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紊亂是指心跳頻率和節律異常。 正常成人心跳為每分鐘60~100次。動脈搏動(在手腕、頸部或者其它部位測量)與心室的收縮相一致。心臟上部分的腔室叫心房,也能收縮以幫助充盈心室。心房收縮強度較弱,發生在心室收縮之前,而且不能夠從脈搏觸及。正常情況下,心臟搏動的電衝動起源於竇房結。竇房結是位於右心房上部的正常起搏點。電衝動從竇房結傳至位於心房的房室結,然後經過位於兩心室肌之間的希氏束,之後,再傳向心室肌,引發心室肌收縮,產生一次心臟搏動。 心律失常,按照衝動的起源不同,可分為室性心律失常(衝動起源於心室)和室上性心律失常(衝動起源於心室以外的心臟部位,如心房);按照對心率的影響,還可分為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鐘 60次)和竇性心動過速(心率高於每分鐘100次)。 常見的心律失常有: 竇房結功能不全--通常引起心率減慢,低於每分鐘50 次(心動過緩)。 最常見的原因是疤痕組織的產生,並最終替代竇房結。發生這種病變的原因還不清楚。竇房結功能不全也可由冠狀動脈疾病、甲狀腺機能不全、嚴重的肝病、傷寒或其它疾病所引起。血管迷走神經張力亢進(迷走神經功能亢進)也可引起竇房結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動過速--多種心律失常都可以引起室上性心動過速,多因房室結異常或存在病理性傳導旁路所致。心房顫動--是一種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快速和不規則的心臟跳動,此時,心房是以“顫動”代替正常的博動。心房顫動時,心跳訊號來自心房許多不同的部位,而不是竇房結。儘管這些不正常的訊號會誘發每分鐘 300~500次的心房收縮,而且,這些過多的心跳訊號會壓制房室結的訊號,最終導致房室結向心室肌發出散在的、不規則的訊號,引發每分鐘 80~160次不規則的快速心跳。心房顫動所誘發的異常心跳,會使心臟不能有效地泵血,從而使得血液容易蓄積在心腔中,並有在心腔內形成血凝塊的危險。誘發心房顫動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年齡、冠狀動脈疾病、風溼性心臟病(風溼熱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過多)。房室傳導阻滯--這類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跳訊號從竇房結到心室肌的傳導過程發生障礙。房室傳導阻滯分為三度: I度房室傳導阻滯:訊號可以透過,但是從竇房結到心室肌的傳導時間延長了 II度房室傳導阻滯: 有些電訊號在心房和心室間傳導時丟失 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沒有訊號到達心室,心室依靠自身節律緩慢地跳動。常見的房室傳導阻滯由冠狀動脈疾病、心梗或洋地黃過量引起。室性心動過速由左、右心室的異常節律引起。可能持續數秒(短暫室性心動過速)、或者數分、數小時(持久室性心動過速)。持久室性心動過速是非常危險的心臟節律,如果不治療,常常會發展成為心室纖顫。心室纖顫是心室無效顫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跳,會突然導致患者意識喪失、大腦損害和數分鐘內死亡。心室纖顫是急症,可由心梗、觸電、雷擊或溺水所引起。症狀 各型心律失常的症狀包括: 竇房結功能不全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 或可能有頭昏眼花、暈厥和極度疲乏。室上性心動過速能引起心悸 (自己能感覺到快速的心跳) 、低血壓和暈厥。心房顫動有時沒有症狀;也可有心悸、暈厥、頭昏眼花、虛弱、氣短和心絞痛等症狀;心絞痛是因為心肌血供減少導致的胸痛;有些心房顫動患者的心率長期輪流交替在不規則心率和正常心率之間。房室傳導阻滯:I度房室傳導阻滯不引起任何的症狀;II度房室傳導阻滯引起不規則的脈搏或脈脈搏減慢;III度房室傳導阻滯能引起非常慢的心跳、頭昏眼花和暈厥。 室性心動過速(VT)短暫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者胸部輕微的撲動感覺。持久室性心動過速常常有頭暈、意識喪失甚至死亡。心室纖顫這會引起脈搏缺失、意識喪失和死亡。診斷 醫生會詢問你有無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暈厥、猝死等疾病家族史, 也會詢問你的個人病史,包括那些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的危險因素,如冠狀動脈疾病、風溼熱、甲狀腺功能紊亂、某些藥物治療。醫生還會要求你描述症狀,包括觸發那些症狀的可能誘因。 體格檢查時,醫生會檢查你的心率、節律和脈搏。這是因為某些心律失常會導致脈搏與心音不一致。醫生也會檢查你是否有心臟擴大和心臟雜音(可提示心臟瓣膜存在病變)。 心電圖檢查(EKG)可以確診心律失常。然而,由於某些心律失常呈陣發性,這樣,一次心電圖檢查可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需要做動態心電圖。在做動態心電圖期間,病人攜帶著一個叫做Holter監測儀的行動式心電圖機,通常需要佩帶24小時,有時也可能要監測更長時間。醫生會教你如何正確使用按鍵,以便在症狀發作時能夠很好地記錄心電圖。症狀偶發時,這種方法尤其有效。 當病人出現心室纖顫時,表明情況危急,此時,病人意識喪失、無呼吸和脈搏。如有可能,要儘快實施電擊復律,否則,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CPR)。 預防 由冠狀動脈疾病所導致的心律失常,可以採取下列降低危險因素的方法加以預防: 有助於心臟健康的飲食,即多吃蔬菜、水果、魚、植物蛋白質,避免吃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控制膽固醇和高血壓。 戒菸。 控制體重。 有規律的身體鍛鍊。 可以透過詢問專業人員或藥劑師,以瞭解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降低藥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因此,你可能必須換用其它藥物或者減少該藥的用量。遵守用電安全防範措施,或在雷電天氣時尋找蔽所,可以預防由於電擊所導致的室顫。 並非所有的心律失常都能被預防。 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 竇房結功能不全症狀頻發且嚴重的患者,通常應該安裝永久起博器。室上性心動過速根據不同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某些病人僅進行頸動脈竇按摩即可恢復正常;其他病人需要藥物治療,例如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地高辛、胺碘酮;有些病人需用射頻導管消融術治療,即破壞房室結的組織細胞,以阻止過多的電衝動從心房傳到心室。