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36469701994

    白居易,生於772年,卒於846年,是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貧困,頗歷艱辛。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他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年間任杭州刺史,寶曆初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早期所作諷喻詩,如《秦中吟》、《新樂府》中的不少篇章,較尖銳地揭發了時政弊端和社會矛盾,於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自遭受貶謫後,意志逐漸消沉,晚年尤甚,詩文多怡情悅性、流連光景之作。其詩語言通俗,除諷喻詩外,長篇敘事詩有《長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出生時,他母親年僅18歲。由於父親在外為官,教育白居易的責任落到了母親陳氏身上。陳氏出生在一個讀書人的家庭,是個頗有幾分才氣的小家碧玉。她總是親自教白居易識字斷文,吟詩辨韻,給了他良好的啟蒙教育。 白居易天資聰穎,常人沒有人能與他相比的。六七個月時,雖沒學會說話,但能將“之”、“無”兩個字分辨出來。不管誰問,他能將小手指準確地點在所問的“之”或“無”上面,而且屢問屢指都不出錯。人們驚歎他是“奇童”,傳誦很廣,便引出了“幼識之無”這句成語。 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白居易五六歲便學寫詩,9歲便能辨音律聲韻了。白居易十一二歲的時候,為了躲避藩鎮割據的戰亂,逃難到越中(今浙江省境內),過著流浪的生活。他從小刻苦學習,整天讀書、練字、做詩、寫文章,以至讀得口舌都生了瘡,寫得手腕和胳膊肘上都長了老繭。因為學習刻苦勤奮,加上他的天賦,使他成為傑出的詩人。他十幾歲就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 白居易在他16歲那年去長安參加考試。在考試之前,他先把自己的作品送給當時的大詩人顧況看。當顧況看到詩卷上署名“居易”二字,便開玩笑地說:“長安米貴,在這裡‘居’可不‘易’呀!”當他漫不經心地開啟詩稿一看,嘲笑的面容立刻凝重起來,特別是看到《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時,大為驚奇,反覆吟詠不已: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顧況讀完此詩後,迎上前對白居易說:“我以為年輕人中沒有人才,想不到今天碰到你,我才知道什麼叫‘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有這樣的才能,在長安‘居’下去是很容易的。” 後來,白居易考中進士,在朝廷擔任左拾遺的諫官。他忠貞正直,遇到皇帝做了不妥的事,別人不敢說,他卻敢勸諫。有一年,唐憲宗準備任命王鍔為宰相。白居易進諫說:“宰相是陛下的輔臣,不是賢良的人不能擔任這個職務。王鍔魚肉鄉民,搶掠財物,進奉給陛下來討取您的歡心。讓這種人當宰相,會對國家造成損害。”憲宗聽了,不得不收回成命。有時候,他也碰到一些難於上諫的事,於是就寫成詩,想用這種辦法曲折地反映自己的意見。有些詩對朝廷的政事和貪官汙吏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和揭露。這一來,就得罪了那些權貴。權貴們怨恨他,散佈流言中傷他。 有一年,有個叫王承過的節度使不聽朝廷的調遣,唐憲宗決定派宦官吐突承璀領兵去討伐。諫官們知道,讓宦官領兵打仗是不行的,於是紛紛上表阻攔。白居易見事情緊急,就和唐憲宗當面爭論起來,憲宗聽了很生氣,下朝以後對宰相李絳說:“白居易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起來的,現在居然敢和我爭辯,我一定要懲罰他!”李絳是個正直的大臣,對唐憲宗勸慰了一番,憲宗才沒給他定罪。 不過,白居易終究沒有逃脫宦官的迫害。元和10年,因為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刺的事,他上表憲宗,主張捉拿刺客。這時候,他已經不擔任諫官了。宦官集團就攻擊他不該參與朝政,還造謠說他不孝順,把母親推下井裡淹死(事實是,他的母親有病,不小心掉在井裡淹死了)。昏庸的唐憲宗沒有弄清真相,就把白居易貶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司馬。 他滿懷悲涼地離開了長安。自此以後,他的思想走向消極,開始把道家的“知足保和”以及佛家的出世思想,作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寶和精神上的寄託。 不過他的消極主要是出於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怒,對權臣禍國殃民的無聲指責。但他對人民的疾苦並沒有忘記。他從江州調往忠州,後來被任作杭州刺史。杭州城內飲水困難,白居易組織人加以整修水井,使井水常足,解決了飲水問題。接著又對西湖進行修整,使西湖周圍1000多頃農田得到灌溉,後來人稱白居易在西湖上修的堤為“白公堤”。 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白居易又出任蘇州刺史。在蘇州,白居易採取很多措施,簡化政事,減輕窮苦人民的賦稅和工役負擔,使百姓得到一些休養生息的機會。