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山湖新偉

    歷朝歷代都是功高蓋主,周亞夫被漢景帝冷落,就不足奇怪了,不是有成語叫功成身退嗎?周亞夫沒運用,所以才有後來的結局!

  • 2 # 亮話歷史

    1.周亞夫的性格原因。周亞夫出身名門,是西漢名將周勃之後,而周勃在漢代是赫赫有名的功臣,不僅跟隨漢高祖劉邦誅秦滅楚有功,且呂后死後,周勃與陳平等合謀一舉誅滅呂氏一族,擁立漢文帝劉恆,後官拜右丞相。因此,周亞夫骨子裡是有貴族氣節的,這意味著他遇事不會拐彎,更不會妥協,也就不會主動緩和與漢景帝劉啟的君臣關係。儘管情勢對他已經非常不利,但他仍沒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2.周亞夫有功高蓋主之嫌。早在七國之亂爆發前,漢景帝劉啟到周亞夫的細柳營去犒勞軍隊,結果軍門衛官不讓他們進,而且說什麼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皇帝的旨意。後來幾經轉折,周亞夫才下令開啟軍門,放漢景帝一行進來,雖然漢景帝表面上誇獎了他,說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但實際上已經犯了忌。如果軍隊都只聽將軍而不聽皇上的,那還了得?平定七國之亂之後的周亞夫,就更讓漢景帝忌憚了。但周亞夫沒有搞清楚的是,七國之亂的平定,他確實起了關鍵作用,但並非他一人之功,梁王劉武、竇嬰、韓安國……這些人都是功臣。

    3.周亞夫得罪了竇太后。在平定七國之亂過程中,從大局上出發,周亞夫沒有派兵援助在梁國死守的梁王劉武,導致梁國岌岌可危,梁王劉武性命堪憂,而當時對朝政有巨大影響力的竇漪房竇太后視劉武為心頭肉,這從她多次慫恿劉啟立劉武為皇儲就可以看出。因此,當時竇太后對於周亞夫對劉武見死不救恨得咬牙切齒。於是,朝廷內部無形中多了一股想要致周亞夫於死地的暗流,而且是一股洪流。

    4.幾根慢慢“壓死駱駝的稻草”。漢景帝劉啟決意要廢掉太子劉榮,就故意問周亞夫的意見,被周亞夫一口否決,說廢掉太子就是動搖國家的根基,讓景帝非常失望;竇太后想封王皇后的弟弟王信為侯,被周亞夫否決;五個匈奴貴族來投漢朝,景帝想封他們為侯,被周亞夫否決;景帝請周亞夫赴宴,故意給一次君臣緩和的機會,而當他入席後發現自己座位上沒有預備筷子時,表現得極為暴躁,當場就找主管人員要筷子,最後心懷不滿地揚長而去,讓景帝和在座的人都很尷尬。

    5.最後的“導火索”。周亞夫把皇帝和朝廷的“權貴”得罪了個遍,於是也註定了他的命運。他的兒子見他慢慢老去又過得不如意,就打算買500副盔甲給他做隨葬品,表表孝心,讓老爺子開心一點。哪知道這犯了大忌,盔甲在當時是禁止買賣的物品,有圖謀不軌之嫌,剛好又有人告發,皇帝劉啟也就抓住了把柄,逮捕了周亞夫,並嚴加審問。周亞夫不堪忍受,絕食而死。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條,漢景帝劉啟生於公元前187年,周亞夫生於公元前199年,比景帝小12歲,景帝也怕自己死後,接班的漢武帝劉徹駕馭不了周亞夫。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僅僅三個月後,平定暴亂,太尉周亞夫居首功。

    兩年後,周亞夫像他的父親周勃一樣因軍功被封為丞相,一時風光無限,出將入相。

    當年高祖在得天下後,大封功臣,形成一個功臣集團階層,在朝政話語權相當大,劉邦身為皇帝,因功臣集團的反對,一時無法廢立太子。

    在呂后死後,功臣集團又因為誅呂扶劉,因擁立之功再次重用,但漢文帝不是劉邦,逐次用政治削弱功臣權勢,加強皇權。

    至景帝時期,皇權已大大提高,朝堂之上再無功臣可壓制皇權。

    當漢景帝想廢太子劉榮,立皇十子劉徹(漢武帝)為太子時,耿直的丞相周亞夫激烈反對,說太子無過錯不能廢。漢景帝心生不悅,不顧反對仍然廢劉榮立劉徹。

    竇太后向漢景帝建議封王皇后的哥哥為侯,漢景帝有意為之,並與丞相周亞夫商議,這一次周亞夫又是反對,並丟擲劉邦的白馬之盟:非劉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漢景帝啞口無言,對周亞夫漸生間隙。

