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開題)
胡瑗、孫復、石介被南宋理學家朱熹稱為“宋初三先生”,他們著書立說,廣收弟子,開講學風氣,彼此呼應,共同倡導儒學,在北宋儒學的復興中起過重要的作用,為理學的產生打下了基礎,開闢了道路,“三先生”從而被認為是宋代理學的前驅,他們的活動被認為是“開伊洛之先”。
宋初三先生在當時是齊名的經學家,他們治經並非是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為了鞏固北宋政權。
他們認為,要想鞏固統治,就必須全力厲行集權,重整倫常。
孫復曾說:“盡孔子之心者大《易》,盡孔子之用者《春秋》,是二大經,聖人之極筆也,治世之大法也。”二者正適合作為統治理論根據,所以,宋初三先生選用儒家經典,特重《易》和《春秋》。
胡瑗以經學聞名當世,他博通五經,其中尤長於《易》學。胡瑗的學術思想是在他的教學過程中透過講授闡發的,今存世著作《周易口義》,是其弟子倪天隱整理而成。他的《易》《洪範》學雖同漢唐所解有所不同,但也並沒有超出前人多少,尚沒有脫出舊有的理論體系。
孫復以《春秋》名家,今存有《春秋尊王發微》12卷。他認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黜諸侯”,以春秋無道,因而有貶無褒,事事黜之。他對漢唐以來的章句註疏之學持否定態度。他治《春秋》,舍傳求經,直抒“聖人”微旨,在學界造成風氣,對宋儒義理之學起到開啟作用。
石介雖有經學方面的專著,如《易口義》《易解》等,但均已亡佚。從一些零散的資料及其存世的《徂徠集》來看,石介對《易》和《春秋》都曾有所涉獵。
要鞏固政權,就必須振興儒家的忠孝仁義學說;而振興儒家倫常,申論儒家道統是一個重要途徑。
宋初三先生極力標榜儒家正統,突出孔、孟的地位,宣揚儒家正統派的倫理教化。
宋初三先生認為佛、道二教提倡“臣抗於君,子敵於父”,這是與儒家所提倡的倫理綱常不相容的,對於封建統治的鞏固也極為不利,因而極力反對佛、道與儒“峙而為三”。
同時,他們對於當時所流行的四六美文“西昆體”也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有礙於“聖人之道”。
在治經方面,宋初三先生的確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孫復,他治《春秋》,舍傳求經,破除傳統的“師法”“家法”,變《春秋》專門學為通學,開啟了慶曆學風。
宋初三先生不僅僅是齊名當世的經學家,同時,也是齊名當世的教育家。
他們的學術思想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講授闡發出來的。
北宋開國之初,專重科舉,不注意興學辦教育。
而由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往往不適世用。
當時,國家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在這種嚴峻情況之下,三先生積極從事教育,興辦學校,為國家培養各種專門人才,以整飭國家。
孫復科舉落第後,在石介的幫助下,在泰安建學館,開始聚徒講學。後來,他又到太學講學,影響頗大。
程頤在其《回禮部取問狀》中曾說:“孫殿丞復說《春秋》,初講旬日間,來者莫知其數。堂上不容,然後謝之,立聽戶外者甚眾。當時《春秋》之學為之一盛,至今數十年傳為美事。”
石介居喪丁憂在家,在徂徠山下,一邊耕作,一邊講學。據說,石介講學後,“門人弟子從之者甚眾。太學之興,自先生始”。
胡瑗也是落第之後在蘇州開始聚徒講學,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方法,被稱為“蘇湖教法”,這也是其教育實踐中最精彩的地方。他的教法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取先生教授弟子之法以為太學法,著為令”,還編成《學政條約》。
宋初三先生都曾經為國子監直講,不僅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通今博古的有用人才,而且對於宋及宋以後的學校教育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所以宋末的黃震說:“宋興八十年,安定胡先生、泰山孫先生、徂徠石先生始以師道明正學,繼而濂洛興矣。故本朝理學雖至伊洛而精,實自三先生而始。”
無論是學術思想,還是教育實踐,其最終目的還是為統治階級的政治服務,為鞏固封建統治尋求理論根據,造就人才。
鑑於唐末的藩鎮割據和五代的分裂,三先生在政治上都極力維護王權,以加強宋代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
尤其是石介,他虔誠地擁護北宋政權,熱切地希望自己能為之出力。“好議論都省時事,雖朝之權貴,皆譽訾之”,“雖獲禍,至死而不悔……無所諱忌”,積極支援慶曆新政,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
三先生維護王權,推行王道的政治學說,成為後來理學家政治學說的一個組成部分。
總之,宋初三先生刻苦攻讀聖賢之書,都有復興儒學的決心,並付諸行動。
雖然他們還沒有能夠建構起新儒學理論體系的框架,沒有從哲學的高度上提出儒學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沒有建立起一套嚴密的邏輯體系,但他們已為宋代新儒學的產生製造了輿論。
他們都廣收弟子,大開講學風氣,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傳播到各階層人物,為北宋統治階級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這些人對理學興起也作出了貢獻。
第一部分(開題)
