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麝 別 名 香獐、林獐、麝鹿、麝 學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 forest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西北、華中以及西南部分省區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70釐米左右,肩高47釐米,體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問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有人認為它是原麝的一個亞種。 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區。性情膽怯,過獨居生活;嗅覺靈敏,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垂直遷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葉為主。發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間,雌雄合群,雄性間發生激烈的爭偶毆鬥。孕期6個月,每胎l~3仔。國內已有養殖,雄麝所產麝香是名貴的中藥材和高階香料。
門: 脊椎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偶蹄目 科: 鹿科 Cervidae 藏名音譯:納瓦 別 名:獐子 黑獐子 林獐 學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ForestMuskDeer 主要特徵: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70釐米左右,肩高47釐米,體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有人認為它是原麝的一個亞種。 其獨特處是雄性上犬齒特別發達,猶如獠牙,鋒利異常,長達十釐米。上犬齒是雄麝唯一的武器,但也只能在同類中派上用場:在發情爭偶季節,雄麝間爭偶決鬥,便以獠牙撕裂對手的皮肉。拿來對付食肉獸,就無濟於事了。甚至小型食肉動物來襲,也難以抵禦。 麝雖缺乏“利器”防身,卻另有自保“妙法”,善於“一走了之”。麝的後肢長度遠超前肢,站立時後高前低,一幅怪相。但這種姿勢雖然不雅,後腿發達,蹄尖堅實,倒也能于山崖峭壁之間蹦跳自如,來去如風,碰上食肉獸追捕,一個箭步便逃之夭夭。在多巖高山棲息的森林動物,就是要靠這種本領求生存。 麝還有一個特徵是尾巴短,雄麝幼小時的尾巴正常,到成體時卻變成“禿尾”,裸露無毛。有人以為這是受蚊蠅蟲類刺咬後,在樹幹上擦癢把尾毛擦掉。其實是麝尾富有腺體,能分泌乳白色液體,麝將分泌物擦於樹幹、樹樁等處,以作領域標識。 分佈:中國四川、湖南、湖北、青海、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的波密、 察隅、錯那、措美、林芝、米林、工布江達等地。 習性及生境:麝於秋冬發情,發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間,雌雄合群,雄性間發生激烈的爭偶毆鬥。春夏產仔,孕期6個月,每胎1~3仔。一歲雄麝開始泌香,三至十歲時泌香量最高。麝香其實是膽小懦怯、性情孤獨的雄麝麝腺的分泌物。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區。性情膽怯。過獨居生活;嗅覺靈敏,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垂直遷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葉為主。 保護意義:麝香香氣醇濃,經久不散,早已聞名於世。既是配製高階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用來配製多種甦醒和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 現狀:多年來,有人為了獲取麝香,任意捕獵,致使麝的數量明顯下降。為保護這項資源,除採取保護措施外,還開展了馴化飼養的研究。中國II級保護動物。
馬 麝 別 名 香獐、馬獐、麝 學 名 Moschus sifanicus 英文名 alpine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馬麝是體型最大的一種麝。體長80~90釐米,肩高55釐米,體重10~15千克。鼻端無毛,黑色。全身呈沙黃淡褐色。成體背面具隱約斑點,頸吻不顯,臀與背顏色一致。 棲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叢或草叢等地。善於奔越懸崖峭壁,活動、排便及棲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線與場所,有“捨命不捨山”之說。國內有養殖,壽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貴的中藥材和高階香料。
