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很多皇子做了太子,就認為十拿九穩,以後就是皇帝了,天天盼著皇帝早點死,

    平時也不注意安分守己,不知道約束太子府人,不知道遠離武將、遠離重臣,

    比如隋文帝太子楊勇,過年時候接受大臣跪拜,楊勇接受了,這個明顯逾制了,這不是太子該有的禮制,

    再比如劉據,劉據府上的僕人,都敢駕馭馬車在弛道上奔跑,這個只能皇帝走的御道,丞相、親王、太子都不能走,

    再比如楊勇府上計程車兵都是精銳,有數千人之多,嚇得楊堅經過仁壽宮如入敵國,不敢脫衣服睡覺,劉據府上計程車兵可以跟皇帝的兵馬在長安打五天五夜,勢力之大可見一斑。

    再比如劉據舅舅是大將軍衛青,手握重兵,楊勇岳父是高熲,大隋重臣,這都是很敏感的。

    再就是太子坐久了,天天想著皇帝早死,想著提前接班,比如康熙太子胤礽,漢武帝太子劉據。

    做了太子更應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坐上這個位置不應該感到輕鬆,不能覺得以後就是皇帝,歷史上廢太子比比皆是,無一例外都是威脅皇權了,讓皇帝感到威脅了,你要做到皇帝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你才能安全,其他皇子是威脅不了你的地位的,唯一威脅的就是皇帝。

    劉據躺上“巫蠱之禍”,並不是皇帝昏庸,被人矇蔽,而是皇帝導演的一切,就是為了清洗太子黨,而不是要殺太子。

  • 2 # 銀川土特產

    要活下來很難!第一,因為漢武帝還有其它幾個兒子,虎視眈眈!外戚勢力強大李家已經編好一個巨大的網,矛頭直指太子!第二,太子太過仁善,不敏感!想得太少,也不事先做出預測來防衛保護自己!和有組織有計剗的反太子勢力沒法比!當公孫家族被滅,如果他能敏感到這其實是針對他矛頭,他如果能裝瘋,像田分那樣,估計還能留條命!但他沒田分聰明!第三,太子缺乏政治敏銳性,缺乏謀略也不喜好謀略,這是大忌!都註定他活不來。第四沒有好的導師!最後關頭還被導師直接或者見接害死!

  • 3 # 七月流火152267452

    可息的是就這麼仁厚的太子在巫蠱之禍中,被江充、韓仡等人誣陷,使其不能說明原委,導致被迫起兵一搏,最終不敵受辱而自殺。這就江充賴皮畫像這是太子劉據劇照像,話回原題:如果穿越到西漢武帝時,作為太子你又如何保命呢?劉據太子身邊也有智囊團隊,難到就都看不出些端異來?他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是"用現代話講"充滿正能量的正人君子,否則劉據不會那麼優秀。君子就是君子,不會像江充之流輩使用巫術迷惑漢武大帝劉徹的,所以正應了人們常言:"君子永遠鬥不過小人″最終戾太子以年青的生命作為代價換取了漢武帝劉徹的徹醍!誅奸佞建思子樓以慰心中之悔恨吧!!!歡迎網友閱讀,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 4 # 香茗史館

    即使以現在的上帝視角回頭再看這件事,太子想要翻盤仍然很難,這幾乎是個無解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當時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又有江充等人暗中陷害,太子想要見到漢武帝太難了,而晚年本就多疑的漢武帝是否能夠完全信任劉據,也是個問題。

    太子是如何被扯進“巫蠱之禍”的

    巫蠱之禍是發生在漢武帝晚年的重大事件,起因就是後宮妃子利用巫蠱來爭寵,被漢武帝發覺之後。加之漢武帝晚年多病,也疑心是巫蠱之術所致,因此漢武帝令江充全面負責調查該事件。

    江充由於和太子、衛皇后有舊怨,因此他故意將事件擴大。在後宮搜尋證據時,採取嫁禍的方式,從太子宮中“搜”出了大量木偶、紙人,在向漢武帝彙報時,故意說道“在太子府中搜出的木偶最多”,正是由於江充的栽贓,導致太子捲入了這件事中。

    由於巫蠱之禍牽連甚廣,太子劉據被告發後心懷憂慮,無奈之下起兵謀反,兵敗後連同兩位皇孫一起被殺,皇后衛子夫百口莫辯之下自縊身亡,皇親國戚、朝中大臣和士兵百姓數萬人被殺,導致國本動搖。而漢武帝意識到錯誤時,已經為時已晚。

    太子劉據是否有機會抽身

    在江充告發劉據的時候,巫蠱之禍實際上已經失控,而漢武帝也的確疑心自己遭到了詛咒。事涉皇家,一旦皇帝疑心,簡單問題也會變得複雜,更何況是皇帝和太子這種敏感的身份。

    仔細回顧了整個事件,我認為太子劉據能夠抽身的機會有且僅有兩次:

