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大大29
-
2 # 老跨鬥
1、基本筆畫沒毛病,挺好!
2、筆畫的位置、結構問題多。
3、建議使用米字、田字格對筆畫進行定位。原帖雖沒有格,可以參考田英章的有格帖進行定位。人家把筆畫擺在哪兒,你也如此。
就這麼簡單!
-
3 # bratskid
我們練碑刻字帖,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學的,我們能拿到手的字帖,都是經過切割裁剪重新拼湊裝訂成冊的,所以,我們無法從整體上,即整碑中字與字的關係上來理解評價某一個單字。
一個字為啥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日常我們練習單字時可能不同程度地都會有這種看法,比如:這個字整體有點偏,那個字某筆畫有點侷促,這個字捺筆有點誇張,那個字轉折有點上翹,……讀單字,有時可能會有些想法:這個字要是這樣一點就好了,要是不那樣做就好了。然而,我們要是把一個具體的字置身於整體碑字的“海洋”中綜合評價,也許,我們所認為的許多單字的不如意之處會被淡化,會變和諧了,變美了。
筆畫構成單字,單字構成單行,單行構成整碑。筆畫、單字、單行都不能完全率性自由,都要服從整碑的要求。
也許,你認為的這個不好的字,放到整碑中就變好了呢。因為,碑中的單字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還要起到扶持、幫襯其他字、其他行的作用,這時候,它自己可能也要“受點委屈”,這時候,就和一個單字中的某個筆畫“不能盡情發揮”、“要夾著尾巴做人”是一樣的。
我之所說不一定真的能切合你之所問,只是隨口噴幾句。在理解碑帖單字上,我這段日子確實是這樣思考的。
-
4 # 師範小王子
寫得很好。結構處理很大膽,採用了下齊上不齊的方法,上部形成了上弓弧狀,有騰起之勢。這是一般書家不敢採用的方法。
-
5 # 千千千里馬
有一些書法家說,臨帖不要12345一直往下臨,像抄書一樣,只要撿“最美的”臨摹,就可以了,比如說啟驤先生就是這樣說的。
對此,我一向認為,最好不要有這樣的主導思想。
個別情況下,我們可以選字臨摹,我們主要臨摹的字帖,一定要一個一個的臨摹,字帖中的字,一個也不能落下。
你提出的《九成宮》中“始以武功”的功字,感覺寫得結構安排不好,恰恰就是因為喜歡選字臨摹的原因。
在歐陽詢的《九成宮》中,這個“功”字,出現了五次,如果是田英章大師,那麼,這五個“功”字,肯定會寫一個最漂亮的。就是再出現五個“功”字,他照樣會寫的一模一樣的漂亮。
但是,歐陽詢絕對不會的!這就是大師的書法精神。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九成宮》中每逢一個“功”字,都會寫的一下不一樣的。
如果不去認真看,往往你可能看不出來的。
這就是沒有“入法”。學習書法,一定要不惜斤斤計較地,找到用筆的不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具體的方法就是“四看”。1看起筆2看行筆3看收筆4看接筆。全面的3看,可能大家都會看,只有4接筆,可能大家不會看,或者,沒有那種看法。
比如,說明的四個“功”字。你注意看,“工”字的豎畫,是一橫之下四種起筆,這個起筆就是接筆。
我們把一個字的第二筆到最後一筆都叫做“接筆”。因為從第二筆開始,每一個筆畫的起筆關係到一個字的結構安排。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起筆”也就是“接筆”,這一筆“接”不好,就會影響一個字的精神。
再看這四個“功”字“力”的一撇的寫法,也是四個寫法!
這就是書法大師意匠經營慘淡中的書法精神。
所以,臨摹字帖千萬不要選字臨摹,尤其是你第一個學習書法的字帖。
那麼,歐陽詢《九成宮》中“始以武功”的這個功字,真的是“結構安排”不美嗎?
你的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排除自己不喜歡,才有可能談論。
因為,一個大師的書法,我們一個筆畫都挑不出毛病,何況是一個字呢?
