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7─18日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脫歐談判,卻因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她15分鐘的演講裡,沒有提出“任何有新意”的計劃,進一步陷入僵局。
歐洲議會議長安東尼奧·塔亞尼說,雖然梅在演講中表達了“良好意願”,卻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在梅發表講話後,除了英國外的歐盟27國領導人隨後磋商了3小時,最終決定由於脫歐談判實質進展不夠,歐盟不會在11月舉行本擬為英國脫歐問題舉辦的“特別峰會”,等談判取得“決定性進展”時再召開。
歐盟領導人還要求,歐盟官員要對英國最終可能發生“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情況,做出更好的準備。
此前,特雷莎·梅在今年7月代表英國政府推出的英國版脫歐方案,一直受到英國內部和國外的廣泛質疑。
與英國存在脫歐最棘手問題─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理瓦拉德卡警告說,若談判拖延到12月,將會陷入僵局;他還預測,到明年3月英國脫歐期限來臨時,仍可能無法達成任何協議。那麼一來,英國就將面臨災難性的無協議脫歐結局。
脫歐協議為什麼重要
英國於2016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兩年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簽署生效《退出歐盟法案》。根據歐盟規定和英國的這一法案,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23時正式退出歐盟。除非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28個成員國一致透過變更時程,否則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已經底定。
然而,2016年脫歐公投的結果出臺後,就有不少英國民眾表達不滿,稱英國“老年人的選擇”綁架了英國的未來。在選票分佈中,較多60歲以上人群選擇脫歐。隨著局勢的發展,英國國內也存在著舉行“二次脫歐公投”的聲音,意圖扭轉局面。不過,英國首相梅近期表示,“二次脫歐公投”是對英國民主的“嚴重背叛”,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鑑於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係藕斷絲連,以及實施了多年人員、貨物和資本的相對自由流動,一個英國與歐盟的脫歐協議安排至關重要。
然而,在10月14日,歐盟負責脫歐事務談判的米歇爾·巴尼耶釋出推文表示:“儘管作出了巨大努力,一些關鍵的事務仍未能得到解決,包括避免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出現‘硬邊界’的保障條款。”
此前,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曾表示,10月的歐盟布魯塞爾峰會將是英國“脫歐”談判見分曉的時候。只有10月談判取得足夠進展,歐盟才會在11月召開特別峰會,最終完成談判。面對越來越有可能出現的“無協議脫歐”情況,英國政府已於今年8月公佈了一份檔案,專門指導公眾如何在生活中面對“無協議脫歐”的後果。
達成協議難點何在
今年7月,英國政府要員在首相梅的鄉間別墅契克斯閣,就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達成共識,並發表了三頁的協議提案,該提案被稱為“契克斯計劃”。
特雷莎·梅的這一提案,尋求在英歐之間設立“貨物自由貿易區”,也意味著在貨品貿易領域,英國願接受歐盟相關規則約束、繼續參加歐盟相關監管機構,實質上相當於仍遵守歐洲單一市場規則。但是,英國相對強勢的金融等服務業,則不被納入其中;也不包含英國與歐盟其它國家的人員自由流動。
有人比方,特雷莎·梅的提案更像是訴求“離婚而不分居”。
英國所希望達成的“貨物自由貿易區”理論上會包括北愛爾蘭全境。在英國正式脫歐之後,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交界處,便成為歐盟和英國的邊境。
歐盟和愛爾蘭均強調,過往愛爾蘭島上帶有鐵絲網和檢查站的“硬邊界”不能重現;英國政府雖然也不樂見“硬邊界”重現,但卻又強調要恢復英國自己的邊界主權,實現對跨境人貨流通的管理。此前英國政府曾提出建立人貨分流車道、在邊界上架設電子稽核鏡頭、過境人員提前上網登記以實現快速通關等“軟邊界”方案,但都未被愛爾蘭和歐盟方面接受,成為英歐談判的一大難點。
從英國角度而言,若將北愛爾蘭與英國其他領土分開對待,或者讓北愛爾蘭單獨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內,則衝擊英國國內的政制統一和領土主權完整,因此也難為被英國政府所接受。
