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代的山水畫家,一部分人仍在表現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全景式的構圖,細膩的皴法,曲折多變的山勢都來自於上一時代大師的創造。傳為宗室畫家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故宮博物院藏)卷實際上是南宋畫院高手的作品,代表了承繼上代山水畫法的作品。其弟趙伯驌有《萬松金闕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寫臨安鳳凰山景色,點染與勾畫相合,筆法樸拙,是在傳統青綠基礎上,吸收董源、米芾等的水墨技法而成的新風格。
但真正代表了南宋一代山水畫創作的是那些講究意境的創造、以抒情為主要目的的所謂“偏角山水”。畫家以突出一個區域性的方法來加強描寫的力度,用筆更加潑辣,水墨的韻味發揮得更加充分。李唐是公認的開創這種新風的一代宗師,他的《萬壑松風圖》軸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繼承他的技法的劉松年則在描寫江南景色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馬遠、夏圭更是因為構圖多擷取一角或片斷的不全之景,畫面中留下大塊的空白,而被人稱為“馬一角”和“夏半邊”。這種構圖簡潔,主體鮮明的山水畫有一種全新的境界。正是這種創新引起了許多評論,而有的評論甚至從政治的角度認為他們的山水是對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殘山剩水”的反映,已屬附會之說。米友仁的雲山墨戲法則流傳於文人士大夫畫家之中,成就同樣可觀。
李唐,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北宋徽宗時畫院畫家,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擅長山水及人物故事畫。山水取法荊浩、關仝及范寬而有所變化。佈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積墨深厚,開南宋一代山水畫新風。《萬壑松風圖》軸(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李唐70歲左右的手筆,反映了李唐北宋時期的山水畫面貌。藏於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圖》卷與前幅的格調接近。故宮博物院藏的《長夏江寺圖》為絹本重青綠設色,雖為青綠山水,仍以墨筆勾皴為主,勾勒挺健多斷折,皴筆橫劈豎砍,放縱自由,以“大斧劈皴”和青綠著色相結合,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造。李唐也擅長人物故事畫,故宮博物院藏其所繪的《采薇圖》卷和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晉文公復國圖》卷都是借古喻今的作品。
劉松年,錢塘(杭州)人,因居清波門而被人稱為“暗門劉”,是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時的宮廷畫家,他的老師張敦禮是李唐的學生,因此他的畫風與李唐一脈相承。他的山水、人物都有很大的影響。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畫代表作,分四段描寫春、夏、秋、冬的景色,並穿插以人物活動。與李唐的取材不同,劉松年多描寫西湖一帶的風光,因此他的繪畫風格顯得精細秀潤一些,與李唐的氣勢雄壯形成了對比。
馬遠,字遙父,山西永濟人,宋光宗、寧宗時的畫院待詔。他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都是畫院畫家。他近承家學,遠學李唐,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對南宋後期院畫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山水畫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以小見大,時人稱之為“馬一角”。在用筆上,他擴大了斧劈皴法,畫山石用筆直掃,水墨俱下,有稜有角。故宮博物院所藏《踏歌圖》可稱是他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畫中遠峰巨石下,竹翠柳疏,幾個老少農民歌舞於壠上,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的詩意。同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水圖》也是他的代表作,原為冊頁,今裱成手卷,以勾線為主,分別描寫十二種水態,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其人物、花鳥畫也有《華燈侍宴圖》(兩本,一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在重慶市博物館)、《梅石溪鳧圖》(故宮博物院藏)等小幅真跡。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還藏有其《西園雅集圖》卷,上海博物館藏其《歡梅圖》軸,也為珍品。其子馬麟,承家學,工人物、山水、花鳥,曾為畫院祗侯,代表作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山水畫《靜聽松風圖》軸、故宮博物院藏的花鳥畫《層疊冰綃圖》軸,畫風較其父更為緻密纖巧。
夏圭,字禹玉,錢塘(杭州)人,宋寧宗時畫院待詔。畫風與馬遠極為相近,構圖亦多空白,人稱“馬半邊”,畫史中多以“馬、夏”並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其《溪山清遠圖》卷,畫面上巨石遠山、叢林茂樹、樓觀村莊等都佈置得疏密有致,筆法堅挺峭秀,將煙雨迷濛的江南景色,描繪得極其清幽秀麗。他的另一代表作品《山水十二景圖》卷現只存四景,藏於美國納爾遜博物館,各自獨立成章,但在佈局上卻連為一氣,描寫江天空闊的黃昏景色。夏圭的小幅作品,大都筆法簡括,墨色蒼潤,詩意濃厚,故宮博物院藏的《遙岑煙藹圖》為其代表。另有藏於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的《洞庭秋月圖》軸,也是夏圭精品。