    一個功臣,屢次反對皇帝的建議,在皇權至上的年代是一個悲劇,如果僅是如此,周亞夫也只是丟了官,罪不致死,可接下來還發生了兩件事,直接導致周亞夫之死。

    第一件事是漢景帝宴請無官後的周亞夫,在他面前擺了一塊很大的肉,卻沒有放任何餐具,周亞夫就轉身向管事的人要餐具,漢景帝就馬上生氣地說:這樣還不能讓你滿意嗎?周亞夫見景帝生氣,馬上下跪謝罪,隨後就離開了。漢景帝看著周亞夫離開的背影說了一句話:這不是輔佐少主的人。

    第二件事是周亞夫的兒子買了五百副鎧甲,準備陪葬用,卻沒有給足搬運鎧甲工人的工錢,工人就上告,漢朝私藏兵器是謀反罪,漢景帝派人查,屬實,就將周亞夫逮捕入獄。

    隨後,周亞夫明白是漢景帝要讓他死,絕食自盡而亡。周亞夫之死,死於政治幼雅。一個不聽話、耿直、屢次冒犯皇權的人,即使功勞再大,也是被除去的物件。

  • 4 # 噸噸歷史

    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被漢文帝贊稱為“真將軍”的周亞夫,怎就落得個絕食自盡的下場?表面上看,是應了司馬遷的那句“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從本質上來說,卻是功臣集團在專制皇權不斷強化下的必然衰落。

    守節不遜有之

    就功績來說,周亞夫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戰略家,但他做人過於耿直,謹守節操卻不知恭順,不可避免地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讓我們來看看他因此都得罪了哪些人。

    平叛七國之亂時,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劉武曾多次向周亞夫求援,都遭到了拒絕。後來梁王只好寫信求助景帝,景帝下詔命周亞夫救梁,周亞夫卻還是不為所動,堅持按自己的計劃作戰。梁國在救援無望的情況下,只得拼死抵抗,終於挫敗了叛軍的攻勢,但是梁王和周亞夫的樑子也就此結下了。

    竇太后想讓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景帝雖不願意,卻不敢一再拒絕母親的要求,這時就把周亞夫搬出來了。因為景帝深知周亞夫的為人,料到他一定會遵守規矩表示反對。果不其然,周亞夫直接了當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堅持稱王信沒有功勳,不可以封侯。因為高皇帝曾規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竇太后最終也沒能如願將王信封侯,心中對周亞夫也難免生了怨恨。

    得罪皇帝的老媽和弟弟對周亞夫來說不算什麼,因為他連皇帝都敢得罪。早在景帝想廢慄太子時,周亞夫極力反對,這就已經令景帝心生不滿。後來五位匈奴將軍來降,景帝打算封他們為侯,以鼓勵更多的匈奴人降漢。但周亞夫又表示反對說:“如果把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以後我們怎麼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景帝斷然回絕了他的建議,其實他的話並非沒有道理,只是景帝可沒有文帝那樣寬廣的胸襟,臣子公開違抗實在令皇帝臉上無光。

    足己不學有之

    司馬遷對周亞夫的評價,守節不遜是真的,足己而不學自然也是有依據的。最終使景帝下了殺心的,也有周亞夫自滿自足的因素。

    景帝藉口召周亞夫進宮設宴款待,實則是想試探他。席上只擺著一塊沒有切開的肉,也沒有放筷子。周亞夫心裡不滿,叫管筵席的人去取筷子,景帝這時卻笑著對他說:“難道這還不能讓你滿意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情願地跪下謝罪。誰知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立馬站了起來,快步出宮了。縱使軍功卓著,這樣的所作所為也絕不應該出現在一個臣子身上。

    功臣集團的衰落才是本質

    周亞夫的兒子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作為周亞夫百年後的殉葬品,卻被告發謀反,這也是致使周亞夫絕食而死的直接導火索。廷尉在審理時,責問周亞夫為什麼要謀反,周亞夫解釋說買的都是喪葬品,怎能說是謀反?廷尉卻諷刺:“君不欲反地上, 即欲反地下耳。”意思說,你就算活著的時候不謀反,死了恐怕也要反吧。周亞夫哪裡受過這樣的羞辱,絕食五天後吐血身亡。

    周亞夫之死絕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這也和漢初的政局變遷息息相關,是漢代皇權在轉向中央集權專制過程中的時代悲劇。

    周亞夫的家世及他本人,都被深深打上了功臣集團的烙印。

    功臣集團是西漢初年的統治基礎,漢初政權的重心,長期偏向以丞相為中心的政府(丞相都出身於功臣集團),相比之下,皇權就顯得相對薄弱。直到漢文帝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強化皇權,功臣集團的政治影響力大為下降。

    再後來景帝在位,“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已無力對抗中央。皇權愈加膨脹,必然要走上中央集權的專制皇權道路,功臣集團成為了最大的障礙。此時, 新興軍功和法吏階層已迅速發展,他們是專制皇權的擁護者,在中央政權中已佔有優勢,相權已失去了獨立對抗皇權的力量。而周亞夫卻根本沒有認識到這一趨勢,仍試圖維護“白馬之盟”所確定的相權地位,阻止專制皇權的形成,這才是他悲劇結局的真正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偷因逃避受害者的追逐被其他車輛碾壓身亡,責任該如何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