原麝(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拉丁學名 Noschus noschiferus Linnaeus 英文名 Musk Deer 別名 香獐 山驢 獐子 林獐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麝科 Noschidae 識別特徵 原麝體型較小,體長65-95cm。被毛粗硬,毛曲折如波浪狀,易折斷。雌雄兩性均無角。耳長直立,上部圓形。眼較大,吻端裸露。雄性上犬齒髮達,長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曲。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尾短。雄性鼠鼷部有香腺,呈囊狀,香囊外毛短而細、稀疏。通體暗褐色。耳背、耳尖棕灰色,耳殼內面白色,下頜白色。頸下向後至肩有兩條白紋。頸背,體背有4-5縱地土黃色斑點,腰部及臀部兩側的斑點明顯而密集,無清晰的行次,腋下、鼠鼷部、四肢內側和臀部周圍淺棕灰色,四肢外側深棕色,尾淺棕色。 分佈 棲息地及習性 多棲息於針葉林、針闊葉溼交林、疏林灌叢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岩石山地。很少見於平地的樹林、平原、池沼或荒山禿嶺。一般雌雄分居,營獨居生活,而雌獸常與幼麝在一起,以晨昏活動頻繁,有相對固定的巡行,覓食路線,通常只在標定的範圍內活動。在雄麝臥棲處,常留有濃郁的麝香味,視覺與聽覺靈敏,性怯懦,為植物食性,取食多種高等植物的嫩枝、葉、果及地衣、苔蘚、蕨類、雜草等,於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發情交配,每胎產1-2仔。
黑麝 中文科名:鹿科 中文屬名:麝屬 中文俗名:獐子 拉丁文名:Moschus fuscus 英文名:Tawny Musk Deer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 1981 識別特徵:為麝屬中體色最深暗的一個種,無論成體或幼體,其頭部、頸部、耳和四肢均為黑色或黑褐色。成體喉部、頸側和體背無任何條紋或異色斑點。體形與林麝大小相似,體重7kg,體長700mm。蹄大而寬厚,較其他麝種發達,前蹄甲長37mm,後蹄甲長35mm。無任何異色臀斑。 分佈:黑麝是以中國(主要是雲南西北部)為核心分佈的狹布種,系東喜馬拉雅山區的特有種之一。國內僅分佈於雲南西北部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西藏東南部的察隅,南部的珠穆朗瑪峰南坡地區;國外見於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和不丹(Groves, et al.,1995)。 生境與習性:黑麝多棲於海拔2700m以上到4200m高的高山暗針葉林(杉樹林)、針闊混林、高山杜鵑灌叢和草甸,西藏東南部甚至可達4200m以上冰雪覆蓋的山坡上(馮祚建等,1988)。夜行性,晨昏活動較為頻繁。主要以杜鵑,高山柳的枝葉、松蘿、苔蘚、禾本科植物等為食物。馮祚建等(1986)曾在黑麝胃中發現貝母、苔草和杜鵑等。黑麝的發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個月,次年7月產仔。 種群現狀:這種麝於80年代初被發現訂名,已知分佈區狹小,適生生境範圍有限,屬稀有種或瀕危種。在雲南的麝資源總量中,估計不多於林麝資源總量的10%。西藏的黑麝,遠比雲南西北部更少。黑麝的生態和資源量調查尚未進行。 致危因素:主要為獵取麝香而捕殺黑麝,導致其種群數量下降。 現有保護措施:作為麝屬的一個種,也已被列為國家級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雲南西北部高黎貢山地區,其棲息地已劃入怒江自然保護區和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對黑麝的保護應可起到一定作用,保護區面積約49.9萬公頃。但黑麝的不少種群,尚未劃入自然保護區中。 保護措施建議:1. 開展黑麝資源的調查與研究,為資源保護提供科學根據。 2. 建議把黑麝的主要分佈區之一的雲南西北部碧羅雪山劃為另一個黑麝自然保護區; 3. 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公民保護意識,制止對黑麝的濫捕亂獵;
喜馬拉雅麝也是中國學者在1981年確立的,它的體形較大,體長為78-92釐米,體重11-15千克。毛色比馬麝和林麝深,背部及體側棕褐色,臀部為鮮豔的黃白色,與其他麝類不同。頭部寬短,吻部比馬麝寬闊,耳尖教圓。上下唇和耳的內側均為白色,眼圈為棕黃色,沒有頸紋。 喜馬拉雅麝在國外分佈於尼泊爾、錫金等地,在中國僅見於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北坡的亞東、樟木、吉隆等地。 喜馬拉雅麝棲息於海拔2500-3900米之間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帶。活動規律與馬麝類似。主要以松蘿、苔草、杜鵑等植物為食,有時也吃苔蘚。繁殖情況也與馬麝差不多,雌獸於5-6月生產,每胎產1-2仔。
