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林158238475

    德國二戰時實際上更像個精益求精的武器開發商而不像個參戰國,他要是和前蘇聯平均一下那就真出了奇蹟了,如果德國二戰中期就把他的先進技術簡化大規模投產而不是過分的追求先進性和過於嚴苛的製造標準恐怕二戰還沒有那麼早結束。

  • 2 # 熙熙光明

    一一一德國二戰武器開發戰略的重大失誤,給出差評

    一,陸軍武器。

    1,坦克。

    德軍陸軍的坦克研製是比較成功的,憑坦克叢集快速突擊,大縱深穿插的閃電戰術。德軍橫掃歐州戰場,使歐州中小國家幾天之內就敗局已定。一戰傳下來的傳統堅固防線戰法,在德坦克洪流一下穿插到無設防後方如入無人之境。

    德軍坦克,成功!

    2,大炮和巨炮。

    克虜伯大炮質量很好,伴德軍南征北戰表現良好。中國長江防線上的清代李鴻章、張之洞時期購置的江防大炮採購自克虜伯,在抗日戰爭時仍能對日艦進行準確打擊!德式武器質量出眾。我去山東煙臺看過德式克虜伯海防大炮,一百多年在海岸炮臺上,無一絲繡跡。工藝一絲不苛!一般炮德國還是不錯。

    巨炮,得用火車運輸,在鐵路上直接開炮的巨無霸大炮。二戰時也就打過幾發炮彈吧,對攻打要塞有些作用。但總體屬於失敗產品,太笨重,浪費大量資源,華而不實!後世有個伊拉克薩達姆搞的巨炮,都這一類掌權者異想天開之作。造成巨大浪費。

    同期的敵人,蘇聯創造了卡秋莎火箭炮,巨大高速發射大面積毀傷效果非常不錯。德華人在火炮上墨守陳規,創造性遠不如蘇聯設計師。

    二,海軍武器。

    德軍水面艦只的袖珍戰列艦,重巡洋艦雖然非常優質,但對大英帝國的龐大戰列艦編隊來說是小巫見大巫,差太遠了。

    所以德國海軍長期被壓制在港口裡不敢出海作戰。大西洋水面完全被英華人控制。如果當初德華人向日本人學習,把海軍資源投向航空母艦,打造出四至八艦主力航空母艦,組成航母戰鬥群,配合德國潛艇群作戰。對於聚殲英國戰列艦編隊和攻佔登陸英國本土都有決定性意義。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戰役如果被德軍成功運用消滅英帝國戰列艦編隊母港樸次茅斯。那將直接造成英帝國毀滅!

    德國海軍開發武器國家戰略決策重大失誤,把國家寶貴資源大量浪費在V1V2飛彈上,並沒有給英華人大的傷害。德國是個戰爭資源有限的中小工業國家,這種浪費對德國就是致命的。直接造成德國海軍失敗。

    德國潛艇狼群戰術無疑有創造性。但失去空中掩護的潛艇群還是必敗無疑!

    所以德國海軍沒有發展航空母艦編隊,是德國海軍國家戰略的重大失敗!

    三,空軍武器。

    雖然發明了噴氣式戰鬥機,但已到後期。對戰局沒大作用。

    空軍與盟軍比實力還是不夠,中等工業國力有限。

    戈林這個統帥志大才疏,無能。

    四,原子彈的決策出現重大失誤。

    早期德國核物理科學領先全世界。德國也曾申報開發核彈申請。德國元首希特勒是個下士水平,只相信坦克。誤失戰略武器的最大發展良機和先機!這是德國戰略上的最大一次失誤。

    如果德國集中國力,早期搞出十枚或幾十枚核彈!完全存在可能。那麼跨海峽征服英國和攻下蘇聯堅城都不在話下。也為後期與美國爭霸世界打下基礎。

    德國一箇中等國家,沒掌握核武器就是最大失算。希特勒無能!本在手裡最有威攝力的東西輕易丟掉了。德國也就永遠不會再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

    結束語:德國國力有限,對國家武器發展戰略評估表現差!浪費大量資源在錯誤方向,真正戰略利器沒抓住。希特勒最高統帥無能。戰敗是必然的命運。

    對德國最高武器戰略發展決策層只能給出差評!(同期,美國發展了百艘航母,B29轟炸機群和原子彈。日本也有二十艘航母。蘇聯的卡秋莎,能大量生產的T34)

  • 3 # 峨眉峰還特喵獨照

    二戰德國武器研發其實是沒有問題的,總體來說符合他的戰術要求和作戰使用方向,真正的問題是戰略問題,仗該怎麼打,他們沒搞清楚,而不是造什麼槍,不過這個問題說了就大了,只談武器。

