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eDreamer
-
2 # 陳諾
說到人格分裂,很多人會想起一些描述:
動不動切換人格,像演戲一樣;
一個身體裡住著幾個人,一大家子其樂融融;
想叫誰出來就叫誰出來,每天自己跟自己玩兒得不亦樂乎……
在此我要告訴你,以上全錯!
首先,人格分裂並不是指一個人分裂成了好幾個人。無論有幾個人格,這些人格都是屬於主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它們不是人,只能算是主人格的一個面。它是主人格受到心理創傷時,被迫分裂出來的產物,它沒有完整的性格,不能靈活地應變各種情兄,只能機械地應對某些單一的情況。
舉個例子,很多人格分裂都是女性,都是幼年時遭遇性侵。由於太痛苦,她們會分裂出一個保護者的人格,通常這個人格會是男性,而且非常有攻擊性。這個男性人格會在她們遭到侵害的時候出現,瘋狂地攻擊對方,人們會發現這樣十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在人格分裂的擾態下竟然可以輕鬆殺死體型健壯的男人
當危險過去,保護者人格就會沉睡,輕易不會出來。主人格又能繼續以女性的身份生活,完全不會記得之前發生的事一一是的,人格們很難發現彼此,很多人格分裂患者都是很長時間後才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分裂了。
在所有人格里,只有主人格最完整,能應付多種環境。其他人格大多很簡單機械,僅僅只被分裂出來應付某些特定場景,比如被欺負,被侵害等等。
其次,人格的切換完全不受控制,且彼此之間差異非常大,有多大?肯定是人類的演技演不出來的那種大的差異!
在這我想請大家看兩個B站的影片——一個是自稱多重人格的南韓女孩拍下自己人格切換瞬間,另一個是70歲高齡婆婆在鏡頭前切換人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593771?from=search&seid=230758832944761530
這兩個影片現在在B站很火,在我看來,雖然南韓女孩的表現有些像,但她應該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重點就在於她的各個人格竟然可以互相溝通,商量著出來,而且沒有一個人格有攻擊性!相比起來,第二個影片中的老婆婆可信度高很多——她的副人格都非常病態,非常黑暗,更不可控制,完全沒有認清現實術和外界溝通的能力。
第三,人格分裂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非常痛苦!那些覺得人格分裂很酷很好玩的人,完全想錯了。
南韓女孩的那個影片裡,她和幾個人格都相處融洽,就好像一個大房子裡住了好幾個室友似的,每個人平時在自己的房間裡各幹各的,有事就出來聊一聊。這聽起來很酷但完全不是真正的患者會有的生活。
真正的患者,基本是不知道自己有其他人格的。他們只會覺得自己突然失去意識,然後突然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甦醒。《搏擊俱樂部》算是比較真實地還原了人格分裂患者的生活——男主角總是莫名其妙睡著,再莫名其妙醒來,每天都困擾在混亂的時間裡,弄不清楚自己的記憶是怎麼回事。想象一下,如果你晚上好好睡在自己的床上,第二天醒來卻在一個不認識的地方,該有多崩潰啊!
綜上所述,人格分裂不是一個很酷很好玩的事情,它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疾病,患者幾乎沒有迴歸正常生活的可能(因為一旦第一個副人格出現,後面的分裂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任何把這個疾病拿到網上作秀的人,都是譁眾取寵,只能阻礙大家對這個疾病的正確認識。
-
3 # 霖士心理
學習了心理學之後,很容易被很多心理概念所綁架,仔細思考一下,這個世界上其實是不存在精神病的,包括人格分裂。大家如果去過精神科或者身邊朋友有接觸,你會發現在測試時總有一個閾值範圍,超過一定範圍被定義為:輕度、中度、重度等。
很多朋友會說,這樣沒錯啊,但很多測量表格一是時間性不存在事實更新,二是機率絕對,不符合大眾的精神標準就算是精神病範疇嗎?這是值得我們深度思考的。
其次,我們在來討論人格分裂,本身所謂的人格分裂只是在一種特定的環境背景下,特定的機械格式來應對一些主人格無法應對的場景派生出來的。而潛意識在分配這些非主人格時,邏輯是非常清晰的。每當遇到主人格無法接受的問題時,就會自主切換其他人格來解決,其實是保護主人格不受外界侵害。
舉個例子,一名小男孩受到外界刺激,喚醒一個酷愛打架的性格來保護主人格,這時就會產生不會在這個年齡段產生的一些暴力行為,甚至是血腥。於是把經常欺負自己的孩子暴打一頓後,自己主人格在被保護過後,自己又不記得這個事情。
這種我們就說通常是所謂的人格分裂了,當然也不排除由於心理抑鬱等其他現象,導致的更換主人格的現象,有些女性在家中做著家務就可能切換人格,從而後期也不知道當時所經歷的事情。也有的人格分裂知道,自己身體內“住”著很多人,而且主人格跟他們會很熟悉。
例如:40歲的婦女,知道自己身體內同時住著一個6歲的小女孩,12歲的小男孩,20歲的年輕時尚女性,35歲的職場男人...並且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外表和特定的性格,這些都是潛意識安排好的,好比6歲的小女孩叫琳達,是在某個小學,而且性格活潑,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等等一些人設。
也許你會很驚訝,腦子裡是如何分配出如此多的角色,而且角色定位與行為習慣如此清晰,不會混淆的? 有些性格自卑,有些傲慢,有些懶惰,有些勤奮,各有不同。
是的,這就是我們日常說的人格分裂,因為現代神經學將其劃分為疾病領域,是因為有些會嚴重影響到主人格的日常生活。但我們把這件事再套用在我們身上,其實你也會自主切換,只不過你會記得住:
例如:應對同事你是一種模式、面對家人你是一種模式;應對學習你是一種行為,應對買菜你是一種行為...等等,只不過我們在這些日常互動中,可以做到自由切換,而且可以填充人性的多元性。
這便是人格分裂與所謂的正常人最根本的差異,但說了這些,也希望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以免產生自我焦慮,只要不過分的追求完美,就可以少些日常的刺激,這樣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生產”大大小小不同的性格,也會大機率避免人格分裂的發生...
