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黑聖西羅

    這個實在不好說,歷朝歷代的組織機構都是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環境來設立的。最初的意思肯定是為解決問題和達成目的,到後面總會隨之出現新的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很難直接的判斷利弊。

  • 2 # 光芒萬丈34957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作者明裡是講奸雄曹操不要臉,暗裡是諷刺封建統治者不要臉,可是很多讀者還是沒領悟到。

    這個世界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有相對公平的制度,而這個公平不是掌握在天下人手上,而是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上,特別是封建統治者手下。

    封建統治者想還公平於民,就會制定寬鬆的政策於民,比如李世民愛民,就會命令朝庭修法,廢除嚴苛的法律,給百姓相對寬鬆的各種法規,才會有放秋後問斬的死囚回家,到時再回的仁政,感動的所有死囚都不借機逃跑,全部都按時回來。

    李世民說過律法就是人穿的衣服,太緊不行,太寬也不行,應該做到合體好穿。

    李世民的所作所為,都是以人為本為出發點去考慮問題,設定的三省六部都是以小政府,大市場為大目的,儘可能做到精兵減政,還政於民的大戰略,所以李世民統治的唐朝,才只有七百多名公務員。

    宋朝,元朝,明朝的統治者都是以我為中心制定政策,根本不會去學李世民的以人為本的政策,都在實行只有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的自私自利的政策,造成政府機關設定過多過細,會務員過多又不管事,讓老百姓負擔的過於沉重。

    就好比美國央行過去聽總統的話,違背市場經濟規律亂來,印了太多美元,導致1929年的股市崩盤,讓美國進入大蕭條,最後引發民眾不滿,要求取消美國央行,成立民間的美聯儲管控美元印發。

  • 3 # 歷史紀錄片愛好者老王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變化,其實都是為了杜絕上一個朝代所出現的問題而進行改變。

    1、如宋朝防止五代十國節度使偏大偏強,而軍政分權。看圖片改變

    2、明朝君主更加集權,增加廠衛,錦衣衛,東西廠。設定內閣。

    3、清朝,其實是所有朝代集大成的一個朝代,尤其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個政策非常好。但是經濟太侷限於一塊,不廣開商路。

  • 4 # 何運超

    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從行政角度而言,三省中逐漸突出的是中書省,為主要聯絡皇帝和宰相團隊的中樞,原則上為了壓制太宗和高宗強調的尚書省,例如當時宰相一般都是尚書僕射,尚書省是提前閱覽各地奏報,收集重要的事情組織討論然後請示皇帝,中書省是負責稽核意見,門下省是經過皇帝批准用印以後下發給六部,如人事就給吏部,禮儀接待就是禮部,法律案件就是給刑部等等。但武則天。唐玄宗都壓制尚書省,凸顯中書省。

    金朝一度重新恢復重視尚書省,所以當時由兀朮開始行臺辦事就是行尚書檯,而元朝有耶律楚材建議再次強調中書省,所以元朝行省是行中書省的簡稱,一直到近現代,郡縣制行省制都是指地方官府是代表中央中書的機構,有著直屬中央朝廷的含義在內。

    那麼宋代三司是在行政範圍內的繼續劃分職權,代表宰相所在的政事堂具體在度支、戶部、鹽鐵方面的一種專辦職能。宋代從開始就面對經濟壓力,眾所周知從太宗伐遼開始,耗費巨大,表面上宋代給人很富裕的印象,當然意味著財政壓力很大。所以,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實在是分權的,而不是集權,集權是從幾個精明強幹的皇帝造成給人們的一種印象,但是其他大多數皇帝都在制度越來越完善,細分的領域適應著歷史潮流,否則我們的歷史不會綿延那麼長,尤其宋明清還都是幾個時間跨度比較長的時代,就連契丹、西夏都是200以上,證明制度化是比較穩定,總體朝著完善在發展的。

    而宋代另一個特點是軍事事務很重,所以樞密院統領了軍事事務,但樞密院是延續五代的特色,而這個機構實際由來是唐朝後期的節度使,是軍事要員,只不過後來坐鎮軍事轄區,也包括領導地方職官,因為五代十國基本就是節度使的演變,擁有地方任命官員的權力。宋代仍然保留節度使,只不過成為榮譽的虛職,在朝廷需把軍事盡力控制,同時與一些宰相形成一種制衡力量。

    到南宋還出現一種混淆耳目的制置使,同樣是大的軍事轄區的最高地位長官,既有行政色彩也有負責軍事的味道,所以歷來評價宋朝很多職官有繁冗的毛病。很多地方官員到位以後,互相不配合或者誰也不服誰,尤其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例如對付西夏,對付抗金,最後抗擊蒙古,往往造成悲劇,這些官制在瞭解歷史時期特點是非常重要和微妙的切入點。

    所以,最後元朝的行省製出現,實際是綜合金朝行臺和宋朝制置使混合的一種辦法,元朝的行省當時是大轄區,所以其實具有軍事色彩,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劃,用今天話說有探索實驗的感覺。州府路才是宋金元的真正行政制度,這是沒有異議的。