    1.飛機。德國兩條戰戰要面對不同的戰術情況,航空武器研發上比較尷尬,一方面在東線,主要執行近距支援,空域在低空,戰鬥機需要較強的盤旋效能和低空機動性。需要大載彈量重灌甲的強擊機。另一部分,西線作戰主要是防空,需要面對美英的重灌箱型編隊,需要戰鬥機速度快,防護強,火力猛射程遠。諾曼底登陸前,也不需要近距空中支援。所以Me109從前期靈活機動的纏鬥戰鬥機變成了中後期的截擊機。但是德國直到最後都沒有一款真正滿足要求的大威力航炮,MK108那種前列腺炎彈道就不能談了,所以催生了劃時代的空對空導彈。

    2,坦克。一般印象是德國坦克裝甲厚,機動性一般。其實,德國在東西兩線的主要戰績都是前期III型和IV型坦克依靠高機動性穿插分割打出來的。其實直到後期IV型坦克依然是中堅。至於豹式虎式這些都是補充。反而是英,蘇兩方依靠早期的瑪蒂爾達,KV系列重型坦克,給德國造成非常大的麻煩,不過話說回來,德國真正需要的還是中型坦克,畢竟閃擊戰術裡,穿插機動性優先順序高,這個時候希特勒無腦加磅的裝甲兵研製思路就存在問題了,後期東線還是不存在陣地戰,進攻和防禦也都是彈性防禦和大縱深作戰,機動性和可靠性依然是第一考慮的效能。

    3海軍裝備,納粹德國在海軍建設上一言難盡。要搞破交戰,那就好好規劃,搞個俾斯麥這種戰列破交艦,花這麼多錢,沒有真正打出效果,潛艇雖然好用,但是沒有主力艦效果達不到毀滅性,所以真正碾壓英國的應該是空軍,但是德國在航空力量上一直佔據不了壓倒性優勢。

  • 4 # 都市南鄉子

    二戰時期德國開發武器沒什麼成功或失策的地方。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納粹德國當年的工業和科技開發能力屬世界一流,希特勒又瘋狂擴軍備戰,軍工科技的開發和儲備能力都挺強大全面,軸心國集團裡肯定是老大,不存在明顯的弱項。譬如,雷達、航母和遠端過載四發轟炸機等都有,連核武器都敢搞。二則應變能力強,技術儲備也有。舉例:蘇德戰爭之初,戰場上德軍就爆發了所謂“T34危機”,前線官兵一片惶恐。納粹立刻在短時間內,開發生產了“虎”和“豹”式重中型坦克,效能全面壓制了蘇式坦克。所以,要總結其利弊得失,不是從武器開發中找,而是國家戰略性決策的錯誤!首先是胃口太大,野心與實力不相符。以一敵眾,盲目自信兩線開戰,自取滅亡。小鬍子的盟友以現在的時髦詞說,都是“塑膠閨蜜”,只會拖後腿,別說幫助它能不拖後腿就不錯了。只有形式上的聯盟,根本沒有戰略性協調或統一作戰之說。納粹還要為他們,特別是四處填坑補鍋。德軍名將隆美爾陸軍元帥說過一句名言:“如果義大利是敵人,我們只需要十個師就能滅了它。但它是盟友,我們就需要50個師去幫助它”。然後,資源不足是致命性因素,且國家轉入總動員的戰時狀態太晚,43年納粹德國才轉入戰時經濟狀態,相比之下,它的敵人們早在戰爭爆發一刻就全力開動,全體動員。資源更是缺乏,大量重要性武器,譬如之前提到的航母,四發重型轟炸機,只有技術,圖紙,沒有生產能力和原材料,於是無法變成戰鬥力發揮戰場作用。

  • 5 # 大衛思想

    既然說到二戰期間,那就從宏觀上來說吧。

    二戰,乃至現在,德國的工業製品給我的感覺就是精、細。給人的感覺是可靠的,但由此形成的加工工藝繁瑣、精細,這麼看起來,質量好的東西,其產量必然是難以為繼的,這也是德國在二戰期間缺乏手槍,乃至步槍的原因。

    另外,追求精細化導致另一個後果是戰場對裝置的搶修,德國錯列布置的坦克負重輪,對於更換履帶的維修兵來說,簡直是夢魘,——其實完全用不著錯列輪來解決越野的問題,只是德華人藝術和匠人習慣了。