心房顫動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心房顫動,可採取藥物和手術治療;由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房顫動,可進行手術換瓣;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阿替洛爾、美託洛爾)、地高辛、胺碘酮、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可以用來降低心率;胺碘酮等藥物還可以用來減少心房顫動的復發;其它治療措施還包括射頻導管消融術或電擊復律,即向心髒髮送電脈衝,從而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房室傳導阻滯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不需要任何治療; 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可能僅用心電圖監護即可,尤其是那些沒有症狀且心率異常又不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太大影響的患者;有些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需要安裝永久性起搏器;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絕大部分都要安裝永久性起搏器。室性心動過速短暫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如果沒有心臟結構的損害,不需要任何治療。持久室性心動過速需要藥物治療(靜脈給藥),或緊急電除顫,通常能夠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心室纖顫必須要進行電除顫,以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在緊急情況下,電擊可在胸部體表進行。心室纖顫後的存活病人和患室顫風險很大的病人,都可以考慮安裝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該裝置與起博器相似,一端連線心臟,另一端連線皮下電源。這些操作均在手術室完成。 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階司令部指揮。竇房結髮出訊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訊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鐘約為60—100次。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訊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週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週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係。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心跳紊亂是指心跳頻率和節律異常。 正常成人心跳為每分鐘60~100次。動脈搏動(在手腕、頸部或者其它部位測量)與心室的收縮相一致。心臟上部分的腔室叫心房,也能收縮以幫助充盈心室。心房收縮強度較弱,發生在心室收縮之前,而且不能夠從脈搏觸及。正常情況下,心臟搏動的電衝動起源於竇房結。竇房結是位於右心房上部的正常起搏點。電衝動從竇房結傳至位於心房的房室結,然後經過位於兩心室肌之間的希氏束,之後,再傳向心室肌,引發心室肌收縮,產生一次心臟搏動。 心律失常,按照衝動的起源不同,可分為室性心律失常(衝動起源於心室)和室上性心律失常(衝動起源於心室以外的心臟部位,如心房);按照對心率的影響,還可分為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鐘 60次)和竇性心動過速(心率高於每分鐘100次)。 常見的心律失常有: 竇房結功能不全--通常引起心率減慢,低於每分鐘50 次(心動過緩)。 最常見的原因是疤痕組織的產生,並最終替代竇房結。發生這種病變的原因還不清楚。竇房結功能不全也可由冠狀動脈疾病、甲狀腺機能不全、嚴重的肝病、傷寒或其它疾病所引起。血管迷走神經張力亢進(迷走神經功能亢進)也可引起竇房結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動過速--多種心律失常都可以引起室上性心動過速,多因房室結異常或存在病理性傳導旁路所致。心房顫動--是一種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快速和不規則的心臟跳動,此時,心房是以“顫動”代替正常的博動。心房顫動時,心跳訊號來自心房許多不同的部位,而不是竇房結。儘管這些不正常的訊號會誘發每分鐘 300~500次的心房收縮,而且,這些過多的心跳訊號會壓制房室結的訊號,最終導致房室結向心室肌發出散在的、不規則的訊號,引發每分鐘 80~160次不規則的快速心跳。心房顫動所誘發的異常心跳,會使心臟不能有效地泵血,從而使得血液容易蓄積在心腔中,並有在心腔內形成血凝塊的危險。誘發心房顫動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年齡、冠狀動脈疾病、風溼性心臟病(風溼熱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過多)。房室傳導阻滯--這類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跳訊號從竇房結到心室肌的傳導過程發生障礙。房室傳導阻滯分為三度: I度房室傳導阻滯:訊號可以透過,但是從竇房結到心室肌的傳導時間延長了 II度房室傳導阻滯: 有些電訊號在心房和心室間傳導時丟失 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沒有訊號到達心室,心室依靠自身節律緩慢地跳動。常見的房室傳導阻滯由冠狀動脈疾病、心梗或洋地黃過量引起。室性心動過速由左、右心室的異常節律引起。可能持續數秒(短暫室性心動過速)、或者數分、數小時(持久室性心動過速)。持久室性心動過速是非常危險的心臟節律,如果不治療,常常會發展成為心室纖顫。心室纖顫是心室無效顫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跳,會突然導致患者意識喪失、大腦損害和數分鐘內死亡。心室纖顫是急症,可由心梗、觸電、雷擊或溺水所引起。症狀 各型心律失常的症狀包括: 竇房結功能不全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 或可能有頭昏眼花、暈厥和極度疲乏。