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又咯啊嗚

    人淹沒於水中,由於呼吸道被水、汙泥、雜草等雜質阻塞,喉頭、氣管發生後射性痙攣,引起窒息和缺氧,稱為溺水。

    如果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無人救助時,首先應保持鎮靜,千萬不要手腳亂蹬拚命掙扎,這樣只能使體力過早耗盡、身體更快地下沉。正確的自救作法是:落水後立即屏住呼吸,踢掉雙鞋,然後放鬆肢體等待浮出水面,因為肺臟就象一個大氣囊,屏氣後人的比重比水輕,所以人體在水中經過一段下落後會自動上浮。當你感覺開始上浮時,應儘可能地保待仰位,使頭部後仰。只要不胡亂掙扎,人體在水中就不會失去平衡。這樣你的口鼻將最先浮出水面可進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時儘量用嘴吸氣、用鼻呼氣、以防嗆水。

    只要能維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進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靜的心態等待救援者到來。千萬不要試圖將整個頭部伸出水面,這將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將頭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這種必然失敗的作法將使落水者更加緊張和被動,從而使整個自救者功虧措簣。當救助者出現時,落水者只要理智還存在,絕不可驚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聽從救助者的指揮,讓他帶著你游上岸。否則不僅自己不能獲救,反而連累救助者的性命。

    對於會游泳的人發生溺水多是遇到了意外,手足抽筋是最常見的。主要是由於下水前準備活動不充分、水溫偏冷或長時間游泳過於疲勞原因。小腿抽筋時會感到小腿肚子突然發生痙攣性疼痛,此時可改用仰泳體位,先用單手抓住患則的大拇趾抽背屈方向牽拉,然後按捏患側腿肚子,即可緩解,若手腕部肌肉痙攣,可將手指上下屈伸,另一隻手輔以按捏即可。經過長時間游泳自覺體務不支時,可改為仰泳,用手足輕輕划水即可使口鼻輕鬆浮於水在面之上,調整呼吸、全身放鬆,稍作休息後遊向岸邊或浮於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亂造成周身肌肉的緊張體力過早耗盡而發生溺水。在湖泊之中游泳時,由於對水情不熟一旦發生水草纏足的情況,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下,迅速將纏足的水草解脫,然後循來路退回,不可繼續深入。而在江河之中游泳,有時會遇到巨大的漩渦,此時應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線方向遊離漩渦中心,而千萬不能採取直立踩水姿勢以防被強大的漩渦吸入水下。萬一被捲入水下,也應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氣爭取以潛泳在水下奮力一拼,此時頑強的救生意識是你獲救的唯一希望。

    當發現有人落水時,救助者若不會游泳最好不要冒然下水救人,首先應向有人的地方高聲呼叫,同時儘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飄浮物拋給落水者,如救生圈、木塊等。如實在沒有,救助者可迅速脫下長褲在水中浸溼,紮緊褲管充氣再紮緊褲腰後,拋給落水者。並告知不要試圖爬上去依靠它掙扎上岸,只能用手抓住,藉以將頭浮出水面呼吸,耐心等到救援人員到來;救助者也可找到長竹竿、長繩或將腰帶圍巾連線後拋給落水者拉他上岸;如果在冬季發現踩破冰面的落水者,救助者一定要伏臥在冰面上向其接近,儘量減輕身體區域性對冰面的壓力,以防壓破冰面跌入水中,然後在將圍巾、長繩或竹竿拋給落水者拉他上岸。

    如果救助者會游泳下水前應儘快脫去衣褲和鞋子,有條件者應儘可能攜帶飄浮物下水救人,讓落水者抓住飄浮物救助者再協助其遊向岸邊;如果沒有飄浮物,救助者向落水者接近時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其抓住,最好從落水者的背後靠近,一手從落水者前胸伸直對側腋下,將其頭緊緊夾在自己的胸前拉出水面,另一隻手划水,仰泳將其脫向岸邊,對於神志清醒者要大聲告知,只有放棄掙扎聽從指揮才能活命。在救助過程中一定要使落水者的頭面部露出水面,一可以保證其順利呼吸,二可以減輕落水者的危機感和恐懼感減少掙扎,使救助者能夠節省體力、順利地脫離險境。救助者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是十分危險的情況,因為在水中與其糾纏將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最終將無法實施救助甚至體力耗盡而喪命。所以,救助者在向落水者接近時要儘量避免這一不幸的發生。

    救助中要看清落水者的位置,快接近時即潛入水下繞到其背後,用單臂夾住其頭部實施救助,這樣可以使落水者無法抓到你的任何部位。救援時如下慎被溺水者緊抱纏身,救助者應臨危不亂,將落水者向上托出水面的同時自己主動下沉,落水者一旦在水面上呼吸到空氣就不會拚命抓緊下沉的人體,此時救助者再伺機解脫完成救助。

