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0410383855

    “敬畏”,這是一個狀態的兩面,敬對內心,畏對外部; 但這個畏不是“怕”而是一種清晰認知後的震驚、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狀態,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驚-敬-信”一體的東西; 而“敬畏”裡的敬也是面向人類內心那種永珍森嚴,持有的一樣的心理狀態。 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這句話橫跨東西屏障,穿越時間長河,至今仍然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座右銘。 在這句話中,我們需要把握一個關鍵詞:敬畏。 “敬畏”是什麼?就是“既敬重又畏懼”。這是人對待事物的情感態度,它囊括了“敬”與“畏”的雙重情感內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禮,“畏”是指懼怕、畏怯、戰戰兢兢。在這裡,“敬”,體現的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價值追求,是對事物人格化的一種尊重;“畏”,是一種行為的警示界限,是一種對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種對萌生不規行為的自我約束。敬畏是一種態度、一種觀念、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自省、一種約束,也是一種憂患、一種睿智、一種敏銳、一種原則、一種覺悟。一句話,是內在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的自然外化。 翻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人們就會明白,敬畏是中華倫理道德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從政之德、治國之本。在中國,古人對“敬畏”早有精闢論述:有“君子以恐慌修省”之良言;有“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名言;有“有所畏者,其家必齊;無所畏者,必怠其睽”的警告;有“畏法度者最快樂”之達觀;有“君子觀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懼自修飭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則修正其身,思省其過,咎而改之”之告誡;有“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的勸解;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的操守;有“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小人則不然,大心則慢而暴,小心則淫而傾”的界限;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習慣...... 中國語境中的“敬畏”常和“道德典範”聯絡在一起。孔子曾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天命”對人而言是神聖而不可輕易達致的東西;“大人”是“天命”的承載者,是社會政治秩序的代表;“聖人”是“天命”的闡釋者,是人心秩序話語的表述者。由對“天”的敬畏在現實中轉變為對“大人”、“聖人”之敬畏,華人的敬畏物件是指向道德典範的,是現實的、具體的,人們相信只要表達了對大人、聖人之敬畏必然就表達了對天之敬畏,因為大人、聖人是其現實中的代言人。這裡的“畏”具有主動性,“畏”由“敬”生。在“敬”和“畏”之間,“敬”是因,“畏”是果。“畏”在這裡不單純是指一種害怕、順從,而是指一種為了實現人生理想、信念而對自己行為的主動限制、反省,是一種道德自律,表達的是一種有所不為的精神。 而在西方語境中,“敬畏”往往從“敬畏上帝”開始。英文欽定版《聖經·箴言》中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聖經·希伯來書》中則說,“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神、上帝、耶和華,那是隱秘的,這就使敬畏沒有了具體可觀的意向物件。由於意向物件是不可觀的,因而其不可能成為敬畏者的價值取向,對上帝敬畏並不是希望自己成為上帝,而是因為懼怕上帝的懲罰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去約束自己的言行。當然,這種怕是與敬相聯絡的怕,如果不與敬相聯絡,那麼這種怕和動物本能的恐懼也就沒有二致了。在西方語境中,“敬”和“畏”之間,“畏”是因,“敬”是果,順序不可逆轉。 然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自步入工業社會以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極具創造力的生產力要素,將人們的生活送上了現代化的道路。與此同時,受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也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表現得比較明顯的就是“唯科技至上”、“唯自我至上”的觀念逐步佔據人們的心靈,人們盲目地將征服自然,改造社會作為自身唯一的價值追求。在這種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人們變得狹隘和自私,工具性的思維方式橫行,他們開始只關注自我、只關注自身所能控制、掌握的內容,卻忽視了對內心的審視,對情感價值的追尋,以及對自我以外的他者的傾聽和關注,人們開始顯得“肆無忌憚”,無法堅守內心的價值秩序。這給個體心理成長、道德情感發展造成的衝擊突出地表現為敬畏意識淡薄,敬畏感缺失。 從前有句老話,常人都知道,說的是:“舉頭三尺有青天。”還有:“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進一步,話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或者說“人在做,天在看”。這麼多警句,就一個意思,指的是做人做事要有敬畏。我們可以不相信天地神靈,但我們必須相通道德規律。我們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宇宙間最偉大的奇蹟。世界上最大的罪過,就是將生命無辜地剝奪。 我們要敬畏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只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 我們要敬畏律令規則。律令規則是人類社會發展基本保障。沒有它們,我們的社會就像沒有約束的泛濫洪水,將會淹沒一切。 我們要敬畏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澱下來的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的集中體現,其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的下降,會導致社會基礎秩序的混亂。 我們要敬畏傳統文化。世界各國、各地之間的區別除了自然環境和人種的區別之外,主要就是傳統和文化的區別。我們應當敬畏我們的傳統和文化,因為它們構成了我們作為華人的特質。 我們要敬畏歷史。歷史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的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和個人的經歷。換言之,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實。敬畏歷史,就是敬畏當下。敬畏歷史,就會對當下負責。你對歷史負責,歷史就會對你負責。 我們要敬畏民意。民意就是民眾的願望,民眾的需求,民眾的評判,民眾的心聲,民眾的輿論,民眾的信任。民意不是官員手中揉捏的玩物,民意不是水,隨著盛它的容器變化而相應變化,它是不可塑造、不可欺詐的。 我們要敬畏信仰。信仰就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這個世界上,總有一種信仰讓我們充滿力量,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進前行。 總而言之,時代需要我們心存敬畏。 《道德八書:心存敬畏》定位為大眾通俗讀物,同時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每冊均採用8~10個專題的形式,突出主題的迫切性;然後援引基本理論分析原因;重點在於實踐部分,講明怎麼看待、怎麼做、怎麼修養;總體體現“問題——解釋——原理——實踐”的邏輯結構。《道德八書:心存敬畏》主要內容包括:我們這個缺乏敬畏的時代;敬畏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敬畏自然:在自然中詩意地棲居;敬畏律令規則:畫一條紅色警戒線等。 作者簡介 袁衛星,男,1970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曾任中學語文教師,獲全國語文教師教學業務大賽“四項全能”稱號;現任中學語文教研員、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出版事業部部長。愛好旅遊,一般選擇自駕遊;痴迷音樂,常常為一兩支曲子流淚;曾經有很大的野心:做一個特立而不獨行的學者型語文教師,記住每—個學生,並讓每一學生乃至學生家長記住。25歲開始寫書,有《美麗的過程》、《中學語文教與學》、《細數Sunny》、《情感:像霧像雨又像風》、《生命課——個父親的諄諄教誨》、《生命課——一位教師教育手記》、《生命課——名學生的必修課程》等書出版。現致力於喚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   檀傳寶,1962年生,安徽省懷寧縣人。先後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1979—1983)、北京師範大學(1991—1993)、南京師範大學(1993—1996)。1996年在南京師範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1998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後站工作,1998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曾經訪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2002—2003)。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除德育原理外,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美育理論、教師倫理學、教師教育等。截至2005年,已發表學術論文、學術評論等100餘篇,出版個人專著《德育美學觀》(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學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範疇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美善相諧的教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等5部,以及詩文自選集《作為—棵風中的樹》(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德育美學觀》獲得過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人過年的時候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