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丙奇看教育

    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位、待遇低,二是非教學壓力大,三是沒有教育自主權。提高教師職業榮譽感,需要提高教師待遇,同時保障教師教育權利,減少行政對學校辦學的干預,實行教育家辦學,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針對教師職業倦怠感的問題,有人提出以提高師德要求來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但空喊師德口號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分析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的原因。除了眾所周知的待遇問題之外,還有兩方面因素導致教師有嚴重的職業倦怠感。

    調查顯示,中國教師有八成感到工作壓力大,而壓力主要來自非教學壓力,包括參加各種評比、評審,有不少評比、評審是形式主義,可由於與考核、晉升有關,不得不參加,為此,教師不得不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其中,最重要的評審,是職稱評審,為了獲得更高職稱,教師不得不按職稱評審指標,寫論文、做課題,跑關係。近年來,中國也推進評價改革,要求減少對學校的行政評審,以及改革職稱評審,但基本的行政評審思路未變。教師還是被各種行政指標包圍。這是其一。

    另一方面,近年來,由於學校辦學缺乏依法治教、民主管理,家校矛盾、衝突加劇,直接受到影響的是教師的正常教育權利,比如,由於擔心批評學生惹出事端來,有的教師已經對違規違紀學生採取不管、縱容的態度;由於擔心組織戶外活動產生安全事故,有的教師已經對學生實行圈養教育。再就是,不少教師也有教育的理想,可是,基礎教育嚴重的應試化、功利化,也讓有教育理想的教師的教育理想破滅,只有迎合功利的教育目標,才能獲得生存空間,這也令教師身心疲憊。而社會輿論和家長還往往把不進行素質教育的責任推給教師。

    要讓教師對教師職業充滿激情,不再倦怠,首先要從教師職業屬性出發,切實保障教師的待遇,這在國家的法律和檔案中都已經明確,關鍵要落實。其次,要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學校辦學制度,做到學校迴歸學校,教育迴歸教育。要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同時,要在學校裡實行民主管理,建立教師委員會,由教師委員會對教師進行專業評價。

  • 2 #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要解決教師職業倦怠感必須讓教師專心做“一件事”。

    熊丙奇教授說得很對,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位、待遇低,二是非教學壓力大,三是沒有教育自主權。提高教師職業榮譽感,需要提高教師待遇,同時保障教師教育權利,減少行政對學校辦學的干預,實行教育家辦學,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現在大城市的教師的日常工作絕不止教學,甚至可以說,教學反倒成為一線教師花時間花精力最少的一個部分。除了教學,一個教師還要做德育(班主任),做科研(論文),做帶教(教徒弟),做“公益”(參加各類活動),個別能幹的還要做行政工作。

    這些事情無論量多量少都會牽扯教師的精力、耗費教師的時間。

    但是這些事情與教師的成長有多少關係呢?

    難道一個寫不好論文的教師就不是好教師?

    難道一個做不好班主任的教師就不是好教師?

    難道一個只想好好教書的老師就是一個不思進取的老師?

    我們當然認同一個課上得好、班級管得好、論文寫得好、徒弟帶得好、活動參加得多、還能做行政工作的全才老師是頂尖的人才。但是我們需要要求每個教師都往全能的方向發展嗎?有多少教師有可能發展成全能型呢?

    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早已從追求全才轉變成追求專才。

    一個人對自己的培養可以追求廣度,也可以追求深度。

    在某一個領域鑽研到一定深度的人應該要獲得和能力廣泛的人一樣高的評價。

    遺憾的是不僅僅教師行業存在求全責備的弊病,其他很多行業也是如此。例如醫生,既要有臨床經驗,還要做科研發論文。臨床經驗豐富的人在評職稱時往往拼不過善於寫論文的。

    一箇中年教師勤勤懇懇教了幾十年書,當了幾十年班主任,連年評到優秀班主任的,還帶教著新來的博士生。沒過幾年,博士生刷刷刷地發論文,不僅拿到更多的績效獎勵,還很快評到了職稱,而中年教師卻得知他當班主任的成績對評職稱一點用都沒有。

    你說他能不倦怠嗎?

