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山西文旅網

    1.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自古被稱為“鳳城”,始建於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榆次老城以市樓所在位置為中心,東、西、南、北四街交會於此。東大街有城隍廟、縣衙、思鳳樓、西園等,是榆次老城的政治中心;西大街有文廟、鳳鳴書院,為文化教育中心;北大街、南大街則為商業街市,即老城的商業中心。

    如果只是想來榆次老城的各個街道走走,是不需要門票的,可以從西門、北門進入。但如果是來旅遊,不妨買一張通票,售票處設定在東門,便可參觀城隍廟、榆次縣衙,西園、文廟等多個景點,還是非常值得的。

    榆次老城之城隍廟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

    行些好事天知地鑑鬼神欽”

    ——城隍廟山門楹聯

    從東門購票進入老城,第一個景點就是榆次老城最宏偉的建築——城隍廟。

    佇立於城隍廟前,廟門兩側威武的哼哈二將,及映入眼簾的匾額,楹聯,無不顯示著這座城隍廟的肅穆與巍峨,讓人心生敬畏。

    踏入山門。眼前是一座精美的明代古建——玄鑑樓。玄鑑樓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名之為“玄鑑”有“深奧微妙”“可以為鑑”之意,呈現出等級的尊貴。它在1999年被世界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基金會評為全球最精美的100座古建築之一。

    穿過玄鑑樓,在樓的一面開出一座過道式戲臺,戲臺左右設八字行琉璃影壁,造型豐富美觀。

    戲臺的對面就是整個城隍廟的主體——顯佑殿。這裡供奉的是深受百姓敬仰的北宋宰相寇準。

    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整個城隍廟處處彰顯莊嚴,神聖,幾處楹聯也都告誡世人,要做個好人,多行善事,讀來備受警醒。

    榆次老城之榆次縣衙

    “居官當思盡其天職;為政尤貴合乎民心”

    ——縣衙大門楹聯

    “朝堂看故宮,縣衙看榆次”。榆次縣衙,是中國儲存較完整的縣級衙署,有“三晉第一署”之稱,佔地2萬多平方米,始建於宋朝。

    進入縣衙,才真正感受到了其規模之大,令人不覺讚歎。縣衙共有5堂26個院落,皆有其特定的功能,在遊覽之中,我們似乎可以透過這些院落的介紹,身臨其境,體驗當時知縣日常的工作、生活狀態。

    相較於其規模的宏大,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榆次縣衙中的楹聯文化。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盜鈴之私心,終為無益;官官稱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干”。

    敬以持己,恕以接物;勤能補拙,儉能養廉。

    成於思,毀於隨,吾所惕者;約諸人,周諸己,君其勉之。

    行走於縣衙中,無論是各個堂的正廳、東西配房、又或是兵房、刑房等,楹聯無處不在。縣衙中的匾額、楹聯,大多言語通俗,樸實無華,卻耐人尋味,不僅是為官者,就是普通老百姓讀來也受益匪淺,這些楹聯文化是老城中的一大瑰寶,其中的深意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西園

    西園位於城隍廟與榆次縣衙之間,逛完了以上兩處景點,再來到這座靜謐,悠然的花園,擇一處亭廊,就這麼靜靜地坐著。眼前的山,水,樹,亭臺,樓閣,一切是那樣的詩意,悠然。

    市樓

    市樓位於老城東西南北四街的中心。市樓四個方位,12個匾額各不相同,站在樓下仰望,整座樓猶如展翅的鳳凰,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榆次老城的北大街有各種小吃攤,走出北門,還有一條小吃街,各色美食,吃貨們一定無法抵擋這誘惑。

    而老城的南大街則有眾多的娛樂專案:密室逃脫,射擊,4D星空藝術館等,個人覺得這些場館不僅和老城的氣質略顯格格不入,反而還增添了一絲難以言說的氛圍,略感怪異。

    2.後溝古村

    “四十里龍門河正當中,

    二龍戲珠後溝村”

