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範小王子
-
2 # 逍遙一生160272996
行書的偏旁比楷書的偏旁在高低、寬窄、大小、輕重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調整。楷書書寫起筆收筆須有交代,而行書起筆收筆速度 少快一氣呵成。如楷書起筆是藏鋒,而行書則棄去藏鋒多用露鋒。楷書收筆多用回鋒,而行書則多用放鋒。筆畫拐彎時,楷書常頓筆見方,行書則多用圓轉。打鉤時楷書是駐筆回鉤,而行書打個彎就放鋒。有時彎也不打,垂直放鋒。見圖
-
3 # 金民千祥雲集
其實都一樣,就是行書的運筆、行筆快了點,無意間露出了些許牽絲;楷書的運筆、行筆漫一些,將筆鋒露出的牽絲藏了起來而已。(必須先懂筆法,這其中的諸多基本筆法是不可以含乎的!)
-
4 # 愚墨齋書畫院
個人理解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其部首的寫法也基本保持楷書原有形態,只在一些小細節上加入連寫筆法使之更加簡約與快捷。
-
5 # 硬筆一點通
第一:行書的偏旁和和楷書的偏旁並不是所有都不同,比方一些單體字就嗨一樣的,只是筆畫形態上顯得比較圓滑些。
第二:的確多少偏旁是不樣的,是什麼原因造成不一樣呢,因為行書是楷書的速寫,有由於在書寫的過程中並沒有按照楷書的筆順書寫,而且連筆較多,這樣就形成行書偏旁與楷書偏旁存在著差別!
第三:我們在練習的時候,楷書規定性以及行書筆畫之間的連線主次之分,以楷書的筆畫為主筆,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
6 # 柳緣閣主
行書基本上可以說是楷書的快些,因此在偏旁上基本一致,只不過書寫快一些。可能會有一些筆順和結構稍作變化,但是大體上相近。
-
7 # 翔雲書院
行書偏旁與楷書偏旁的不同:
一、最大的不同就是,楷書偏旁一筆一劃各自分開,比較規矩;行書偏旁則牽絲映帶,有連筆。
二、楷書偏旁寫法比較固定,而行書偏旁多種多樣。同一偏旁,行書可以有多種寫法,而楷書有固定寫法。
三、楷書偏旁比較靜,行書偏旁比較有動感。
-
8 # 中國書法大課堂
偏旁、部首在楷書和行書裡大多數沒有變,少數有所變化,採取了簡化的辦法。
-
9 # 子衿書法
行書的偏和楷書的偏旁有什麼不同?
除了比楷書隨意以外,沒有什麼不同。
行書,楷之小偽也。小偽,既稍稍的改變。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為了趨於便捷而產生的書體。它的偏旁與楷書完全是一樣的。在寫法上,楷書的偏旁和部首獨立工整。行書的偏旁流暢連帶。但基礎的形態仍然能知道它在楷書中的寫法。並沒有特殊的行書偏旁獨立多法。
有的行書作品中,往往會混搭上草書進去。這在古代書法作品中是很常見的。反倒是現在的書法,寫的不怎麼樣,規矩倒是不少。什麼各種書體之間不能混合,簡體繁體不能混合,古人是沒有那麼繁文縟節。他們寫字不是為了參展,不是為了迎合評委的欣賞式樣。他們寫字,傳送資訊,就和我們現在用手機發條資訊一樣。誰會指望著自己發出的資訊會得到另一個人來評判寫的怎麼樣!所以他們的書作很隨意,就會出現混搭,同一篇作品中,楷書,行書,草書都用上。以至於題主在看到這樣的作品時,對其中的草書寫法不清楚,認成了行書,其實只有草書才會有完全不同於楷書的偏旁。
如下圖趙構所寫的行書千字文,其中很多字都是草書。如第一行的“止、若、言、安、定”等字,都是草書寫法。中間一行的“無”字,也是草書。
在欣賞古代書法作品時。不要去把他們的作品用現代的楷書、行書、草書去限定。古人寫字有規矩,但不為規矩所限制。才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
-
10 # 篤樂其道
行書與楷書的偏旁寫法,在形態上確有不同,在楷書的偏旁認知上用規範的書寫法則去完成,就沒有問題,這裡可以把這些法則先公佈一下,有此人寫字可能並沒有注意這些,我指的是漢字楷書通用法則;左服從右,上緊下松,只這兩條針對如何寫好楷書偏旁就非常實用,而且針對性強,對照漢字的標準楷書的寫法稱為通用法則,是應該遵守的。行書的書寫受這兩條通用法則治約,也應該以此為要領去理解。有些書寫者對通用法則不甚瞭解,有隨意性,對漢字的主從關係還不很請楚,這裡要說的是,漢字是有等級分佈的,左為主,右為輔,這樣才能分辯出什麼叫偏,什麼叫旁,偏旁的意思就表達清楚了。
回覆列表
行書可分為行楷和行草。行楷使用的筆法基本是楷書筆法,偏旁部首的點畫略有連帶。行草則大量的使用了草書筆法,點畫變形利害,有的則符號化。上下左右偏旁部首連在一起寫的情況很多。而楷書點畫間雖存有呼應關係,但是點化安排都是一筆一畫,左右上下偏旁部首不存在連帶關係,都是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