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小朝廷對金兵不思抵抗,一意偏安的政策,引起了全國廣大軍民的強烈不滿。反映在文學上,就是這一時期的創作以反對投降、愛國抵抗為重要內容。號稱南宋詩壇“四大家”的陸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四人中,陸游又以其堅貞的愛國之心和“六十年間萬首詩”的創作成就,名列榜首。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家的祖先原本務農,後來才有人讀書做官。陸游的父親陸宰曾任京西轉運副使一職。 陸游出生不久,便發生了“靖康之變”。在動盪的局勢中,陸游的父親被免去官職,他帶領家小往南遷。輾轉多年,直到陸游九歲時,全家才回到了山陰老家。 陸宰雖退居家中,仍時刻關心國家命運、民族危亡。他的朋友們也都是愛國志士,談到國家的興衰前途,他們常常痛哭流涕,慷慨激昂,恨不得奔赴沙場,為國獻身。長輩們的愛國情操對陸游有很大影響,使他很早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瘋狂的侵略者),下馬草(快速地寫)軍書”的壯志。 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二十九歲的陸游到臨安參加科舉考試,名列第一。第二年他又參加了禮部舉行的複試,仍然名列前茅。可是因為他的文章中有要求收復中原的內容,名字又排在奸臣秦檜的孫子秦壎(xūn)之前,結果被秦檜利用職權除掉了名字。直到秦檜死後,他才被授予福州寧德縣主簿一職,後又調回臨安任命。 1162年,宋孝宗即位。他起用了老將張浚任樞密使,準備北伐抗金。陸游則被調任樞密院的編修官,他積極支援抗戰,並提出了許多收復失地、改革政治的主張。但是北伐很快失敗了。張浚指揮的部隊在符離打了敗仗,全線潰退。抵抗派大受打擊,張浚被免職,陸游也受到牽連而被罷官,回到山陰老家。 1170年,陸游被朝廷再度起用,任夔州通判。這是當時的一個偏遠小縣,陸游由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經長江三峽進入四川。一路上他看山水,探奇境,採訪風俗民情。“道路半年進不到,江山萬里看無窮”,他的眼界因此大為開闊。他一路走一路記,到了夔州後寫成了《入蜀記》六卷。《入蜀記》記錄了陸游入川時一路上的見聞和他自己的感慨,表達了他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由此而更為堅定的愛國信念。 兩年後,陸游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使他有機會親臨前線,過上了軍旅生活。那時他常在駐地南鄭(今陝西漢中)和前沿軍營之間往還,曾在雪夜渡過漢江,從金軍的陣地擦過,也曾和士兵生活在一起,一連三天啃又冷又硬的蕎麥餅。這段生活對陸游的思想和創作都有很大影響,他寫了許多充滿愛國激情、氣勢豪邁的詩篇,創作由此而進入一個新階段。 但是不到一年,王炎被朝廷召回,陸游改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後來他又在蜀州(今崇慶)、嘉州(今樂山)、榮州(今榮縣)等地任職,幾乎走遍了蜀中地區。 1174年,范成大鎮守四川,陸游成了他的參議官。他們原是好朋友,在詩文創作都很有成就,所以范成大並不把他當作下屬看待。陸游性格豪放,不受禮法拘束,又因報國之志總是不得伸展,常常借酒澆愁,所以他被彈劾,最後因“恃酒頹放”而被免去官職。對此他不以為然,索性自號“放翁”,以示自己不屈的意志。 公元1178年,陸游奉宋孝宗之命東還,此後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擔任監司和州官等職。但他因為堅持抗金、反對妥協投降,一直受到朝中主和投降派的壓制。他在江西時,因開倉賑災而被罷官,八年後才被朝廷召回。第二年任禮部郎中,可是十一月就又被罷官,回山陰老家閒居。公元1190年冬,六十六歲的陸游再度被召回。但此後的十多年,他擔任的大多是無足輕重的閒差。 公元1210年1月26日,陸游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臨終前,他留下了傳誦千古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去世後,為我們留下了《劍南詩稿》八十五卷,收有他的詩作九千三百多首。陸游的創作可分為三個階段。中年以前是早期,他的作品比較注重技巧、詞藻。中年起,特別是入蜀後,軍旅生活的實踐使他的創作境界大為開拓,形成了激昂豪邁的風格。晚年閒居鄉間,以描寫田園景物為主要內容,風格漸漸趨向平淡。但是,不管風格、內容怎樣變,他的創作主題始終是堅持抗金、反對妥協、收復中原。所以,他又被人們稱為是繼屈原、杜甫之後的又一愛國大詩人,而《關山月》《書憤》《示兒》等詩作,也成了愛國詩的代表作。 陸游也擅長寫詞。他的《放翁詞》二卷,收有詞作一百四十多首,其中,最著名的是《釵頭鳳》,那是寫他和前妻唐琬之間夫妻深情的作品。但是,更多的篇章表達的是他的愛國之情。此外,他還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就收有著名的《入蜀記》;還有《南唐書》十八卷,等。 陸游給後人留下的,是一筆巨大的思想和文化上的遺產.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目錄·【解題】·【註解】·【韻譯】·【評析】·【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詩詞鑑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解題】重陽節來臨的時候,思念那遠在山東的兄弟(親人)。【註解】1、登高: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2、茱萸: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韻譯】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評析】??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作者簡介】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寫作背景】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詩詞鑑賞】 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南宋小朝廷對金兵不思抵抗,一意偏安的政策,引起了全國廣大軍民的強烈不滿。