  • 3 # 毫米

    職業倦怠出現於絕大多數公辦學校教師身上。表現為工作激情喪失,找不到職業發展方向,沒有繼續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甚至常常感到生命的無意義。

    以下三個方面,是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

    一、沒有失去的恐懼。

    事實上,有機會體驗職業倦怠感,是一種幸運。只有從事長期而穩定的工作的人,才會產生職業倦怠。

    對於公辦學校教師來說,只要不犯罪,失去工作職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而對於絕大多數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談職業倦怠卻是件奢侈的事。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經常需要為獲得工作機會而努力,在他們身上,怎會產生職業倦怠呢?

    我父親是木匠,年輕的時候,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工作。現在六十多歲了,還在攬裝修活兒。

    很多次,我憐惜而難過地問他:“累嗎?有沒有感到厭煩?”

    父親說:“只要有事做,我就高興,也不感到累。哪裡會厭煩啊!”

    而母親卻總是嘆息:“你爸這樣的人,就像找食的雞,扒拉一腳才能啄一口。只要還做得動,他就沒想過停下!”

    我妻弟是開理髮店的,每年大年初一就開張做生意,過年過節,從不打烊。他有職業倦怠嗎?沒有,他害怕一旦歇業休息,顧客都去了對面的理髮店。

    恐懼失去,像鞭子般趕著你奔跑向前,一刻不敢停歇。雖然這是一種負向刺激,卻令你無暇也不敢放鬆懈怠。

    教師沒有失去職位的恐懼,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二、沒有得到的喜悅。

    我的同學老劉是公務員,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積極而Sunny的形象,對工作充滿熱情,說話做事,都是滿滿的正能量。當然,他的職務也一直在升遷,由鄉鎮小辦事員,一步一步坐上了局長(科級)的位置。

    同學聚會的時候,局長老劉的意氣風發,和我們幾位教師的老氣橫秋形成鮮明對比。

    四十歲的老劉很快就有機會成為副縣長,他的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而我們幾個當教師的,工資不高,職稱無望,退休時日還長。一個個手棒保溫杯團坐著長吁短嘆,憤憤不平,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疲憊和厭倦。

    像公務員一樣,有層級豐富的上升空間的職業,一般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他能看得到努力的前景,能不斷體驗得到的喜悅,因而生髮出無窮無盡向上的動力。這是一種正向的刺激,能有效消解職業倦怠。

    三、只有無盡的壓力。

    在交通局上班的朋友老胡也沒有職業倦怠。

    他的工作很輕閒,每個月只有頭尾幾天略忙。大多數日子,都是八九點鐘上班,上午喝茶聊天玩手機,中午趕個飯局,下午就約幾個同事釣魚、騎行或者打麻將。

    他曾對我說,他不喜歡放假,因為約人出去玩比平時困難。

    這話聽在我耳裡特別不是滋味。

    他上班是享受,我上班卻是折磨。

    當教師,每天早中晚自習,時間跨度長達十幾個小時;批不完的作業,改不完的試卷;升學率像石頭壓在胸口;面對違紀學生,管得太嚴有風險,管得太鬆又有危險……

    他上班就像玩似的,收入卻比我高出一大截;我一個月的工資僅夠勉強餬口,卻要承受無窮無盡的壓力。

    我當然會產生職業倦怠。

    如何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相應地,也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健全教師退出機制。

    健全教師退出機制,不是將教師推向市場。教育具有長效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如果教師頻繁更換,對學生來說是簡直災難。

    教師退出,可以結合縣管校聘,對教師的崗位適當調整;可以提前退休,或由教學崗位退到後勤崗位;對於不合格的教師,才需要堅決淘汰。

    讓教師保持適度的失去恐懼感,既能促使教師繼續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感。

    二、減輕教師的職業壓力。

    減少各類與教學無關的評比活動,改革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出臺合理的學生懲戒制度,取消義務階段學校的早中晚自習,全方位減輕教師的職業壓力。

    三、增加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大幅度提高教師工資收入;改革職稱體系,增加更多層級,給教師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改革職稱評聘體系,讓業務能力強、工作態度好的教師有盼頭。

    教師有了職業幸福感,才不會產生職業倦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少退役時和韋德誰的歷史地位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