林 麝 別 名 香獐、林獐、麝鹿、麝 學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 forest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西北、華中以及西南部分省區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70釐米左右,肩高47釐米,體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問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有人認為它是原麝的一個亞種。 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區。性情膽怯,過獨居生活;嗅覺靈敏,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垂直遷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葉為主。發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間,雌雄合群,雄性間發生激烈的爭偶毆鬥。孕期6個月,每胎l~3仔。國內已有養殖,雄麝所產麝香是名貴的中藥材和高階香料。
門: 脊椎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偶蹄目 科: 鹿科 Cervidae 藏名音譯:納瓦 別 名:獐子 黑獐子 林獐 學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ForestMuskDeer 主要特徵: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70釐米左右,肩高47釐米,體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有人認為它是原麝的一個亞種。 其獨特處是雄性上犬齒特別發達,猶如獠牙,鋒利異常,長達十釐米。上犬齒是雄麝唯一的武器,但也只能在同類中派上用場:在發情爭偶季節,雄麝間爭偶決鬥,便以獠牙撕裂對手的皮肉。拿來對付食肉獸,就無濟於事了。甚至小型食肉動物來襲,也難以抵禦。 麝雖缺乏“利器”防身,卻另有自保“妙法”,善於“一走了之”。麝的後肢長度遠超前肢,站立時後高前低,一幅怪相。但這種姿勢雖然不雅,後腿發達,蹄尖堅實,倒也能于山崖峭壁之間蹦跳自如,來去如風,碰上食肉獸追捕,一個箭步便逃之夭夭。在多巖高山棲息的森林動物,就是要靠這種本領求生存。 麝還有一個特徵是尾巴短,雄麝幼小時的尾巴正常,到成體時卻變成“禿尾”,裸露無毛。有人以為這是受蚊蠅蟲類刺咬後,在樹幹上擦癢把尾毛擦掉。其實是麝尾富有腺體,能分泌乳白色液體,麝將分泌物擦於樹幹、樹樁等處,以作領域標識。 分佈:中國四川、湖南、湖北、青海、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的波密、 察隅、錯那、措美、林芝、米林、工布江達等地。 習性及生境:麝於秋冬發情,發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間,雌雄合群,雄性間發生激烈的爭偶毆鬥。春夏產仔,孕期6個月,每胎1~3仔。一歲雄麝開始泌香,三至十歲時泌香量最高。麝香其實是膽小懦怯、性情孤獨的雄麝麝腺的分泌物。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區。性情膽怯。過獨居生活;嗅覺靈敏,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垂直遷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葉為主。 保護意義:麝香香氣醇濃,經久不散,早已聞名於世。既是配製高階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用來配製多種甦醒和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 現狀:多年來,有人為了獲取麝香,任意捕獵,致使麝的數量明顯下降。為保護這項資源,除採取保護措施外,還開展了馴化飼養的研究。中國II級保護動物。
馬 麝 別 名 香獐、馬獐、麝 學 名 Moschus sifanicus 英文名 alpine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馬麝是體型最大的一種麝。體長80~90釐米,肩高55釐米,體重10~15千克。鼻端無毛,黑色。全身呈沙黃淡褐色。成體背面具隱約斑點,頸吻不顯,臀與背顏色一致。 棲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叢或草叢等地。善於奔越懸崖峭壁,活動、排便及棲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線與場所,有“捨命不捨山”之說。國內有養殖,壽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貴的中藥材和高階香料。
