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北揚

    諸葛亮為何執意北伐?不北伐就等於等死!

    一、蜀漢何以立國?蓋因劉皇叔自稱蜀漢為漢之正宗也!祖宗的江山被國賊竊奪,他要是不奪回來,或者說,他要是不表現出奪回江山的慾望,何以立國?劉皇叔的人設瞬間就崩塌了好伐!

    二、既然已經是敵強我弱了,那不找個機會削弱一下敵方,或者說是找個機會證明一下自己還有反抗之力,敵人看著你沒什麼實力還佔據辣麼多地盤,肯定要來攻打你了。

    三、再者說了,曹操是誰?寧叫我負天下人的大奸雄,肯定是一有機會就要吞併蜀漢來完成統一大業的啦!諸葛無奈,只能在曹操準備進攻前搶先發起攻擊,這樣可以把曹操多年積攢的力量消耗一下,讓蜀漢多活一會兒…

  • 2 # 歷史有知社

    有不少人認為蜀漢之敗亡,就該由諸葛亮負責。他們認為諸葛亮“不識時勢”,以疲弱之蜀而屢屢興兵伐魏。結果窮兵黷武、耗盡蜀漢的國力,從而導致蜀漢不可挽回的敗亡命運。甚至還有人以劉禪能在亂世中安享四十餘年的天子之位,就認定劉禪不是庸主,而是“大智若愚”的英主。然而,我們根據當時的情勢來仔細分析一下,果真如此嗎?

    關於諸葛亮屢屢興兵伐魏的原因,諸葛亮在其《後出師表》寫道: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劉備政權的國號叫“漢”而不叫“蜀”,只有打敗曹魏、還於舊都,才能稱作為“漢”。而偏安於蜀地,就失去了其政權的正統合法性,而只能被視為地方政權,被稱作為“蜀”。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不討伐曹魏的話,王業就消亡了,與其坐等王業的消亡,不如放手一搏。

    諸葛亮還在《後出師表》的後段中詳述了伐魏的六點理由(詳情可參閱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但我認為其核心理論,可以概括為三點。

    其一,不可以坐安天下。許多人會站在存續蜀漢政權的角度上,主張利用蜀地險要的地形以固守。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地地形險要,便於固守。但是,我們根據歷史上立足於蜀地的政權;白帝公孫述、蜀漢、成漢、前蜀、後蜀、明夏等等。又有哪一個政權,能依託地形能固守住蜀地?兵法家吳起也曾說過: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蜀地的地形,並不足以為依託。

    而以蜀地的人口、土地等各方面的資源來說。在亂世中,是可以固守一隅的;而一旦外界的戰亂被平定,在其外部出現了強大的政權的話,蜀地是不能相抗的。歷來想固守蜀地的政權,也都沒有好下場。用曹操的話來說,這些都是“守戶之犬耳”。

    其二、利用目前的民心與軍心。蜀漢政權中主張北伐的,是以荊襄勢力為主。而蜀地的本地勢力基本上是反對北伐的(其一,被外來勢力壓制,對蜀漢沒有感情。其二,戰爭會增加其負擔,不願打仗)。如果不趁機北伐,而一旦跟隨劉備入川的荊襄勢力的將士老去的話。用諸葛亮的話來說: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都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好青年)

    而在北方,曹魏政權也剛建立不久,百姓們對“大漢”還是有一定程度“追憶”的。此時北伐,曹魏政權的民心易被撼動。而隨著時間的越久,百姓們對“大漢”的感情就越淡,而曹魏政權的基礎就越穩固。

    其三、蜀漢宜速戰,而不利相持。諸葛亮言道: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曹魏的地盤與人口都是蜀漢的數倍,如果先休養生息,長久相持的話,曹魏的“回血速度”更快,更不利於蜀漢一方。所以,要在戰爭中尋找機遇。

    蜀漢的敗亡,其根源還是敗在雙方的實力過於懸殊上。而諸葛亮的積極進取的戰略思想是極其正確的,可以說是機遇沒有眷顧諸葛亮。而劉禪確是十足的庸主,也沒啥好“洗白”的。鄧艾只以偏師入蜀,而劉禪在蜀地經營四十餘年,尚有很大周璇的餘地。卻偏聽譙周之言,舉國而降,其時局再艱難兇險,還能比得上赤壁之戰時的劉備境遇嗎?

