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宋藝祖趙匡胤

    秦始皇於始皇25年橫掃六合後稱始皇帝,就廢除了諡法和廟號。因為這兩個東西都是後入評價前人的,秦始皇嬴政至高、至貴、至尊、至大的思想是不允許如此評價自己的

  • 2 # 心向青山

    秦始皇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

    廟號制度,源自商朝,比如商太祖便是商湯。廟號是在太廟祭祀先王之時,對先王的稱謂。

    諡號制度,源自周朝,周朝廢除了廟號,但開始使用諡號,周文王的“文”、周武王的“武”便是諡號,諡號用來對先王蓋棺定論。

    漢朝建立之後,又同時恢復了廟號和諡號,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 3 # 通鑑智慧傳承—兔珞遙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寫出了秦始皇的霸氣與豪邁,當然更有他的自負。平心而論,秦始皇的功績是前無古人的,他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產生了要與三皇五帝一決高下的雄心。

    另外一方面,秦始皇,作為法家的正宗傳人,既欣賞改革,又渴望改革,他喜歡幹些前無古人的事兒,以滿足自己的平生抱負。這其中,就包括了改革宗廟制度,秦始皇的改革不要緊,直接廢除了諡號,而廟號制度之前已經形同虛設,由此導致秦始皇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

    秦始皇之所以廢除諡號制度,原因顯然包括了上述的兩方面,其一即是其認為自己功勞很大很大,早已超過了所謂的上古賢君三皇五帝,在秦始皇之前沒有稱“皇帝”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皇”與“帝”並用的君王,以示最高的尊貴與功勳。另外一方面,秦始皇認為古代的制度簡直是扯淡,竟然讓後人肆意評價前人,尤其讓兒子評價老子,大臣評價國君,這真是豈有此理,所以,秦皇一怒之下(實際是他自認為的深謀遠慮,他認為原來的制度危害皇權),廢除了諡號,並規定:大秦帝國的皇帝,就按照“始皇帝”“二世”“三世”乃至萬世這樣排列下去。

    秦始皇的初心就是大秦的皇帝寶座從他開始傳之無窮,當然了,天不遂人願,二世而亡,但這是後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首草原歌曲,歌詞有草原馬,還有幸福有多長那是什麼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