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科暘
-
2 # 嗑嗑碰碰三十年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公式,萬有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質量成正比,所以從理論上引力大小取決於與恆星的距離,恆星的質量,物體的質量,與恆星密度無關,當另兩個條件不變時,恆星質量越大,引力越大,但實際中因為密度存在,物體不可能無限接近恆星,因為很快會觸及恆星表面,所以最小距離會受恆星密度影響,所以在小距離內,密度就成為重要的因素了
-
3 # 李志勇LZY
質量大和密度大的兩個恆星;
個人多年基礎天文科學試給:
兩恆差異物質性構成沒說明?
用大否恆場永同性斥異性吸?
還不信恆星間隔存引斥中力?
月日北蓋地陰陽四象佔八卦;
日入渾天一陸分二道三生萬;
四季星控新日宣夜猿人文化;
我給您的邀問引力案很難定。
-
4 # 自然風57778401306
密度大不等於質量大,質量大的恆星密度和壓力也大,當然是質量大的恆星引力大。如果這兩顆恆星是雙子星座,質量較輕的要繞著質量較重的運轉。
-
5 # 寒蕭99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有兩個前提,第一,質量決定了天體自身的引力;第二,距離決定了物體相互之間的引力。所以,引力的大小與密度是沒有直接的關係的。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體之間的引力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距離不變的話,那麼質量越大的天體,引力就越大。比如在同樣的距離下,你受到1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的引力要大於一顆3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引力。而黑洞的密度是遠遠大於普通恆星的,但在這個前提下密度不會影響引力。
那麼,為什麼我們都會覺得黑洞的引力會很大呢?
其實這是一個不準確的錯覺,所謂黑洞的引力大是指其表面的逃逸速度很大。比如我們在地球表面,想要離開地球,就要達到逃逸速度,這個數值是11.2千米/秒。這個逃逸速度也是與質量和到質量中心的距離有關的。而太陽表面的逃逸速度則是618千米/秒,這是因為太陽的質量遠遠大於地球。
但是,目前我們發現最大的恆星,其直徑為太陽的1700倍,但質量只有太陽的200多倍,因此其表面的逃逸速度只比地球大一些,要遠遠小於太陽。這是因為表面距離中心太遠了。
而黑洞,是一種高密度天體,雖然質量下限只有太陽的3倍,但是其直徑是非常小的,可能只有幾千米。所以其表面的逃逸速度將大於光速,也就導致其發出的光不能出來。
但是,究其根本,是質量和距離決定了引力的大小。
回覆列表
萬有引力的決定因素有,兩個物體的質量和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如果這個星球僅僅是質量變大,半徑沒有變化的話,站在上面的引力會變大
引力大小和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兩者質心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從這點上來看沒有密度什麼事。但這僅適用於兩個物體出於分離的狀態。對於星球表面上的物體來說,引力的大小和密度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因為密度大的天體,同樣的質量,密度大的體積小,星球表面的物體到星球質心的距離就近,受到的引力就大,而密度小的星球,體積就大,表面物體到星球質心的距離就大,受到的引力也就變小了。中子星上的表面重力非常巨大,並不是因為它的質量特別大,實際上在形成中子星的過程中恆星要損失大部分質量,而是因為它的密度特別大,相比同樣質量的星球,它的表面到它質心的距離要小得多,而引力是和距離成平方反比的。至於質量和密度的關係,並不能說星球越大,密度就越大,比如土星比地球等類地行星大得多,但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還小。因為它的表面是氣態的。恆星的表面也是氣態,所以他們雖然體積巨大,但密度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