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老954
-
2 # 虎貓中國
說的好像很瞭解央企,民企和私企似的。
作為經歷過這三種企業的,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
1、最透明的就是外企,在外企只有華人和外華人的區別,你要有本事,就算不當官,也有高收入,更何況,。
2、其次是國企央企,受制於國家,再加上反腐高壓多頭管理,無論如何都不敢太亂來,更何況很多老幹部受過黨教育,敢於發言,還是不敢太亂來的。
3、最後是民企,不論大小,都是一言堂,企業是老子的,想幹啥就幹啥,全都是裙帶關係或者關係戶,搞封疆制。所以啊,你想出頭,沒那麼容易。
至於你說競爭力,拜託,多少民企的發家史你們沒研究過,說黑金史還差不多。
所以你說德才兼備卻上不了位子,可以先參考你在哪個企業,如果民企很正常,如果國企一半一半,至於外企,你不上不可能
-
3 # 翊博2012
這個因素可能有很多。
第二,可能對比其他人,比你優秀的還有更多的人。
第三,所謂的工人德才兼備是怎麼得出的結論?自我感覺?還是幹部部門的考察結論?
第四,可能中國的文化傳統就是這樣的,也許有更會處事交際的同事被領導認可了。
-
4 # 東北農村陰陽先生
說出來這世間很氣憤,但是又沒有辦法的事情,我甚至懷疑是否能透過稽核,但是我相信百度媒體。作為一個在機關幹了20年的老科員,我要說的就是一件事,現在機關四十歲以下提職的家裡都有後臺,至少有一個在職或者退休的處級親戚,要不他們提不上。 我今年四十三歲。從上班我就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因為所學的專業對口,單位的活我信手掂來。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有個對我不錯的領導說過:“不能給你提職,你提職了,單位都沒人會幹活!”我不清楚這是什麼理論,但是也許是對的。
這些年,我們單位陸續來了一些有背景的人,有的在這上班幾個月,有的一年多,歲數都比我小。剛來就有傳聞說這是來混幾天提職的。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啥活也不會,好在領導也不指使人幹活。沒出幾個月,人家就提到別的單位了。
我們底下有個站,一直是劉哥當站長,是股級幹部,當了得有二十多年吧,雖然是股級科室,可是好歹也算是給老人一個面子,五十歲了,也管幾個人。就在今年,突然調進來一個副科級取代了他。他不服,不服的原因有三,一是有這個職位的時候沒通知他,二是來這個人歲數小,三是重點這個人不懂業務。純業務事業站,突然給調進一個二十多歲的領導,他哪有實踐經驗,這一點誰都明白,誰也明白他的舅舅是誰。劉哥去黨委找了,最後給壓了回來,劉哥很是上火,心灰意冷,工作沒有原來熱情,導致站裡的一些同志也是這樣。
在這裡,我想問問,我們這個地方小,東北的一個小鎮。劉哥去找組織上給的回答是你這麼些年你怎麼不找組織提拔那?這是你個人不努力?經常說的個人要努力,是什麼意思?我們工作努力,幹這二十年來,說出機關的業務幹部屈指可數的幾個人,組織上能不知道麼?所以說,考能幹提職,是不可能的,當然不說別的地方,就是我們這種縣團級的小機關,誰見過機關裡靠能幹當上副科級了?還有,各位可以打聽下,四十歲以下提職的,基本都是領導家親戚,最小級別的也是處級。 閱讀量0禁評刪除編輯
-
5 # 職路施語
上週週末,自己和幾位中年老男人一起相約某網咖,暢快淋漓地玩了一把《魔獸》經典遊戲,彷彿剎那間又回到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候:無所畏懼,敢闖敢拼。
遊戲結束,來到酒桌,閒聊間,其中的一位禁不住提到了工作上的事兒,當他談到,公司苦幹5年還沒提升的時候,隨手將一杯白酒一飲而盡。
看到如此這般,大夥兒都開始左一句,右一句地安慰他,其中有一位月薪2w+的仁兄開口便說:“勇哥,其實吧,調職當中的障礙就如同遊戲裡面的怪獸一樣,要想順利闖關,就得升級打怪。”
話雖然說得很直白,但細細地品一品,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角色定位——你是誰,要幹什麼
無論哪款遊戲,正式進入角逐介面之前,都要選擇好玩家身份,像戰略遊戲《魔獸》是選不死族、人族還是獸族,射擊遊戲《CS》是選匪還是先警等等。
這一點非常關鍵,直接決定了你在角逐當中作用發揮如何,甚至最終結局,做為玩家肯定是要選擇自己非常擅長的角色了,這樣才有勝算。
無論剛入職場的“小白”,還是職場當中的“白領”乃至任職多年的“大神”,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自己職場有個清晰的定位。
