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勸誡人凡事多忍耐。 百忍成金”的傳說。 話說唐高宗年間,泰山腳下的張家莊有一位員外叫張公藝,他是張族的老祖宗。張公承先祖祿俸,具良田千頃,家資萬貫。然張公厚德薄財,和睦親族,禮賢下士。平日裡慷慨好施,濟危扶困且待人大度,遇事善忍,當地百姓皆尊稱他為張善人。人們都傳言:不管南來北往之士,誰個有困難,儘可求助於張善人,必有資援。日復一日,張善人積德行善的事蹟越傳越多,美譽不脛而走。 卻說八仙之中,純陽呂祖,人稱洞賓者,曾與其他七洞仙相約,會聚集於泰山之巔,南天雲嶺頂烹茗論道,飲酒作樂。因為時候尚早,他便化身為一道士,一路遊山玩水向泰山而來。 其時,正有不少人在談論張善人,說他有菩薩心腸,慷慨好義,更有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 呂真人本是個十分固執的人,他從不輕信他人,心裡暗想:“張家莊離此不遠,我何不試他一試。”於是,搖身一變,化成一骯髒邋遢的老乞丐,向張家莊走來。 再說張善人膝下有五男二女,五子先後高中金榜。是日,正是五郎大登科之後,小登科同房花燭之佳期。於是乎,張府內外張燈結綵,一片喜氣洋洋,顯得分外熱鬧。遠朋近友,世交親戚上門賀喜,紛至沓來。張府傳出言來,不論遠村外姓,乞丐流民,只要前來道聲“恭喜”便可得到一錠白花花的銀子。 時過晌午,錦堂之內婚禮已成。眾賓客移步花廳,列座就位,只待鳴炮即可開席。正在此時,府門外一片哄亂,不時傳來陣陣怒喝之聲。 張公命管家出門看個明白,管家一會兒慌忙回報:“不知啥時冒出一個老乞丐,此人骯髒可惡,正與佈施的家僕吵鬧起來,說什麼銀子他不要,就是要進花廳喝喜酒、吃華宴。” 眾賓客聞道一片譁然,都說豈有此理。張公緊皺眉頭,犯愁起來:原來花廳之內是宴請有身份的貴賓,如府臺、知縣、名紳、族老等,且已安排就緒,座無虛缺。花廳下大院之內則是普通席位,是族內親友,倒可勉強安排。然而,讓一個陌生的乞丐入座,未免大煞風景,大掃喜興。 位於張公旁位的縣太爺早就揣出張公心意,即朗聲道:“張公何必與刁頑之徒客氣,待下官命衙差將他抓起來,痛打一頓,也好讓他識得好歹!” 張公慌忙道:“不可不可!別說今天是大喜之日,就是平時,老夫也不曾虧待遠道客人,待我出去與他商量。”說罷,步出門外。眾賓也隨行左右,都想看個究竟。 這時,只見老乞丐蹲坐門外,舉首仰天,翻動一雙怪眼;一手撓脖子,另一手從破棉褸裡捕捉跳蚤,任憑几個僕人東扯西拉,就是一動也不動。圍觀的人眾有不服氣者,相繼出手幫忙,卻真像蚍蜉撼樹——白費力氣。你說怪不怪? 張公斥退眾僕,俯下身對老乞丐作揖道:“這位老哥,既然銀子不要,定要飲宴,請到大院內與眾親同坐如何?”老乞丐陰陽怪氣地說:“老漢行乞天下,吃盡千家飯,嚐遍南北味,就是從未吃過排場的喜筵,坐上高貴的桌位;聞張公是個大善人,有大容之度,有求必應。故老漢不遠千里而來,只望能遂平生心願……既然張公嫌吾有礙,也就罷了,普通筵位老漢是不稀罕的。”說完之後,站立起身,拄拐便欲走開。 張公聞言,連忙作揖道:“老哥請留步,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老夫豈有嫌礙之理,只是花廳雅座已無缺額;既來之,則安之,屈就替坐老夫之位如何?” 老乞丐立即轉過身來,歡顏悅色道:“使得,使得,當然使得!”就這樣隨張公入府門,過大院上花廳,落入雅座。 炮竹已鳴,筵席已開。可是,花廳之上因無端多了個又髒又臭的老乞丐,弄得眾賓個個丟失雅興,大家你看我,我看他,一言不發,本來洋洋之喜氣已變得十分凝固。 