    後溝古村

    位於晉中市榆次區東趙鄉

    是難得一見的中國歷史文化遺產村

    是北方農耕文明活態文化的完整畫卷

    堪稱“農耕桃源”

    後溝古村以其壯闊的黃土高原自然景色

    和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風貌

    吸引了眾多的影視劇組來後溝選景

    到目前為止

    已經有四十多部影視劇在後溝取景拍攝

    後溝村古建星羅棋佈,神廟系統相當完善

    這個不算很大的村莊裡卻分佈著

    關帝廟、文昌閣、真武廟、觀音堂、

    菩薩殿、山神廟、河神廟等18座神廟和1座祠堂

    它還有著“攝影創作基地”,“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等美譽

    後溝古村依山而建,沿著一條條石子路向上,兩側分佈著一戶戶農家小院,大多院落已經沒有人居住,有的上著鎖,有的開著門供遊客隨意參觀,只有少部分院落依舊有著煙火氣。

    3.常家莊園

    “晉商十分寶,三分在常家”。常家在晉商中有“書畫世家”、“茶葉世家”、“外貿世家”和“金粉世家”的美譽。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常家所建宅第叫常家莊園而不是常家大院,其實是因為它的面積和規模遠遠超過了山西其它任何一家大院,是山西規模最大的晉商大院,也是中國最大的莊園式建築群。

    有諺曰:"喬家一個院,常家二條街。"常家建築群佔據了車輞村原面積的近一半以上,規模居祁縣、太谷、平遙等晉商各院之首。經修復後目前對外開放的為常家莊園遺存的半條街,佔地約12萬平方米,僅為原莊園面積的四分之一。

    聳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巍峨的堡門,是常家莊園的東北堡門,大門南北兩側堡牆上是“宋代二亭雙絕帖”,在進入園林之前,就已讓人感受到了常氏的大家風範和富甲一方的氣派。

    進入常家莊園景區,目光所至是一條長長的,一眼望不到頭的街道。莊園現存的景區均位於街道的右側,左側有著零星的商鋪和飯館。

    站在這條街巷之中,不走近,很難想象這麼多的院落,每一處都各具特色,別有洞天。這裡的院落,有的獨立,有的彼此相互貫通,有的院落還連線著後花園,其規模之宏大,必定要多迷幾次路才能逛遍。

    常氏宗祠是現存中華民居中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家族祠堂建築之一。祠堂,又稱家廟,是中國傳統敬祖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常氏以儒傳家,更加註重對祖先的膜拜。

    常氏宗祠正門

    祠堂對面的磚雕影壁,中間書寫著240個書寫迥異的篆書“壽”字

    常氏宗祠二門

    祠堂正院

    石芸軒書院是中國最大的家族書院,書院從結構上可劃分為三院,從佈局上則連為一體。這裡環境怡然,不僅收藏有書法大家的稀世珍品《石芸軒法帖》,另有聽雨樓法帖,常氏遺墨法帖,漫步於此,不禁羨慕起那段充滿朗朗讀書聲的歲月。

    書院正門

    前院-四周分佈著琴棋書畫四亭

    傳世精品《石芸軒法帖》

    聽雨樓——樓下正是族中弟子讀書的地方

    常氏子弟的遺墨

    靜園,佔地120餘畝(8萬多平方米),是常氏家人休閒、遊樂和陶冶情操的場所。站在靜園門前,滿園的翠綠便已從門窗之中溢了出來。

    靜園是常家的後花園,連通著常家大部分的宅院。園林中的景緻既有南方的靈巧溫婉,又有著北方的質樸豪邁,頗有意趣。

    漫步於園中,一步一景,湖山亭軒、花牆影壁、充滿靈氣的石獅,鬱鬱蔥蔥的樹木,怡然綻放的花朵,真是讓人沉醉於其間,無比的悠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信電視不想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