因此,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很感謝他。當他離開的時候,老百姓跑出來為他送行,不少人痛哭流涕,追著他坐的船送了十幾裡。白居易的好朋友、大詩人劉禹錫寫詩描寫當時的情景說:“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白居易一生手不停筆,他平生的所歷、所感,透過他的詩文,幾乎全部展示在讀者的面前了。而且透過他的詩文,還使我們看到了當時時代的面貌和廣闊的場景,在一些詩篇中我們還看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 白居易的詩最使人喜愛的就是通俗明白,琅琅上口。據說,他每作一首詩,都要念給老婆婆聽,要是她們聽不明白,他就改,一直改到都聽得懂為止。 白居易一生寫了2806首詩,在中國文學史上,除了陸游就數他的詩最多了。他還將他的詩歌分類為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四大類。 在《采地黃》這首詩中,白居易描寫—個農民的遭遇:“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採掘地黃幹什麼呢?“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是要用地黃這種草藥,去換取富人家的馬吃剩的粟米,來救救自己飢腸轆轆的一家人。窮人還不如富人家的馬,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呀! 《紅線毯》這首詩,揭露了地方官員不顧人民死活,拼命搜刮人民的勞動果實進奉給皇帝的醜惡行為,諷刺了皇帝荒淫奢侈的生活。織毯工人煮繭繅絲,“染為紅線紅於花,織作披金殿上毯。……美人踏上歌舞業,羅襪繡鞋隨步沒。……宣州太守加樣織,自謂為慮能竭力。……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賣炭翁》,是諷喻詩中的名篇。他首先用“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個艱辛的賣炭老人,然後說明“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靠此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種“衣正單”又“願天寒”的矛盾心情,表現了勞苦人民悲慘的處境。這首詩不發議論,但譴責之意卻十分強烈。 除諷喻詩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兩篇有名的敘事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詩人把它歸入感傷詩一類。 《長恨歌》,以“長恨”為題,開篇就對唐玄宗迷戀女色進行諷刺。如“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等等。詩歌轉入後半部分,著重描寫了他們的悲劇遭遇,寄寓了一定的同情。他寫李、楊生離死別以後的思念之情,具有很浪漫的色彩。詩中極力渲染了唐明皇對楊貴妃死後的思念之情:“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待鑾輿歸京後,寫明皇思念程度更深一層:“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接著“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之後,又用臨邛道士招魂的鋪敘,描寫了李、楊的山盟海誓,表現他們生死不渝的愛情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長恨”,憐憫感嘆之情躍然紙上。全詩構思巧妙,描寫傳神,語言自然流暢,具有音樂美,因而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後代廣泛傳誦的名篇。 《琵琶行》,寫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去潯陽江頭送別一客人,忽然聽到鄰船上一陣動人心絃的琵琶聲,詢問之後,才知是長安的一個名妓,漂泊在江湖之上。女子一席傾訴和悽切的琵琶聲,引起詩人的共鳴。這首詩運用語言的成就是驚人的。如在描寫音樂中,用了一連串的新穎精妙的比喻,把音樂旋律形象化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聲音錯落有致,瞬息萬變,抑揚頓挫,寫得出神入化,充分表現了白居易高超的藝術才能。 此外,描寫大自然景物的,也有不少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如《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還有一些民歌體小詞,如《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 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晚年退休後,隱居洛陽履道里,與香山的高僧如滿談經論法,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會昌6年八月,白居易久病不愈,與世長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提高毛筆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