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參鄉小虎哥

    澳洲淡水小龍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屬於甲殼綱,十足目,長尾亞科,擬河蝦科。具有個體大,食性廣,生長快,味道,原產地澳洲北部熱帶地區,外形酷似海中龍蝦,是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鮮美,可食率較高,適應性強等優點。澳洲淡水龍蝦是中國繼羅氏沼蝦之後引進的又一個世界上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該蝦因原產澳洲,龍蝦生活在淡水中,外形又酷似海中龍蝦而得名。澳洲淡水龍蝦體色為綠色或褐綠色,雄性成蝦的第一螯足的大螯外側有一鮮紅、柔軟的膜質帶,分外豔麗,故又稱為紅螯螯蝦和紅爪蝦。

    2015年 5 月上旬,江蘇洪澤湖水產良種有限公司引進紅螯螯蝦苗(2cm 左右) 3.9 萬尾,在洪澤縣老子山鎮水產基地進行試驗性養殖。 2015 年 10 月底,經過5個半月的外塘養殖,總共收穫 2360 斤澳洲淡水小龍蝦成品蝦,畝產 158斤,成活率35.9%,成品蝦平均規格85克,其中公蝦平均規格100g左右,母蝦平均規格 70g 左右(外塘養殖過程情況介紹詳見《澳洲淡水小龍蝦外塘養殖技術》)。

    養殖試驗表明,紅螯螯蝦存活溫度範圍在 5-35℃,適宜生長溫度為 13-

    1/9頁

    28℃,當水溫超過13℃即開始攝食,水溫超過30℃,則會抑制生長。江蘇省洪澤縣進入 10月下旬,早晚氣溫為12℃~25℃,水溫在20℃左右,受溫度影響,紅螯螯蝦攝食情況越來越差。根據公司的紅螯螯蝦自繁自養的戰略規劃,在基地養殖的成品蝦,我們其中一部分出售,另外一部分留下來作為親蝦,因此留存2800 尾親蝦轉移到洪澤縣西順河養殖基地水泥池溫棚內,進行冬季控溫保種培育。

    1、親蝦的選擇

    1.1 親蝦要求要求選擇活力強、附肢完整、軀體光滑、無附著物和病害(如尾部腐爛和殼受損)的成蝦作親蝦。為了取得較高的繁殖力,要選擇體長在 9cm以上,成熟度好的、有較大產卵力的大螯蝦,此外還要按規格大小分組,並選擇與之相配的雄蝦。

    1.2 雌雄鑑別同齡紅螯螯蝦的雄性個體大於雌性,且雄性成蝦兩個螯足前端外側有一鮮紅柔膜質斑塊,外觀極易與雌性區別。

    1.3 雌雄比例在自然養殖的條件下,雌雄比例與羅氏沼蝦相仿,但雌性需稍多一些。在繁殖過程中,雌雄比例以2 ∶ 1較為合適。

    2.親本入池

    2.1 水泥池基本情況: 5m*10m 水泥池 7 口,依次編為 1#-7#號池,所有池子高度為1.5m。 池底擺放長30cm 的pvc管道,池水鼓風機不間斷增氧。溫棚頂覆蓋遮陽網,避免強光直射。

    2.2 親蝦捕撈及入池操作:親蝦在外池採用籠捕,分公母后裝入泡沫箱運到西順河基地溫棚內。入池前先潑vc,調節好溫差後入池。

    2.3 親蝦放養密度及入池時間:因種蝦用地籠從外池捕回,每次捕撈量不同,所以每個越冬池放養量不同。捕撈回的公母蝦分開暫養,具體放養情況見表 1:

    表 1:各池入池情況

    池號1# 2# 3# 4# 5# 6# 7#

    入池數量 360(♂) 180(♂) 280(♂) 720(♂) 540(♀) 400(♀) 320(♀)入池時間 10/28 10/17 10/17 11/3 10/28 10/30 11/3

    2/9頁

    3.進入越冬棚後操作

    3.1 溫度:越冬池水深 50cm,種蝦在 2015/10/17 號以後陸續進入溫棚,溫棚中溫度由 25℃逐漸下降,到 2015/11/31 溫度降到 17℃。前期越冬過程參照以往相關文獻[1.3]等相關資料,將室內水溫降到 17℃,希望在相對低溫情況下安全越冬。一段時間後發現蝦不吃料,出現大量死蝦。蝦表現為活動能力差,腹肢易脫落,尤其表現在螯足。之後慢慢死亡(可能因為低溫條件下蝦不吃料,體質慢慢變差,後被真菌感染。具體原因還需做進一步檢測)。

    考慮到低溫情況下種蝦出現大量死亡,且不吃料影響種蝦體質,影響越冬後種苗繁育。所以 2015/11/7 號開始對溫棚加溫,到 2015/11/14 號水溫慢慢回升到 24℃左右。在升溫過程中發現,溫度高於20℃時蝦開始攝食,溫度到 23℃時攝食基本正常。升溫和降溫過程中從公蝦、母蝦的損耗和攝食情況看,發現公蝦比母蝦更耐低溫。

