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
2 # 史論縱橫
一般能夠垂簾聽政的都是太后,太皇太后再垂簾聽政就名不正言不順,孝莊文皇后在順治帝年幼時可以參與朝政,而康熙是她一手培養且登基之時尚且年幼,但是受詔輔政的只有四大顧命大臣,而孝莊基本不參與朝政,即使對朝政有異議,也只能旁敲側擊,僅僅是提供建議。
同治去世以後,慈禧並沒有按照傳統為同治過繼一個兒子繼承大統,而是堅持選立一位與同治平輩的皇子,這是慈禧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其實就是給自己過繼個兒子,找個傀儡皇帝,新帝登基之後慈禧還可以繼續做皇太后,把持朝政。
新舊皇帝銜接良好,朝廷平穩過渡,兩宮太后臨朝,一切安好,唯有同治遺孀嘉順皇后的處境很尷尬。若是按照慣例,嘉順皇后在新帝登基後應該被尊為皇太后,但是新帝是先帝的弟弟而非子嗣,嘉順皇后只是嫂子而非嫡母,封為皇太后於理不合。何況慈安、慈禧還要做太后,顯然是不會給她機會做太后的。封為太妃,輩分就亂了;繼續做皇后吧,可新皇帝是小叔子啊,傳出去難免貽笑大方。
顯然,偌大的晚清再供養百八十個這樣的女人都不成問題,她完全可以領著奉銀,偏居皇宮一隅了此殘生。
之所以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就是因為產生了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在清朝,只有同治和光緒是兄終弟及,所以清朝沒有先例。但是清朝一般都是遵循明制,很多制度都是借鑑和參考了明朝的制度。
在明朝一共有兩次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一位是嘉靖帝,將先朝正德帝夏皇后尊為“莊肅皇后”;另一位是崇禎帝,將先朝天啟帝張皇后,尊為懿安皇后。
所以,按照慣例,光緒大婚後,也要封嘉順皇后為皇后,但是估計下場都不會太好,大概嘉順皇后自己也挺煎熬的,所以韶華早逝,年紀輕輕便隨先帝去了。
-
3 # 歷史課課代表
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如若能夠生活在光緒朝想必也一定是深居宮中非常尷尬的。慈禧太后一直視阿魯特氏為眼中釘,並且隨著光緒皇帝的長大成人,作為寡嫂的阿魯特氏將更為難堪。我們看看同治四妃在光緒年間的尷尬境況就不難判斷了。
無子的同治帝駕崩後,其母慈禧太后並未按照常理那樣為同治帝選擇一位晚輩作為繼承人,而是選擇了平輩的醇親王之子載湉繼承了皇位,為的就是自己日後能夠繼續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把持大權。而光緒帝的繼位讓與其為平輩的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異常尷尬,她既不能成為新朝的皇太后,更不是新朝的皇后,而是新皇帝的寡嫂。阿魯特氏面對的情況是清朝二百多年曆史中從未有過的。
非常湊巧的是,清末的這種情況在明末也曾經出現過一次。天啟皇帝駕崩後,因為無子而選擇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位,也就是後來我們知道的崇禎皇帝,由於天啟皇帝在立崇禎帝時其皇后張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崇禎帝繼位後,張氏被封為了皇嫂懿安皇后,崇禎帝對她非常尊重,但是畢竟是寡嫂身份,張氏從此深居宮禁,再不見於史冊。一位深受新帝尊崇的前朝皇后尚且如此,何況有一位死看不上她的婆婆呢?
光緒繼位後由於不諳世事,所以所有大事還是由兩宮太后裁決的。兩宮太后也將阿魯特氏封為了嘉順皇后,但是這也只是一個空頭銜而已。整個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寧肯和光緒帝的瑾妃等說笑,也從不理會同治帝的四位遺妃,因為看到她們會讓老佛爺想起自己早逝的兒子,那些傷心往事是慈禧心中的瘡疤。慈禧太后自然也不會給阿魯特氏好臉色,尤其是光緒七年,一直庇護她的慈安太后去世,阿魯特氏的處境將更加困難。
我一直不因為阿魯特氏的早逝而傷心,因為我一直覺得,與其長期生活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之下遭受百般折磨摧殘,還不如追隨自己心愛的人於地下。想必阿魯特氏當初下定決心自盡時也一定明白這種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吧。
回覆列表
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假設卻是非常有趣,消遣之餘不妨假設一下看看。同治皇帝死後七十四天嘉順皇后就賓天了,並且這個皇后的死因到如今也是有所爭議,很多人認為是慈禧太后害死的,因為這個皇后是慈安太后的親侄女,不是慈禧中意的人選,可見這個皇后也在宮斗的漩渦之中,更為這個皇后添加了悽慘的意味:
1、這個皇后倘若沒死,其待遇好安排。同治在世時是皇后待遇,同治去世後可以仍然按著皇后或者太妃的待遇發放例銀,住肯定不能住紫禁城了,但是皇家有著其他的園林,賞賜一處安身並不難。
2、但身份尷尬,倘若光緒承繼了同治的大統並宗嗣,那嘉順皇后自然是尊為皇太后,但是偏偏光緒和同治是平輩,稱呼皇太嫂?這小叔子和嫂子又怎能同住這紫禁城呢?況且還有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在,她們仍然是太后,你這個皇后的位置該擺在那裡?對於太后、對於皇帝、對於新皇后、對於百官她都難以捋順,故而或許她的死也是所有人的解脫。個人意見,歡迎批評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