胡瑗、孫復、石介被南宋理學家朱熹稱為“宋初三先生”,他們著書立說,廣收弟子,開講學風氣,彼此呼應,共同倡導儒學,在北宋儒學的復興中起過重要的作用,為理學的產生打下了基礎,開闢了道路,“三先生”從而被認為是宋代理學的前驅,他們的活動被認為是“開伊洛之先”。
宋初三先生在當時是齊名的經學家,他們治經並非是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為了鞏固北宋政權。
他們認為,要想鞏固統治,就必須全力厲行集權,重整倫常。
孫復曾說:“盡孔子之心者大《易》,盡孔子之用者《春秋》,是二大經,聖人之極筆也,治世之大法也。”二者正適合作為統治理論根據,所以,宋初三先生選用儒家經典,特重《易》和《春秋》。
胡瑗以經學聞名當世,他博通五經,其中尤長於《易》學。胡瑗的學術思想是在他的教學過程中透過講授闡發的,今存世著作《周易口義》,是其弟子倪天隱整理而成。他的《易》《洪範》學雖同漢唐所解有所不同,但也並沒有超出前人多少,尚沒有脫出舊有的理論體系。
孫復以《春秋》名家,今存有《春秋尊王發微》12卷。他認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黜諸侯”,以春秋無道,因而有貶無褒,事事黜之。他對漢唐以來的章句註疏之學持否定態度。他治《春秋》,舍傳求經,直抒“聖人”微旨,在學界造成風氣,對宋儒義理之學起到開啟作用。
石介雖有經學方面的專著,如《易口義》《易解》等,但均已亡佚。從一些零散的資料及其存世的《徂徠集》來看,石介對《易》和《春秋》都曾有所涉獵。
第二部分(觀點)要鞏固政權,就必須振興儒家的忠孝仁義學說;而振興儒家倫常,申論儒家道統是一個重要途徑。
宋初三先生極力標榜儒家正統,突出孔、孟的地位,宣揚儒家正統派的倫理教化。
宋初三先生認為佛、道二教提倡“臣抗於君,子敵於父”,這是與儒家所提倡的倫理綱常不相容的,對於封建統治的鞏固也極為不利,因而極力反對佛、道與儒“峙而為三”。
同時,他們對於當時所流行的四六美文“西昆體”也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有礙於“聖人之道”。
在治經方面,宋初三先生的確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孫復,他治《春秋》,舍傳求經,破除傳統的“師法”“家法”,變《春秋》專門學為通學,開啟了慶曆學風。
第三部分(過程)宋初三先生不僅僅是齊名當世的經學家,同時,也是齊名當世的教育家。
他們的學術思想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講授闡發出來的。
北宋開國之初,專重科舉,不注意興學辦教育。
而由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往往不適世用。
當時,國家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在這種嚴峻情況之下,三先生積極從事教育,興辦學校,為國家培養各種專門人才,以整飭國家。
孫復科舉落第後,在石介的幫助下,在泰安建學館,開始聚徒講學。後來,他又到太學講學,影響頗大。
程頤在其《回禮部取問狀》中曾說:“孫殿丞復說《春秋》,初講旬日間,來者莫知其數。堂上不容,然後謝之,立聽戶外者甚眾。當時《春秋》之學為之一盛,至今數十年傳為美事。”
石介居喪丁憂在家,在徂徠山下,一邊耕作,一邊講學。據說,石介講學後,“門人弟子從之者甚眾。太學之興,自先生始”。
胡瑗也是落第之後在蘇州開始聚徒講學,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方法,被稱為“蘇湖教法”,這也是其教育實踐中最精彩的地方。他的教法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取先生教授弟子之法以為太學法,著為令”,還編成《學政條約》。
宋初三先生都曾經為國子監直講,不僅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通今博古的有用人才,而且對於宋及宋以後的學校教育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所以宋末的黃震說:“宋興八十年,安定胡先生、泰山孫先生、徂徠石先生始以師道明正學,繼而濂洛興矣。故本朝理學雖至伊洛而精,實自三先生而始。”
第四部分(目的)無論是學術思想,還是教育實踐,其最終目的還是為統治階級的政治服務,為鞏固封建統治尋求理論根據,造就人才。
鑑於唐末的藩鎮割據和五代的分裂,三先生在政治上都極力維護王權,以加強宋代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
尤其是石介,他虔誠地擁護北宋政權,熱切地希望自己能為之出力。“好議論都省時事,雖朝之權貴,皆譽訾之”,“雖獲禍,至死而不悔……無所諱忌”,積極支援慶曆新政,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
三先生維護王權,推行王道的政治學說,成為後來理學家政治學說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五部分(總結)總之,宋初三先生刻苦攻讀聖賢之書,都有復興儒學的決心,並付諸行動。
雖然他們還沒有能夠建構起新儒學理論體系的框架,沒有從哲學的高度上提出儒學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沒有建立起一套嚴密的邏輯體系,但他們已為宋代新儒學的產生製造了輿論。
他們都廣收弟子,大開講學風氣,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傳播到各階層人物,為北宋統治階級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這些人對理學興起也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