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老師說電影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江湖”,俠客的情懷是每一個武俠迷曾經的懷念。可是究竟是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武俠電影,如今卻不再重見呢?

    一、故事模式和武打風格無創新

    40年代初50年代末,一股武俠新勢力誕生,胡鵬導演的“黃飛鴻”成為一個時代焦點,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關德興,他創造了將近10年的黃飛鴻熒幕形象。這一時代的武俠影片故事結構簡單,邏輯情不強,拍片呆板,武打情節儲存了許多廣東武術的流派形式,如拳術方面“蛇形手”“十獨手”“黑虎爪”“無影手”,在兵器方面有“子母叉”“螳螂刀”“五形棍”“飛虎鞭”等。武打方面有“棍對棍”“棍對刀”“虎爪對鶴爪”“棍對槍”,全部為真實對戰。這一時期的武俠電影不僅開拓了武俠的先河,還培養了一大批武俠電影的觀眾。歷史是發展的,這個時期的武俠畢竟受時代局的影響,更不能以現在水準去評價。

    關德興版黃飛鴻舞獅

    60年代到70年代,武俠電影以又進入了新一輪的高潮,被人們稱為彩色武俠,主要代表人物為張徹。他的電影已在上一時代武俠電影的基礎上有了一個新的突破,不僅在故事邏輯更嚴謹,情節更引人入勝,在武打設計上,增設了大量的武術之外的特別效果,如煙霧、血漿,這使得武打更加真實,畫面更有刺激感。據說在片場用番茄汁代替血,每部電影就用十多桶,同時這一時代的武俠電影還增設了輕功,鐵不杉等門類的功夫,這是得影片更有可看性。狄龍,姜大衛等知名武俠演員都是這個時代培養出來的。張徹有十大義子,大部分都是下一代武俠的中間力量,間接的推動武俠電影的更好發展。

    張徹與其眾弟子

    60年代到70年代,武俠電影進入了一個轉形期,以往的武打套路和故事模式已被大部分觀眾厭倦,武俠急需開闢一個新的道路。這時湧現出以袁和平、成龍為代表的功夫喜劇派,在武打的基礎上加了幽默與搞笑,在故事上更多的採取了誤會巧合等元素設計劇情,這使得影片娛樂性更強,吸引了一批的觀眾來影院觀看。90年代後,又湧現了以徐克為代表的“飄逸派”,他的武俠不僅引入了很多違揹物理原理的設計,更在武術設計上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同時在鏡頭語言上下足了功夫,讓整片看起來,有“美”“奇”“驚”的感覺,使武俠電影跨入一個新的階段。由李連杰主演的《新黃飛鴻》系列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不同歷史階段的武俠電影的發展都是在不斷的變化與創新中打磨出來的,而如今的武俠確難以突出這兩大關,在故事上炒冷飯無意義,在武術風格上難以突破以往的風格。大眾的口味漸漸磨平了,性趣點也會慢慢的轉移。使得武俠電影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二、大眾年齡結構的轉變和電影口味的衍化

    當今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電影的題材更多元化,類別更豐富,製作的標準越來越高品質化,觀眾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寬廣。各大導演、製作公司紛紛在不斷的開拓與尋找新的題材,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斷變化觀眾口味。正所謂觀眾衣食父母也,買單的畢竟是他們,大家做的也是在迎合他們的口味。宮鬥題材、盜墓題材、反腐題材等等都是這幾年熱度較高的題材,這些新衍化出來的題材一方面使觀眾的口味進行了遷移,也使觀眾的口味更多元化。在現在日益發展的電影產業中,武俠題材已逐漸根不上發展腳步。根據大資料顯示,90後00後是電影市場大比例的受重群體,可他們對這武俠類題材的興趣極低,這不像他們的父輩,武俠夢迴蕩在曾經的年代。

    三、特效技製作的過度渲染。

    隨著國內特效合成技術的發展,國內很多特效公司已經能獨力完成一些中高等質量的特效合成工作,他們不僅能幫助導演完成在實際中無法實現的場景和人物設計,還能免除大部分實景搭建、劇組遠行的工作,畫面的衝擊力和感染力也大大增強了。很多武俠電影紛紛都引入了特效合成的製作手段,大量的合成鏡頭充斥著一部電影中。畫面是漂亮了,效果是震撼了,可是卻缺乏了真實感。

    徐克的違揹物理原理的設計是畫龍點晴,可特合成的融入更像是副蛇添足。以《新蜀山傳》為例。

    全篇基本90%是特效合成鏡頭,更有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來助陣,即使這樣,也改變不了它最終的命運。看過該影片的觀眾絕大多數認為該片特效合成太多,沒有親切感,更有直言評論的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太假”,最終這部電影成為電影時間線上的“過路客”,無人問津,沒有太多人記住它。創新是應該鼓勵,可是要在觀眾接受的範圍內,特效合成技術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觀眾對新武俠的“親密感”。武俠,其中有一個含義是“武”,武為真者,身體力行,如果都是特效,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那道不如叫“仙俠”。

    四、商業化的“變質劑”