反映在文學上,就是這一時期的創作以反對投降、愛國抵抗為重要內容。號稱南宋詩壇“四大家”的陸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四人中,陸游又以其堅貞的愛國之心和“六十年間萬首詩”的創作成就,名列榜首。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家的祖先原本務農,後來才有人讀書做官。陸游的父親陸宰曾任京西轉運副使一職。 陸游出生不久,便發生了“靖康之變”。在動盪的局勢中,陸游的父親被免去官職,他帶領家小往南遷。輾轉多年,直到陸游九歲時,全家才回到了山陰老家。 陸宰雖退居家中,仍時刻關心國家命運、民族危亡。他的朋友們也都是愛國志士,談到國家的興衰前途,他們常常痛哭流涕,慷慨激昂,恨不得奔赴沙場,為國獻身。長輩們的愛國情操對陸游有很大影響,使他很早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瘋狂的侵略者),下馬草(快速地寫)軍書”的壯志。 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二十九歲的陸游到臨安參加科舉考試,名列第一。第二年他又參加了禮部舉行的複試,仍然名列前茅。可是因為他的文章中有要求收復中原的內容,名字又排在奸臣秦檜的孫子秦壎(xūn)之前,結果被秦檜利用職權除掉了名字。直到秦檜死後,他才被授予福州寧德縣主簿一職,後又調回臨安任命。 1162年,宋孝宗即位。他起用了老將張浚任樞密使,準備北伐抗金。陸游則被調任樞密院的編修官,他積極支援抗戰,並提出了許多收復失地、改革政治的主張。但是北伐很快失敗了。張浚指揮的部隊在符離打了敗仗,全線潰退。抵抗派大受打擊,張浚被免職,陸游也受到牽連而被罷官,回到山陰老家。 1170年,陸游被朝廷再度起用,任夔州通判。這是當時的一個偏遠小縣,陸游由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經長江三峽進入四川。一路上他看山水,探奇境,採訪風俗民情。“道路半年進不到,江山萬里看無窮”,他的眼界因此大為開闊。他一路走一路記,到了夔州後寫成了《入蜀記》六卷。《入蜀記》記錄了陸游入川時一路上的見聞和他自己的感慨,表達了他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由此而更為堅定的愛國信念。 兩年後,陸游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使他有機會親臨前線,過上了軍旅生活。那時他常在駐地南鄭(今陝西漢中)和前沿軍營之間往還,曾在雪夜渡過漢江,從金軍的陣地擦過,也曾和士兵生活在一起,一連三天啃又冷又硬的蕎麥餅。這段生活對陸游的思想和創作都有很大影響,他寫了許多充滿愛國激情、氣勢豪邁的詩篇,創作由此而進入一個新階段。 但是不到一年,王炎被朝廷召回,陸游改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後來他又在蜀州(今崇慶)、嘉州(今樂山)、榮州(今榮縣)等地任職,幾乎走遍了蜀中地區。 1174年,范成大鎮守四川,陸游成了他的參議官。他們原是好朋友,在詩文創作都很有成就,所以范成大並不把他當作下屬看待。陸游性格豪放,不受禮法拘束,又因報國之志總是不得伸展,常常借酒澆愁,所以他被彈劾,最後因“恃酒頹放”而被免去官職。對此他不以為然,索性自號“放翁”,以示自己不屈的意志。 公元1178年,陸游奉宋孝宗之命東還,此後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擔任監司和州官等職。但他因為堅持抗金、反對妥協投降,一直受到朝中主和投降派的壓制。他在江西時,因開倉賑災而被罷官,八年後才被朝廷召回。第二年任禮部郎中,可是十一月就又被罷官,回山陰老家閒居。公元1190年冬,六十六歲的陸游再度被召回。但此後的十多年,他擔任的大多是無足輕重的閒差。 公元1210年1月26日,陸游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臨終前,他留下了傳誦千古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去世後,為我們留下了《劍南詩稿》八十五卷,收有他的詩作九千三百多首。陸游的創作可分為三個階段。中年以前是早期,他的作品比較注重技巧、詞藻。中年起,特別是入蜀後,軍旅生活的實踐使他的創作境界大為開拓,形成了激昂豪邁的風格。晚年閒居鄉間,以描寫田園景物為主要內容,風格漸漸趨向平淡。但是,不管風格、內容怎樣變,他的創作主題始終是堅持抗金、反對妥協、收復中原。所以,他又被人們稱為是繼屈原、杜甫之後的又一愛國大詩人,而《關山月》《書憤》《示兒》等詩作,也成了愛國詩的代表作。 陸游也擅長寫詞。他的《放翁詞》二卷,收有詞作一百四十多首,其中,最著名的是《釵頭鳳》,那是寫他和前妻唐琬之間夫妻深情的作品。但是,更多的篇章表達的是他的愛國之情。此外,他還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就收有著名的《入蜀記》;還有《南唐書》十八卷,等。 陸游給後人留下的,是一筆巨大的思想和文化上的遺產.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目錄·【解題】·【註解】·【韻譯】·【評析】·【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詩詞鑑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解題】重陽節來臨的時候,思念那遠在山東的兄弟(親人)。【註解】1、登高: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2、茱萸: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韻譯】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評析】??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作者簡介】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寫作背景】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詩詞鑑賞】 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