室上性心動過速能引起心悸 (自己能感覺到快速的心跳) 、低血壓和暈厥。心房顫動有時沒有症狀;也可有心悸、暈厥、頭昏眼花、虛弱、氣短和心絞痛等症狀;心絞痛是因為心肌血供減少導致的胸痛;有些心房顫動患者的心率長期輪流交替在不規則心率和正常心率之間。房室傳導阻滯:I度房室傳導阻滯不引起任何的症狀;II度房室傳導阻滯引起不規則的脈搏或脈脈搏減慢;III度房室傳導阻滯能引起非常慢的心跳、頭昏眼花和暈厥。 室性心動過速(VT)短暫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者胸部輕微的撲動感覺。持久室性心動過速常常有頭暈、意識喪失甚至死亡。心室纖顫這會引起脈搏缺失、意識喪失和死亡。診斷 醫生會詢問你有無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暈厥、猝死等疾病家族史, 也會詢問你的個人病史,包括那些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的危險因素,如冠狀動脈疾病、風溼熱、甲狀腺功能紊亂、某些藥物治療。醫生還會要求你描述症狀,包括觸發那些症狀的可能誘因。 體格檢查時,醫生會檢查你的心率、節律和脈搏。這是因為某些心律失常會導致脈搏與心音不一致。醫生也會檢查你是否有心臟擴大和心臟雜音(可提示心臟瓣膜存在病變)。 心電圖檢查(EKG)可以確診心律失常。然而,由於某些心律失常呈陣發性,這樣,一次心電圖檢查可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需要做動態心電圖。在做動態心電圖期間,病人攜帶著一個叫做Holter監測儀的行動式心電圖機,通常需要佩帶24小時,有時也可能要監測更長時間。醫生會教你如何正確使用按鍵,以便在症狀發作時能夠很好地記錄心電圖。症狀偶發時,這種方法尤其有效。 當病人出現心室纖顫時,表明情況危急,此時,病人意識喪失、無呼吸和脈搏。如有可能,要儘快實施電擊復律,否則,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CPR)。 預防 由冠狀動脈疾病所導致的心律失常,可以採取下列降低危險因素的方法加以預防: 有助於心臟健康的飲食,即多吃蔬菜、水果、魚、植物蛋白質,避免吃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控制膽固醇和高血壓。 戒菸。 控制體重。 有規律的身體鍛鍊。 可以透過詢問專業人員或藥劑師,以瞭解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降低藥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因此,你可能必須換用其它藥物或者減少該藥的用量。遵守用電安全防範措施,或在雷電天氣時尋找蔽所,可以預防由於電擊所導致的室顫。 並非所有的心律失常都能被預防。 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 竇房結功能不全症狀頻發且嚴重的患者,通常應該安裝永久起博器。室上性心動過速根據不同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某些病人僅進行頸動脈竇按摩即可恢復正常;其他病人需要藥物治療,例如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地高辛、胺碘酮;有些病人需用射頻導管消融術治療,即破壞房室結的組織細胞,以阻止過多的電衝動從心房傳到心室。心房顫動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心房顫動,可採取藥物和手術治療;由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房顫動,可進行手術換瓣;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阿替洛爾、美託洛爾)、地高辛、胺碘酮、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可以用來降低心率;胺碘酮等藥物還可以用來減少心房顫動的復發;其它治療措施還包括射頻導管消融術或電擊復律,即向心髒髮送電脈衝,從而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房室傳導阻滯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不需要任何治療; 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可能僅用心電圖監護即可,尤其是那些沒有症狀且心率異常又不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太大影響的患者;有些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需要安裝永久性起搏器;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絕大部分都要安裝永久性起搏器。室性心動過速短暫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如果沒有心臟結構的損害,不需要任何治療。持久室性心動過速需要藥物治療(靜脈給藥),或緊急電除顫,通常能夠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心室纖顫必須要進行電除顫,以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在緊急情況下,電擊可在胸部體表進行。心室纖顫後的存活病人和患室顫風險很大的病人,都可以考慮安裝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該裝置與起博器相似,一端連線心臟,另一端連線皮下電源。這些操作均在手術室完成。 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階司令部指揮。竇房結髮出訊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訊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鐘約為60—100次。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訊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週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週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係。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