南宋時代的山水畫家,一部分人仍在表現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全景式的構圖,細膩的皴法,曲折多變的山勢都來自於上一時代大師的創造。傳為宗室畫家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故宮博物院藏)卷實際上是南宋畫院高手的作品,代表了承繼上代山水畫法的作品。其弟趙伯驌有《萬松金闕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寫臨安鳳凰山景色,點染與勾畫相合,筆法樸拙,是在傳統青綠基礎上,吸收董源、米芾等的水墨技法而成的新風格。
但真正代表了南宋一代山水畫創作的是那些講究意境的創造、以抒情為主要目的的所謂“偏角山水”。畫家以突出一個區域性的方法來加強描寫的力度,用筆更加潑辣,水墨的韻味發揮得更加充分。李唐是公認的開創這種新風的一代宗師,他的《萬壑松風圖》軸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繼承他的技法的劉松年則在描寫江南景色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馬遠、夏圭更是因為構圖多擷取一角或片斷的不全之景,畫面中留下大塊的空白,而被人稱為“馬一角”和“夏半邊”。這種構圖簡潔,主體鮮明的山水畫有一種全新的境界。正是這種創新引起了許多評論,而有的評論甚至從政治的角度認為他們的山水是對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殘山剩水”的反映,已屬附會之說。米友仁的雲山墨戲法則流傳於文人士大夫畫家之中,成就同樣可觀。
李唐,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北宋徽宗時畫院畫家,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擅長山水及人物故事畫。山水取法荊浩、關仝及范寬而有所變化。佈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積墨深厚,開南宋一代山水畫新風。《萬壑松風圖》軸(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李唐70歲左右的手筆,反映了李唐北宋時期的山水畫面貌。藏於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圖》卷與前幅的格調接近。故宮博物院藏的《長夏江寺圖》為絹本重青綠設色,雖為青綠山水,仍以墨筆勾皴為主,勾勒挺健多斷折,皴筆橫劈豎砍,放縱自由,以“大斧劈皴”和青綠著色相結合,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造。李唐也擅長人物故事畫,故宮博物院藏其所繪的《采薇圖》卷和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晉文公復國圖》卷都是借古喻今的作品。
劉松年,錢塘(杭州)人,因居清波門而被人稱為“暗門劉”,是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時的宮廷畫家,他的老師張敦禮是李唐的學生,因此他的畫風與李唐一脈相承。他的山水、人物都有很大的影響。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畫代表作,分四段描寫春、夏、秋、冬的景色,並穿插以人物活動。與李唐的取材不同,劉松年多描寫西湖一帶的風光,因此他的繪畫風格顯得精細秀潤一些,與李唐的氣勢雄壯形成了對比。
馬遠,字遙父,山西永濟人,宋光宗、寧宗時的畫院待詔。他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都是畫院畫家。他近承家學,遠學李唐,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對南宋後期院畫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山水畫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以小見大,時人稱之為“馬一角”。在用筆上,他擴大了斧劈皴法,畫山石用筆直掃,水墨俱下,有稜有角。故宮博物院所藏《踏歌圖》可稱是他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畫中遠峰巨石下,竹翠柳疏,幾個老少農民歌舞於壠上,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的詩意。同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水圖》也是他的代表作,原為冊頁,今裱成手卷,以勾線為主,分別描寫十二種水態,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其人物、花鳥畫也有《華燈侍宴圖》(兩本,一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在重慶市博物館)、《梅石溪鳧圖》(故宮博物院藏)等小幅真跡。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還藏有其《西園雅集圖》卷,上海博物館藏其《歡梅圖》軸,也為珍品。其子馬麟,承家學,工人物、山水、花鳥,曾為畫院祗侯,代表作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山水畫《靜聽松風圖》軸、故宮博物院藏的花鳥畫《層疊冰綃圖》軸,畫風較其父更為緻密纖巧。
夏圭,字禹玉,錢塘(杭州)人,宋寧宗時畫院待詔。畫風與馬遠極為相近,構圖亦多空白,人稱“馬半邊”,畫史中多以“馬、夏”並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其《溪山清遠圖》卷,畫面上巨石遠山、叢林茂樹、樓觀村莊等都佈置得疏密有致,筆法堅挺峭秀,將煙雨迷濛的江南景色,描繪得極其清幽秀麗。他的另一代表作品《山水十二景圖》卷現只存四景,藏於美國納爾遜博物館,各自獨立成章,但在佈局上卻連為一氣,描寫江天空闊的黃昏景色。夏圭的小幅作品,大都筆法簡括,墨色蒼潤,詩意濃厚,故宮博物院藏的《遙岑煙藹圖》為其代表。另有藏於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的《洞庭秋月圖》軸,也是夏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