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微創業
-
2 # 李糖糖愛生活
做餐飲,特色菜怎麼做出"特點"
什麼是特色菜?
有人說:“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把咱們中國菜找幾個家常的,做精就可以啦,不一定要什麼稀奇古怪的”。
也有人說:“好的傳統菜無需創新,要創新的話就做傳統菜中沒有的菜,這樣不但會令人耳目一新也會讓食客很快就記住。”
還有人說:“特色菜,要取個好名字,容易記住,菜口味好,讓顧客有第二次來的衝動”。
食客認為:“首先要保證衛生、營養、健康、服務,特色菜嗎?當然是人家沒有的你有咯!創新求發展嗎!具體什麼菜我也不是廚師,不會弄!所以說不出個什麼名堂來,不過很喜歡吃姐姐做的魚啊!”
做餐飲,怎麼能做出特色呢?這樣的問題,老闆們,廚師們捫心自問了好久,而找不著“北”的,還是很多。上飯館吃飯,吃點兒啥呢?哪個酒樓的哪個菜好吃呢?這樣的問題,是消費者最頭疼的事兒,而終於發現了“新大陸”便去吃了幾回後,因為沒吃出什麼名堂,便又頭疼了。
當大家都痛感到,因為缺乏“特色菜”,便缺乏“特色經營”,因為缺乏“特色經營”就無法滿足“特色消費”時,當人們都意識到,沒有或很少“特色菜”已經成為餐飲業發展的瓶頸時,餐飲的進步,就開始了!
以前也有“特色菜”——粉條炒肉末叫“螞蟻上樹”,西紅柿撒白糖叫“火焰山”,烏雞燉甲魚起名叫“霸王別姬”,這是“特色菜”嗎?是譁眾取寵,是不倫不類!除了讓人啼笑皆非之外,還能怎麼樣?
如今的廚師都會做“特色菜”——味道要好嗎?容易!南甜北鹹,西辣東酸,打破“常規”,融酸甜苦辣於一鍋,匯八大菜系於一道,在串味、變體和“模糊”的狀況下,讓你吃不出原汁原味,當然就是“特味”了!菜式要新嗎?這也不難!“八抓魚燉排骨”“帶魚燉土豆”“螃蟹燉倭瓜”“青蝦燉蘿蔔”,光是燉菜就可以如此花樣翻新,不一而足,餐飲要“特色”?不是容易極了嗎?
特色菜,到底應該“特”在哪兒?
一、選用特色原料(特色的烹飪原料)
所謂特色菜點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地方特色菜點。
地方特色菜點就是以當地特有的烹飪原料或是用當地獨特的烹飪方法制作出的具有當地口味特點的菜點,因此又稱地方風味菜點。根據上述性質,選用當地特有的食品原料烹製菜點,應是創制特色菜點的首選。因為人們出差旅遊去外地,總想品嚐一下他們自己家鄉沒有的食物和當地的風味特色菜。因此廚師們只要努力挖掘開發當地的各種特有的烹飪原料來創制菜點,即使烹製方法普通、口味一般,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另一類是飯店酒家的特色菜點。就是在同地區內,該飯店酒家烹製的幾款菜點要比同地區內其他飯店酒家烹製的同樣菜點質量高、方法新、口味純,因而這幾款菜點就成了該飯店酒家的特色菜點。
音符
二、創新烹飪方法 (獨特的烹飪方法)
一般飯店酒家使用的大多是人們常見的原料,但如果烹調的方法獨特,也能成為本飯店酒家的特色菜餚。另一種方法是從研究烹飪技法上著手,以獨特的烹飪方法使菜點成為特色。
音符
三、要有“主打菜”
首先,和飯館經營方向有關的是,你的菜餚主濃郁還是主清淡?山珍還是海鮮?大菜還是小抄?南方菜還是北方菜?你最好而且只能選擇一種為主。只有這樣,你的市場定位才鮮明,消費者才好“識別”,才便於選擇。切記:在所有的餐飲企業中,誰能有所為,有所不為——即“術業有專攻”,誰才能具有“特色”。做到這一點的辦法是,在你的那個地區,爭取做經營品種“唯一”店。其次,和飯店的經營水平相關的是,要有一些主要菜餚,而且要儘可能地又特色。可以在色、香、味、形、器上做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設計,可以在選單的排列組合上,做出與大家不同的編排,並且常換常新。切記不能將別人的選單拿過來就用,更不能一個選單多少年都不變,還不能看人家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即要看一些從內容到形式都與眾不同的特徵。做到這一點的最好的辦法是,如果只讓你的飯館賣十個菜,你留下哪十個?
再次,如果讓你的飯館就賣一個菜,你賣什麼?這個“什麼”,就是你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特色菜”。這個菜,就是你的“王牌”,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法寶”。
音符
四、要有“風味菜”
這“一個菜”弄好了,就是“特色菜”。同樣是“紅燒肉”,老張家的和老李家的,不一樣。同樣是老李家一家的,由於選料、烹飪、調料等的不同,還是不一樣。
由於這“不一樣”,頭回吃好了的還有下回,下回沒吃好就沒有了下回。而且這還不是一個人吃好吃不好的事。美國還有一項調查,說的是如果一位顧客對服務不滿,會對9到10人去講。社會學上有個理論,說的詩如果這個人偏巧是“意見領袖”,那他就會影響一批人。
老張家的紅燒肉“燉得爛”,老李家的“味道好”——這就是區別。喜歡“燉得爛”的,就都到老張家來吃;喜歡“味道好”的,就到老李家去用。
如果就堅持一個“燉得爛”,不是特色嗎?而“味道好”,也是特色!除了紅燒豬肉,還有牛肉、兔肉、狗肉,怎麼樣?將這些肉燉成一碗,是創新不?再高一點兒,如果那肉是“綠色食品”,該如何?如果那肉食特定飼養的、特定飼養時間和特定烹飪手法的產物,不是有了誰也比擬不了、競爭不過的“特色”了嗎?