    3.2 水質:越冬過程中 2#和 3#池最先放種蝦,池中放有 1/5 左右面積的水花生。養殖用水為未經處理的魚池水。在養殖過程中發現水花生容易掉葉子,腐爛後影響水質。所以三天換水一次。養殖過程中損耗大(因前期水質差,且有 15天水溫低於 20℃,所以最後存活種蝦不到兩成),所以養到 40d 後將其合併到 6#號池。表中 2#和3#中40-60d無統計資料,用“-”表示。 2015/11/4 號後,所有池改用地下水,升溫之後種蝦損耗逐漸減少。具體情況見表 2。

    表 2:越冬過程中損耗情況及對應溫度

    種蝦放 不同養殖天數蝦損耗情況(平均水溫℃)

    養情況 1-5d 5-10d 10-15d 15-20d 20-25d 25-30d 30-40d 40-50d 50-60d

    1# 20(18) 13(17) 54(20) 20(22) 6(24) 3(24) 2(24) 0(24) 3(24)

    2# 10(23) 26(21) 19(19) 20(17) 18(20) 9(22) 4(24) - -3# 59(23) 46(21) 44(19) 46(17) 31(20) 18(22) 5(24) - -4# 8(17) 71(20) 60(22) 31(24) 15(24) 5(24) 13(24) 9(24) 11(24)5# 2(18) 3(17) 14(20) 19(22) 11(24) 8(24) 7(24) 5(24) 9(24)

    6# 6(17) 68(17) 144(20) 43(22) 23(24) 14(24) 13(24) 11(24) 9(24)

    7# 2(17) 44(20) 13(22) 11(24) 2(24) 2(24) 0(24) 2(24) 0(24)

    注:越冬過程中由於前一個月水溫變化情況大,所以 5 天記錄一次,後一個月水

    3/9頁

    溫情況及蝦損耗情況相對穩定,所以 10 天記錄一次。

    4、日常管理:

    4.1 螯蝦進入水泥池越冬後,每天記錄池子的水溫情況並做好相關記錄。溫度降低後燒鍋爐為池水加溫,使水溫維持在22℃。池內不間斷充氧,保持溶氧在 5mg/L 以上。

    4.2水質: pH 範圍控制在8.0~8.2,酸性水質不利於蝦的蛻殼、生長,且會增加蛻殼死亡率或延長蛻殼時間,影響生長速度。在越冬過程中每隔一週潑一次生石灰,維持pH 穩定。氨氮不超過0.2ppm,亞硝酸鹽不高於0.05ppm,溶氧保持在 5mg/L 以上。水質惡化時可以潑灑生物調水劑與腐殖酸鈉配合使用原則調節水質。

    4.3 喂料: 紅螯螯蝦為雜食性動物,為保持其營養均衡,間歇性投餵小魚、玉米、大豆(煮熟)、蔬菜、瓜果等植物性餌料。早晚各投餵一次,投餵量根據蝦具體攝食情況而定。控制在 2 小時吃完為宜。

    5、交配和產卵

    5.1 越冬結束後將水溫升到 24℃以上,此時母蝦開始大量抱卵,因越冬期間溫度保持在 22℃,所以部分母蝦在越冬時便已經抱卵。此時不愛活動,愛鑽到PVC 管裡,用肉眼觀察卵的顏色,並將卵顏色相近的抱卵蝦移入孵化箱,每個孵化箱放3 只抱卵蝦。未抱卵的母蝦可和公蝦按雌雄3: 1 的比例暫養在越冬池,也可將其直接放入孵化箱(2 只母蝦+1 只公蝦),讓其在孵化箱中交配。每隔 10天左右檢查一次,待雌蝦抱卵後再在把雄蝦移出孵化箱。

    5.2 紅螯螯蝦產卵量一般為 200~800 粒/尾。影響產卵量的因素較多,但一般情況下,母蝦個體大的產卵量就多。在澳洲北部熱帶地區,一年可產 3到 5 次。但蘇北地區,由於溫度較低且在水泥池中暫養會影響其生產效能[3],所以生產上一般以前兩次產卵為主,這兩次產卵數量多,卵受精率也高。

    5.3 孵化:水溫在29℃左右時孵化時間大約為 31 天,水溫在 24℃左右時孵化時間大約在 45 天[4]。孵化溫度控制在 26℃左右。前期如果溫度較低可燒鍋爐升溫,如溫度較高,水質惡化快;溫度太低,影響孵化進度。紅螯螯蝦受精卵不同時期發育情況可見附圖 1-1。

  • 2 # 中盛建築諮詢

    澳洲淡水龍蝦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間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時間不一,過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過遲則卵子過熟而老化。交配的適宜水溫為22~25℃,交配季節最好不要捕撈,讓其抱卵孵化,繁衍後代。

    澳洲淡水龍蝦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產卵3~4次,其懷卵量為220~270粒,而個體大小不同,其懷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況下,交配產卵後的抱卵蝦需有1~2月的孵化過程(即胚胎髮育),需消耗很大的體力,因而要加強對抱卵蝦的營養和培育。抱卵蝦孵化的適宜水溫為22~27℃,孵化時間6~10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弟戀最後能真正在一起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