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球弟
-
2 # 職場可可
儘管巴西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八進四的比賽中輸給了中國女排,無緣四強,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巴西女排是一支頂級強隊,也是里約奧運會上的奪冠熱門,正如賽後,巴西女排隊長法比亞娜說的,我們只是輸給了最後的冠軍,我們發揮的也非常好。看過這場比賽的球迷都知道,比賽沒有到最後一刻,誰都不能保證誰是贏家。所以,儘管巴西女排輸給了最後的冠軍中國女排,巴西女排依然是北京、倫敦奧運會的“兩連冠”球隊,能夠衛冕奧運會的冠軍,即使是全盛時期的中國女排,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奪冠》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排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氣質,正是這股精神讓中國女排一直處於世界強隊之列,正所謂,只有偉大的對手才能彰顯偉大的冠軍,在中國女排奪冠的道路上,正是擊敗了像巴西女排這樣的一支支的世界強隊,才能彰顯我們奪冠的含金量。
巴西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是輸給了中國女排,在競技體育裡,沒有所謂的常勝強軍,再說,兩支球隊都是頂級球隊,也是會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借鑑的,兩支球隊也會惺惺相惜的。
-
3 # 水文2018
競技體育有輸贏,職業球員不會特別在意,里約奧運會已經是過去式,如今參演電影《奪冠》有錢賺,巴西女排球員何樂而不為呢?
里約奧運會失利是事實,沒必要糾結里約奧運會,巴西女排是東道主,也是衛冕冠軍,她們的實力非常強大,劍指奧運三連冠。比賽開打後,形勢也如她們所願,順風順水拿到小組第一名。1/4決賽面對另外一個小組的第四名,已經被她們壓制長達兩個奧運週期的中國女排,勝算非常大。
這場中巴之戰,開打之後同樣是符合巴西女排的意願,以較大優勢拿下第一局。不過,以朱婷為核心的女排新陣容,在郎導的精心指揮下,和巴西女排展開周旋,最終以3:2將巴西女排淘汰出局,讓巴西女排在家門口吞下了失利的苦果。
當時的巴西女排隊員,得到這樣的結果,心理落差有點大,當然是非常痛苦的。不過,競技體育就是這麼殘酷,作為職業球員,她們肯定也能夠理解。如今幾年過去了,不會還糾結當初的失利,應該釋然了,這就是一個事實,沒什麼不能接受的。
來參演《奪冠》有錢賺,何樂而不為中國拍攝電影《奪冠》,反映和宣傳中國女排精神,帶點紀實性質,免不了會剪下一些中國女排的真實比賽鏡頭,而里約奧運會這場中巴大戰又是一場非常典型的案例,必定會被選中。要把這些真實鏡頭剪輯到電影中,應該會和相關的出現在鏡頭中的球員協商,免得落個侵犯人家肖像權的口實。
從這個角度考慮,導演組肯定會和巴西女排的球員協商,以得到人家的允許。另外,電影來自於實際生活,又要高於生活,要拍得好看,重新拍攝一些鏡頭也是必須的。與其請替身,不如就請一些當時參與了這場比賽的巴西女排球員來出演。
事實上,確實請到了一些巴西女排球員前來拍攝,比如馬列安妮、傑奎琳、帕烏拉等人。拍攝過程或許會勾起她們不愉快的回憶,但是,對於這些已經退出國家隊的選手,有機會可以曝光,增加被關注度,最主要還有錢拿,何樂而不為呢?
結語里約奧運會早已成為了記憶,桑巴姑娘都是熱情奔放的,中國女排當年以實力征服了她們,她們不會總糾結於過去,如今有機會來中國參演電影《奪冠》,實現她們的表演慾望,實現她們的另面生活,還能增加收入,一點點已經過去的傷痛就算不得什麼了。
-
4 # 叮咚藝體
一句話:賽場上是輸家,賽場下是人生。大家應該記得,當時巴西隊輸掉後哭得最兇的應該是傑奎琳;4朝元老法比亞娜則是強忍著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擁抱;老將謝拉則是一臉茫然;而主攻手娜塔莉亞則是用手指擦著嘴唇苦笑。
為何巴西女排隊員願意參演,我個人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場上是敵人,場下是朋友。
經常看排超俱樂部聯賽的球迷應該可以看出來,不同國家的球員們在同一個俱樂部都是好朋友的關係。特別是一些排球國際巨星,比如我們熟知的土耳其瓦基弗銀行隊,我們的朱婷去之後儘管語音開始不是很通順,但是球場上明顯看出來婷隊與她的隊友們都打成了一片。本次的拍攝,相信製片方會透過女排先去聯絡對方,作為場下的好友,幫忙拍攝一部電影對她們來說是可以實現的。特別是有新聞曝出:2019年10月傑奎琳抵達中國,徐雲麗親自接待。從這條新聞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些球員的參演跟中國女排隊員和巴西女排隊員平時私底下的個人感情是分不開的。
2.鎖定範圍,挑人是關鍵。
大家把“排壇影后”的稱呼頒給了傑奎琳,我想主要是她的一哭成名,而又很快忘記轉而參演《奪冠》。不過話說回來,傑奎琳的顏值高、身材好,能找她出鏡最好不過了。且她的眼淚來得快,能參演肯定能把隊員的感情演繹出來。我們透過社交網站也能看出,傑奎琳也喜歡拍一些自己的照片,證明她心底還是有慾望想要出鏡的。
3.體育無國界,退役後的自由身不妨礙撈金。
傑奎琳和另外兩個球員馬列安妮和帕烏拉已經退役,退役後的運動員大都會轉行繼續撈金,比如轉行做教練、比賽解說、出席商業活動等。比如中國女排原二傳手馮坤經常解說,且還到國外當教練。而郎平還曾擔任美國女排主教練,北京奧運會郎平領銜的美國女排戰勝了中國女排。所以,對於運動員來說體育無國界,尤其是退役的運動員,拍一部電影對她們來說就是一次國外的商業性活動,而且又能有一筆費用,她們為什麼不來參演呢?