    明清是行省制度的完善化階段,但是明朝開始行省上是布政使為長官,就是指行政,與軍事無關,明朝的軍事以衛所制度遍佈各地,當然以邊疆為主,軍籍和民籍分開的,所以史書統計明代人口是不包括軍士的,民籍是要繳納賦稅的,而軍戶是世襲的,前面還永遠沒有辦法參加科舉,沒有機會當官的。後來軍戶隨著逃軍現象,可能鬆懈了,管理也沒那麼嚴了,有一些改變。

    在傳統中書機構下,明代的內閣出現就是完善元朝中書體制,當時有取消宰相的說法,內閣大學士全是科舉出身,甚至以南方為主,因為南方人口多,城鎮密集,甚至明代前期建都也在南京,功臣集中在淮西淮南和江浙,科舉取士比例長期以三七開六四開比例,哪怕後來定都北京,南方士人也一直居多。

    內閣大學士主要也是討論辦法,請示皇帝,但明代一個特點是皇帝長期不愛和內閣六部大臣打交道,除了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三個皇帝,後來的皇帝其實都討厭文臣,很多人只認為世宗嘉靖和神宗萬曆有一二十年不上朝的荒唐,其實這個問題從很早就有了,明英宗後期已經開始減少上朝了,憲宗、武宗都不喜歡和大臣見面,都只有很少的上朝見大臣案例,也就孝宗弘治有了一些恢復制度的美名,其實孝宗後來還是比較厭倦。最後的崇禎有勤勉的說法,但是他對文臣更是憎惡,隨意撤換也完全體現了他討厭大臣的心態。

    所以當時出現內閣制度本身就是為了為皇帝分憂的作用,即便皇帝不見大臣,內閣拿出處理辦法,上報皇帝,得到同意還是可以處理,負責的內閣都會把重要奏疏上呈,也不會刻意欺上,所以皇帝不見大臣也能夠對事情提出意見,根本不影響朝廷運作。所以如果不瞭解古代朝廷官府的運作機制,就自然容易得出明代皇帝十分荒唐昏庸的印象,儘管從個性上看,這是不符合傳統禮法要求,但從治理天下看,明朝是有應對方案的,當然,皇帝有責任心還是會處理,不負責任就會很糟糕了。所以,當時明武宗朱厚照一天到晚在外面,十六年裡據說沒見過幾次大臣,可重要奏疏都統統呈交給他看了的,他並沒有真的放手不管事,很多事情人們都被表面的傳聞所誤導。

    最後清朝的制度基礎還是明朝的一套。但隨著時代發展也有一些隨機調整,好比所謂軍機處,顧名思義是一種軍事機構,清朝也是沒有宰相機制,依然是明朝內閣制,但是主要是在順治康熙兩朝,當時處在戰時階段,還在完成最後的統一,內閣大學士地位是最重要的,同時要平衡滿漢關係,所以有著多方面考慮,也是對皇帝處理事務最重要的參謀大臣,不論順治還是康熙時期,也是發生朋黨的核心圈。

    所以雍正時期刻意淡化內閣作用,另起爐灶就是軍機處,雍正時代軍事行動並沒有完全消失,尤其雍正本身就是從康熙朋黨和爭儲鬥爭過來的,他對大多數大臣都不大信任,在親信大臣方面幾乎是整肅的很厲害,同時也有大刀闊斧整頓的名義。雍正不是不重視滿清大臣,實際上他很看重,所以重塑旗人的尚武習氣,也加強教育。而且重視藏區,當時的分割蒙古與藏汗的關係,雍正煞費苦心,駐藏大臣就是加強滿清對藏區的控制,淡化蒙古和碩特和準噶爾兩部在西部的影響。同時改土歸流是與這一事務細細相關,都是使滿清的統治深入民族地區。雍正的厲害就在這些細節方面,是穩定西部地區的重中之重。當然難度是很大的,這就是乾隆時期西北沒有完成的準噶爾和西南的大小金川。

    所以為什麼軍機大臣會在清朝那麼有地位,因為隨著康乾的總體穩定,滿漢問題相對不再突出,對全國大局的安危是重心,軍機大臣的地位涉及皇帝心腹,不論滿蒙漢,基本都是紅人,以受皇帝倚重為指標,不再以族別看地位。尤其在其他方面,雍正開啟大量官員上密摺,康熙時還很小,到雍正就在他認為重要的地方官員允許直接給他上奏,所以一方面軍機大臣處理重要大事,另一方面透過密摺瞭解地方一些事務,相對掌握全國局勢就比較全面。但久而久之,一旦皇帝不給力,自然軍機大臣容易形成圈子特色,對密摺也容易流於形式,很難有效集思廣益,越到清朝後期越明顯,好比鴉片戰爭開始,茅海建先生就專門指出過,皇帝靠著一份份奏報在瞭解沿海地區資訊,完全憑藉這些文書在做決策,這些官員早已經摸清制度的紕漏,當然就會影響皇帝,完全是不合時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屆冬奧會在哪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