    如同現在的MP-5衝鋒槍一樣,槍是好槍,但散熱太差。

    ——用在區域性戰爭優秀無比,遇到全面、長時間的戰爭,就問題多多,其實,那種情況更需要廉價、大規模量產的傢伙式。

  • 6 # 曦69174661

    納粹德國二戰期間的武器開發,最大的瓶頸就是資源不足,為了克服這個短板,不得不走上以質量抵消數量的道路。戰爭前期各大國軍工產能尚未全開,德國武器還能憑著閃電戰大佔便宜,一旦被拖入持久戰,盟國的人海、飛機海和坦克海就是不得不面對的噩夢!即使研發出最先進的虎式豹式坦克、me262噴氣機、V1V2導彈,由於沒有突破原子彈,德國終究還是無法取得戰略均勢,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德軍工的成功主要靠技術創新,但無奈資源被掐了脖子,只能坐以待斃。

  • 7 # 雲飛2018

    希特烈最大的失算,是開啟了原子彈的研究,結果有於迅速失敗,她的原子科技成果成就了前蘇聯和美國兩個最大的敵人,而美俄兩國海量的核能力,也使德國永久失去了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任何可能性。你說希特烈對核武器的研究成果成就了敵人,並失去了再次稱霸的基本可能性,。

  • 8 # 顫動的丹田

    1.原子彈

    納粹德國把愛因斯坦看成是“猶太物理學”的代表人物,所以開展了淨化“日耳曼科學”的活動。正是拜希特勒和希姆萊所賜,“曼哈頓計劃”得到了三位貢獻突出的核物理科學家——德國的愛因斯坦、義大利的費米、匈牙利的西利德,這三個人都是猶太人。而納粹德國雖然擁有當時世界上一半的量子物理學家,還是連高純度濃縮鈾這一步都沒跨過去。

    2.火箭

    德國的火箭應用技術非常發達,但是侷限於戰爭,而且不管V1還是V2,這貨基本上發射後掉哪兒算哪兒,屬於沒有制導能力的準巡航導彈和準彈道導彈。世界上真正的火箭理論之父其實是俄華人齊奧爾科夫斯基,正因為蘇聯也是現代火箭技術的故鄉,所以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蘇聯航天水平遠在美國之上。

    3.噴氣式飛機

    英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噴氣式飛機鼻祖,因為覺得技術很不成熟,所以英華人並沒有貿然把自己1942年就開發出來的噴氣式飛機應用於戰爭,而德國則急吼吼的上了Me262;雖然當時德國已經生產了一千架,但是並沒有稱霸天空,跑道長、需要特殊燃料、戰鬥功能難以定性等等使得其又變成了一種曲高和寡的高階雞肋式武器

    4.坦克

    納粹德國後期裝甲兵建設簡直就是失敗的典型案例,虎式虎王無法長距離機動、故障頻發、維護麻煩、生產工時驚人,幾乎每一條都與現代機械化戰爭的理念背道而馳,完全就是一種看上去“高階”的廢物。豹式稍微強一點兒,但也只是未擺脫德式傳統的山寨貨。德華人執拗堅持的那種交錯式排列負重輪坦克底盤確實很有特色,卻亦是坦克維護人員的噩夢。

    哪怕德國就不敗,按照他們的軍事科技理念一直走下去,他們也會越走越邪性;到最後,根本就無法與美蘇那突飛猛進的軍事技術成果相抗衡。

  • 9 # 楊成洪

    二戰德軍的武器可以不錯!,但是德軍的飛機坦克人員戰損消耗態大,超過了德華人的生產量?。再加上他又碰見了盟軍的轟炸機的猛烈轟炸,德行最制命的是丟掉了制空權?。又遇到了蘇聯人的頑強反擊和卡秋莎火箭炮的猛烈攻擊。讓德軍徹底喪失了戰鬥力,不失敗都不行了!。

  • 10 # 生命在於運功

    二戰時候的德國,武器研製和開發生產都是不錯的,問題是成本太高、生產製造工藝複雜、生產週期長,這樣就影響到前線戰時的需求了!