老乞丐卻大大咧咧,旁若無人,只管自個兒斟樽把盞,棄筷抓肉,好似風捲殘雲,餓虎撲食,也不管眾人橫眉冷眼。吃得興時,把將雙足蹲起雅座,連聲大呼好酒…… 眾賓客個個心中埋怨:“張公也真太沒了主張,何必受此鳥氣……”這樣,好端端的一場筵席被攪得不歡而散。 待老乞丐酒足飯飽之後,張公作揖道:“老哥,筵席已散,天色將晚,吾送你些盤纏,你可早些回去歇息。”顯然,這是斯文的逐客令。 哪知道,老乞丐斜翻醉眼,打著酒嗝道:“不忙!不忙!張公不是叫我既來之則安之嗎?老漢還不想回去,今晚就在貴府將就將就吧。”張公略一遲疑便道:“好吧,就讓家人給你收拾一間客房,讓你早點歇息。”說罷,便呼來管家,哪知道老乞丐舉手阻撓說:“且慢——” 張公道:“老哥尚有何吩咐?” 老乞丐道:“想老漢一生落魄,流浪天涯,至今尚未娶親立室,無緣領略洞房滋味,這倒也罷了。然老漢曾發宏願: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睡一夜芙蓉帳,鴛鴦床,未知張公可否成全?” 張公聞言,臉色驟變,卻未言表。站在一旁的管家早已按奈不住胸中怒火,破口大罵:“你這可惡的老乞丐,也不泡把尿照照自己!我家主人如此厚待你,你卻不知好歹,得寸進尺。若不趁早滾出去,休怪我棍棒無情!” 張公急忙阻止管家,轉過臉來,悠悠一嘆:“也罷,老夫再成全汝心願,只是明天一早須當回去,休再使吾為難?” 老叫化悅道:“使得,使得,當然使得!” 張公即命管家吩咐新官新娘另擇房室,讓老乞丐騰出洞房歇息。 張府上下對張公的決定敢怒不敢言,對老乞丐恨得咬牙切齒,巴不得早點把這個瘟神驅走。 良宵苦短,長夜漫漫。張公卻聞數更鼓,輾轉反側,不斷思惴擔憂著:“不知老乞丐明天還要耍什麼花樣?……” 翌日凌晨,張公聞雞則起,趕至洞房門口。這時管家帶動眾奴僕已雲集門口,只待張公一聲令下便可推門而入。可張公遲遲不作聲響,只在門外來回踱步,這樣又足足過了幾個時辰。管家自作主張敲了好幾次門,也未聞動靜,讓人好生奇怪。管家顧不得張公便呼眾僕合力將門推進去。於是眾人憋足力氣,一齊向前猛撞,只聽“咣啷”一聲,眾人跌入房內。原來,門未加栓,眾人始料不及,收足不住,都跌倒地上。你疊我,我壓他,好生狼狽。 眾人從地上爬起,怒火中燒,氣沖沖走近香床,撩起錦帳,正準備將老乞丐拉起,卻只聞不約而同“哎呀”一聲,眾家人個個變得目瞪口呆。 張公以為出了什麼禍事,急上前一看:床上已無老乞丐身影,橫躺著的是一黃澄澄、光燦燦的黃金人像,此金像與真人一般大小,足有一千八百多斤。 眾僕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出洞房。這時管家發現粉壁上題有龍蛇狂章,急呼張公看個細詳。只見題曰:“有容之士福自在,無忍之心禍難消。自來黃金無足赤,卻道世間有完人。”下邊落款是——純陽子呂洞賓。 至此,人們方醒悟,老乞丐不是別人,正是八仙中純陽子呂洞賓也。 有道是,流言疾如風。張府出了這等奇異之事,一時間成了熱門的話題,街頭巷尾、山間田野莫不紛紛議論。其間稱讚者有之,羨慕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 再說張家莊不遠處有一條清水河,南北往來者須經此乘舟過渡。這一日,撐渡船伕聞傳張公得金之事,羨妒傷懷,連聲哀嘆。說道自己怎麼如此命薄,埋怨天理不公,嘮叨什麼“人家越富越有,吾越窮越潦倒……” 話者無心,聽者有意。舟中剛好有一位秀才書生,聞斯言便勸言道:“張公善容,歷受百忍而得金。汝能忍乎?”