    溺水者被救助上岸後,及時有效的現場急救對與挽救其生命至關重要。那種上岸後只顧空出吞入胃內的水或爭分奪秒轉送醫院的作法都將貽誤最有效的搶救時機。

    首先應清除溺水者口中、鼻內的汙泥、雜草等異物,取下活動的假牙,以免墜入氣管。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開緊裹胸壁的內衣、胸罩、腰帶等,使呼吸運動不受外力束縛。這個過程應火速完成。

    對於尚有心跳呼吸,但有明顯呼吸道阻塞的溺水者,先行排水處理,方法是:救助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置於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實部下垂,然後拍其背部使口咽部及氣管內的水排出。排水處理應儘可能縮短時間,動作要敏捷,如果排出的水不多,絕不可為此多耽誤時間而影響其它搶救措施。

    如判斷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條件下,立刻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人工呼吸在最初向溺水者肺內吹氣時必須用大力,以便使氣體加壓進入灌水萎縮的肺內,儘早改善窒息狀態。在現場搶救的同時應迅速請醫務人員到場參與搶救。經現場初步急救後,應迅速轉送附近醫院繼續心肺復甦治療。在轉送途中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下應間斷。

    經現場急救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復以後,可脫去溼冷的衣物以乾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保暖;如果在寒冷的天氣或長時間的水中浸泡,在保暖的同時還應給予加溫處理,將熱水袋放入毛毯中,注意防止燙傷發生。

    「兒童溺水的搶救 」

    每年的夏天,總聽說有兒童因溺水被奪去年幼的生命。如果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同時,學會溺水現場的急救方法,無疑可使垂危的孩子起死回生,減少悲劇的發生。 溺水急救,關鍵在一個“早”字。溺水後,呼吸道被水分阻塞,支氣管痙攣,肺部無法進行氣體交換,使身體嚴重缺氧。也可因冷水或吸入性刺激引起喉頭痙攣,聲門關閉,呼吸、心跳驟停。人體內的氧儲備極少,呼吸完全停止後只能維持機體6分鐘的代謝。如不及時恢復呼吸,心跳就會停止,腦細胞死亡。因此,溺水兒童被救上岸,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找醫生或送醫院,而是爭分奪秒通氣、復甦。

    首先,迅速檢查孩子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孩子嘴唇發紫或蒼白、呼吸緩慢或停止、刺激後無反應,脈搏摸不到,心前區無跳動感,可能呼吸、心跳已停,要立即在現場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人工呼吸的具體方法是,讓患兒仰臥,解開頸部領釦,用手摳出口腔和咽部異物,如呼吸道內有汙水、血塊或嘔吐物等堵塞,應設法將其吸出,使氣道通暢。搶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頷,使頭部充分後仰,避免舌頭後墜,保證氣體進入呼吸道內;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氣,將口緊對著患兒口內用力吹進,即刻可見患兒胸部鼓起,然後將口離開並放鬆鼻孔。此時,患兒胸廓會自動下陷而撥出氣體。如此反覆,連續進行,每分鐘吹氣20次左右。若孩子年齡小,頻率可稍快,但每分鐘不應超過40次,一直到自主呼吸恢復為止,不可輕易放棄。只要動脈有搏動,散大的瞳孔有收縮,就有希望復甦。每次吹氣量不宜過大,以使患兒胸廓及腹部稍抬起為度,過大可引起孩子肺泡破裂。

    胸外心臟按壓的具體方法是,將溺水兒童仰臥於硬板或平地,在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同時,搶救者先將左手掌平放在患兒心前區,右手握拳,錘擊左手背數次,以使心臟復跳。力量強弱則根據孩子的大小而定,若是大孩子,用的力量也應大一些。無論有效與否,應接連施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一手掌或雙手掌置於胸骨下段(相當於兩乳頭的水平中央處),將肘關節伸直,有節奏地向脊柱方向進行適量的壓迫動作,用力不可過猛,以防造成肋骨骨折、氣胸、肝臟破裂等併發症,每分鐘80次左右。

    如一人搶救,應同時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按15:2的比例進行,即每按壓心臟15次,作人工呼吸二次,反覆交替。

    搶救1分鐘後,可檢查一下頸動脈搏動情況,此後每分鐘檢查一次。如頸動脈有搏動,口唇青紫好轉或瞳孔由大變小,表明搶救有效。在搶救的同時,設法急送附近醫院,以爭取更加完善的搶救措施。在轉送途中,不要停止胸外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等搶救方法。

    對仍有呼吸、心跳的患兒,可給予倒水以幫助呼吸。方法是,將患兒俯臥於肩上,頭足均下垂,搶救者扛其來回跑動。這樣,一方面促使水從肺部排出,另一方面也有協助呼吸的作用。

    急救後很快甦醒的患兒,可喝一些紅糖薑湯或濃茶水,應用5至7天抗菌素,以防吸入性肺炎。對窒息時間較長,雖然透過搶救恢復心跳呼吸,但病情仍較危重的,應在醫院觀察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郵輪到達蘇梅島怎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