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ennzr19728

    聽說是可以治療燙傷的。有點以毒攻毒的意思,不過這個就不好考證的,下面有一些更官方的資料,可以看一下。狼毒   瑞香科狼毒屬,多年生草本,叢生,高20-50釐米,頭狀花序。花冠背面紅色,腹面白色。葉互生,無柄,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無毛。生長於草原和高山草甸。  在高原上,牧民們因它含毒的汁液而給它取了這樣一個名字。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強,能夠適應乾旱寒冷的氣候,生命力強,周圍草本植物很難與之抗爭,在一些地方已被視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燈”。而在高原上狼毒的泛濫,最重要的原因則是人們放牧過度,其他物種少了,狼毒乘虛而入。  狼毒根入藥,有大毒,能散結、逐水、止痛、殺蟲,主治水氣腫脹、淋巴結核、骨結核;外用治疥癬、瘙癢,頑固性皮炎、殺蠅、殺蛆。根也作蒙藥用(蒙藥名:達伏圖茹),能殺蟲、逐瀉、止腐消腫,主治各種"奇哈"症、癤痛。狼毒近年來還被用於生物農藥。以毒攻毒、取得明顯效果。  康巴藏語稱為“阿交如交”。  其根可以用來造紙。  氣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1、心腹前。用狼毒二兩、附子半兩,搗爛,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後又雙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迴圈直以病癒。  2、腹中冷痛(民證停痰,兩脅痞滿)。用狼毒三兩、附子一兩、旋復花三兩,共搗為末,加圩鱸謐齔賞瑁?縹嘧喲蟆C糠??瑁?骨胺?0卓??拖隆C刻旆??巍?  3、陰疝(睪丸縮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兩、防風二兩、附子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連服三次。  4、寄生蟲病。用狼毒研細,取一錢,加糖一塊,臨星時空腹服,水送下。次早即有蟲排出。  5、乾溼蟲疥。用狼毒(不拘多少)搗爛,以豬油、馬油調搽患處。睡時勿以被矇頭,恐藥氣傷臉。  6、積年疥癩。用狼毒一兩,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輕粉三合、水銀三錢,共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許),蘸油塗患處。同時以口鼻在藥碗上吸氣以助藥效。  7、積年乾癬(抓破則出黃水,每逢陰雨即癢)。用狼毒末塗搽。  8、惡疾風瘡。用狼毒、秦艽,等分為末,每服一匙,溫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別名】紅狼毒、綿大戟、一把香、山蘿蔔、紅火柴頭花、斷腸草[河北圍場]  【來源】瑞香科狼毒屬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辛、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散結,逐水,止痛,殺蟲。用於水氣腫脹,淋巴結結核;外用治疥、癬,殺蠅、蛆。  【用法用量】 3~8分;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處。  【備註】(1)有大毒,中毒則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孕婦可致流產。衝搗時需戴口罩,否則易引起過敏性皮炎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狼毒   【狼毒的功效介紹】:   狼毒 (《本經》)   【異名】續毒(《本經》),川狼毒(《集效方》)。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   【植物形態】①瑞香狼毒,又名:斷腸草、打碗花、山丹花、悶頭花、一把香。   多年生草本,高20~40釐米。   根圓柱形。   莖叢生,平滑無毛,下部幾木質,帶褐色或談紅色。   單葉互生,較密;狹卵形至線形,長1~3釐米,寬2~10毫米,全緣,兩面無毛;老時略帶革質;葉柄極短。   頭狀花序頂生,直徑約2.5釐米,花多數;萼常呈花冠狀,白色或黃色,帶紫紅色,萼筒呈細管狀,先端5裂,裂片平展,矩圓形至倒卵形;雄蕊10,成2列著生於喉部;子房上位,上部密被細毛,花柱短,柱頭頭狀。   果卵形,為花被管基部所包。   種子1枚。   花期5~6月。   生於高山及草原。   分佈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②狼毒大戟多年生草本,高15~40釐米,全體含白色乳汁。   根肉質肥大。   莖下部葉鱗片狀,膜質,淡褐色;中、上部葉3~5片輪生,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6.5釐米,寬1~3釐米。   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   杯狀聚傘花序頂生,排成復傘形;傘梗5枝,基部輪生葉狀苞片5;每枝再分3枝,分枝處有3片三角卵形的苞葉,小枝先端具2片較小的苞葉及1~3個杯狀聚傘花序;雄花多數和雌花1枚同生於杯形的總苞內,總苞先端5裂,腺體5個與裂片互生;雄花僅有雄蕊1;雌花僅有雌蕊1,子房扁圓形,花柱3,先端淺裂成2叉狀柱頭。   蒴果扁球形,有3縱溝,褐色。   花期5~6月。   果期6~7月。   生於山坡及山野向陽處。   