在只希望“保留貨物自由貿易,服務業和人員往來與歐洲脫鉤”的“契克斯計劃”提出,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紛紛表示反對。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示,英方提出的這一框架行不通,將破壞歐盟的單一市場原則。而在英國內部,與歐盟“藕斷絲連”的“契克斯計劃”,在執政的保守黨內部也存在重大分歧,黨內“強硬脫歐派”內閣成員相繼辭職,以抗議這份提案的精神,還有不少保守黨議員威脅要對這一原則下達成的脫歐協議投反對票。
在9月底舉行的最大反對黨工黨年會上,工黨黨魁柯爾賓說,如果梅無法和歐盟談成一個能讓英國留在關稅同盟內,並確保愛爾蘭島上不會重現“硬邊界”的協議,工黨將在議會中對這份協議投反對票。此外,如果梅無法與歐盟達成協議,或協議方案在議會投票中無法過關,工黨將要求重新舉行大選,或不排除要求就脫歐問題舉行二次公投。
按照此前規劃,如果英國能與歐盟達成關於脫歐的“框架性協議”,那麼在2019年3月29日之後,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將進入“過渡期”。在長達21個月的過渡期內,英國仍需要同歐盟其他成員國一樣遵守歐盟法律,但無法參與歐盟事務決策。
英國在“過渡期”內,仍留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關係內,貨物、人員、服務和資本在該時期內仍自由流通。在此期間,英歐雙方可以商定全新的雙邊關係規則和貿易協定。
然而,如果英國與歐盟在脫歐大限來臨之前,未能達成任何協議──即出現所謂的“硬脫歐”局面,則2019年3月29日之後,將不存在現有關係延續的“過渡期”。英國與歐盟關係的規則將出現真空,必然將對市場、行政管理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沖擊。
英國也必須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只能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與歐盟進行貿易往來。
對倫敦地位衝擊幾何
英國領先的經濟預測公司EY Item club近日表示,其預計未來三年英國的經濟增長率較低。該公司預估英國今年GDP增長為1.3%,2019年為1.5%。若該預測準確,這將是英國GDP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長。
該資料的估算,是基於英國“有協議退歐”的情況下。多數分析認為,如果英國最後落入“無協議退歐”的結局,則經濟增長會更為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Quattroporte拉加德9月表示,任何方式的脫歐都會給英國帶來一些代價;而“無協議脫歐會”帶來可怕的後果:增長減少、預算赤字增加和貨幣貶值。
英國《獨立報》的一篇分析認為,“無協議脫歐”會影響英國長期的經濟繁榮。當英國與歐洲的關係退回到只剩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後,英國的GDP在未來15年內將減少約8%,從而產生嚴重的財政後果。即使考慮到英國可以減免對歐盟預算的付出,到2033年,英國年淨損失仍將達到約800億英鎊。
不過另一方面,英國退歐公投已經過去兩年。目前來看,德國的法蘭克福和法國的巴黎並未取代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反,以亞洲投資者為代表的國際資本近兩年仍紛紛湧入英國市場,其中以倫敦尤甚。
房地產顧問機構萊坊近日釋出的《中國對外房地產投資報告》指出,中國投資者對英國的房地產投資熱度經歷了大幅變動。2017年全年的投資總額,曾同比暴增4.45倍至96.9億美元,但2018年前7個月卻縮水至12.6億美元。資料雖然有所回落,但仍與2016年的水平相若。
萊坊認為,對中國買家而言,倫敦地產仍具投資價值。萊坊倫敦市中心發展合夥人Andrew Harrison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脫歐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但倫敦市場對商業樓宇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如Facebook、亞馬遜等新興科技及媒體公司的入駐,會支撐倫敦地產價格。不過為了進一步管控房價,爭取年輕選民,特雷莎·梅於9月末提出,英政府計劃提高海外房產投資者1%-3%的印花稅。
但人們仍然關注英國脫歐是否會最終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其金融地位。普華永道在2018年初的一份脫歐報告中指出,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水平的失去,將使英國在經濟上付出高昂代價。據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稱,倫敦可能會因此失去1萬個銀行職位和2萬個金融服務職位,其中2.1萬億美元的資產,有可能因英國退歐而被移出英國。未來在考慮針對英國的投資時,脫歐仍然是最大變數,而其對市場的長期影響其實還未開始顯現。
張岱鼎 鄒蘊
責任編輯 | 苗碩、徐和謙
運營編輯 | 賈珍珍
版面編輯 | 馮建悅