  • 3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

    套用古代西方名將漢尼拔的一句話,那就是:“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這句話用在諸葛亮身上再合適不過。

    自古以來,偏安於四川盆地的政權命運只有一個,那就是被征服,所以,蜀漢的命運在建立時就已經註定。

    那麼,面對這個只是個時間問題的問題,諸葛亮該怎麼辦?是靜靜等待敵人來打,還是主動出擊給自己尋找活得更久的可能?

    諸葛亮選擇後者,這也是蜀漢唯一的希望!

    北伐曹魏,是諸葛亮軍事生涯的最後輝煌,不是因為戰爭的勝負,而是因為明知必死而為之的勇氣,以及為蜀漢續命的長遠眼光。

    那麼,北伐給諸葛亮帶來了什麼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幾點:

    1、魏國疲敝,內亂不止

    雖然曹丕篡位幹得乾淨利落,但是他死後,大權很快落入司馬懿手中,魏國出現曹家和司馬家對峙的嚴重局面。

    這一局面的形成,有諸葛亮北伐的功勞。

    要知道,因為諸葛亮的主動出擊,魏國的關中地區受到嚴重威脅,而同時,孫吳政權也在威脅著曹魏的江淮地區,所以,魏國不得不派遣司馬懿主持關中大局,與身在洛陽的皇室形成對峙。

    而因為山高路遠,諸葛亮難以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即使如此,蜀國也逼迫魏國不得不將重兵佈置在關中,從而大大充實了司馬懿的實力。

    雖然諸葛亮沒有成功拿下關中、天水等地區,但是讓魏國疲於奔命,內亂不止的目的已經達到。

    2、鞏固鼎立局面,最佳化蜀漢外部環境

    漢朝時期,天下共分13州,其中曹魏佔9個,孫吳佔3個,蜀漢佔1個。

    因為實力最弱,所以諸葛亮必須有所作為,北伐曹魏就是最好的行動。

    北伐曹魏帶來的好處是,曹魏被削弱,三國的勢力相對更加均衡。

    而因為諸葛亮不斷北伐,曹魏始終不敢放手進攻孫吳,更不敢進攻蜀漢。而因為諸葛亮的北伐,牽制了曹魏大量的兵力,給孫吳也減輕了北部的壓力,所以更有利於蜀漢和孫吳的雙邊友好關係。

    而因為諸葛亮北伐,孫吳不敢小看蜀漢,在鞏固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同時,蜀漢的外部壓力大大減輕,所謂“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目的達到。

    3、轉移國內矛盾,維護政權穩定

    從二戰前德國的崛起,我們能看出戰爭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慣用手段。

    透過發動戰爭,特別是能夠取得勝利的戰爭,將民眾視線轉移到國外,並且用大量戰利品鞏固民眾的支援,形成一個透過戰爭拉動國內發展的迴圈。

    而此時的蜀漢政權也需要這樣的手段,諸葛亮在陳情表中說得很明白:“益州疲弊”。

    所以,用那點可憐的兵力,不斷髮動對外戰爭,是蜀漢解決國內矛盾的最好選擇。

    國內什麼矛盾?

    人地矛盾!本土和外來貴族矛盾!

    戰爭消耗人口,土地矛盾得到緩解,但是這對於蜀漢來說不是好事。關於本土和外來貴族的矛盾,透過戰爭,將大量異己勢力派向戰場,透過戰爭大量將其消耗,從而消滅反對勢力,加強蜀漢政權的穩定。

    這種借刀殺人的方式屢試不爽。屆時戰爭的勝負就已經不重要了,政權的穩定才是最終目的!

    4、收攏民心,爭奪正統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政權就一直在為爭奪王朝正統做準備。

    三國時期,雖然劉備一直宣稱自己是劉皇叔的所謂正統,但是很明顯,曹魏是從漢獻帝手中接過權力的。

    所以,雖然你國號為“漢”,但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如何能收攏民心呢?

    所以,對於蜀漢而言,必須要打,打曹魏,即使輸了也要打。

    因為一旦開打,蜀漢的性質就變成正統暫時屈居一方,現在出手恢復天下。和劉邦出漢中是一樣一樣的。

    而天下人看到諸葛亮這樣賣力的北伐,勢必會在心中再次燃起恢復大漢的希望,這正是諸葛亮希望看到的!

    所以,勝負不重要,過程才是重點!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4 # 浸淫之辭

    歷史上從蜀地漢中發起的戰爭,多以勝利告終。為何蜀漢不能成功呢?有兩點主要原因……

    一,是漢中糧倉的處理,如同自斷一腿。

    二,是用法家政策強制壓抑內部矛盾的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產藍鳥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