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天工

    因為服役的時間長,俄羅斯現在的水面大型艦艇都是在前蘇聯時期建造的,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好,對其投入不足,俄羅斯建國從1989年開始算,已經接近30年了,早就該退役了,可是沒有新艦隻能堅持用,而且現在的服役水面艦艇很多在1985年時服役,都超過30年了。

    基落夫巡洋艦

    現代級驅逐艦

    052D驅逐艦

    首先說俄羅斯的電子工業實力,前蘇聯走的是電子管發展路徑,在積體電路上極差,而電子管在體積上比電晶體大很多,而能耗和功率上在同等體積上比不上電晶體,為了達到同其它同類型艦艇的探測距離,不得不加大體積致使其艦艇上的各種天線做不到高度的整合化,看上去比較雜亂。

    第二就是保養的問題,還是軍費的缺乏,蘇聯剛解體體時整個國家蘇聯像一艘巨大的軍火船。大量往外賣各種武器裝備,賣不出去的就退役,各種航母,飛機,坦克大量扔在荒廢的地上,有的艦艇放在海里十多年,期間也不保養,有需要時拖出來簡單改進一下,看上去破舊也正常,而且蘇聯解體的時期士兵們還飯都吃不飽,人心恍恍,對保養更不上心。普示執政後局面有些改善,但軍費方面仍不充足,蘇聯解體後海軍改為近海防禦,對水面艦艇的作戰需求不高。。

    第三是時間,俄羅斯水面艦艇都是前蘇聯的作品,這麼多年也沒有服役一艘7000噸排水量的艦艇,一是前蘇聯的水面艦艇建造基地都在烏克蘭,而烏克蘭和俄羅斯現在的關係也不好,俄羅斯自已還造大型船隻的造船廠都沒有,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造潛艇還可以,造船不行。而且為水面艦艇使用的燃氣輪機等相當一部分產業鏈在烏克蘭國內,俄羅斯沒有製造能力。而技術工人也要培養,以前的工人都退體了。

    22350驅逐艦

    054A

    俄羅斯目前服役的新型水面艦艇22350排水量為4500噸,與054A相似,從2006年鋪設龍骨,中間由於俄烏衝矣致使烏克蘭對俄羅斯提供燃氣輪機,使俄被迫重啟中國產動力研製,一艘艦造12年可以看出俄造船業的落迫。

  • 2 # 海事先鋒

    原因很簡單,因為蘇聯不存在了,國家的動盪會導致一個國家的夢想成為泡影。

    蘇聯解體後,所有四艘基輔級航母全部被出售給其他國家。

    1991年12月,蘇聯轟然倒塌。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在一夜之間不復存在,新的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成立。原屬於蘇聯紅海軍的各個艦隊被瓜分,曾經充滿雄心的造艦計劃被迫停止,而劃分給俄羅斯海軍的很多艦艇則陸續轉為封存或者直接退役拆毀。

    一時間,俄羅斯海軍僅存航空母艦一艘(1143.5型庫茲涅佐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一艘(1144型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四艘(1164型3艘,莫斯科號、瓦良格號、烏斯季諾夫號,1134B一艘,刻赤號),不過1134B刻赤號巡洋艦在2014年11月發生失火事件,經過簡單的修復並不能解決問題,現在正在等待退役,1155型無畏級驅逐艦8艘,1155.1型無畏2級驅逐艦1艘,以及8艘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和一些護衛艦與登陸艦、核潛艇等。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俄羅斯海軍的象徵。既象徵著強大,又象徵著老舊。

    隨後到來的經濟大衰退則令原本就為數不多的保留艦艇失去了急需的運轉經費,拆解軍艦和核潛艇也消耗了大量的資金,造船廠被迫停工,失去了經濟收入。俄羅斯各個艦隊曾經馳騁於大洋深處的艨艟鉅艦們,從此開始在軍港中蹉跎歲月,慢慢的鏽蝕。歷史的車輪並不會因為蘇聯的解體而停止前進,在俄羅斯海軍建設陷入困境的時間裡,西方大國進一步加大了對俄羅斯的戰略壓縮態勢以及對俄羅斯的干擾力度。一時間,俄羅斯海軍已經無法在遠洋存在,經濟連年倒退,工業衰敗不堪,到處都是等待處理的退役和封存裝備,科研也陷入了停頓,技術工人和專家大量外流,處處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敗象。

    就這麼簡單。

    蘇聯解體後,在拆船廠等待排隊拆毀的蘇聯舊軍艦,其中包括核動力巡洋艦。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 3 # 白虎堂

    蘇聯的艦艇並不老舊,而且因為更新換代快,所以很多都是很新的。可惜俄羅斯只繼承了蘇聯的現有艦隊,卻未能重振蘇聯的實力。所以俄羅斯大部分現役艦艇,都是蘇聯時期留下來用到現在的,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到現在,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過去了,俄羅斯的艦隊依然更新得很慢,這時候看起來就很老舊了。

