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是前衛

    唐代是個盛產詩文的朝代,描寫風花雪夜、春江潮水的詩文枚不勝舉,然而懷念一代偉人諸葛亮的詩文卻不是很多。唐代杜甫兩首懷念諸葛亮的詩文的具體分析,來解讀其詩文中諸葛亮的形象。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感情充沛、結構嚴緊、對仗工整,溶個人情感於歷史事實之中,深沉厚重,讓人讀後感覺意味無窮,下面首先來分析一下他的《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曆元年766年。“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發明,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讚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建立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讚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造發明了八陣圖,使他聲名鵲起。杜甫的這句詩集中、凝鍊地讚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這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域性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讚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弔遺蹟作了鋪墊。“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裡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佈,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衝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凋零暗淡,唯獨八陣圖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蹟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徵。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絡: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齎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徵,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這首詩讚頌了諸葛亮的功績,尤其歌頌了他的八陣圖卓越的軍事價值,同時對諸葛亮未能完成統一大業予以同情。全詩概括精練,意義深刻,感情濃郁,並且詩文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餘意不盡的感覺。 另一首就是眾所熟知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亂以來就一直顛沛流離的詩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滿懷時事興衰之感和對三國時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錦官城”,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拜謁了始建於晉代的武侯祠廟。祠廟前那株巨柏,相傳為孔明手植,歷經滄桑,遒勁挺拔。綠樹叢中的黃鸝百轉千啼。詩人面對年久失修,頹圮破敗的祠堂,追念起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貴精神和赫赫業績,不由得觸景生情,熱淚滿襟,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七律。

    詩由“首”、“頷”、“頸”、“尾”四聯組成。這首詩的“首聯”兩句一問一答,看似平常,實則不然。這裡,詩人以近乎口語化的詩句點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武侯祠的自然環境,其間一個“尋”字妙筆天成,使得一問一答兩句相連,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詩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情不可耐的心情,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與諸葛亮雖不處同世,卻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後面的讚頌、痛惜之辭預做伏筆,使得全詩和諧統一,首尾相銜,體現了詩人善用賦筆而又切忌平直的特點。 而後“頷聯”兩句則進而把視線轉向武侯祠廟周圍景物的細部。“映階碧草”、“隔葉黃鵬”彷彿是兩個特寫鏡頭,意在渲染“春色”之怡目,“好音”之悅耳。然而,詩人用了一個“自”字,一個“空”字,含蓄地表達了他對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那就是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可是,丞相祠廟卻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無人跡。不難看出,在“頷聯”兩句裡,詩人句句寫景,卻字字含情。“頸聯”兩句,詩人筆鋒一轉,胸臆直洩,以高度凝鍊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際遇。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劉備三顧茅廬,同他商討天下大計。出山後,諸葛亮先是輔佐劉備開創基業,劉備死後,他又匡濟危難,扶佐後主劉禪。這就是所謂“兩朝開濟”。諸葛亮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忠貞不渝,盡了忠臣之心。透過詩人的飽含深情的詩句,我們可以瞭解諸葛亮作為賢相的一生的事業。“尾聯”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可謂詩文的“詩眼”。“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即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與魏軍相持百餘日後,於當年八月在軍中抱憾病逝。武侯壯志未酬而身先亡,詩人落筆沉摯,寫得蒼涼悲壯,催人下淚。

    這首詩感情深沉、真摯,對仗極為工整,表達了對諸葛武侯的深切懷念和壯志未酬的惋惜。

    以上兩首詩中諸葛武侯在讀者腦海中形成了更為具體形象,他才智過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運籌帷幄、力挽狂瀾,在中古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美名,下面就具體說一下他在這兩首詩文中的形象。

    一、“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智多星。

    諸葛亮才兼文武,在智慧的廣度上亦是前無古人。他將儒家學說所主張的仁德施之於民,又將法家之法用於治國治軍。陳壽的《三國志》稱他“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他將一個國空治理得空前有序,讓人不禁稱道。同時,諸葛亮還以個人的天才智慧,創造了著名的八陣圖,發明了元戎(一種新式連弩),鋼刀及木牛流馬,威力無比。西晉李興也說:“推子八陣,不在孫吳”。木牛流馬更是世間神物,惜早已失傳。他治蜀期間,開源節流,輕徭薄賦,務農植谷,推廣生產技術,因而出現了國用足、民財阜、人口旺的景象。他飽讀先秦諸子,博古通今,並能運用自如。可以說,他是集百家而成大智。他有道家的淡泊風範,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有法家的法治精神,及至墨家的科技雜藝,縱橫家的縱橫捭闔,名家的機智善辯,陰陽家的奇門遁甲,無不一一具備,在中國歷史上,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發明創造,亦可稱是發明家、科學家。文學上,他雖無曹操的橫槊賦詩,但一篇《出師表》,大情大義,不知要壓倒多少千古雄文,南宋詩人陸游《書憤》一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就是最好的詮釋。

    二、“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他是一位盡瘁國事,忠心輔政的忠臣。

    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劉備很信任他,臨死之前託孤於他,並大義地提出讓出家天下,但他沒有奪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殫思竭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最後以身殉職,病死於軍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輔佑後主,實際上是執一國之政,出為帥,入為相,但後主並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並不感到他的僭越,如果不是心底無私,國而忘家,誰又能做到這樣。

    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是一位堅韌一心,竭盡人謀的偉人。

    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復漢室,還於舊都”,但現實卻是極嚴峻的,三國之中,對手魏國勢力最為強大,其土地、人力、財力、物力比吳蜀二國的總和還要多,而蜀國相對最弱。諸葛亮深知這一點,“與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於是毅然挑戰極限,採取一切積極措施,發憤圖強,以挾泰山而超北海的氣概,“驅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雖勞而無功,仍不失為英雄壯舉,這既是諸葛亮的悲劇,也正是他的偉大。這種盡力而為的奮鬥精神,後人無不感慨萬千。一句“已知天定三分鼎,猶竭人謀六出師”讓多少後人為之汗顏。

    結束語:

    透過對唐代杜甫兩首懷念諸葛亮的詩文的具體分析,在深刻理解詩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更加清楚地瞭解諸葛武侯這一光輝形象,他不僅存在於詩文中,更存在於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心目中,他以自己的真實行動、人格魅力深深觸動了詩人的情懷,更以千古獨有的高尚節操感動著一代代後來人。千百年來杜甫的詩文代代相傳,諸葛亮的智勇故事也世世流傳。他的故事一直都在,他的精神也將激勵人們不斷去進步,不斷去活出自己的精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怎樣才能更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