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含的珠寶筆記

    這樣的現象太常見了。我姥姥在泰國旅遊聽導購忽悠,花兩萬塊買了一堆在我這個專業人士眼裡頂多值1000的金鑲玉,最後聯絡旅行社拿回了70%的錢。我姥爺也在家門口的商場中過“特等獎”,幸好當時打電話問了我及時打住了。作為學珠寶鑑定六年的親孫女很是無奈。先拋個答案:您很難維權,這類促銷手段目前也沒有有力的監管。

    為什麼呢?

    首先,批發淨成本200塊的玉器在商場裡標價起碼翻十倍,很正常的現象,在其他零售市場上你都可以見到,不信你可以去阿里巴巴(1688)這個批發網站上搜一搜,你會發現一片新大陸。不過這裡也有個問題,我猜測行家所說的“成本”應該是指批發價,並且沒有包括商場店鋪的租金、人力等成本。加上這些之後這件貨的真正成本也不至於低到“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次,珠寶玉器是非常特殊的產品,它不像衣服之類可以簡單地按人工、布料等成本計算。在珠寶行業裡,一件貨在不同的地方售賣價差是非常之大的,同時不乏一些商家利用珠寶行業價格不透明的特點賺黑心錢。可惜,無論從專業的評估角度講,還是從市場行為來講,珠寶的價格都是很難規範化的。

    最後,商場會用打折銷售、抽獎來吸引消費者,利用消費者的撿便宜心態來達到促銷的目的,這是普遍且確實合理的營銷手段。回頭你發現在淘寶店上微商那裡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類似的貨品,才知道自己花了冤枉錢。

    總的來說,商場是用了一個不太厚道的營銷方法促使你買了他的貨,但是恐怕還不足以構成“詐騙”。畢竟你買的東西是真的,花的錢大概也在零售市場合理價格範圍內(注意,我說的是“零售市場”)。如果你買到的價格不算離譜,基本只能認倒黴了。

    提兩個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你剛買不久,可以和商場交涉一下退貨。如果花了很多錢,商場還不願意退貨,建議諮詢法律領域專業人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服補丁貼的膠能耐多高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