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ant

    我們教育從93年開始素質教育,其中要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全面性人才,學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要求學生在發展中學到很多。

    素養兩字的解釋為透過平常努力獲得的能力或技巧。而數學素養也是一樣,要求在人的先天基礎上,通過後天學習所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觀念和數學品質。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觀念品質。不同的年齡階段,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側重點也不同。如果僅指小學階段,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小學階段的數學即是生活,解決與生活緊密接觸的數學問題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是最容易理解的。無論是圖形還是算數,都來源於生活,只有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 第二,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我認為小學階段數學的“知識與技能”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計算能力上。這是一切數學的基礎。也是小學階段著重培養的方向。這裡的計算能力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準確率,二是計算速度。 第三,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思維能力。說白了就是不僅培養孩子會計算,還要培養孩子能說算理;不僅要培養孩子會做題,還要培養孩子能解決問題;不僅培養孩子能解決問題,還要培養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就是不僅知道“怎樣做”,還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第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更是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儘管這並不能在學生成績上有所體現,卻是學生數學素養的最終展示。說白了就是“理論結合實踐”。

    總之,數學素養是一種思維形式,其主要評價指標有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能力、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等。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時代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小學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走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誤區,牢記育人為本,樹立大數學觀;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本為本,合理利用教材資源;同時還要因需定法,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培養數學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小學生的日後學習和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 2 # 經典每日精選V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質,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數學素養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

    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缺乏主體性和主動性,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去探究知識、發現知識、掌握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安排適當的實踐探究環節。因此,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方法顯得很有必要。數學知識的呈現形式,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將產生不同的效果:如以結果形式呈現,往往容易使學生產生機械接受的學習方式,形成死記硬背;如以過程形式逐步呈現給學生,能引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的願望,從而對知識具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如以問題形式呈現給學生,則往往能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如果教師直接出示圓周長=圓周率×直徑,學生就只能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把公式記下來,而對於理解公式的含義則根本無從談起;若教師能用實驗演示的方法,把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用動態的過程逐步演示出來,再引導學生推匯出圓周長的公式,那麼學生對圓周長的公式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如果教師能在課前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具,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探究,得出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則將會使學生受益無窮。這是“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的關係。

  • 3 # kk先生kk

    對於數學素養的解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嚴格的、統一的定義。有人認為“數學素養”是人在先天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等影響,所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品質等融於身心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用南開大學顧沛教授的話說:“數學素養”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出或忘掉後剩下的東西。 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數學應用意識五種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理解、數學交流、解決問題四種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價值觀的發展。 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談談我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膚淺認識:一、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二、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三、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首先看第一個方面: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數學意識的培養。 什麼是“數學意識”呢?舉一個例子,假如學生會計算“48÷4”,說明學生具有除法的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解“有48個蘋果,平均每人分4個蘋果,可以分給多少人?”,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都不能說明學生具有數學意識。而在體育課上,48位學生在跳長繩,教師共準備了4根長繩,由此學生能想到“48÷4”這個算式,這就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意識了。 (一) 理解數的意義與數的聯絡,培養數感。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有一塊展板:“1983年初在東北地區進行的航行調查表明,在7000平方米的山林中僅發現兩隻老虎,因此東北虎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對外經貿大學的小楊認為:一個標準的操場都比7000平方米大。如果在7000平方米的範圍裡就有兩隻老虎,那麼老虎的數量應該很多,怎麼還會因此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呢?那為什麼那麼多的參觀者對此說明都熟視無睹,而小楊卻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呢?一方面我認為小楊善於觀察、思考,另一方面說明小楊有很好的數感。 “數感”,就是對數的本質的理解和感覺。數的本質是“多與少”或者“大與小”,從而過渡到數的順序。有關“數感”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動物的感知,比如說—條狗,它可能敢與一匹狼爭鬥,但如果有兩匹狼它就會害怕,如果面對一群狼它就會逃跑。這說明動物也知道“多與少”。在《數:科學的語言》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隻烏鴉在一家莊園的望樓頂上建了個鳥巢,莊園主對此很生氣,決心殺死這隻烏鴉。可是,每當莊園主走進望樓,烏鴉就離巢而去,直到莊園主走出望樓才回巢。莊園主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找來—個朋友,兩人一起進去,然後走出一人,希望留下一個人去殺烏鴉,但是烏鴉並沒有上當回巢。後來又三人進去兩人出來,四人進去三人出來,依然如故。直到五人進去四人出來,烏鴉才分辨不清,回巢了。這說明烏鴉關於數的悟性至少可以分辨到4或5。如果人不會數數的話,能辨別到幾呢?實驗表明,人也只能辨別到4或5。由此可以推斷,在數學方面,發明了計數之後,人類才與動物產生了本質的差異。有了“多少”這一概念,人類才能理解“有序”、“後繼數”等概念。從l開始,藉助“後繼數”,便形成了自然數系;透過自然數的四則運算,形成了有理數系;透過有理數的代數運算,最終形成了實數系。所以,“多少”的概念,以及由其自然產生而不是透過運算產生的自然數,才是數學最本質的概念,也是小學數學的根基。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低學段教學的重點。 其實學生入學前就已經知道了不少數,但那只是他們憑生活經驗認識的數,對數他們只是有一種非常“膚淺”的表層認識,我們的任務就是讓這些成人看起來非常抽象的數,在孩子的腦子中逐漸豐富起來,富有“數的內涵”。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初步認識和數位“個位”、“十位” 和 計數單位“一”、“十”;理解同一數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值。一上課我透過猜數遊戲引出“11”這個數,然後要求學生把11根小棒擺在桌面上,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當學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兩部分後,接著讓他們把10根捆在一起。這時告訴大家,和同學們一樣,數也有自己的位置,並出示數位筒,認識個位和十位。1根小棒表示1個一應放在個位筒裡,1捆小棒表示1個十應放在十位筒裡。另外,學生透過1個十和10個一的相互轉化過程,體會 “數位”“計數單位”概念的實際意義,建立“數位”和“計數單位”的概念。同時,“數位筒”的教學又在不知不覺中對後面“份”的概念的教學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從份的概念來分析,把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學完後我問學生當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麼?劉鈺傑說:“我穿20號的鞋子。”劉翔宇說;“20十位上是2,個位上是0。”杜雨萌說:“我有20支新鉛筆。”丁中嵐說:“20比11大多了。”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說的自由,大概就沒機會知道孩子心中的數有如此豐富的內涵了。 (二)經歷符號化過程,培養符號意識。 英國著名數學家羅素說過:“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臘肉裡的亞硝酸鹽如何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