  • 11 # 雄鷹展翅長空

    二戰中德國武器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下面我們只能將二戰中德國主要的一些作戰兵器來進行分析。

    一,陸軍。

    1,坦克。二戰中德國最為著名的坦克是3號、4號、虎式、黑豹式坦克。3號坦克是德國二戰初期主力坦克,產量有6000多輛,但在1942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該坦克面對蘇軍T34坦克時效能佔劣勢。而其中4號坦克被稱為德意志軍馬,是戰爭期間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總產量為8000多輛,該型坦克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面對敵方坦克也是在效能上並不佔優。黑豹坦克分為A、D丶G三個型號,產量為6042輛,該型坦克被稱為德國最為優秀的坦克。虎式坦克是重型坦克,總產量為1355輛。至於虎王與鼠式坦克由於技術上的不成熟,導致其產量非常的少。

    虎式坦克。

    縱觀二戰中德軍坦克發展:3號與4號坦克雖然結構簡單,但是效能過於平庸;而虎式豹式坦克雖然效能突出,但結構過於複雜。德國沒有一型坦克總產量超過了一萬輛的,與蘇軍T-34坦克戰時產量5萬多輛相比在數量完全落於下風,德國找不出結構相對簡單而且效能很好的坦克。

    2,火炮。二戰中德國大炮技術先進,而且種類繁多,涵蓋了37/57/88/105/128/150/240/280/460/880毫米的口徑。其中的88與128毫米口徑的。Flak 41”的缺點就是成本高,結構複雜,經常卡殼,最終只製造了556門。88毫米高炮共生產了17796門,此型高炮既可以防空又可以反坦,是很成功的一門高炮。而128毫米口徑高炮由於過於高大笨重,只能用於固定要塞防空。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產量超過了2萬門,而且機動性強,是德軍主力大炮。而150毫米口徑的F18榴彈炮共生產了5400門,但該炮射程近,機動性差,在東線戰場上面對蘇軍吃了射程近的虧。而280毫米的K5鐵道炮、460毫米口徑的卡爾臼炮,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巨炮都是一戰中陣地戰、要塞攻堅戰思維的產物,二戰中由於坦克裝甲車輛、飛機的大規模運用,陸軍作戰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閃電戰為代表的現代機械化運動作戰方式取代了一戰時期相對靜止的塹壕戰和要塞攻堅戰,極大地限了卡爾臼炮與古斯塔夫巨炮這種火力與機動性嚴重失衡的武器與作戰效能,卡爾臼炮發揮作用的是在佈列斯特與塞瓦斯托波爾攻堅戰當中,但是這與德國對這兩種巨炮的投入是不成正比的。

    古斯塔夫巨炮。

    卡爾臼炮

    3,輕武器。毛瑟98K是德軍二戰中的常用槍械,但此槍在面對英俄時效能並不佔優,反而處於劣勢地位。MP40衝鋒槍雖然效能先進,但開始只裝備裝甲部隊與傘兵部隊,導致其總產量才109萬支,遠落後於蘇軍波波沙衝鋒槍600多萬支的產量。而效能優良的Stg44自動步槍由於希特勒的不喜歡,導致在二戰中德國才生產了40多萬支。MG42機槍是二戰中效能最為優秀的機槍,結構簡單、射速極高,該槍總產量超過100萬挺。

    MP40衝鋒槍。

    二,空軍武器。

    1,bf一個109輕型戰鬥機德國生產了3萬多架,機動性好,但也存在防護力差、不易操縱的缺點。

    bf-109戰鬥機。

    2,FW-190總產量超過了2萬架,可以與美軍P-51戰鬥機相抗衡。在設計中,Fw-190具有良好的空中格鬥效能和強大的火力,裝有2挺機槍、4門機炮。它的設計以當時的技術標準而論近乎是完美的。

    FW-190戰鬥機。

    3,Ju-87斯圖卡轟炸機是二戰初期納粹陸軍實施閃電戰的王牌,擁有出色的俯衝轟炸的效能,但由於自身防護能力薄弱,後來被FW-190F取代。

    斯圖卡轟炸機。

    4,Me-262作為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擁有老式螺旋槳飛機達不到的高速,但是由於問世太晚且存在不易操縱的特性,它的出現也挽救不了第三帝國失敗的命運。

    Me-262噴氣式飛機。

    5,He-177系列重轟炸機總共生產了1094架,而且這種機型早期型號引擎容易著火,因此空勤給它取了個綽號叫:德國空軍的打火機、燃燒的棺材。由於發動機過熱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該機很少參與實戰。從技術上看He-177本身就是個湊乎的大躍進產品,德國空空想要兩臺2000馬力發動機,奈何技術不如英國,只能拿出兩臺DB605並聯湊數,結果就是散熱不良得了個火棺材的綽號,等到德國真正的解決了火棺材的著火問題,已經是45年了。而且得益於德國一直不咋樣的渦輪增壓技術,177的升限只有8000米,就連B17都有一萬米的升限,遑論B29。8000的升限再裝上炸彈,177基本就得肉搏對面高炮了。德國空空可以說直到1945年才勉強有了個成熟的B17級別的轟炸機,同時期米國的B29都已經滿天飛了。