-
4 # fate安然無恙
變態心理學一書中,有大概這樣介紹
人格分裂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感知覺方面,可以出現幻聽,尤其言語性幻聽為主,聽到有人議論自己。
二、思維方面,以思維歸屬和思維聯想方面的異常為主要表現。患者可以出現語言枯燥,有些單詞和有些詞彙連不起來,以至於患者無法與正常人交談。
三、情感方面,表現為情感不協調,情感淡漠,患者對很多事情都無動於衷,沒有情感反應。
四、行為方面,患者出現行為的倒錯,沒有自制力,控制不了自己。
整個這個人格分裂就是表現為不統一,不協調,孤獨,淡漠,幻聽,不能交朋友,不能與正常人交流。
-
5 # 心理醫生老沈
人格分裂俗稱分裂型人格障礙,這一類的人格以情感冷漠及人際關係明顯缺陷為特點,主要表現為過分膽小、羞怯、退縮以及其冷漠,情緒冷淡,對人缺乏熱情和幽默感,對他人表達溫情、體貼或憤怒的情緒的能力也十分的有限,甚至對錶揚或者是批評常常持以無動於衷的淡漠態度,從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這類人格障礙總是偏愛單獨行動、迴避社交、離群獨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常沉醉於內心的幻想而缺乏行動,然而這一類的人格障礙,沒有親密的朋友,明顯的無視社會公認的常規及習俗,且常常不修邊幅、服飾奇異奇特、行為怪異、愛好怪癖、喜歡自言自語、情感淡漠、興趣貧乏,對外界事物缺乏激情,也極少有愉快的表情,其行為常常是不合時宜的。
這種型別的人極少有攻擊行為,一般不會給他人制造麻煩,但是由於很少顧及別人的需要,總是獨來獨往,難以完成責任性較強的工作,特別是這類人群缺陷的最大危害是容易進入下一步,發展為精神分裂症,在青年中,存在嚴重的或者突然發展的分裂性格缺陷,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訊號。分裂缺陷主要是透過心理訓練的方法,糾正其孤獨、離群、情感淡漠和與周圍環境的分離,特別是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使其嚮往生活的良好情感,豐富生活色彩,給人的認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覆列表
~想起一本小說-《二十四個比利》,主人公比利犯下搶劫強姦各種重罪,其中一起案件印象深刻,當警察蒐集到各種證據,透過犯罪心理畫像等刻畫案犯應該是一個強壯暴力的中年男性,當所有證據都指向主人公並被找到的主人公比利時,另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比利瘦弱的外形實在讓人想不到竟是QJ行兇者,當警察搬出所有證據放在比利面前並開始訊問時,比利並不承認或者說不認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所有人都說主人公演技高超,騙了所有人,後來心理醫生介入,發現qJ確實是比利作為,確切說比利人格分裂出的其中一個人格所為,只是這種人格出現時其所做的事,在比利人格回到自己時會完全不知,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比利不知道自己是QJ行兇者,但他確實做了。後來醫生試著與比利間歇性分裂出來的人格對話時,震驚的發現比利大腦記憶體在人格不止一個,而且多個人格中居然有一個是青年女性。心理醫生試著和這名“青年女性”人格過程中,她告訴醫生比利QJ時出現的人格就是她,一個女的為什麼還會QJ呢,而且受害者也是女的??!!沒錯,比利分裂出的女性人格居然還是個Gay,也就是同性戀。比利後來人格被整合到一起恢復時,說他小的時候被繼父毆打辱罵性虐待QJ,甚至曾經活埋過他,留下的心理創傷所致,這也是他分裂出其中一個人格的原因,但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當痛苦達到一定程度比利一人無法承受時他就會分裂出來一個人格來替他承受痛苦,除此之外還有二十三個人格...最後還有一個類似所有人格的“老師”角色的人格出現…書看了過半時感覺書中的內容對讀者心理衝擊太大,一度快看不下去,後來我也沒看完...,這本書是一部紀實作品,講述的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醫生幫比利把所有分裂出來的人格融合在一起的過程中,與其中一個人格“老師”對話,最後“老師”選擇讓醫生找到認識的作家把他的故事寫出來,就是為了能夠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虐待兒童的事情。於是有了這部《24 個比利》,大多數完整的記憶與有邏輯的敘述,都是由這個融合的人格“老師”對作家講述的。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的煎熬分別來承受。 --《二十四個比利》 願每個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善待。 -2018.05.16 [更多分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