,國外裝置商持有,國內廠家在專利和IOP測試方面受到諸多限制,產業鏈的發展受到約束。
2、PDT:國內自主行業標準,公安行業確定推廣PDT
PDT標準的全稱是Police DigitalTrunking,即警用數字叢集,主要由中國公安部於2008 年開始牽頭制定,目前的已經由公安部指定為模轉數的技術方向。
PDT標準提出的主需要求是是解決模擬叢集存在保密性差、頻譜利用率低、容量小、易受干擾等問題,並且要低於TETRA 低成本的地實現大規模組網,主要的特點是:
①大區制、成本低:基站少,網路建設投入和後期運營維護成本少,符合中國國土面積較大和資金少的實際情況,根據數字叢集網的資料,從純物料成本角度分析,PDT 系統(含終端)成本約為TETRA 的1/7。PDT 系統的價格約為TETRA 的1/4,覆蓋範圍大,一個PDT 基站的覆蓋在西部開闊地區能替代9 個TETRA 基站,在城市也能替代4 個TETRA 基站。PDT 無線數字集群系統採用固定基站的形式進行大範圍覆蓋,每個基站的覆蓋範圍,手臺覆蓋半徑15 公里,而車載臺的通訊範圍可擴充套件到30 公里。
②相容模擬系統:現模擬MPT1327 集群系統平滑過渡,保護現有投資,使用者無需重新規劃網路、頻率及改變使用習慣。中國公安目前約有1.6 萬個模擬叢集通訊通道,有近100萬臺的模擬叢集裝置, PDT 終端相容PDT 叢集/PDT 常規/模擬叢集/模擬常規四種工作模式。PDT 基站可以採用與模擬基站共址增加、替換模擬通道,模數互聯方案,也可以採用模數相容通道機方案,天饋線系統完全可以共用。
④自主智慧財產權:滿足公安自主安全加密需求,可根據需求開發和開放API 應用介面進行二次開發。
⑤加密機制:採用基於中國產商密演算法的加密機制,能滿足公安機關的加密需求。
在公安部科技資訊化局及相關部門的倡導下,2010年數字字叢集(PDT)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PDT 聯盟)成立,旨在發展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警用數字叢集產業,推動以警用數字叢集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資訊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目前已經有約28 名成員。
3、DMR:面向商業客戶
數字移動無線電標準(DMR)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為專業移動無線電使用者專門制定的數字無線電標準,最早於2005 年獲得批准。目標是滿足商業和工業使用者的要求。
DMR的裝置分為三級:第一級裝置用於低廉的數字對講機應用,第二級裝置為對等模式和中繼模式等專業模式準備,第三級用於專業叢集通訊模式。其中,一、二級裝置使用確認和無確認資料傳輸業務,以及短資料傳輸業務。對於三級裝置,則在業務通道上使用確認和無確認資料傳輸業務,而在控制通道上使用短資料傳輸業務。雖然DMR、TETRA、P25 和MPT-1327 均基於開放式的通訊標準,但也具備各異的協議和目標市場(例如,TETRA 和 P25就為公共安全組織廣泛使用)且在技術上不相容。ETSI 制定的另一個標準 dPMR 主要面向低功率、民用免費頻點的產品市場,適合個人使用、娛樂消遣、小批次零售以及其他不要求寬頻覆蓋或高階功能設定的使用者。
1、TETRA:技術成熟,應用廣泛
TETRA(Trans EuropeanTrunked Radio )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制定的開放性無線數字叢集標準,它採用TDMA制度,工作頻段在400 MHz,2000年中國確定採用TETRA標準後,按信產部的要求工作於800 MHz頻段。2004年6月工作於350 MHz頻段的TETRA系統標準由中國公安部正式頒佈。
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①資料+語音,頻譜利用率較高:TETRA支援資料與語音併發,其TDMA 調製機制使用頻寬為25KHz(4 通道),是普通頻分調製系統(2 通道)頻譜利用率的2 倍。TETRA 版本1 的數率傳輸速率最高僅為28.8kb/s,為進一步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TETRA 版本2採用TEDS(TETRA 增強的資料服務)技術,可以在50KHZ 頻寬下,實現100Kbps 的速度,覆蓋半徑為4KM。
②支援大規模組網:最大的優勢是適合於大網路和多使用者。理論上不論是 TETRA 單基站的使用者數還是TETRA 聯網基站數都沒有限制,可以擁有無限多使用者和覆蓋無限大區域,但是成本相對較高。