船伕道:“要知道能得金身,別說百忍,就是千忍我也受得!”書生笑問:“此言當真?”船伕說:“誰個有空開玩笑?” 過了一會兒,書生又問:“汝當能忍?”船伕慍道:“能忍!”書生繼問:“真能忍?”這時船伕悖然怒吼:“我能不能忍關你酸秀才屁事,你怎麼這般叼嘮!”話正說完,書生仰天狂笑:“汝不是說能千忍乎?吾才問幾句,汝已受不了,看來汝註定是個窮漢,要辛苦一輩子了。”言罷,書生頓化為一陣青煙,飄然騰空而去。一會兒,雲天外傳來空洞梵音:“有容之士福自在,無忍之心應當貧。世人何必憂天命,須知有果必有因……” 原來書生正是出自張家莊欲上泰山的呂仙人。良久,船伕方始醒悟,為自己錯失良機而懊悔得嚎哭起來。 張公百忍成金,船伕錯失良機之事像長了一雙翅膀,飛過大江南北,又像一陣龍捲風,吹遍整個赤縣神州。 卻說久居京城帝皇宮殿的唐高宗,這一日要封禪泰山,正好路經張家莊,聞隨行官員談論張公及船伕這樁奇事,便覺龍心大悅,興奮異常。你道為什麼呢?原來,這個高宗皇帝多年來一直迷戀仙道,千方百計要尋求長生之道。若此傳言屬實,足以證明他追求的並非縹緲虛無。於是,他決定移駕張府探個究竟。 欽差飛馬奔赴張家莊,傳下旨諭,御駕即將親臨。張府聞旨好些慌忙,一陣急促的張羅之後,才恭恭敬敬地將皇帝接入府內。 君臣禮畢,華筵接風之後。高宗詢問張公:“卿有何法,使得仙人現身,賜汝金人?”張公道:“臣遇非人則容,逢非事則忍。並將每樁忍記錦箋上。”說罷,出示長卷錦箋,足有一百多個“忍”字。顯然,張公已歷受一百多次難忍之事。 高宗頓有所悟,感動得流下眼淚,即道:“天下若效張翁以容待人,以忍遇事,則可太平。此乃我天朝之幸也!”說罷,即賞張公縑帛一百匹,御題賜書“百忍堂”三字;命隨行御史,記載冊典,令隨臣誥示天下,揚頌風尚…… 自此以後,張氏族人便用“百忍堂”作堂號,“百忍成金”也成為流傳後世之雅範。
用於勸誡人凡事多忍耐。 百忍成金”的傳說。 話說唐高宗年間,泰山腳下的張家莊有一位員外叫張公藝,他是張族的老祖宗。張公承先祖祿俸,具良田千頃,家資萬貫。然張公厚德薄財,和睦親族,禮賢下士。平日裡慷慨好施,濟危扶困且待人大度,遇事善忍,當地百姓皆尊稱他為張善人。人們都傳言:不管南來北往之士,誰個有困難,儘可求助於張善人,必有資援。日復一日,張善人積德行善的事蹟越傳越多,美譽不脛而走。 卻說八仙之中,純陽呂祖,人稱洞賓者,曾與其他七洞仙相約,會聚集於泰山之巔,南天雲嶺頂烹茗論道,飲酒作樂。因為時候尚早,他便化身為一道士,一路遊山玩水向泰山而來。 其時,正有不少人在談論張善人,說他有菩薩心腸,慷慨好義,更有容忍常人不能容忍之事。 呂真人本是個十分固執的人,他從不輕信他人,心裡暗想:“張家莊離此不遠,我何不試他一試。”於是,搖身一變,化成一骯髒邋遢的老乞丐,向張家莊走來。 再說張善人膝下有五男二女,五子先後高中金榜。是日,正是五郎大登科之後,小登科同房花燭之佳期。於是乎,張府內外張燈結綵,一片喜氣洋洋,顯得分外熱鬧。遠朋近友,世交親戚上門賀喜,紛至沓來。張府傳出言來,不論遠村外姓,乞丐流民,只要前來道聲“恭喜”便可得到一錠白花花的銀子。 時過晌午,錦堂之內婚禮已成。眾賓客移步花廳,列座就位,只待鳴炮即可開席。正在此時,府門外一片哄亂,不時傳來陣陣怒喝之聲。 張公命管家出門看個明白,管家一會兒慌忙回報:“不知啥時冒出一個老乞丐,此人骯髒可惡,正與佈施的家僕吵鬧起來,說什麼銀子他不要,就是要進花廳喝喜酒、吃華宴。” 眾賓客聞道一片譁然,都說豈有此理。張公緊皺眉頭,犯愁起來:原來花廳之內是宴請有身份的貴賓,如府臺、知縣、名紳、族老等,且已安排就緒,座無虛缺。