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561863173794
-
2 # 思考行者
英語學習法可謂多如牛毛了,我嘗試過許多種,從3A英語到瘋狂英語,都沒有成功。當然不能說這些方法不好,大多是自己沒有堅持。鍾道隆逆向法學英語,一出來我就去買了書,應該說他的方法是比較有效的,他自己46歲開始學英語,一年時間便能與老外自由交流,可以當翻譯。
真的有這麼神奇麼?
逆向法學英語操作簡單,就是把一段英語錄音透過反覆聽,直至每個單詞都寫下來,能聽懂會寫。比如一分鐘的英語錄音,剛開始可能需要聽150分鐘到200分鐘才能聽懂寫下來,透過半年反覆聽寫,1分鐘錄音15分鐘能聽懂會寫,又過半年,1分鐘內容3分鐘能聽懂,最後到即聽即懂。
聽到這裡,你也就明白了,這種方法雖然效果好,但最終是會因我們自己懶惰而無法堅持到底,最終又失敗。
鍾道隆先生自己統計,在14個月裡他起早貪黑,共學習英語3000多小時,相當於每天都要花5-7個小時學英語,而且他還是在工作之餘學習,可見其勤奮程度。
由此可見,學英語最關鍵在於毅力,在於堅持不懈地努力。
-
3 # dyc76fuonhnp
首先,應該肯定鍾道隆老師學習英語的那股子勁!其次,逆向法學英語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第三,逆向法學英語不適合初學者,甚至中級水平的人(剛剛過四六級)都不太適合。比如,他要求,聽到的英語“不可一詞無來歷,不可一詞無講究”這個要求,大多數人做不到。尤其是在“聽寫英語”時,遇到聽不出來的詞,記住發音,寫出單詞,再查字典更是不現實!因為,聽不出來,有兩個原因,要麼是熟悉的詞,由於沒有記住母語者的發音習慣,而聽不出來,要麼,乾脆就是一個生詞,對於生詞你就是聽一萬遍恐怕還是聽不出來,你按聲音寫出來的單詞多半不是事實上的單詞,那又怎麼查得到呢?結果,學習效率低,挫折感強,沒有相當的意志品質,一般人,用逆向法學英語,極可能堅持不下來的!
-
4 # Hello翻譯官
在我的英語學習,尤其是翻譯學習的過程中,鍾道隆教授和他的“逆向學習法”對我的影響很大,尤其從其中蘊含的持之以恆、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受益匪淺。
一、鍾道隆其人鍾道隆是逆向英語創始人,這僅僅是他的一個角色。他還是解放軍少將、通訊工程專家、復讀機發明者。
1934年12月31日,出生於浙江省浦江縣;
1951年,響應“抗美援朝”的號召,投筆從戎,參加華人民解放軍;
1952年,進入華人民解放軍通訊工程學院有線系學習;畢業後長期從事國防通訊工程建設、科研管理與教學管理工作。
1979年,以通訊專家的身份出訪法國和德國。因受語言限制,開始學習英語(45歲),總結創造出“英語學習逆向法”,14個月後再次出國,併成為中國代表團正式翻譯。從學習中收到啟發,設計發明了復讀機。
大學期間是優等生(本科五年所有課程全部優秀),工作期間是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教師,退休後是優秀退休幹部。
二、“逆向學習法”的由來鍾道隆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俄語,業餘時間自學英語,但是英語僅限於“讀”和“寫”,“聽”和“說”能力基本為零。在所有需要交流的場合,哪怕是日常交流,也需要翻譯人員在場,偶爾自己外出但是翻譯人員因事不能陪同,他只能隨身攜帶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住在某某旅館,我迷路了,請把我送回去”。因為交流不暢造成了工作和學習上的極大障礙,他立志要學好英語,尤其是能流暢的溝通。
按照“科學”的學習方法,應該是從最基礎的音標、單詞開始,繼而是片語、短句、段落和短文,而且精聽和泛聽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但是,鍾道隆的英語學習一起步就是“反科學”的。他和翻譯人員說要學習英語,翻譯知道他的英語水平,以為是一時心血來潮,幾分鐘的熱度;再說,在國外的考察和訪問的日程安排得很緊湊,也沒多少空餘時間學習。因此,也沒放在心上認真對待。隨手給了他一盤磁帶,讓他回去聽聽試試。但是,鍾道隆卻當真了。他自己也沒想到,帶回的磁帶是VOA原版錄音。對於“聾啞”的他來說,簡直是“天書”,在傳統的教學中也被認為是“叛道離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鍾道隆認認真真地聽磁帶,當然是一句話甚至一個詞也聽不懂。但是,在學習上倔強、較真的他絕不認輸、絕不退縮。他拿著一本詞典按照所聽到的讀音一個詞一個詞地查閱,並努力將讀音和單詞對應起來。聽懂第一句話耗費了好幾個小時,然後開始“摳”第二句話,就這樣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聽完聽懂了一盤磁帶。當他去還歸還磁帶時,翻譯一開始不相信他能聽懂這盤磁帶,但鍾道隆逐句講出磁帶內容時,翻譯非常震驚也非常佩服。鍾道隆要求繼續學習,翻譯人員給了他第二盤磁帶,鍾道隆依然用這種“反科學”的方式聽完聽懂,不過比第一盤的速度要快多了,只用了一週時間。