在10月17─18日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脫歐談判,卻因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她15分鐘的演講裡,沒有提出“任何有新意”的計劃,進一步陷入僵局。
歐洲議會議長安東尼奧·塔亞尼說,雖然梅在演講中表達了“良好意願”,卻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在梅發表講話後,除了英國外的歐盟27國領導人隨後磋商了3小時,最終決定由於脫歐談判實質進展不夠,歐盟不會在11月舉行本擬為英國脫歐問題舉辦的“特別峰會”,等談判取得“決定性進展”時再召開。
歐盟領導人還要求,歐盟官員要對英國最終可能發生“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情況,做出更好的準備。
此前,特雷莎·梅在今年7月代表英國政府推出的英國版脫歐方案,一直受到英國內部和國外的廣泛質疑。
與英國存在脫歐最棘手問題─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理瓦拉德卡警告說,若談判拖延到12月,將會陷入僵局;他還預測,到明年3月英國脫歐期限來臨時,仍可能無法達成任何協議。那麼一來,英國就將面臨災難性的無協議脫歐結局。
脫歐協議為什麼重要
英國於2016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兩年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簽署生效《退出歐盟法案》。根據歐盟規定和英國的這一法案,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23時正式退出歐盟。除非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28個成員國一致透過變更時程,否則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已經底定。
然而,2016年脫歐公投的結果出臺後,就有不少英國民眾表達不滿,稱英國“老年人的選擇”綁架了英國的未來。在選票分佈中,較多60歲以上人群選擇脫歐。隨著局勢的發展,英國國內也存在著舉行“二次脫歐公投”的聲音,意圖扭轉局面。不過,英國首相梅近期表示,“二次脫歐公投”是對英國民主的“嚴重背叛”,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鑑於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係藕斷絲連,以及實施了多年人員、貨物和資本的相對自由流動,一個英國與歐盟的脫歐協議安排至關重要。
然而,在10月14日,歐盟負責脫歐事務談判的米歇爾·巴尼耶釋出推文表示:“儘管作出了巨大努力,一些關鍵的事務仍未能得到解決,包括避免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出現‘硬邊界’的保障條款。”
此前,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曾表示,10月的歐盟布魯塞爾峰會將是英國“脫歐”談判見分曉的時候。只有10月談判取得足夠進展,歐盟才會在11月召開特別峰會,最終完成談判。面對越來越有可能出現的“無協議脫歐”情況,英國政府已於今年8月公佈了一份檔案,專門指導公眾如何在生活中面對“無協議脫歐”的後果。
達成協議難點何在
今年7月,英國政府要員在首相梅的鄉間別墅契克斯閣,就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達成共識,並發表了三頁的協議提案,該提案被稱為“契克斯計劃”。
特雷莎·梅的這一提案,尋求在英歐之間設立“貨物自由貿易區”,也意味著在貨品貿易領域,英國願接受歐盟相關規則約束、繼續參加歐盟相關監管機構,實質上相當於仍遵守歐洲單一市場規則。但是,英國相對強勢的金融等服務業,則不被納入其中;也不包含英國與歐盟其它國家的人員自由流動。
有人比方,特雷莎·梅的提案更像是訴求“離婚而不分居”。
英國所希望達成的“貨物自由貿易區”理論上會包括北愛爾蘭全境。在英國正式脫歐之後,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交界處,便成為歐盟和英國的邊境。
歐盟和愛爾蘭均強調,過往愛爾蘭島上帶有鐵絲網和檢查站的“硬邊界”不能重現;英國政府雖然也不樂見“硬邊界”重現,但卻又強調要恢復英國自己的邊界主權,實現對跨境人貨流通的管理。此前英國政府曾提出建立人貨分流車道、在邊界上架設電子稽核鏡頭、過境人員提前上網登記以實現快速通關等“軟邊界”方案,但都未被愛爾蘭和歐盟方面接受,成為英歐談判的一大難點。
從英國角度而言,若將北愛爾蘭與英國其他領土分開對待,或者讓北愛爾蘭單獨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內,則衝擊英國國內的政制統一和領土主權完整,因此也難為被英國政府所接受。