原麝(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拉丁學名 Noschus noschiferus Linnaeus 英文名 Musk Deer 別名 香獐 山驢 獐子 林獐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麝科 Noschidae 識別特徵 原麝體型較小,體長65-95cm。被毛粗硬,毛曲折如波浪狀,易折斷。雌雄兩性均無角。耳長直立,上部圓形。眼較大,吻端裸露。雄性上犬齒髮達,長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曲。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尾短。雄性鼠鼷部有香腺,呈囊狀,香囊外毛短而細、稀疏。通體暗褐色。耳背、耳尖棕灰色,耳殼內面白色,下頜白色。頸下向後至肩有兩條白紋。頸背,體背有4-5縱地土黃色斑點,腰部及臀部兩側的斑點明顯而密集,無清晰的行次,腋下、鼠鼷部、四肢內側和臀部周圍淺棕灰色,四肢外側深棕色,尾淺棕色。 分佈 棲息地及習性 多棲息於針葉林、針闊葉溼交林、疏林灌叢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岩石山地。很少見於平地的樹林、平原、池沼或荒山禿嶺。一般雌雄分居,營獨居生活,而雌獸常與幼麝在一起,以晨昏活動頻繁,有相對固定的巡行,覓食路線,通常只在標定的範圍內活動。在雄麝臥棲處,常留有濃郁的麝香味,視覺與聽覺靈敏,性怯懦,為植物食性,取食多種高等植物的嫩枝、葉、果及地衣、苔蘚、蕨類、雜草等,於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發情交配,每胎產1-2仔。
黑麝 中文科名:鹿科 中文屬名:麝屬 中文俗名:獐子 拉丁文名:Moschus fuscus 英文名:Tawny Musk Deer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 1981 識別特徵:為麝屬中體色最深暗的一個種,無論成體或幼體,其頭部、頸部、耳和四肢均為黑色或黑褐色。成體喉部、頸側和體背無任何條紋或異色斑點。體形與林麝大小相似,體重7kg,體長700mm。蹄大而寬厚,較其他麝種發達,前蹄甲長37mm,後蹄甲長35mm。無任何異色臀斑。 分佈:黑麝是以中國(主要是雲南西北部)為核心分佈的狹布種,系東喜馬拉雅山區的特有種之一。國內僅分佈於雲南西北部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西藏東南部的察隅,南部的珠穆朗瑪峰南坡地區;國外見於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和不丹(Groves, et al.,1995)。 生境與習性:黑麝多棲於海拔2700m以上到4200m高的高山暗針葉林(杉樹林)、針闊混林、高山杜鵑灌叢和草甸,西藏東南部甚至可達4200m以上冰雪覆蓋的山坡上(馮祚建等,1988)。夜行性,晨昏活動較為頻繁。主要以杜鵑,高山柳的枝葉、松蘿、苔蘚、禾本科植物等為食物。馮祚建等(1986)曾在黑麝胃中發現貝母、苔草和杜鵑等。黑麝的發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個月,次年7月產仔。 種群現狀:這種麝於80年代初被發現訂名,已知分佈區狹小,適生生境範圍有限,屬稀有種或瀕危種。在雲南的麝資源總量中,估計不多於林麝資源總量的10%。西藏的黑麝,遠比雲南西北部更少。黑麝的生態和資源量調查尚未進行。 致危因素:主要為獵取麝香而捕殺黑麝,導致其種群數量下降。 現有保護措施:作為麝屬的一個種,也已被列為國家級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雲南西北部高黎貢山地區,其棲息地已劃入怒江自然保護區和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對黑麝的保護應可起到一定作用,保護區面積約49.9萬公頃。但黑麝的不少種群,尚未劃入自然保護區中。 保護措施建議:1. 開展黑麝資源的調查與研究,為資源保護提供科學根據。 2. 建議把黑麝的主要分佈區之一的雲南西北部碧羅雪山劃為另一個黑麝自然保護區; 3. 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公民保護意識,制止對黑麝的濫捕亂獵;
喜馬拉雅麝也是中國學者在1981年確立的,它的體形較大,體長為78-92釐米,體重11-15千克。毛色比馬麝和林麝深,背部及體側棕褐色,臀部為鮮豔的黃白色,與其他麝類不同。頭部寬短,吻部比馬麝寬闊,耳尖教圓。上下唇和耳的內側均為白色,眼圈為棕黃色,沒有頸紋。 喜馬拉雅麝在國外分佈於尼泊爾、錫金等地,在中國僅見於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北坡的亞東、樟木、吉隆等地。 喜馬拉雅麝棲息於海拔2500-3900米之間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帶。活動規律與馬麝類似。主要以松蘿、苔草、杜鵑等植物為食,有時也吃苔蘚。繁殖情況也與馬麝差不多,雌獸於5-6月生產,每胎產1-2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