就這樣,鍾道隆的“聽”“說”水平突飛猛進。但是水平提升的背後是他反覆播放、暫停、快退、快進用壞的十幾臺錄音機。期間,有一次單位有外事會議,鍾道隆作為參會者聽著隨行翻譯的交傳口譯,竟然能聽出翻譯的瑕疵。他意識到自己不僅“聽”“說”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翻譯水平也有了同步提升。開始學習後的第14個月,他再次出國考察,這一次他多了一個身份——中國代表團隨行翻譯。
後來,鍾道隆根據自身經歷總結出“逆向英語學習法”並出版了《逆向法巧學英語》等學習專著。“四十五歲始學英語,十四個月後成為口語翻譯”作為勵志故事也廣為流傳,對不同水平的學習者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中央電視臺、東方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重量級媒體進行專訪報道,《實話實說》、《東方之子》等欄目有專題介紹。
後來,在“用壞十幾臺錄音機”的啟發下,鍾道隆設計發明了復讀機,並申請了專利。難能可貴的是,不久之後鍾道隆主動放棄了復讀機的專利所有權,目的是方便復讀機技術的推廣。(作客CCTV《實話實說》時,鍾道隆對崔永元說:“如果不放棄,就不能儘快轉化為生產力。”)
三、“逆向學習法”的精髓雖然“逆向學習法”在當時普及率非常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鍾道隆“14個月自學英語成翻譯”不是完全的零基礎,正如我們之前所說,他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俄語,而且成績是“優秀”,學習能力強、學習習慣好,而且他的英語有“讀”和“寫”的基礎,並非是“聽說讀寫”都是零基礎的小白。準確地說,是在14個月內突破了“聽”和“說”,並同時帶動了“讀”和“寫”,最終成為翻譯(口語)。因此,這種方式適合當時為數眾多的“聾啞”英語學習者,但是對於完全零基礎的學習者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從本質上講,無論是“正向”還是“逆向”都不是關鍵,都有大量成功的先例,但是無論哪種模式,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用壞的十幾臺錄音機”,用這種認真、堅持和執著的精神學習,無論哪一學科無論從哪種角度入手,都會取得驚人的進步和成績。
這裡值得一提的還有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雖然目前李陽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出現的新聞也大多集中在家暴和皈依佛門等方面,但是在1990-2010年間,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掀起了中國學習英語的風暴。李陽的英語學習法也是非常“反科學”和“逆向”的。大學一二年級期間,英語經常補考,後來試用“喊英語”的方式學習,一反側重於語法訓練和閱讀訓練的傳統學習方式,從口語突破,將考試題變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透過瘋狂“喊英語”做到脫口而出。李陽的名言就是“學英語就應該不要臉”。4個月的艱苦努力,從不及格躍升到大學英語四級全校第二名。後來,堅持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同聲翻譯訓練,從大學四年級開始參與國內和國際場合的口譯。運用他獨創的“瘋狂英語”學習法,成為全球著名英語口語教育專家、英語成功學勵志導師、五百多所中學的名譽校長和英語顧問、北京奧運會志願者英語口語培訓總教練等。
無論是“逆向”還是“瘋狂”,都離不開堅持和執著,方法很重要,但是堅持是決定性因素。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2005年我備考CATTI二級時,沒有教材,沒有大綱,自己所學的是“英語教育”,與翻譯專業關係不大,甚至連《翻譯實務》可以帶一本紙質詞典入場也不知道。但是那一年,我順利透過CATTI二級(直接越過三級報名二級),起到最關鍵作用的是業餘時間翻爛的三本《新英漢詞典》。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讀英語方法都差不多,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多人說鍾道隆老師的方法很不錯,但是我試過之後覺得並不是很理想,而且特別耗費時間。你想你小時候是怎麼學習語言的,難道也是聽一句記一句的嗎?其實多聽,1天3小時聽力,6個月就基本可以達到英語母語國家小學水平了,1年聽力完全過關,根本不需要聽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