至於有人不喜歡,那就另當別論了。上面有兩個圖,我們對兩個“功”字,做了分析,下面一個是“始以武功”的功。
這兩個字擺在一起,你就看得出來,哪一個字,都沒有結構安排不好的問題。
相反,下面這個“功”字,更加顯得端莊秀美。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全域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一個區域性的安排,但是整體的一部分。
?歐陽詢的《九成宮》中不但有四個“功”字不一樣,還有32個“之”字,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初學書法,千萬不要選字臨摹。如果遇到相同的字,也是學習研究書法非常好的一個機會。
這樣更有利於我們透過比較大方法,認識書法創作的藝術技法。
如果自己覺得不喜歡就放棄學習,那麼,你學習的方法,肯定有很大問題的。
所以,我建議你把四個“功字”都找出來,反覆研究一下,比較各自都有什麼特點,你就會慢慢理解這個字的合理性了。
書法結構安排是一個非常多樣複雜的問題,隨隨便便就說不合理,這是不對的。
什麼叫“不合理”?例如過於擁擠,過於分散等等。
-
6 # 倚齋聽風雨
歐陽詢《九成宮》中的“功”字,我跟你的看法一樣。其實不單這個字,裡面有不少字的結構安排都不美。須知古代名碑法帖中的字並不是每個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在臨帖的時候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則改之”,清代姚孟起在學習《九成宮》的時候也對一些字的結構進行了調整。
歐陽詢這個“功”字,“工”和“力”隔得太開,底部“工”比“力”低,中宮鬆散,“工”的短橫跟“力”的橫折鉤的橫齊平,兩個筆畫相沖。你臨的這個字,把右邊的“力”寫高了,跟左邊的“工”底部齊平,這樣的結體就比原字更不美。整體看來,你寫的“功”字偏高。
你可以看看微軟雅黑的“功”字結體(也就是打字打出來的“功”字),“力”的起筆是在“工”上面一橫的下面,“工”小“力”大,字的結體有主有次。
(左:原帖功字——右:姚孟起所臨功字)
總之,我認為臨帖不是為了把字寫得跟原帖一模一樣,而是要看自己透過臨帖能得到什麼。不能人云亦云,對自己認為不好的字,要大膽質疑,小心求證。
下面是我寫的一個“功”字,僅供參考!
ps:我寫的這個字很俗,但我喜歡把這個字寫成這樣,不過,噴這個字之前,也請亮出本事。我質疑歐陽詢的“功”字,是因為姚孟起也沒有照樣臨寫,有理有據。我的書法不專業,但我的字型設計是專業的,起碼對字型結構理論的掌握程度比太多書法愛好者高。或者又有人會說我的專業學得很垃圾,那我也承認,垃圾也能獲全國字型設計獎,說我學得垃圾又何妨。我質疑古人的一個字就是無知,那麼以自己學得不怎麼樣的興趣來挑戰別人的專業,是不是更無知! -
7 # 麓風軒
這個問題探討的是書法結構的問題。
《九成宮碑》中這個“功”字的安排,是左邊向右上傾斜,右邊向右下傾斜,形成一個上松下緊的多邊形。初看這個字很鬆散,其實將這多邊一連線,就發現這個字的結構非常穩定,平中見險。如下圖:
我看到這個字的結構,立即想起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的簽名,在他的簽名中,“功”字就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下圖:
我開始看也在琢磨,他在書寫的時候為什麼兩邊都要寫成斜勢,特別是左邊的“工”字,幾乎成45度斜角。明白了書法的結構美學,才漸漸明白其用意。
其實在《唐 · 歐陽詢 · 虞恭公溫彥博碑》中,這個字處理的更加大膽,更加險絕。一左一右,像兩人對舞,饒有情趣,令人拍案叫絕!請看下圖:
在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楷書中,這個字也著力於平正之中求險絕,只是險絕的力度沒有歐陽詢那麼大罷了,請看:
唐 · 柳公權 · 大唐回元觀鐘樓銘:
唐 · 顏真卿 · 顏勤禮碑:
歐陽詢的楷書受隋人影響較大,請看《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的“功”字結構,幾乎與歐陽詢如出一轍:
為什麼這些古代楷書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這樣寫呢?其實是有道理的。
宋代姜夔在他的書論《續書譜》中談到: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古今真書之妙,無出鍾元常,其次則王逸少。今觀二家之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魏晉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不以私意參之耳。”至於後人逐步將楷書寫成科舉氣息的臺閣體、美術字,則毫無生氣,索然無味矣。見上圖近似印刷體的“功”字即可明白其中道理。
-
8 # A喵先生の正能量
歐陽詢是結構嚴謹,劇傳歐陽詢創造的九宮格練字(大九宮格),把這個字放回大九宮格里就一目瞭然。主要筆畫的位置都在中宮四角上。嚴謹產生美
回覆列表
毛筆字寫到出神入化,這是功力。偏偏又是用個功字作題,有點意思。自己覺得好,就好,別在意他人眼光。因僅憑一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