“小白”定位可能就是適應當下工作;“白領”定位可能就是工作起來輕車熟路;“大神”定位可能就是行家裡手,乃至領域權威。
自嘆提職不如意的,起因往往都是定位不準、不夠,個人實際所達的與老闆所期待的形成了差距。老闆希望你的能力與技藝達到“8級”;而實際上你卻只做到了“6 級”,還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只能是望“職”興嘆了。
隨時”補血“—保證生存好, 才能“玩”得好,“混”得下去
玩過升級闖關的遊戲愛好者都懂得,能否順利過關,實現升級, 首要的前提就是生命值足夠大,並在遊戲中可以採取適當的方式為角色”補血“,且儘量不要”掉血“。
否則,通常會因為生命值偏低剛進或者沒進下一關就“死”掉了,而不得不退出當前遊戲, 重新開始。
記得公司裡曾經有這樣一位同事,一直從事銷售工作,個人能力素質比較強,工作滿三年積累了不少客戶,便萌生了提職的想法,老闆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一切看起來是那麼地順理成章。
不過事情卻意外出現了反轉,他本人有一個致命的硬傷:自身要求不是很嚴格,上班遲到,工作期間玩手機,每次開會都踩著點兒來且從來不帶記錄本,用他的話說,”腦子能解決的, 就不要用本子。“
直到有一次銷售擴大會,那位同事因疏忽漏記了一位重要客戶,導致公司產品銷售出現了近10萬的損失,結果可想而知,那位同事被”炒“了。
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意料之中。職場調職本來就是一個” 高危“動作,稍有不慎,便會功敗垂成,何況自己還人為地提高”難度係數“。
如此這般,提職的好想法肯定要被現實懟到南牆上:調職?和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努力升級——進出自由,我強故我在
玩升級遊戲到什麼時候最牛逼?就是當你級別足夠高,裝備足夠好,攻擊力足夠狠,防護力足夠強的時候,各種怪獸在你面前,無論大小、強弱,你都可以隨意吊打,輕鬆碾壓自己卻依然毫髮無損。
古人早就把人的職業進階分成了七層:奴、徒、工、匠、家、師、聖。層次最低的就是任何人都不把你放在眼裡, 隨意欺負的”奴“,本職工作完全沒有主觀能動性,純屬為了養家餬口。
但如果你一不小心地達到了”匠“ 的層次,成為一名專業人士了呢,那你的話語權,你的選擇權可就大不同了,公司老闆會採納你的建議,下面的員工更是會唯你而馬首是瞻。
以當前自媒體行業為例,如果你只能碼字,排版,那隻能是網際網路勞工,而當你可以寫出10w+爆文,並且是想出爆文就有出的那種,那麼廣告商、平臺大號就會找你合作,接著知名度越來越高,有了個人品牌,這時你想不調職都難。
及時賦能——應對不確定性,成就更好的自我
遊戲玩家最擔心、最虐心的事情莫過於,所玩的角色不小心進入陌生領域,突然被“空襲”,而自身卻沒有對空打擊能力,結局只有兩個:要麼,及時退出,重新開始;要麼,坐等捱打,“死”得很慘。
看過一本書《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提到一支部隊的生存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場上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而解決的方法就是透過共享作戰資訊,獲得外界幫助,就如同普通人瞬間擁有了“三頭六臂”一樣,作戰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身在職場,想往高階進發,也需要及時給自己“賦能”,這裡面既包括從外界獲得競爭對手情況,職位要求情況,個人優劣勢所在等等,還包括自己為自己做好勝任更高崗位所做的能力儲備,隨時做好更高職位所帶來的能力考驗,因為人等崗位,你會很從容,崗位等人,你會很焦躁。
清晰的路線,滿血復活的狀態,一招斃敵的“必殺技 ”再加上高效的團隊協作,遊戲裡的你會成為贏家,放到職場也是如此。
工作任勞任怨能文能武,領導群眾口碑都很好,輔佐了四任領導,沒個領導上臺前和下臺後都很看重,就是在位時候不重用。難道就是因為沒跑沒送?
回覆列表
這是階層固化,圈子文化的外顯,即階層固化和圈子文化是實質,德才兼備的人晉升每遇天花板是表象。
金融系統的高管,薪酬很高,多由高官夫人,夫君,子女擔任,中層幹部多由高官親戚,好友擔任。電力,高速,高鐵,菸草等壟斷國企,常有系統內老人圈,同學圈,戰友圈,二代圈,金銀鋪路圈。
德才兼備的人,如果想晉升,應走金光大道。
所以,有人斷言,央企國企在同等環境中,競爭不過民企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