    俄羅斯現役艦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颱風級核潛艇、基洛夫級巡洋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等等,這些艦艇都有歷史了,而且維護狀態也不是很好。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例,該艦動力系統一直不理想,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遠航時需要有拖輪跟隨,實用價值並不可觀。

    沒有造大量新艦是一個方面,後勤保養也是一個方面。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經濟的問題。俄羅斯的經濟條件,不僅不支援繼續大批造新艦,而且也不支援完善的供給維護。現在能夠造鉅艦的很多廠房裝置都在烏克蘭,要想重新規劃發展成本很大,短時間內顯然也很難實現。

    當然俄羅斯並不是完全沒有造新艦,21630型護衛艦和21631型護衛艦就是俄羅斯近年來入役數量最多的輕型護衛艦。這些護衛艦雖然排水量不足1000噸,但是火力配置依然毫不遜色。另外俄羅斯還基於外銷印度的塔爾瓦級護衛艦原型,設計了排水量4000噸級的11356型護衛艦。

    核潛艇方面俄羅斯的建樹還是有的,比較典型的有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和亞森級核潛艇,這兩種核潛艇雖然都發展於蘇聯時期,但確實是俄羅斯自己發展出來的。紅寶石設計局負責核潛艇的設計工作,而北方機械製造廠負責將這些核潛艇造了出來。雖然進度緩慢,但也確實已經有新艇入役。而目前世界上能夠自己批次生產核潛艇的國家實在是屈指可數,所以不能說俄羅斯的艦艇完全沒有發展。

    總體來講,俄羅斯的艦艇偏於老舊,未來需要更替的艦型還會更多。但是俄羅斯艦隊的實力依然擺在那裡,其海軍仍然有藍水性質。而且俄羅斯將有限的資金用於重點發展核潛艇等戰略性質的裝備,並透過外銷艦艇的方式獲得生產資金,這將有助於俄羅斯的艦艇工業逐漸恢復生機。

  • 4 # 聯合防務

    主要是沒錢,技術方面的原因倒在其次。儘管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喪失了能夠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烏克蘭造船廠以及很多艦艇配套企業,但是大型艦艇的設計單位、基礎研究單位還是在俄羅斯,如設計航母的涅瓦設計局、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等。假若俄羅斯有錢的話,那麼是能夠重新建起造大艦的船廠和配套體系。可是俄羅斯就是手頭缺錢呀,很多事情沒法辦。

    現代大型水面艦艇都是燒錢的主兒,而俄羅斯首要保持的是陸基戰略核力量與核潛艇,水面艦艇能夠得到的資金很少。由於缺錢,俄羅斯的船廠設施得不到更新和擴充套件,配套企業建立不起來,所以就難以建造技術複雜、造價昂貴的大型水面艦船,只能以中小型艦艇為主。

    從蘇聯解體至今20多年時間裡,俄羅斯為本國海軍添置的中型以上的新型艦艇數量少得可憐,即使是千噸級的輕型艦艇數量也不是很多。例如滿載排水量900多噸的21630型(暴徒級)和21631型(暴徒M級)小型導彈艦,從2006年到現在的12年間,也才只有12艘服役。而中國從2012到現在的6年間,就建成服役1300-1400噸級的056型輕型護衛艦40艘。

    由於新的中型以上艦艇服役數量少的可憐,所以俄羅斯海軍現役的大中型水面艦艇主要是蘇聯時期建成的,到現在普遍都有近30年的服役期了,而且還得不到良好的維護和升級,不老舊才奇怪。(S)

  • 5 # 嗨侃電影

    俄羅斯艦艇分為冷戰時期建造的蘇聯艦艇和冷戰後建造的新型艦艇,蘇聯時期建造的艦艇至今也有至少20年服役期了,放在世界上哪個國家都算是老艦了,比如我們熟知的無畏級反潛艦,現代級驅逐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光榮級巡洋艦等。這些艦艇本來就老舊,設計水平與當今流行的隱身化設計差別很大,巨大突兀的導彈發射裝置,傻大粗笨的雷達與電子裝置,整個艦面顯得混亂而複雜,有時還冒著濃濃的黑煙,再加上俄羅斯海軍缺錢,蘇聯時代的艦艇維護不周,鏽跡斑斑,使這些老艦像極了廢棄的機器和廠房,破破爛爛,藏汙納垢,經常趴窩,這些老艦都是上個時代的東西,正在被逐步替代。

    不過俄羅斯新設計的一系列大小艦艇趕上了當今世界潮流,比如22350,11356,22380三型護衛艦,一改蘇聯時代艦面雜亂無章的風格,具備隱身效能,雷達與電子技術進步巨大,導彈發射裝置普及了垂髮,包括俄華人YY了很多次的大型巡洋艦,外形設計都非常時髦科幻。可以說整個俄羅斯海軍正在進行戰略轉型,從而呈現出這種老艦和新造艦艇差別巨大的景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透過父母的血型來推斷子女的血型?