除了“紅燒肉”,“炒土豆絲”,“拌菠菜”,“燉豆角”也可以做出特色來。關鍵是你不去做,也懶得做,或者是今天廚師高興就做了,明天慢不過來呢就不做了。
音符
五、要根據人們口味的變化來調整選單。
和流行服裝一樣,人們的口味變化也是又規律可循的。海鮮吃多了想燒烤,大菜吃多了想小吃,餃子好吃也不能天天來,細糧吃膩了換粗糧。認真觀察這些變化,發現潛在的市場需求,開發消費者最愛吃的食品,這樣的開飯館,才是上了正軌,有點兒意思了。
特色菜,“特”在與眾不同,“特”在專業性,“特”在精、深加工上,“特”在獨具匠心上。
-
3 # 夢想變成現實獅子
特色餐飲我個人認為分三種類別:
第一種類別:國家特色和地域特色,比如在上海開四川菜館、山西面條、陝西肉夾饃涼皮油潑面、四川火鍋,這些代表當地地域文化特色風味美食,還有代表不同國家菜式法餐,泰國菜,日料壽司這些不同國家風味菜品;
第二種類別:自主依據經驗創意研發,新穎菜品或者系列餐飲產品;比如分子料理,比如以前網紅料理一籠小確信。這些都屬於研發創意特色;
第三種類別:最為常見就是每家生意不錯的餐廳飯館。都有一兩道特色拿手菜,顧客光顧大部分都是衝著這些特色菜去的。比如一家川菜館其他菜做的一般,但是有那麼一兩道菜道拿手像水煮魚、麻婆豆腐,基本每桌必點這也是一種特色經營。
最終看你是否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經營風格
-
4 # 美食大叔東北
還有裝修特色比如我記得看過滿屋子的花鳥魚,還有就是菜品特色廚師炒一手好菜並且很多獨創的那種拿手菜別人不會做。或者某一道菜,比如我開的店裡醬骨頭就是桌桌必點的一道菜,每天定量20份賣完就得明天了,並且從來不打包外賣。
還有就是店裡的服務特別,比如旱冰傳菜。還有就是文化特色,餐廳根據自己開的城市不同,每天吃飯的時間都有表演節目,唱歌,跳舞。
再有就是稀缺資源特色,比如在不靠海的地方賣海鮮,野生海魚。這種餐廳往往利潤空間還大競爭對手也少。
還有一種就是名人效應,比如開一家網紅餐廳。說了這麼多,其實把一種東西做的精了就是你的特色。最主要的還是貨真價實,時間長了回頭客自然而然就多了。
-
5 # 可信任
做餐飲行業,當你位置不好時沒人問津,也很少競爭對手,當你做好後,旁邊一夜間可能就增加好幾家對手,除了創新和人群精準定位,你才能不被競爭對手打敗,或者市場被瓜分!就如每天送小孩上學,偶爾一兩次買幾個平常包子,小孩可能會接受,如果連讓小孩多吃三四天,小孩寧願不上學,因此我們早餐定位在上學兒童時,我們就想盡了辦法搞出一些古怪,或與眾不同的新包子經常換著賣,每天基本都是排隊的家長與小孩!就如下圖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小微嘗試來回答一下,看題主問的是餐飲特色在哪,那小微就不專注與菜品與口味這一項了
1、概念特色,代表:刷臉支付、無人餐廳
還記得9月份的,刷臉支付麼。杭州永珍城肯德基的KPro餐廳,在門店的自助選餐機上實現支付寶刷臉支付。
光是這個概念就足夠吸引人去嘗試一下。尤其喜歡追逐的新穎的年輕人,看到一個這麼帶有未來科技感的餐飲店,怎麼能不去體驗一下?
2、菜品特色,代表:潮汕牛肉火鍋
特色菜品永遠不會過時,無論是口味獨到還是吃法上別有講究。
潮汕牛肉火鍋曾經一下子風靡全國,都是火鍋為何潮汕牛肉火鍋能夠風行起來,自然是因為那種對牛肉殘忍程度的精分以及對食材選材以及新鮮時間的把控。把牛肉分割成非常細小的部位,分別命名上不同的名稱,每個部位有不同的味道,每個部位有不同的涮肉方式和時間。
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潮汕牛肉火鍋從火鍋界脫穎而出,吃的“講究”,而這個“講究”代表的就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生活品質。
3、環境特色,代表:各類主題餐廳
這裡說的主題餐廳,不是放個鋼琴曲就敢叫自己是音樂餐廳的那種,而是真正的主題餐廳,餐廳的環境、服務員的著裝甚至用語都會根據主題進行。
4、營銷特色,代表:趙小姐不等位等網紅餐廳
雖然很多網紅餐廳2017年倒閉了很多,但是他們的營銷概念還是很有特色,主打情懷牌與流量,顧客前往消費的不止是飲食,還有就是附加的營銷價值
5、文化特色,代表:消極杯等
在小微的文章《扎心了,老鐵!餐飲業5個文案,忽然就被戳中了痛點》中所介紹的,無論是喪茶、青島啤酒還是肯德基的<人生就是個冷笑話>,或者臺灣手搖茶飲店的消極杯,都給自己的產品上附帶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