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帝城託孤
關羽失荊州被殺後,劉備悲憤不已,舉大軍伐吳,誓要“踏平東吳”。不料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大敗,逃往白帝城,憂鬱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後事,將太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2.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豆;曹操聞知後,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
風和日麗的天氣突然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征剿袁術、此時關羽張飛趕到,乃藉以脫身。曹操當時是以試探的心理來設宴的,而劉備則誠惶誠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懷疑。
劉備的故意掩飾,使曹操放鬆了警惕不再疑心劉備,劉備後來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打破了行將大一統的局面,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三國。
3.髀肉復生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後表示感嘆虛度光陰,想要有所作為。
據記載: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後,在荊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劉備發現自己大腿生出贅肉,由此感概而落淚。劉表見了,詢問何因,劉備回答:“我過去常常騎馬,大腿沒有贅肉。現在不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時光飛逝,人即將步入垂老,卻沒能建功立業,因此感到悲傷。”
4.桃園三結義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5.《三英戰呂布》
——討董聯軍進軍虎牢關,遭到天下第一將呂布的阻擊,聯軍將領死傷慘重,眼看公孫瓚敗下陣來,張飛挺丈八鋼矛出擊,戰他不過;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不勝;劉備掣雙股劍出擊,三兄弟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不支,大敗,退回關內。
6.《三顧茅廬》
——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出山幫助自己統一國家大業。第一次,三人來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歸。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立即叫人備馬,到了草屋,諸葛亮還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
7、攜民渡江
劉備、諸葛亮在新野大敗曹軍之後,移駐在樊城。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殺奔樊城而來,劉備不忍拋棄跟隨多時的百姓。
就派人在城中釋出通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城中百姓看到後皆寧死相隨。劉備便令關羽在江邊整頓船隻,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號泣而行,兩岸哭聲不絕。在劉備就要投江自盡。
旁邊的人急忙抱住他。 劉備到了南岸,回顧江北,還有無數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號,劉備急令關羽催船速去渡百姓過江。直到百姓將要渡完,方才上馬離去。
1.白帝城託孤
關羽失荊州被殺後,劉備悲憤不已,舉大軍伐吳,誓要“踏平東吳”。不料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大敗,逃往白帝城,憂鬱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後事,將太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2.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豆;曹操聞知後,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
風和日麗的天氣突然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征剿袁術、此時關羽張飛趕到,乃藉以脫身。曹操當時是以試探的心理來設宴的,而劉備則誠惶誠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懷疑。
劉備的故意掩飾,使曹操放鬆了警惕不再疑心劉備,劉備後來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打破了行將大一統的局面,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三國。
3.髀肉復生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後表示感嘆虛度光陰,想要有所作為。
據記載: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後,在荊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劉備發現自己大腿生出贅肉,由此感概而落淚。劉表見了,詢問何因,劉備回答:“我過去常常騎馬,大腿沒有贅肉。現在不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時光飛逝,人即將步入垂老,卻沒能建功立業,因此感到悲傷。”
4.桃園三結義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5.《三英戰呂布》
——討董聯軍進軍虎牢關,遭到天下第一將呂布的阻擊,聯軍將領死傷慘重,眼看公孫瓚敗下陣來,張飛挺丈八鋼矛出擊,戰他不過;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不勝;劉備掣雙股劍出擊,三兄弟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不支,大敗,退回關內。
6.《三顧茅廬》
——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出山幫助自己統一國家大業。第一次,三人來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歸。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立即叫人備馬,到了草屋,諸葛亮還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
7、攜民渡江
劉備、諸葛亮在新野大敗曹軍之後,移駐在樊城。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殺奔樊城而來,劉備不忍拋棄跟隨多時的百姓。
就派人在城中釋出通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城中百姓看到後皆寧死相隨。劉備便令關羽在江邊整頓船隻,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號泣而行,兩岸哭聲不絕。在劉備就要投江自盡。
旁邊的人急忙抱住他。 劉備到了南岸,回顧江北,還有無數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號,劉備急令關羽催船速去渡百姓過江。直到百姓將要渡完,方才上馬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