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喊,應當立即迴應,不要拖拉延緩;父母吩咐,應該當即行動,不要推搪懶散。
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的教誨應當恭敬地聽從,父母的責備應該順從地承受。
3.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讓父母感受到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要讓父母感覺到清涼。早上出門前要問候父母,晚上回家後要告知父母,早晚問候探視以讓父母安心。
4.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歸家一定要稟報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來,工作的地方不要經常變動。
5.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事務縱然細微,也不能擅自行動做主。如果擅自行動做主,那就對為人子女的道義有所損害。
6.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東西縱然很小,但也不能私自藏匿,如果私自藏匿了,會讓父母心中感到悲傷、難過。
7.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喜歡的東西,盡心盡力地去置辦奉上。父母厭惡的東西,慎重地除去。
8.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身體受到傷害,會讓父母擔憂。德行有所汙損,會令父母蒙羞。
9.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父母疼愛自己,盡孝哪有什麼困難的?父母厭惡自己,還能堅持盡孝,那才是真正的賢德。
10.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父母有過錯,要誠懇地勸諫讓他們改進,臉色要和悅愉快,聲音要溫和柔緩。
11.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勸諫不被父母接受的話,就等父母心情愉悅的時候再去繼續勸諫。號啕哭泣地跟隨著父母,父母生氣了責罰自己也沒有怨言。
12.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
父母生病了,要為父母事先品嚐下藥物的味道。日夜都在父母身旁服侍,不離開父母所在的坐榻。
13.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父母過世,要按照古代禮法制度守三年喪禮,時常悲傷地哭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戒絕酒肉聲色的奢靡生活。
14.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辦理父母喪事要恪守治喪禮節,祭奠要竭盡誠心,對待死去的父母要像對待在世時的父母那樣尊敬孝順。
《弟子規》第二章 入則孝
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喊,應當立即迴應,不要拖拉延緩;父母吩咐,應該當即行動,不要推搪懶散。
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的教誨應當恭敬地聽從,父母的責備應該順從地承受。
3.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讓父母感受到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要讓父母感覺到清涼。早上出門前要問候父母,晚上回家後要告知父母,早晚問候探視以讓父母安心。
4.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歸家一定要稟報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來,工作的地方不要經常變動。
5.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事務縱然細微,也不能擅自行動做主。如果擅自行動做主,那就對為人子女的道義有所損害。
6.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東西縱然很小,但也不能私自藏匿,如果私自藏匿了,會讓父母心中感到悲傷、難過。
7.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喜歡的東西,盡心盡力地去置辦奉上。父母厭惡的東西,慎重地除去。
8.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身體受到傷害,會讓父母擔憂。德行有所汙損,會令父母蒙羞。
9.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父母疼愛自己,盡孝哪有什麼困難的?父母厭惡自己,還能堅持盡孝,那才是真正的賢德。
10.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父母有過錯,要誠懇地勸諫讓他們改進,臉色要和悅愉快,聲音要溫和柔緩。
11.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勸諫不被父母接受的話,就等父母心情愉悅的時候再去繼續勸諫。號啕哭泣地跟隨著父母,父母生氣了責罰自己也沒有怨言。
12.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
父母生病了,要為父母事先品嚐下藥物的味道。日夜都在父母身旁服侍,不離開父母所在的坐榻。
13.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父母過世,要按照古代禮法制度守三年喪禮,時常悲傷地哭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戒絕酒肉聲色的奢靡生活。
14.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辦理父母喪事要恪守治喪禮節,祭奠要竭盡誠心,對待死去的父母要像對待在世時的父母那樣尊敬孝順。
《弟子規》第二章 入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