花廳下大院之內則是普通席位,是族內親友,倒可勉強安排。然而,讓一個陌生的乞丐入座,未免大煞風景,大掃喜興。 位於張公旁位的縣太爺早就揣出張公心意,即朗聲道:“張公何必與刁頑之徒客氣,待下官命衙差將他抓起來,痛打一頓,也好讓他識得好歹!” 張公慌忙道:“不可不可!別說今天是大喜之日,就是平時,老夫也不曾虧待遠道客人,待我出去與他商量。”說罷,步出門外。眾賓也隨行左右,都想看個究竟。 這時,只見老乞丐蹲坐門外,舉首仰天,翻動一雙怪眼;一手撓脖子,另一手從破棉褸裡捕捉跳蚤,任憑几個僕人東扯西拉,就是一動也不動。圍觀的人眾有不服氣者,相繼出手幫忙,卻真像蚍蜉撼樹——白費力氣。你說怪不怪? 張公斥退眾僕,俯下身對老乞丐作揖道:“這位老哥,既然銀子不要,定要飲宴,請到大院內與眾親同坐如何?”老乞丐陰陽怪氣地說:“老漢行乞天下,吃盡千家飯,嚐遍南北味,就是從未吃過排場的喜筵,坐上高貴的桌位;聞張公是個大善人,有大容之度,有求必應。故老漢不遠千里而來,只望能遂平生心願……既然張公嫌吾有礙,也就罷了,普通筵位老漢是不稀罕的。”說完之後,站立起身,拄拐便欲走開。 張公聞言,連忙作揖道:“老哥請留步,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老夫豈有嫌礙之理,只是花廳雅座已無缺額;既來之,則安之,屈就替坐老夫之位如何?” 老乞丐立即轉過身來,歡顏悅色道:“使得,使得,當然使得!”就這樣隨張公入府門,過大院上花廳,落入雅座。 炮竹已鳴,筵席已開。可是,花廳之上因無端多了個又髒又臭的老乞丐,弄得眾賓個個丟失雅興,大家你看我,我看他,一言不發,本來洋洋之喜氣已變得十分凝固。 老乞丐卻大大咧咧,旁若無人,只管自個兒斟樽把盞,棄筷抓肉,好似風捲殘雲,餓虎撲食,也不管眾人橫眉冷眼。吃得興時,把將雙足蹲起雅座,連聲大呼好酒…… 眾賓客個個心中埋怨:“張公也真太沒了主張,何必受此鳥氣……”這樣,好端端的一場筵席被攪得不歡而散。 待老乞丐酒足飯飽之後,張公作揖道:“老哥,筵席已散,天色將晚,吾送你些盤纏,你可早些回去歇息。”顯然,這是斯文的逐客令。 哪知道,老乞丐斜翻醉眼,打著酒嗝道:“不忙!不忙!張公不是叫我既來之則安之嗎?老漢還不想回去,今晚就在貴府將就將就吧。”張公略一遲疑便道:“好吧,就讓家人給你收拾一間客房,讓你早點歇息。”說罷,便呼來管家,哪知道老乞丐舉手阻撓說:“且慢——” 張公道:“老哥尚有何吩咐?” 老乞丐道:“想老漢一生落魄,流浪天涯,至今尚未娶親立室,無緣領略洞房滋味,這倒也罷了。然老漢曾發宏願: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睡一夜芙蓉帳,鴛鴦床,未知張公可否成全?” 張公聞言,臉色驟變,卻未言表。站在一旁的管家早已按奈不住胸中怒火,破口大罵:“你這可惡的老乞丐,也不泡把尿照照自己!我家主人如此厚待你,你卻不知好歹,得寸進尺。若不趁早滾出去,休怪我棍棒無情!” 張公急忙阻止管家,轉過臉來,悠悠一嘆:“也罷,老夫再成全汝心願,只是明天一早須當回去,休再使吾為難?” 老叫化悅道:“使得,使得,當然使得!” 張公即命管家吩咐新官新娘另擇房室,讓老乞丐騰出洞房歇息。 張府上下對張公的決定敢怒不敢言,對老乞丐恨得咬牙切齒,巴不得早點把這個瘟神驅走。 良宵苦短,長夜漫漫。張公卻聞數更鼓,輾轉反側,不斷思惴擔憂著:“不知老乞丐明天還要耍什麼花樣?……” 翌日凌晨,張公聞雞則起,趕至洞房門口。這時管家帶動眾奴僕已雲集門口,只待張公一聲令下便可推門而入。可張公遲遲不作聲響,只在門外來回踱步,這樣又足足過了幾個時辰。