④保密性高:支援高達128bit 資料位的加密金鑰。
⑤補充業務豐富:例如偵聽(DL)、環境監聽(AL),另外也主要關注一般商業應用,強調通訊或電話連線特性。
中國在公安、武警、安全、鐵路、港口、機場、水利、輕軌地鐵和電站等行業和部門都先後建了一些大小不等的TETRA網路,其中北京市800 兆無線政務網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的城市級數字叢集網路。
雖然TETRA系統較成熟且應用泛,但是TETRA 在中國公安“模轉數”中並沒有實現廣泛推廣與應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小區制、成本造價高:主要是小區制,系統的覆蓋能力較模擬系統差,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相比模擬系統和終端,價格都比較貴(系統為8-10 倍,終端為2-3 倍)。
*系統互聯互通性差:各廠家網路側的介面定義不一致。
*加密介面不開放:目前TETRA 主要的供應商都為國外企業,受政治原因影響,對中國
*不開放加密介面,存在加密和使用安全性的問題
*專利壁壘較高:標準和專利主要歐洲提出,國外裝置商持有,國內廠家在專利和IOP測試方面受到諸多限制,產業鏈的發展受到約束。
2、PDT:國內自主行業標準,公安行業確定推廣PDT
PDT標準的全稱是Police DigitalTrunking,即警用數字叢集,主要由中國公安部於2008 年開始牽頭制定,目前的已經由公安部指定為模轉數的技術方向。
PDT標準提出的主需要求是是解決模擬叢集存在保密性差、頻譜利用率低、容量小、易受干擾等問題,並且要低於TETRA 低成本的地實現大規模組網,主要的特點是:
①大區制、成本低:基站少,網路建設投入和後期運營維護成本少,符合中國國土面積較大和資金少的實際情況,根據數字叢集網的資料,從純物料成本角度分析,PDT 系統(含終端)成本約為TETRA 的1/7。PDT 系統的價格約為TETRA 的1/4,覆蓋範圍大,一個PDT 基站的覆蓋在西部開闊地區能替代9 個TETRA 基站,在城市也能替代4 個TETRA 基站。PDT 無線數字集群系統採用固定基站的形式進行大範圍覆蓋,每個基站的覆蓋範圍,手臺覆蓋半徑15 公里,而車載臺的通訊範圍可擴充套件到30 公里。
②相容模擬系統:現模擬MPT1327 集群系統平滑過渡,保護現有投資,使用者無需重新規劃網路、頻率及改變使用習慣。中國公安目前約有1.6 萬個模擬叢集通訊通道,有近100萬臺的模擬叢集裝置, PDT 終端相容PDT 叢集/PDT 常規/模擬叢集/模擬常規四種工作模式。PDT 基站可以採用與模擬基站共址增加、替換模擬通道,模數互聯方案,也可以採用模數相容通道機方案,天饋線系統完全可以共用。
④自主智慧財產權:滿足公安自主安全加密需求,可根據需求開發和開放API 應用介面進行二次開發。
⑤加密機制:採用基於中國產商密演算法的加密機制,能滿足公安機關的加密需求。
在公安部科技資訊化局及相關部門的倡導下,2010年數字字叢集(PDT)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PDT 聯盟)成立,旨在發展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警用數字叢集產業,推動以警用數字叢集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資訊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目前已經有約28 名成員。
3、DMR:面向商業客戶
數字移動無線電標準(DMR)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為專業移動無線電使用者專門制定的數字無線電標準,最早於2005 年獲得批准。目標是滿足商業和工業使用者的要求。
DMR的裝置分為三級:第一級裝置用於低廉的數字對講機應用,第二級裝置為對等模式和中繼模式等專業模式準備,第三級用於專業叢集通訊模式。其中,一、二級裝置使用確認和無確認資料傳輸業務,以及短資料傳輸業務。對於三級裝置,則在業務通道上使用確認和無確認資料傳輸業務,而在控制通道上使用短資料傳輸業務。雖然DMR、TETRA、P25 和MPT-1327 均基於開放式的通訊標準,但也具備各異的協議和目標市場(例如,TETRA 和 P25就為公共安全組織廣泛使用)且在技術上不相容。ETSI 制定的另一個標準 dPMR 主要面向低功率、民用免費頻點的產品市場,適合個人使用、娛樂消遣、小批次零售以及其他不要求寬頻覆蓋或高階功能設定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