    He-177轟炸機

    三,海軍武器。

    1,俾斯麥級戰列艦注重防護能力,是一款設計成功的戰列艦。在當時歐洲最先進的戰列艦,可惜在面對英國海軍時卻雙拳難敵四手,剛出海作戰就被擊沉。

    俾斯麥號戰列艦。

    2,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擁有戰列艦達不到的高速且擁有比巡洋艦強大多的火力。特別是沙恩霍斯特號戰巡創造了單艇擊沉、俘獲敵方船隻的最高記錄。

    沙恩霍斯特級戰巡。

    3,潛水艇。在大西洋潛艇戰中,德國先後投入1188艘潛艇(戰前57艘,開戰後建成1131艘),損失781艘,共擊沉盟國運輸船噸位1500萬噸,擊沉盟國戰鬥艦艇175艘。在1188艘潛艇中:其中水面排水量250噸的小型潛艇有三個級別六個型號,共117艘;水面排水量600噸的中型潛艇有兩個級別四個型號,共711艘;水面排水量850噸的大型潛艇有兩個級別五個型號,共169艘;水面排水量1500噸的遠洋潛艇有兩個級別三個型號,共163艘;還有兩個級別的佈雷潛艇14艘和兩個級別的補給潛艇14艘。並得到德國空軍800餘架飛機的支援和配合。此外,德國還建造了八個級別約1260艘排水量僅為5噸或10噸的袖珍潛艇,主要用以突襲敵方港口,一般不用於海上破交作戰。

    納粹U艇。

    四,核武器領域。

    早在1939年,德國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進行原子能軍事應用的國家。當時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同時還擁有勞厄、波特、魏扎克等一眾偉大的物理學家,這都足以支撐希特勒實現原子彈計劃。但是納粹德國實施排猶行動,不少科學家因為血統問題被驅逐甚至追殺。愛因斯坦、薛定諤、費米等科學界巨匠相繼流失,成為德國在二戰中的巨大損失。到了1942年前線的戰事吃緊,讓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坦克和飛機的製造當中。直到1944年,希姆萊才再次注意到原子彈的研究。可是此時的德國已經略顯頹勢,德國工業已經受到了巨大打擊,甚至許多油田和石油加工場所都遭到了襲擊,不僅原子彈研究舉步維艱,就連機械化部隊都有擱淺的趨勢。原子彈最終在美國面世。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

    也有人說納粹高層在1942年放棄原子彈的研究是因為海森堡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的大意是:據初步計算顯示,要想透過核裂變鏈式反應來生產核武器,至少得需要 幾噸 的 鈾235 ,所以在戰爭期間造出原子彈的可能性極低。

    根據海森堡這份錯誤的報告,希姆菜將原子彈的研究計劃進行了暫停。

    五,導彈領域。

    納粹的V-2導彈。人類最早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射程320公里,彈頭2000磅,可超音速、超低空飛行。另外“萊茵女兒”、“龍膽草”系列地空導彈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防空導彈。可用無線電遙控器目視操作,雖然它們一直處於試驗階段,但是二戰結束後多個戰勝國很多的對空導彈(比如美國的“響尾蛇”)都借鑑了它們的技術。而"小紅帽”反坦克導彈。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射手憑藉操作器、導線裝置,可精確控制修正導彈航向,使導彈命中目標。該導彈破甲厚度超過200毫米,最大射程1500米。

    V-2導彈。

    所以單純從武器上看:德國陸軍的武器特別是火炮的研究製造,思維仍然停留在一戰時(種類繁多,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而坦克製造由於結構複雜而且種類繁多,德國找不出型類似於T34那種結構簡單而且效能優良的坦克,沒有任何一型坦克產量超過了一萬輛的;海軍方面和日本一樣思維停留在一戰時期,奉行鉅艦大炮主義,而潛艇建造以中小型潛艇佔多數,能馳騁於大西洋深處搞破襲戰的大中型潛艇很少;空軍方面德國的飛機技整體上優良,至於沒有合格的戰略轟炸機更多的是受制於國力;原子彈的研究失敗更多的也是受制於國力(有限的軍費主要被用於陸軍與空軍),另外還有排猶運動造成人材流失的原因,當然與希姆萊錯誤的指揮也有關係。而導彈領域德國的技術在當時是超前的。

    總體來說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武器設計與製造水平居於世界前列,但是德國的武器存在著結構複雜、追求個別性能突出的特點;而且由於在納粹獨菜體制下,讓外行指揮內行而造成了有限的資源沒有用在刀刃上的現象:例如希特勒對SG44自動步槍生產的干預,希姆萊在原子彈研究上錯誤的指揮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牙崩掉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