4.繼續撈金的動力所驅。
首先,大家都知道運動員的頂峰期很短,一般運動員30多歲就退役了。而不同種類的運動員在役的薪酬不同,足球類的還能高一些,而排球類的可能不高。30多歲對運動員來說大齡,但是迴歸正常人,這個年齡還不大,正是需要繼續工作掙錢的年齡。所以後續我們也看到馬列安妮和帕烏拉又重新打沙排,而傑奎琳在2019年也被巴西女排重新召回隊伍。
其次,巴西這個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上並不發達,作為退役後的普通人,來中國拍戲的片酬應該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最後,運動員都在退役後嘗試各種行業,來中國拍電影其實就是一種嘗試,特別是高顏值的傑奎琳,有可能因為拍攝一次電影而退役後轉行做演員。
5.沒有必要過多地活在過去。
即使不參加拍攝電影,巴西隊輸給中國女排已經既成事實,大量的影片在全世界的網站來回播放。所以因為這個失去來中國拍攝電影撈金的機會沒有必要。另外,那場球對巴西隊來說確實很重要,而且又是在家門口丟掉的,但是時間久了,對球員來說只是一場比賽。而且她們又沒有改變國籍叛國。
6.電影的屬性
這部電影只是在國內上映,國外很難大批次的流行去觀看。即使有影后鞏俐助陣,也很難在國外影院流行觀看,事實證明,《奪冠》在國內也沒有取得很高的票房。大量的影迷反饋:還是看比賽過癮。
綜上所述,巴西隊員來中國拍攝電影,我們可能覺得對她們來說可能是一種“揭瘡疤”,但是站在大齡運動員的角度上考慮,可能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
5 # 初一6969
這個問題多多少少有點八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錢唄,誰都不願意在自己的傷疤上撒個鹽?這次來的並不是打球的那幾個,不管怎樣,感謝他們成就了中國女排!
回覆列表
2020年,一部體育勵志電影《奪冠》溫暖了很多人,片中中國女排姑娘克服種種困難、永爭第一的擔當精神也激勵了很多人,這部片子也因此成為了2020年很多球迷最為關注的電影之一。
為了最真實的還原當時的情況,製作方還特意邀請了巴西女排的馬列安妮、傑奎琳、帕烏拉等人參演電影,這些外國球員的參演讓電影增色不少,不過很多球迷也奇怪,作為輸家,巴西女排球員為何願意再次感受失利痛苦參演《奪冠》?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巴西女排球員為何願意再次感受失利痛苦參演《奪冠》?
為什麼巴西女排的姑娘們願意參演呢?首先是那一屆女排姑娘的奪冠經歷讓人佩服。在小組賽,中國女排2勝3負僅僅以小組第四的身份進入淘汰賽,當時的郎平指導和女排姑娘身上揹負著極大的壓力。可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女排姑娘爆發了,她們擊敗了當時世界第一的巴西女排,一路殺到了決賽,並且最終奪冠,這樣艱難且勵志的過程也讓巴西女排的球員感到佩服。
第三是對於國內市場的開發。如今的競技體育已經進入了多元化的時代,球員除了球場上的表現,商業價值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參加拍攝可能會勾起當年被淘汰的痛苦回憶,可是因為參演,巴西女排姑娘可以增加在我們這邊的曝光度和關注度,而這些最終都很有可能轉化為商業價值 ,讓她們賺得盆滿缽滿。
第四是中國女排姑娘的好人緣。勝不驕敗不餒,球場上的女排姑娘霸氣又充滿了溫情,比如說當年王一梅的大力扣殺把日本女排的木村紗織打暈後,大梅也是第一時間上前想詢問並主動道歉。場上對手,場下朋友,女排姑娘長期積累的好人緣,也讓這些昔日對手願意配合電影的拍攝。
最後是收入的問題。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而且在奧運會上輸給中國女排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如此,這問題也沒有什麼好迴避的。參加電影拍攝,巴西女排的球員們必然可以拿到一筆片酬,這或許對於男足、男籃專案的運動員來說微不足道,可是對於整體薪水不高的女排球員,這筆收入算是非常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