    如今電影已絕大部分為商業電影,它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低成本、短週期的方式來攝製迎合大眾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它究其本性來說就是一個商品,投資人就是賣家,他會不斷的透過改變“商品”的屬性來吸引更多的買家(觀眾),所以它要迎合觀眾的口味,更甚至可以說成是依觀眾的口味。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他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當它被打上商品的標籤後,決定它的可能並不是創作者,而是市場。為了資金回籠更快,短週期是必備的,要知道質量和時間永遠是成反比的,短週期就意味著質量的低下,粗製爛造。為了更迎合大眾的口味,引入從多一線明星,一部影片的百分之八十的預算都給明星做片酬,僅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成本去維持運作電影的其它部分,可想而之,結果會是什麼樣?近些年的武俠電影只不過是商業運作的一個標籤,武俠的情懷變成了迅速吸引更多的粉絲的一個令牌,可誰又以武俠的情懷去踏實的做一部武俠電影呢?以《三少爺的劍》為例,爾冬升導演真的以它的情懷在做一部武俠,他曾經是1977年邵氏出品《三少爺的劍》中燕十三的扮演者,憑藉此角色使他迅速成名,這也為他如今的輝煌奠定基礎,可是他的新《三少爺的劍》確以1億票房最終落下帷幕。這如同一瓢涼水一股子就澆在他的頭上,敢問:他還敢繼續這麼玩下去嗎?還是要考慮他的商業性呢?之前說的這些林林總總的商業屬性如同一個“變質劑”慢慢的催生武俠電影的衰落,使這個圈子內頻頻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奇葩現象。

    武俠文化對於華人而言,就如超級英雄對美華人。曾經幾何,每一個人都有武俠夢,那中國武俠未來究竟何去何從?未來變化難測,我們一起期待新的轉拆點能給中國武俠電影帶來新的契機!我們一起祝願!

  • 2 # 眼鏡仔阿杰

    這個問題主要在於社會發展因素,現在主流人群都是80.90或者00後,他們對影片的審美觀是不同於60.70年代的人了。其實武俠影片現在少拍也是跟著時代在改變,能吸引現在的年輕人今電影院看電影的片子不在是什麼武俠古典等影片了。

  • 3 # 視界探索

    多方面原因吧!經典之所以是經典,那是因為經過時間的考驗,現代人浮躁了啊,整個社會都是如此,想著賺快錢,哪有心情和時間打磨武俠劇。

  • 4 # 上善若水54451

    最關鍵的是人才!導演和演員是一部經典武俠動作片最關鍵的因素。早期的香港經典武打動作片,應該是從李小龍開始的,演員與導演集於一體的他,開創了華語影片風靡世界的開端!世人把李小龍譽為功夫的代名詞!可見對世界的影響力!此後黃金一代的導演如徐克,吳宇森等,武打動作演員如成龍,梁小龍,湯龍,甄子丹等,他們撐起了香港經典影視作品的大半邊天。另外一點,就是這些影片弘揚著愛國愛民,抗爭外來欺辱壓迫,行俠仗義,勇於擔當的浩然正氣!立意可謂深得民心!至此之後,隨著這些導演和演員年歲的增長和去世,如今的香港影壇,再也沒有能比肩前輩的導演和演員了,好作品只停留在過去。懷念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人,為華語功夫片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相信多年之後,回顧這些影片,依然是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

  • 5 # 沒長翅膀就想飛的人

    香港現在拍不出以前那種經典武俠片的原因:1.現在武俠為題材的作品不多,著名作品的大多已拍成經典。老派武俠作家在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黃易後,現在除了大陸新派一兩個代表外,幾乎沒有。即使有作品,也多為模仿梁金古,何以成“經典”?

    2.拍武俠片的困擾:翻拍經典難有突破,武俠新片投資風險大,如今翻拍的幾部都波瀾不驚。

    3.武俠文化氛圍不再,投資前景不被看好。當時,武俠文化初興,不論香港還是內地,武俠影視、武俠小說及相關作品都似雨後春筍,作家及讀者多,形成濃烈的武俠文化氛圍圍。如今,年輕人的生活豐富多彩,武俠作品對他們沒多大吸引力了。

    4.經典已成過去。香港的演藝及影視傳媒不景氣,已是“江河日下”。電視臺關的關,“經典”的導演退的退,藝人走的走,演員老的老,以前的經典,只能留在以前人們的記憶中。

    我們的思想不能永遠停留在過去的“經典”,要敢於挑戰,破舊立新,才能成為“經典”!

  • 6 # 連成47

    我覺的可以從兩方面說,一當時導演演員很敬業。這可能與他們的出生年代有關,通俗講就是受過苦知道幸福來之不易。今天的藝人大多奔著錢,拍的好不好不重要,只要有錢撈,能出名就是目的。二觀眾審美與認知不斷提高,通俗講就是九十年代各方面發展都還落後,香港各方面都比我們水平要高,猛的一接觸港片很新奇(當然這些電影確實精典)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在裡面。在看現在的電影總覺的沒以前好。

  • 7 # 怒水愚子

    是不是看的太多了,很多東西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感覺,按道理現在的製作水平,比起以前是有很大的變化的,以前用膠片的時候好多鏡頭都不敢多拍,成本高呀,現在用數碼,應該不存在這樣的事情了。包括航拍鏡頭,成本都在大大的降低。

  • 8 # 谷小抄不想--畢業

    為何拍不出以前經典香港武俠電影、很簡單、沒有過去有資志的老導演、加上不少的武打明星、都是有真功夫、如今老的老、也有去世了、現在小的不爭氣、吃便易飯長大的、一點功底都沒有、畫圖照描方式、演不出好的武俠片。

  • 9 # 抽刀斷水水更流8

    以前都是實景拍攝,特技很少,頂多是吊威亞,電影很真實很用心。現在呢?電影棚裡綠幕,演員擺幾個動作,還用替身,還摳圖,最後電腦合成,一部電影幾天就搞定,不有屁股想想就知道沒有什麼看頭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外援就會亡國嗎?二戰中蘇聯到底靠誰打贏了法西斯的瘋狂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