    第一次:事發之後立即去見漢武帝。在被大臣構陷的情況下,太子劉據只有見到漢武帝,親自解釋說明一切,徹底打消皇帝疑心的情況下才可能脫身。而當時漢武帝在上林苑甘泉宮修養,並不在皇宮,太子想要見到漢武帝其實並不容易。而且,有江充這個絆腳石,再有太子劉據的姨夫公孫賀和表弟公孫敬聲二人被屈打成招的前車之鑑在,劉據敢不敢去見漢武帝也是個問題,去了還能不能回來更是個問題。

    第二次:殺死江充後立即前去請罪。在處死了罪魁禍首江充後,太子劉據能夠立即前往甘泉宮請罪,也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而從漢武帝接到太子劉據起兵的奏報後的表現看,他也相信劉據是“因為害怕,所以殺死了江充”。但問題是劉據根本不知道漢武帝是怎麼想的,殺死江充後反而導致他更加不敢去見漢武帝了,畢竟擅殺大臣這種罪名已經形同謀反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綜上所述,如果是以上帝視角看待整件事情,太子劉據想要抽身,只有殺死江充之後立即去請罪才是正途。

    但有一個問題,我懷疑漢武帝是否在有意利用這件事情打壓外戚勢力?衛氏在朝中權力畢竟太大,在漢武帝后來立劉弗陵而殺鉤弋夫人的情況來看,並非沒有這種可能。如果整件事是漢武帝有意而為之,那麼想要翻盤就根本沒有可能了。

  • 5 # 孝陵衛小校

    其實,劉據要活下來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巫蠱之禍是無法避免的,除非劉據能未卜先知提前暗殺江充,如果是穿越過去,自然就二話不說,找個機會先弄死他,如果巫蠱沒有發生,自然也就沒有之後一系列的事情。巫蠱案發,面臨著的一個必然選擇就是殺掉江充,而如何殺江充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面見父皇

    因為當時太子和武帝的訊息不通,武帝是否已死是如何處置江充的重要因素。如果武帝死了,那麼太子做的一切事情,其實是可以成功的,那麼自然也就登基稱帝了。

    關鍵就在於,武帝沒有死,但太子不知道。那麼他只能靠猜,面對著父皇已死、父皇未死、父皇不知生死做的應該會是三個選擇,但訊息不通就促使劉據只能選擇父皇不知生死的方案去進行謀劃。

    對於謀略而言,父皇已死,謀劃是成功的。父皇未死,謀劃就有失偏頗。父皇不知生死,那麼賭對了就贏得天下,賭錯了就滿盤皆輸。大體而言,勝敗的機率是相同的,但時間緊迫,只能起兵殺江充,做一個豪賭。

    劉據當時的具體做法是狡矯詔抓捕江充,面對京城和甘泉宮訊息不通,其他大臣也和太子一樣可以做3種選擇,其中就有一些大臣相信武帝沒有死,而太子是狡矯了,例如韓說就不肯受詔書被殺,章贛跑出城去找武帝。

    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活路一,劉據迅速趕到甘泉宮探一下究竟,如果武帝活著,就感覺給父皇賠罪,說自己的不得已,武帝體諒太子的可能性非常大,畢竟是自己三十年的太子了。

    逃出去的蘇文跟武帝報告太子謀反,武帝的回答就很說明問題,《資治通鑑》記載:

    上曰:“太子必懼,又忿充等,故有此變。”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進,歸報雲:“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上大怒。”

    也就是說,武帝很理解太子為什麼這麼做,即使太子沒有當面向父皇解釋,武帝也是明察秋毫的,因此他又派使者詔太子過來當面說清楚。

    重點來了,其實在太子起兵到使者回報武帝這一段時間內,任何時間點太子去找武帝說清楚,太子也不會出事。

    造反到底

    殺掉丞相劉屈氂,別讓他跑了,我們知道後來太子兵敗就是因為劉屈氂跑了,還獲得了武帝的詔書。

    奪取京師軍隊,迅速包圍甘泉宮,宣傳武帝已死,奸臣造反。武帝當時也沒有什麼軍隊,兵貴神速,不能猶疑。但是要圍而不打,一是萬一武帝出來怎麼辦,武帝死了或者被奸臣利用的謠言就不攻自破,二是弒父的罪名也不好。我們可以參見齊桓公、趙武靈王之死,都是如此,這就是歷史的經驗。

    如果造反能更周密一點,困死武帝,那麼劉據就成功了。

    靜待時機

    在兵敗以後,其實武帝很多事情就明白了,特別是壺關三老孤茂上書:

    “皇太子為漢適嗣,承萬世之業,體祖宗之重,親則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閭閻之隸臣耳,陛下顯而用之,銜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飾奸詐,群邪錯謬,是以親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進則不得上見,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耳,臣竊以為無邪心。”

    武帝看了以後深受感觸,可以說武帝已經不那麼生氣了,而且極有可能原諒太子。

    太子只需要蟄伏起來,等著皇帝哪一天氣消了,就一切都還有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說相聲的目的就是讓人樂讓人笑,那相聲四門功課裡是不是隻要會"說"和"逗"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