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egrp27145
-
2 # 使用者7994487464459
1、指的是棋盤中央沒有畫直線的地方稱為“河界”。它代表棄戰雙方的分界線,確定了各自的地域。 2、“楚漢界河”指的是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
為象棋棋盤中的分界線,來源於楚漢戰爭。“楚河漢界”指的是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末亂世,劉邦、項羽皆是一代梟雄,有問鼎中原之心。項羽同劉邦在楚懷王面前立約“先入咸陽者為王”。公元前207年,劉邦、項羽率部相繼入關。機緣巧合之下,劉邦先入咸陽,按照約定,劉邦本應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功高,撕毀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現徐州),並封劉邦為漢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部東進,拉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相爭”序幕。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大敗漢軍,劉邦退到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公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但遭到拒絕。劉邦雖然實力不濟,但善用計謀,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羽與亞父范增的關係。致使范增被驅逐出軍隊,含恨離開,途中病死。讓項羽失去了足智多謀的軍師,陷入窘境。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成皋,在使用計策後,楚國成皋失守。後劉邦派大將韓信包抄了楚軍的後路,切斷楚軍糧草,使楚軍腹背受敵。無奈之下,項羽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於是赫赫有名的“楚河漢界”就這樣形成。擴充套件資料1、九宮:將帥活動區域棋盤的“米字格”,當對方棋子逼近時,通常要轉為防守;2、中線:棋盤中第五條直線,五(5)代表中路;3、肋道:中線左右的四、六(4、6)路,屬於攻防要道;4、邊線:棋盤的一、九(1、9)路縱線;5、河界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五條橫線;6、兵行線(卒林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四條橫線,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橫線;7、宮頂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三條橫線,九宮的最高位置;8、底二路: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二條橫線;9、底線:雙方最低的一條橫線;10、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車、炮)在己方河界上;11、騎河:一方的棋子在對方河界上稱騎河。行動術語1、將:稱將軍、照將等,攻擊敵方帥(將)。2、雙將:亦稱雙照將,一方走動棋子後由兩個字力同時攻擊對方帥(將)。三照將同理。3、應將(解將):對於將軍採取反擊、躲避、防衛的辦法。4、將死:照將無法應將稱將死。5、困斃:走棋一方無棋可走,稱困斃。6、殺:走子企圖下一步將軍,將死對方者,稱殺著,簡稱“殺”。7、捉:走子後造成下一著吃掉對方某個無根子。8、打:將、殺、捉等攻擊手段統稱打。9、兌:走子與同等子互換吃者,稱“兌”。10、閒:不屬於打的棋,統稱閒。11、獻:凡走子送吃者,謂之“獻”。12、攔:凡走子攔阻對方子力之左右進退移動者,謂之“攔”。13、解殺:凡走子直接化解對方之殺著者,謂之“解殺”,若“解殺”同時給予對方“殺”,則稱“解殺還殺”(“解將還將”同理)。14、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護,可以反吃者,謂之“有根”,否則謂之“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