在只希望“保留貨物自由貿易,服務業和人員往來與歐洲脫鉤”的“契克斯計劃”提出,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紛紛表示反對。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示,英方提出的這一框架行不通,將破壞歐盟的單一市場原則。而在英國內部,與歐盟“藕斷絲連”的“契克斯計劃”,在執政的保守黨內部也存在重大分歧,黨內“強硬脫歐派”內閣成員相繼辭職,以抗議這份提案的精神,還有不少保守黨議員威脅要對這一原則下達成的脫歐協議投反對票。
在9月底舉行的最大反對黨工黨年會上,工黨黨魁柯爾賓說,如果梅無法和歐盟談成一個能讓英國留在關稅同盟內,並確保愛爾蘭島上不會重現“硬邊界”的協議,工黨將在議會中對這份協議投反對票。此外,如果梅無法與歐盟達成協議,或協議方案在議會投票中無法過關,工黨將要求重新舉行大選,或不排除要求就脫歐問題舉行二次公投。
按照此前規劃,如果英國能與歐盟達成關於脫歐的“框架性協議”,那麼在2019年3月29日之後,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將進入“過渡期”。在長達21個月的過渡期內,英國仍需要同歐盟其他成員國一樣遵守歐盟法律,但無法參與歐盟事務決策。
英國在“過渡期”內,仍留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關係內,貨物、人員、服務和資本在該時期內仍自由流通。在此期間,英歐雙方可以商定全新的雙邊關係規則和貿易協定。
然而,如果英國與歐盟在脫歐大限來臨之前,未能達成任何協議──即出現所謂的“硬脫歐”局面,則2019年3月29日之後,將不存在現有關係延續的“過渡期”。英國與歐盟關係的規則將出現真空,必然將對市場、行政管理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沖擊。
英國也必須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只能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與歐盟進行貿易往來。
對倫敦地位衝擊幾何
英國領先的經濟預測公司EY Item club近日表示,其預計未來三年英國的經濟增長率較低。該公司預估英國今年GDP增長為1.3%,2019年為1.5%。若該預測準確,這將是英國GDP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長。
該資料的估算,是基於英國“有協議退歐”的情況下。多數分析認為,如果英國最後落入“無協議退歐”的結局,則經濟增長會更為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Quattroporte拉加德9月表示,任何方式的脫歐都會給英國帶來一些代價;而“無協議脫歐會”帶來可怕的後果:增長減少、預算赤字增加和貨幣貶值。
英國《獨立報》的一篇分析認為,“無協議脫歐”會影響英國長期的經濟繁榮。當英國與歐洲的關係退回到只剩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後,英國的GDP在未來15年內將減少約8%,從而產生嚴重的財政後果。即使考慮到英國可以減免對歐盟預算的付出,到2033年,英國年淨損失仍將達到約800億英鎊。
不過另一方面,英國退歐公投已經過去兩年。目前來看,德國的法蘭克福和法國的巴黎並未取代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反,以亞洲投資者為代表的國際資本近兩年仍紛紛湧入英國市場,其中以倫敦尤甚。
房地產顧問機構萊坊近日釋出的《中國對外房地產投資報告》指出,中國投資者對英國的房地產投資熱度經歷了大幅變動。2017年全年的投資總額,曾同比暴增4.45倍至96.9億美元,但2018年前7個月卻縮水至12.6億美元。資料雖然有所回落,但仍與2016年的水平相若。
萊坊認為,對中國買家而言,倫敦地產仍具投資價值。萊坊倫敦市中心發展合夥人Andrew Harrison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脫歐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但倫敦市場對商業樓宇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如Facebook、亞馬遜等新興科技及媒體公司的入駐,會支撐倫敦地產價格。不過為了進一步管控房價,爭取年輕選民,特雷莎·梅於9月末提出,英政府計劃提高海外房產投資者1%-3%的印花稅。
但人們仍然關注英國脫歐是否會最終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其金融地位。普華永道在2018年初的一份脫歐報告中指出,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水平的失去,將使英國在經濟上付出高昂代價。據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稱,倫敦可能會因此失去1萬個銀行職位和2萬個金融服務職位,其中2.1萬億美元的資產,有可能因英國退歐而被移出英國。未來在考慮針對英國的投資時,脫歐仍然是最大變數,而其對市場的長期影響其實還未開始顯現。
張岱鼎 鄒蘊
責任編輯 | 苗碩、徐和謙
運營編輯 | 賈珍珍
版面編輯 | 馮建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