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寂語堂齋
-
2 # 人類靈魂導師宇宙大師
孔子我沒看到!但是我宇宙大師認為忠就是忠孝,就是人都應該是從內心❤出發仁義善良純樸正直尊重愛護宇宙之中的一切一切!
-
3 # 企業運營分析策劃
在儒家的道德規範中。孔子所說的“忠”,是指和別人的一種關係,盡力幫助別人。
“忠”又特指忠君。對長輩能盡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當作實行最高道德原則“仁”的條件。孟子也把“忠”視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
孔子講究忠恕之道,忠指“己所欲立而立於人”,恕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事實上每個人的欲都是不同的,又怎麼能確定你想要的是別人想要的呢,說不定你不想要的正是別人求之不得的。
我認為孔子講的“忠”在今天歸納到一起就是“忠”於內心,做自己內心認為是正確,想去做的事情,從內心去幫助別人,從內心去盡孝道等等,忠即忠於內心,努力去尋找和追一顆內心所向往的遠方。
-
4 # 琴伴一生
孔子所謂“忠”是指什麼,談談您的看法?
個人認為。孔子談忠有多種說法。不同場合,不同物件,談忠的意思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以偏蓋全。
一曰:君子言思忠。
這個忠講的是:君子在言談的時候要思考是否忠誠。
二曰:
君子不重則不減,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者無禪改。
主忠信指的是要研究忠信。
三曰: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臣事君以忠,這個忠是說,君要以禮待臣,臣要以忠事君。
孔子講的所有的忠也好,信也罷,其實說的就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講誠信,要講忠誠,要講誠實。
作生意沒有誠信等於自斷後路;交朋友沒有誠實,到頭來成為孤家寡人;
對國家對黨的事業沒有忠誠,那將一事無成。
說的小一點,如果你對你所愛的人都沒有信任,沒有誠實,相處,相交全是欺騙,何來的愛,哪來的白頭偕老。
所以,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是正道。
-
5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孔子談忠信
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有一天,路過大河時,他們在橋上停車觀賞風景。只見河上瀑布高達三十仞,旋轉回流的水達九十里長,魚鱉不能遊動,鱷魚不能停留,可謂十分兇險。
這時,他們卻意外看見一位壯年男子要從那裡泅渡過河。孔子趕忙派人去河岸邊加以阻止。誰知那名男子不以為然,堅持泅渡,竟然成功地遊了出來。
孔子覺得奇怪,問他:“您是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嗎?或者有什麼高明的道術嗎?不然,您怎麼能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安全出沒呢?”
那名男子自信地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他只是完全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絲毫的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著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
這一場景,連以知識淵博、見多識廣著稱的孔子都感到吃驚。他告訴弟子:“水尚且可以用忠信來親近,更何況與人打交道呢?”那人練就了一身鳧水的本領,不論水流如何湍急、旋騰,他了解其中的規律,掌握順勢而為的技巧,摒除一切私心雜念,盡心竭力而為,才能在水中出入自如。遵從規律,順勢而為,循理而動,遵道而行,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為人處世理當如此!
子張曾向孔子請教如何能順暢通達,孔子給出的答案只有六個字:言忠信,行篤敬。就是說話忠誠守信,行事莊重恭謹。孔子認為,如果做到這些,那麼,即使到了文化與我們不同的地區,我們照樣可以通行無阻。否則,就是在本鄉本土,我們也很難行得通。
那麼我們怎樣努力做到呢?平時站立著,彷彿看到這幾個字顯現在眼前;乘車出行時,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時時處處通達。子張覺得老師說得太好了,連忙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子張還曾請教如何“崇德辨惑”,孔子說要“主忠信”,認為這是提高品德修養、明辨疑惑的途徑。你喜歡一個人,就希望他長壽;厭惡那個人,恨不得他馬上死去。但喜歡與厭惡交織,便是迷惑。這對自己沒有絲毫好處,倒不如依據忠信,遵循道義行事。
由於對“忠信”有切身理解,孔子才對此十分感慨。子張向孔子請教政事,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在工作崗位上不倦怠,執行政令做到“忠”。“忠”,就像這個字字形本身所顯示的,是指心中始終裝著“中”,不偏不倚,不“過”亦不能“不及”。“忠信”也是孔子施教與為政的重要內容。他治理魯國時,“男尚忠信,女尚貞順”,這是他為政有道的重要標誌。
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孔子經過那裡,進入轄境,說:“善哉!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善哉!仲由忠信而寬厚。”到了子路的官署,孔子說:“善哉!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著韁繩,疑惑地問道:“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稱讚他做得好,他為政好的地方在哪裡,可以說來聽聽嗎?”
孔子說:“我已經看到他怎樣施政了。進入蒲地境內,我看到田地整治了,荒地開闢了,溝渠深挖了,說明他為政恭敬誠信,百姓才盡力勞作。進入城邑,我看到牆壁房屋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忠信寬厚,百姓才毫不懈怠。進入官署,我看到官署內清淨閒適,手下人都聽從命令,說明他明察果斷,當地政治毫不煩亂。”
子路為政,孔子三稱其“善”,原因是子路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還以忠信教化百姓。
長期以來,一提到孔子與“忠信”,人們往往會將其與“竭力倡導愚忠愚信”等量齊觀,顯然,事實遠非如此。
在古代,出於對專制政治的宣揚的目的,忠信的概念被偏頗理解,甚至走向了“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的極端。實際上,孔子“忠信”思想與所謂“愚忠愚信”本無瓜葛。這些誤讀,值得我們好好反省!
回覆列表
我認為孔子所謂的忠是指忠誠、忠心、忠信、忠告以及包括以上所有內容的忠字
1,忠誠
我們看《論語.學而篇》,原文:
1. 4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還有《論語.子路篇》,原文:
13. 19 樊遲問仁,子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兩個忠字代表忠誠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兩條所說的人是指所有人講的,並不是指具體某個人或某類人。那麼就是說與任何人交往都要忠誠,用忠誠待人的意思。
2,忠心
我們看《論語.為政篇》,原文:
2. 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日: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季康子問:怎麼做才能使民對我恭敬,對我忠心,而民之間又能互相勸說呢?孔子回答說:你在民面前莊重,則民對你就恭敬;你自己孝慈,則民對你就忠心;如果你能用賢能之人去教育不賢能的人,則民互相勸說。
還有《論語.八佾篇》,原文:
3. 19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忠也是忠心的意思,即對君王要忠心耿耿,一心不二的意思。
還有《論語.憲問篇》,原文:
14. 7 子日: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忠心與他,能不教誨於他嗎?這個忠也是忠心的意思。
3,忠信
我們看《論語.公冶長篇》,原文:
5. 28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忠信一般都是指對朋友而言,比如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我們再看《論語.顏淵篇》,原文:
12. 10 子張問崇德,辯惑。子日:主忠信,徙義,崇德也。……。這裡的忠也是忠信的意思。
4,忠告
我們看《論語.顏淵篇》,原文:
12. 23 子貢問友,子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以善良的意願忠告朋友,不聽就拉倒了,不要自取其辱。看來孔子對朋友可不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麼簡單,也不完全忠信,還是有戒備之心的。
5,包含全部忠的含義之忠
我們看《論語.里仁篇》,原文:
4. 15 ……。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夫子的道,就是忠、恕罷了。這裡的忠就含有所有忠的含義之忠,恕指寬恕、饒恕之意。
還有《論語.述而篇》,原文:
7. 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裡的忠也是含有所有忠的含義之忠。
總之,孔子所謂的忠大體上就是含有以上意思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