分佈東北及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地。   ③月腺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50釐米。   葉互生;葉片狹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釐米,寬1.5~2釐米,先端圓,基部楔形。   杯狀聚傘花序,排成復傘形;傘梗5枝,基部具卵狀披針形或三角狀長卵形的葉狀苞片4~5枚;每枝再分2枝,分枝處有三角卵形或廣卵形苞葉2枚,小枝先端具2片較小的苞葉及1個杯狀聚傘花序;雌雄花同生於萼狀杯形的總苞內,總苞先端4淺裂,腺體4個。   蒴果光滑無毛。   花期5~6月。   生於山坡或林下草叢中。   分佈幾遍全國。   【採集】春、秋採挖,去莖葉、泥沙,曬乾。   【藥材】①狼毒又名:綿大戟、山蘿蔔(《滇南本草》),大將軍、紅狼毒、西北狼毒。   為瑞香狼毒的乾燥根,呈圓錐形至長圓柱形,稍扭曲,長7~30釐米,直徑2~7釐米;根頭部留有地上莖殘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縱皺及橫生的細長皮孔,有時殘留細根。   栓皮剝落後,露出柔軟的纖維。   體輕,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中心木質部黃白色,外圈韌皮部白色,呈纖維狀。   氣微,味微甘、微苦而辣。   產內蒙古、山西、河南、青海、甘肅、陝西、四川等地。   ②白狼毒為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乾燥根,都切成類圓形的塊片。   狼毒大戟又名:貓眼花根、東北狼毒。   直徑約4~7釐米,厚0.5~3釐米,偶有厚達7釐米者。   表面黃棕色或淡棕色。   栓皮成重疊的薄片狀,易剝落。   切面不平坦,有暗棕色與黃白色相間的明顯同心環,偶有環紋不顯著者。   質輕,易折斷,斷面粉性,水溼之有粘性,撕開時可見粘絲。   氣微,味甘,並有刺激性辣味。   產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   月腺大戟的根性狀與上種相似,唯切面的同心環紋顏色較淺,不如狼毒大戟根的明顯。   以水溼之不顯粘性。   產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等地。   《本草》所載的狼毒,系瑞香科瑞香狼毒,故應以此為正品,但目前多數地區所用的狼毒,為大戟科的白狼毒。   【化學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類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機酸。   可能還含蒽甙。   狼毒大戟根含樹脂10.46%及1~2%硬性橡膠。   【藥理作用】從瑞香狼毒根中提得一種狼毒甙,原稱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質,並稱其毒性很低。   狼毒煎劑灌胃6克(生藥)/公斤,可提高小鼠痛閾20~50%(電擊小鼠尾法及熱板法)。   葉、根中可能含有蒽甙,能增強小腸蠕動,可治療便秘。   狼毒大戟的根可用以殺蛆,滅孑孓。   20%的煎劑對麻醉犬的呼吸、血壓及離體蛙心、腸管均無甚作用。   【炮製】生狼毒:用水洗淨,潤透,切片曬乾。   醋狼毒:取狼毒片加醋拌勻,稍悶,待醋吸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幹,取出曬乾。   (每100斤狼毒片,用米醋20~30斤)   【性味】苦辛,平,有毒。   ①《本經》:味辛,平。   ②《別錄》:有大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有毒。   ④《本經逢原》:苦辛,寒,大毒。   【歸經】《得配本事》:入手太陰,兼少陰經氣分。   【功用主治-狼毒的功效】逐水祛痰,破積殺蟲。   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淋巴結、面板、骨、副睪等結核,疥癬,痔瘻。   ①《本經》: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瘻疽蝕,蠱毒。   ②《別錄》:療脅下積癖。   ③《藥性論》:治痰飲,症瘕。   ④《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飲食結住,積久稠痰,狀粘如膠。   攻蟲積,利水道,下氣,消水腫,吐痰涎。   ⑤《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蟲疽,瘰癧,結痰,驅心痛。   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下氣殺蟲。   治痰飲停留,骨膜發炎,結核頑瘡,酒齄鼻。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8分;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宜忌】本品有毒,內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大豆為之使。   惡麥句姜。   ②《藥對》:畏佔斯、密陀僧。   ③《本草匯言》:脾元不足,真氣日乏者,不可妄施。   ④《得配本草》:畏醋。   ⑤《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孕婦忌用,慢性胃腸潰瘍慎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在考前儘快進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