管家自作主張敲了好幾次門,也未聞動靜,讓人好生奇怪。管家顧不得張公便呼眾僕合力將門推進去。於是眾人憋足力氣,一齊向前猛撞,只聽“咣啷”一聲,眾人跌入房內。原來,門未加栓,眾人始料不及,收足不住,都跌倒地上。你疊我,我壓他,好生狼狽。 眾人從地上爬起,怒火中燒,氣沖沖走近香床,撩起錦帳,正準備將老乞丐拉起,卻只聞不約而同“哎呀”一聲,眾家人個個變得目瞪口呆。 張公以為出了什麼禍事,急上前一看:床上已無老乞丐身影,橫躺著的是一黃澄澄、光燦燦的黃金人像,此金像與真人一般大小,足有一千八百多斤。 眾僕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出洞房。這時管家發現粉壁上題有龍蛇狂章,急呼張公看個細詳。只見題曰:“有容之士福自在,無忍之心禍難消。自來黃金無足赤,卻道世間有完人。”下邊落款是——純陽子呂洞賓。 至此,人們方醒悟,老乞丐不是別人,正是八仙中純陽子呂洞賓也。 有道是,流言疾如風。張府出了這等奇異之事,一時間成了熱門的話題,街頭巷尾、山間田野莫不紛紛議論。其間稱讚者有之,羨慕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 再說張家莊不遠處有一條清水河,南北往來者須經此乘舟過渡。這一日,撐渡船伕聞傳張公得金之事,羨妒傷懷,連聲哀嘆。說道自己怎麼如此命薄,埋怨天理不公,嘮叨什麼“人家越富越有,吾越窮越潦倒……” 話者無心,聽者有意。舟中剛好有一位秀才書生,聞斯言便勸言道:“張公善容,歷受百忍而得金。汝能忍乎?”船伕道:“要知道能得金身,別說百忍,就是千忍我也受得!”書生笑問:“此言當真?”船伕說:“誰個有空開玩笑?” 過了一會兒,書生又問:“汝當能忍?”船伕慍道:“能忍!”書生繼問:“真能忍?”這時船伕悖然怒吼:“我能不能忍關你酸秀才屁事,你怎麼這般叼嘮!”話正說完,書生仰天狂笑:“汝不是說能千忍乎?吾才問幾句,汝已受不了,看來汝註定是個窮漢,要辛苦一輩子了。”言罷,書生頓化為一陣青煙,飄然騰空而去。一會兒,雲天外傳來空洞梵音:“有容之士福自在,無忍之心應當貧。世人何必憂天命,須知有果必有因……” 原來書生正是出自張家莊欲上泰山的呂仙人。良久,船伕方始醒悟,為自己錯失良機而懊悔得嚎哭起來。 張公百忍成金,船伕錯失良機之事像長了一雙翅膀,飛過大江南北,又像一陣龍捲風,吹遍整個赤縣神州。 卻說久居京城帝皇宮殿的唐高宗,這一日要封禪泰山,正好路經張家莊,聞隨行官員談論張公及船伕這樁奇事,便覺龍心大悅,興奮異常。你道為什麼呢?原來,這個高宗皇帝多年來一直迷戀仙道,千方百計要尋求長生之道。若此傳言屬實,足以證明他追求的並非縹緲虛無。於是,他決定移駕張府探個究竟。 欽差飛馬奔赴張家莊,傳下旨諭,御駕即將親臨。張府聞旨好些慌忙,一陣急促的張羅之後,才恭恭敬敬地將皇帝接入府內。 君臣禮畢,華筵接風之後。高宗詢問張公:“卿有何法,使得仙人現身,賜汝金人?”張公道:“臣遇非人則容,逢非事則忍。並將每樁忍記錦箋上。”說罷,出示長卷錦箋,足有一百多個“忍”字。顯然,張公已歷受一百多次難忍之事。 高宗頓有所悟,感動得流下眼淚,即道:“天下若效張翁以容待人,以忍遇事,則可太平。此乃我天朝之幸也!”說罷,即賞張公縑帛一百匹,御題賜書“百忍堂”三字;命隨行御史,記載冊典,令隨臣誥示天下,揚頌風尚…… 自此以後,張氏族人便用“百忍堂”作堂號,“百忍成金”也成為流傳後世之雅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